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调查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58:34
文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课程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调研报告题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思考调研报告负责人:所在院系:任课教师:日期:课题组成员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应用的广泛程度已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体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已有6.18亿人使用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用户高达5亿。在大多数人都已成为网民的前提下,网络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最大群体
推荐度:
导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课程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调研报告题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思考调研报告负责人:所在院系:任课教师:日期:课题组成员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应用的广泛程度已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体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已有6.18亿人使用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用户高达5亿。在大多数人都已成为网民的前提下,网络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最大群体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调 研 报 告

    课  程  名  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实践调研报告题目: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思考     

调研报告负责人:                               

所  在  院  系:                       

任  课  教  师:                               

日          期:                        

课 题 组 成 员

院系专业姓名学号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应用的广泛程度已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体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已有6.18亿人使用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用户高达5亿。在大多数人都已成为网民的前提下,网络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最大群体,其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受到了重大影响。对于正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来说,如何避免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积极地善用网络,变得尤为重要。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分三大部分对大学生道德观与大学生的网络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通过对现状的分析理清思路,研究出对策与方法。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整理问卷的发放和调查结果,通过问卷的统计结果来分析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问卷中涉及到了大学生的基本概况,如年龄、性别、专业等,同时统计了大学生日常网络活动。问卷的重点在于了解到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第二部分分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原因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大学生心里发育尚不成熟;第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欠缺;第三,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第四,网络法律不健全;第五,家庭教育层面教育的原因。第三部分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对策,主要从个人自律、高校建构、网络监管、高校网络建设和心里教育五方面进行阐述。培养大学生的自律能力、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引导并且完善网络监管、规范立法与国家、增强家庭对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关注与引导,这样才能创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问卷

第1题   您的性别: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男

3742.05%

B.女

5157.9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2题   您今年大几?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大一

1011.36%

B.大二

6978.41%

C.大三

89.09%

D.大四

11.1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3题   您觉得大学生在网络道德建设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吗*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有

6978.41%

B.没有

1921.59%

C.无所谓

0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4题   遇到一些网络欺骗信息,您会?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置之不理

1820.45%

B.告诉其他人,以免他们上当

5360.23%

C.向网络部门举报

1618.18%

D.其他

11.1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5题   您在引用资料和信息时,您会?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严格按照引用标准标引

1921.59%

B.按自己的习惯方式注明出处

2730.68%

C.视情况而定

2932.95%

D.没有标引习惯

1314.7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6题   您对网络实名制有什么看法?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赞同,有利于保证言论行为的规范?

7180.68%

B.不赞同,不利于言论

910.23%

C.没什么看法

89.0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7题   你对在网上散布个人信息等隐私的态度是什么?*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支持

33.41%

B.持围观态度

1517.05%

C.坚决反对

6169.32%

D.说不清楚

910.2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8题    当您在QQ上看到一些含有报复性语言的文章时(如不转此文章者全家XXX)您会?*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转载此文章

00%

B.举报此文章

3034.09%

C.对此置之不理

3337.5%

D.没有遇到过

2528.4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9题   您每天上网的时长是?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小于1h

44.55%

B.1到3h

2326.14%

C.4到6h

4247.73%

D.7h以上

1921.5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0题   您觉得自己有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吗?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有

4652.27%

B.没有

2932.95%

C.不清楚

1314.7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1题   您如何定义现今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和谐有序

89.09%

B.和而不同

4348.86%

C.混乱糟糕

3539.77%

D.反感厌恶

22.27%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2题   您认为是否有必要进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宣传和教育?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有必要

7382.95%

B.没必要

89.09%

C.无所谓

77.9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3题   当您的同学要求您给一个网络投票投票时,您会?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投下自己宝贵的一票

4652.27%

B.按同学的要求投票

3337.5%

C.不予理会

22.27%

D.其他

77.9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4题   对于网上热门实事,在发表评论前您是否会先进行思考和调查?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会经常无责任转发并随意评论,不进行调查

