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47:58
文档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高三年上学期末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治国初期的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2、按照历史事件的时序探寻内在逻辑联系是历史学重要
推荐度:
导读2014—2015学年高三年上学期末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治国初期的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2、按照历史事件的时序探寻内在逻辑联系是历史学重要
2014—2015学年高三年上学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治国初期的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2、按照历史事件的时序探寻内在逻辑联系是历史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下表所列是公元6年发生的一些事,由下表内容可推断太宗重修《晋书》的主要目的可能是

A.恢复权威,扩大天朝的影响             B.弘扬学术,尊崇儒学的地位

C.倡导教化,完善科举取士制              D.尊扬皇室,证明先世之渊源

3、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是

A.江南手工作坊生产                     B.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4、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机构分工明确。明朝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兵部

5、明中期以后,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6、“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这就是通过索要巨额战争赔款,切断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所需的资本供给。”文中“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和“索要巨额战争赔款”的事件分别是指

A.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B.戊戌变法  《辛丑条约》

C.太平天国  《天津条约》               D.洋务运动  《马关条约》

7、人类社会生产的动力大致经历了人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人力+畜力+机械力+自然力+机器力三个阶段。中国最早进入第三阶段的地区是

A.中原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环渤海地区                           D.长江中上游地区

8、有人评论“义和团之起因也,因各国之骄横暴厉,愤恨耿集,含郁已久……吾读东西各,盖怜其罪而嘉其义者亦不鲜矣。呜呼,义和团其果为‘文明之公敌’乎?果为‘世界之暴族’乎?”此人的立场是

A.从公义的视角看待义和团               B.对义和团有较全面的认识

C.肯定了义和团的文明行为               D.指出了义和团发生的原因

9、中国近代某下达动员令,宜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恢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

A.推动了中华临时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促使工农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战争战略的序幕

10、下表反映了1937-1945年我国部分省份企业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是敌后战场的经济支柱                 B.主要由爱国人士为抗击侵略自发创建

C.使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平衡         D.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贡献

11、右图是一部反映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胶东区的一支

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

席“将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

配合着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

12、通过图示可以将历史概念形象化,利于历史学习。依据以下《中国民主示意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了中国民主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

B.据图所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C.从整体史观角度看,欧美各国民主历程与中国相似

D.从文明史观角度看,体现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多元化

13、麦克法夸尔说:“在我看来,1949年,中国是从战争和

的局面中获得,同时,她穿上了一件从苏维埃政权照搬过来

的‘紧身衣’,教条的、类似布匹经纬的东西束缚住了。”中国穿

上经济“紧身衣”是在

A.1949年             B. “一五”计划完成后

C.上         D.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时期

14、1950年1月,北京市军管会宣布收回美国、法国及荷兰兵营的地产权、征用兵营和其他建筑,这主要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针?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求同存异”

C.“一边倒”                            D.“另起炉灶”

15、1975年,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

C.支持世界多极化、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16、下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B.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17、美国史学家说:“由于其众多的人口,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的特殊问题是如何在避免忽视乡村方面的同时加强工业,如何在建设强大的国家工业的同时使乡村的民众摆脱物质上的贫苦。”以下举措中最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A.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8、“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         B.公识         C.平民政治         D.法律至上

19、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人文主义精神                         D.人生而自由意识

20、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经济贸易日益密切。下面示意图中的箭头表示人员和物品流动的方向,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员或物品。其中,③所代表的主要物品是

A.金银、玉米、烟草等                   B.支、玻璃等

C.黄金、象牙等                         D.茶叶、丝绸、瓷器等

21、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其称赞的是

A.三权分立        B.联邦制        C.集权制        D.两党制

22、《从法国大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者在谈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A.自由           B.法制             C.共和           D.平等

23、恩格斯指出:“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成就。”其中“这些机构”是

    A.内阁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巴黎公社委员会

24、《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阶级斗争学说                         B.谋求人类的目标

