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则该切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2. 函数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3.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B.
C. D.
4. 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6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3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三个节目插入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
A. 504 B. 210 C. 336 D. 120
5. 从4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4人参加某个座谈会,若这4人中必须既有男生又有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
A. 140种 B. 120种 C. 35种 D. 34种
6. 若,则( )
A. B. C. D.
7. 已知复数( )
A. 49 B. 7 C. 25 D. 5
8. 已知,则a的值为( )
A. 1或 B. C. D. 1或
9. 正三角形按一定的规则“挖洞”下列三个图形依次是此过程的挖前及前两次挖后的情形,则在第次挖洞后的图形中,阴影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B. C. D.
10. 函数,其中是常数,其图像是一条直线,称这个函数为线性函数,对于非线性可导函数,在点附近一点x的函数值,可以用如下方法求其近似代替值:,利用这一方法求的近似代替值( )
A. 大于m B. 小于m C. 等于m D. 与m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分):
11. 函数的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如图)的面积是_________。
12. 若函数+1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3. 等腰梯形ABCD中,上底CD=40,腰AD=40,则当AB=__________时,梯形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___________。
14. 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将其分为四个区域,用六种颜色给四个区域涂色,若每个区域只涂一种且相邻区域不同色,则共有不同的涂色方法_________种。
15. 已知复数z满足,则复数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7. 设,用反证法证明: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18. 设曲线C:在点M处的切线为l。
(1)求直线l的方程;
(2)若直线l与x轴,y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求S(t)的最大值。
19. 已知函数
(I)求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II)设,函数,若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20. 对于函数,若存在,使成立,则称的不动点。如果有且仅有两个不动点0和2。
(1)若函数上是减函数,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
(2)已知各项为负的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3)在(2)的条件下,求证: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 D 4. A 5. D
6. B 7. D 8. C 9. A 10. A
二、填空题
11. 12.
13. 80, 14. 630 15.
三、解答题
16. 证明:(1)当时,左边=1,右边
所以等式成立
(2)假设当时命题成立,即
所以,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
17. 证明:假设,那么
①+③得
与②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
18. 略解:(1)直线l的方程为
(2)
19. 解:对函数
令
当x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 0 | (0,) | (,1) | 1 | ||
| - | 0 | + | |||
| f(x) | 递减 | -4 | 递增 |
(II)对函数求导,得
因为
因此当为减函数,从而当
又
任给,则
即
解(1)式得,
故的取值范围为
20. 解答:(1)由
所以,
由
因为函数上是减函数,所以
当
两式相减得
(3)
两边取对数得
设函数,则
所以函数
| 年级 | 高二 | 学科 | 数学(理科) | 版本 | 期数 | ||||||||
| 内容标题 | 北京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理科(通用版) | ||||||||||||
| 分类索引号 | G.622.475 | 分类索引描述 | 统考试题与题解 | ||||||||||
| 主题词 | 北京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理科(通用版) | 栏目名称 | 名校题库 | ||||||||||
| 供稿老师 | 审稿老师 | ||||||||||||
| 录入 | 常丽霞 | 一校 | 二校 | 审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