44.55%

B.会经过思考以后,才转发和自己想法相同的观点

4955.68%

C.会经过思考和调查,然后理性发表自己的观点

2932.95%

D.以上做法都会,看心情不一定

66.8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5题   您在论坛里发言时,有没有说过一些粗话?      [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偶尔有

2629.55%

B.经常有

44.55%

C.别人骂我,就用粗话回复

1112.5%

D.从来没有

4753.4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6题   您使用的网络功能有哪些?      [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购物

7585.23%

B.玩游戏

72.73%

C.聊天交友

8293.18%

D.浏览新闻

5967.05%

E.查询资料

6675%

F.其他

121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7题   您觉得引起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根源在哪?      [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相关法律欠缺

5562.5%

B.自律性差

7686.36%

C.学校引导和教育欠缺

3843.18%

D.网络监管不到位

6068.18%

E.家庭因素

3236.36%

F.其他

1011.3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8题   您是否在上网时有过以下行为?      [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浏览色情暴力的网站

1820.45%

B.说脏话肆意侮辱人

1213.%

C.参与人肉搜索

1213.%

D.充当键盘侠

55.68%

E.下载使用盗版软件

2427.27%

F.传播病毒木马攻击他人

11.14%

G.从未有过以上行为

4955.6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第19题   您认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      [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A.加强主流的传播力度

4854.55%

B.积极稳妥的推行网络实名制

5157.95%

C.加强网络法律法规的完善

6068.18%

D.提高网络传播行业的自律度和社会监督力度

6371.59%

E.深入开展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活动

5259.09%

F.其他

89.09%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8

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有7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道德建设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根据调查显示,他们对网络知识掌握的并不是非常好。由调查问卷可看出大学生网络道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的调查中网络不道德,甚至违反行为在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

20.45%的大学生表示上网时浏览过色情暴力的网站,13.%的人在网上说脏话肆意侮辱人,有13.%的大学生在上网时参与人肉搜索;有27.27%的大学生在上网时下载使用盗版软件。

2网络道德情感冷漠

网络世界中,诚信缺失情感冷漠,调查显示有了大学生经常以不同的身份、不同性别游走于虚拟世界。并且对于网络一些不好行为置之不理,甚至参与。在遇到一些网络欺骗信息时,20.45%的人会对此置之不理,并且有10.23%的人不赞同网络实名制,因为他们认为网络实名制不利于言论,对于在网上散布个人信息等隐私问题,有3.41%的人持支持态度,17.5%的人持围观态度。

3网络道德知识匮乏

虽然82.95%的大学生认为需要进行网络宣传和教育,但是还有9.09%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以及7.95%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接受网络宣传和教育,并且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这样会使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知识更加匮乏

4网络自律性差

由调查显示32.95%的大学生没有养成网络自律精神,14.77%的大学生对此问题表示不清楚,在“引起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根源”问题中有86.36%的大学生认为是自律性差,此外,在“每天上网时长”的问题中,有47.73%对大学生是4到6个小时,有21.59%的大学生是7个小时以上,这足以表明,大学生对上网时长的控制上自律能力很差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弱。当代大学生主要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是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8~22岁,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往往不易深刻体会社会的准则以及他人的思想感情,在思想感情上往往容易与学校及社会的要求不一致。所以从心理发展说,大学生也只是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其心理发展的消极特点。表现之一就是自控能力差。反映在网络问题上,有些学生选择了迷恋聊天、痴迷网络游戏、通宵上网、观看网络上的淫秽、暴力信息或者视频、进行网络谩骂等等。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欠缺。目前,学校德育正处于一个以开放、多元、多变为重要特征的新时期。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者在德育中的主导权威地位已经受到了强势挑战。德育工作者无法实现传统道德教育中所具有的那种优先性和主动性,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德育的难度。有些学校开辟了网络德育阵地,如德育论坛等,但是宣传、教育的功能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形式化、表面化比较明显,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大家在网上交往、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社会”—虚拟社区。在这个新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正在逐渐形成。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某些负面、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了网络道德的缺失。因为大家都是匿名上网。匿名上网会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下降。一个人在一种伪装下,没有任何现实生活的约束下,会出现谎言,甚至欺骗性的言行,网恋、网上欺诈现象时有发生。