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D.社会主义的思想

2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撰写了时间跨度达3个世纪的“四部曲”:《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查阅他的观点“整个世界被法国政治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共同改变着,这场‘双元’造就了我们所知的现代社会”、“的爆发与法西斯的兴起,分别是左右两端的代表”,需要分别阅读

A.《的年代:17—1848》与《资本的年代:1848—1875》

B.《的年代:17—1848》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

C.《资本的年代:1848—1875》与《帝国的年代:1875—1914》

D.《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与《极端的年代:1914—1991》

26、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27、1933年4月5日,罗斯福发布行政命令,要求所有黄金持有者将其持有的金币、金块或金元券移送至联储银行。此后,联邦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      B.克服了商品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C.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发展                D.促使商品价格逐步回落从而保障市场稳定

28、乔治·凯南说:“大家都会想起《伊索寓言》里太阳和北风比赛谁能使旅行者脱掉大衣的故事,这个旅行者就像是苏联,大衣就是它在东欧和其他地区的势力范围。使得那个旅行者最后脱去大衣的不是北风的直接威胁,而是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风的直接威胁”喻指苏联的威胁  B.“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喻指冷战

C.柏林危机属于“北风的直接威胁”   D.越南战争属于“太阳的间接的温和办法”

29、右图漫画中的人物分别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

勃涅日列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

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合的是

A.沉重脚步一一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一一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一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弊端一一高度集中的阻碍苏联发展

30、阅读图表,下列选项中与图表所呈现的信息最吻合的是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展处)

A.越南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重要地位     B.经济全球化对越南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

C.亚太经合组织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D.加强区域合作对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1、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的着眼点在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程  B.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程

C.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D.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32、“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

A.美国放弃霸权奉行单边主义         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             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本卷有4小题,第33题11分,第34、 35题各14分,第36题13分。)

33、(11分)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和地方,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编制、合并州县、提吏待遇的。州县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 。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和目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明朝产生这种廉政特点的制度性原因。(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2分)

34、(14分)在近现代史上,各国对民主政治进行了探索,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南京临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在英美两国政体中,国家元首的地位、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两方面有何区别。(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何区别?(4分)

(3)你认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欧美代议制有什么本质区别?(4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2分)

35、(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非常高,足以解决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历史教学》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l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材料四  联合国秘书长千年报告说:“建设一个比20世纪更安全、更公平的21世纪,乃是需要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做出坚定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有关知识任选一种观点简要评述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了什么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3分)

(3)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观点并说明理由。(2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中国为建设一个比20世纪更安全、更公平的21世纪所作出的努力。(3分)

36、(13分)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材料一  春节拜年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春节习俗。

拜年首先在家族的祠堂进行。

拜年顺序为一拜天地,二拜祖宗,

三拜高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

长辈拜年,行跪拜之礼,

长辈端坐高堂,接受晚辈的祝福,

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新年后给亲戚拜年,一般的规矩是

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

(1)中国古代的拜年主要受哪一政治制度影响?体现了什么样的特征?(3分)

材料二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

早在前一两年,

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

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过年不再做年菜,

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

他的父亲则说道:“我愿在哪一天过年就在

哪一天过年,何必跟着大家起哄?”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前一两年”春节习俗变化的趋势和原因。(3分)

材料三  1967年,中国开始“破四旧”,过“化”春节:“移风易俗过

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干到腊月二十九,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

这一次,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了,不准放鞭炮、不准烧香拜佛、不准滚龙

舞狮。过年不说“恭喜发财”,说“祝您今年见到毛”。一过十几年。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请根据材料分析当时的时代特征。(3分)

材料四  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团拜、登门拜

访依然沿袭,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

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直观、感性,但非常方便、高效,人们

可以更随意、更恰当地把握拜年时间……同时,短信拜年把拜年内,容与

优美诗意的文采、真诚幽默的情感巧妙精致地结合,内容极富个性。

(4)归纳材料四拜年的新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4分)

文档

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2014—2015学年高三年上学期末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治国初期的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王国的权威。”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2、按照历史事件的时序探寻内在逻辑联系是历史学重要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