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三生教育”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全而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事业而提出并实施的新举措,是现代教育价值的体现,是实现教育真爱的具体体现。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三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 “三生教育”的理念是让教育回归生命的原点:“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的抓手和切入点,它关注广大师生的生命意识、生存本领、生活品质,它关注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倡导每一个生命都诗意地栖居在校园大地上。它是一种务实务本的教育,它专注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人,关心校园中每一个生命的健康快乐和价值的实现,它努力推动教育的回归:回归本质、回归本真、回归生命的原点、回归教育的价值追求,它对学生“有用”。我德育教研组为配合学校“三生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来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是职业、职位变动和职业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职业生涯不仅包括个人职业活动过程,还包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态度和情感等。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个人最佳的职业目标和发展途径,并为实现职业目标制订合理可行措施,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学校成才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职业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促进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有利于引导职校生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进行正确定位,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有利于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提高学生规划、计划、思考、写作、表达等职业基本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了解自己,顺利实现就业,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
.职业理想教育。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应建立在职业理想确立的基础上。职业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明确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专业概况介绍。专业概况介绍就是让学生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职业潜能分析。针对职校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把握,应帮助学生进行职业潜能分析。职业潜能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分析和社会环境提供的职业机会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制订方案、作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符合自身职业潜能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是以文本形式表现的学生职业生涯远景描绘与近期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学生自己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发展目标、时间进程、具体措施等。规划方案应做到:各项分析要客观、可靠;各项目标要明确、切合实际;各项计划和措施要具体、有可行性。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主要有课程介入、专题辅导和教学渗透,并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新生入学教育相结合。我校应向新生介绍专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结合职业指导课或开设选修课,在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的同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教学与方法指导。通过该课程教学,学生完成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三是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通过技能训练,进一步增强职业意识,明确学习努力方向。四是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我校可以就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开展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社会实践等主题教育活动。
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主要有个别咨询、团体辅导、范例引导、同伴互助、实践体验、模拟演练等。个别咨询是指教师对学生个体进行单独指导;团体辅导是指教师对学生团体进行讲解和训练;范例引导是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典型,引导和激励学生,范例包括学生完成的优秀设计和通过设计获取成功的范例;同伴互助是指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启发,提高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实践体验是指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帮助学生取得职业生涯发展的感性认识;模拟演练是指通过模拟职业活动情景,帮助学生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管理和师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职业指导课教师为主,其他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相关内容的渗透;语文教师结合教学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写作指导;计算机教师辅导学生运用信息化手段收集资料、制作规划。班主任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学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活动和优秀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成功案例推介活动,激发学生取得职业生涯发展的热情。
八、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步骤
.评估分析。学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业潜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判断自身优势与劣势,确定未来职业领域和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以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机会。
.确立目标。一是制订职业生涯发展长远目标,二是将长远目标进行分解,制订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注意各阶段目标的有机衔接和逐级递进,在逐步实现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最后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长远目标。
.制订措施。要制订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应对措施、实施步骤和所需时间,主要措施有在校的学习与培训、校外培训、工作后的相关培训等。应制订相应的学习与培训计划,现阶段的学习与培训计划重点是在校的学习与培训计划,主要有: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制订专业技能训练计划;制订社会实践和经验积累计划;制订视野与知识拓展计划;制订相关证书获取计划等.
九、活动内容及活动安排
| 活动主题 | 活动时间 | 活动具体内容 | 实施方法 | 负责人 | 督查者 | 
| 职业理想教育 | 2月-3月初 | 职业理想的内涵、职业理想对职业生涯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 一年级,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全期) | 职业指导课教师为主,其他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相关内容的渗透; | 学工处主持三生教育者 | 
| 二年级,课间十分钟或每周的星期三第七节课的专题讲座 | 班主任或各专业部 | 各专业部 | |||
| 专业概况介绍 | 3月 | 了解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 黑板报(主题是职业的发展前景)、手抄(主题是学习内容、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报)、专业概况讲座 | " 班主任或各专业部  | " 学工处、各专业部  | 
| 职业潜能分析 | 4月 | 分析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潜力和社会环境提供的职业机会 | 一年级,团体辅导、同伴互助 | 班主任和德育课老师 | 学工处、各专业部 | 
| 二年级,个别咨询、同伴互助 | 班主任和德育课老师 | 学工处、各专业部 | |||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  | 5月-6月初 |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制订方案、作出决策等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制订适应社会需求、符合自身职业潜能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 | 一年级,主题班会和黑板报(主题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模拟演练 | " 班主任和德育课老师  | " 学工处、各专业部  | 
| 二年级,黑板报和演讲比赛(主题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的培养)、实践体验、报告会 | " 班主任、德育课老师、各专业部、实习就业处  | " 学工处、各专业部  | |||
| 指导学生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 6月-7月 | 撰写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以文本形式表现的学生职业生涯远景描绘与近期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学生自己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发展目标、时间进程、具体措施等。规划方案应做到:各项分析要客观、可靠;各项目标要明确、切合实际;各项计划和措施要具体、有可行性。) | " 范例引导、个别咨询、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等  | " 班主任、德育课老师、各专业部、实习就业处  | " 学工处、各专业部、实习就业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