 (四)网络法律不健全。网络法律目前主要还是处于探讨的阶段。这是因为,在中国网络法律是一个新事物,从法律的角度研究网络、规范网络,保护网络的发展,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网络法律正处在这个过程的探索和刚刚开始阶段。

(五)家庭教育层面的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解决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的生活中,家庭的多方面因素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品行,一些家长的不良网络道德行为,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女,另外,家长如果对大学生已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放任不管,势必会导致问题加重,因此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的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从心理学来说,大学生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自律能力差。为了保证大学生健康、绿色上网,就要提高大学师生的自律能力。

(二)高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应该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宣传,也可以通过大学生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并把相关要求填写到“大学生行为规范”当中,每个学期期末可以在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占据一定的分数。这样就可以在思想上、规章制度上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管理。

(三)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对黄色及其他有害网站加以控制,防止各种垃圾,信息污染腐蚀学生的心灵。加快网络立法,对网络上的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约束全体大学生上网的不良行为。总之,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加速网络德育工作研究,净化网络环境,在网络上筑起一道网络德育长城,建立一道百毒不侵的防火墙,让我们的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高校校园网站建设。各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有特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吸引大学生的“绿色校园网站”,让学生们在校园网上汲取更多的知识,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五)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大学生过于迷恋网络往往会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引起对现实情感交流的匮乏和冷淡,进而产生网络焦虑、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大学生加强道德自律,关键在于加强学习和内省。各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利用校园网、微博、聊天室、论坛等网络载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同时运用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方式和心理疗法,找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减轻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心理不适感,对不良的网络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和疏导,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在高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已势在必行。新事物的产生总是伴随着人们所预料不到又不愿看到的一面,尤其在新的事物还没有成熟时。网络就是这样,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存在着不利因素就否定网络本身,这是违反现代化前进规律的,更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学生所不应当做的。正如约翰·钱伯斯预言:“谁把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未来;谁开创了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体系,谁将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次调查很明显地表现出学生对网络的欢迎和重视,虽然网络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但网络的普及仍然不可阻挡,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真正学会驾驭网络,从网络中汲取营养。

大学生应如何对待网络道德和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对于在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的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网络、网络道德,培养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并把对网络的兴趣,转变为了解、学习网络技术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应该不断变的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

第一,应该培养正确的思维观念。我们利用网络学习和获取知识,一定要培养自己正确的思维观念,多看到网络积极的一个方面,千万不要沉迷于一些不良的爱好中,否则,网络消极的一面同样可以将一个人毁掉。

第二,应该做到网络和现实的统一。对于一个人的道德标准,不管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境遇,都应该掌握一个唯一的尺度,不能因为自己在网络上,没人知道现实的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毫无顾忌。

第三,使用文明的用语。在互联网上,我们也是需要经常与人沟通的,在这里面,我们应该要求自己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尊重他人,不能随意说脏话,更不能随意侮辱别人,给他人造成伤害。 

第四,应该杜绝网络暴力。对于大学生而言,我们应该杜绝网上的暴力行为,特别是在一些论坛或者贴吧中,不要发布不良信息,不要煽动不良情绪,更不能随意暴露别人的隐私,拒绝网络暴力。

第五,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如果我们利用互联网的优势,那么,应该可以让自己的能力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则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导致大学生意志消沉,不会有所作为。 

第六,注重日常道德修养。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要在平时多锻炼,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日常道德水平低下,则在互联网上也不会有太好的表现,道德素质的在于平时,而不是临阵磨。 

同时,我们不仅要在平时接触和使用网络时应该遵守基本的网络道德和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而且应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科学的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并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规范自己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同时应该学习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文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调查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课程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调研报告题目: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与思考调研报告负责人:所在院系:任课教师:日期:课题组成员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思考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应用的广泛程度已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几乎囊括了整个社会体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已有6.18亿人使用电脑上网,手机上网用户高达5亿。在大多数人都已成为网民的前提下,网络道德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最大群体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