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复习:默写
| 题号 | 一 | 总分 |
| 得分 |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 评卷人 | 得分 |
| 一、填空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彩句子再现。
(1)雅人四好:________。
(2)________,焉得虎子。
(3)改过不吝,________。
(4)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5)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
(6)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7)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
(8)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________;七点,睡莲________;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________;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________。
3.我会填。
1.泥融飞燕子,_____________。
2.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雅人四好:____________。中医四诊:___________。
4.《忆江南》是唐代大诗人________写的一首词,词中运用比喻描写江边花红水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背一背,填一填。
(1)________,沙暖睡鸳鸯。《绝句》
(2)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
(3)________,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忆江南》
(5)________瞳瞳日,总把新桃________。《元日》
(6)借问酒家________?________遥指杏花村。《清明》
(7)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一身________,一对________,加上________,凑成了那样________。《燕子》
(9)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左传》
5.积累填空。
(1)兵来将挡,________。
(2)________,近墨者黑。
6.精彩回放。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________,________。《绝句》(唐·杜甫)
2.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 杜牧)
3.春来江水绿如蓝。________?《忆江南》(唐·白居易)
4.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5.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6.梅子黄时日日晴,________。《三衢道中》(宋·曾几)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____曈曈日,________。《元日》(宋·王安石)
8.宋人有________。田中有株。兔走触株,________。因________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________。《守株待兔》
9.一身________羽毛,一对________翅膀,加上________尾巴,凑成了那样________的小燕子。《燕子》
10.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________。《荷花》
7.按要求填空。
(1)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中,我们可以看到“________,沙暖睡鸳鸯”的春日风光,也可以听到“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的清脆鸟鸣,还可以感受到“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的新春气象。
(2)苏轼说:“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勇于改正错误、听从善言。
(3)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忽视。
8.默写《清明》,注明作者和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迟日江山丽,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2)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3)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4)绿阴不减来时路,________。
(5)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
(6)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
(7)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10.默写《渔歌子》,写清作者、朝代。
_____
11.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清作者和朝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充句子。
(1)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怜幽草涧边生,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折颈而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身为宋国笑。
13.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水来土掩。
(2)不入虎穴,________。
(3)一日不见,________。
14.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地方的火烧云________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________的,一会儿半紫________,一会儿半灰色半________。
(2)________,耳听为虚。
(3)兵来将挡,________。
(4)千里之行,________。
(5)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________,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________很________地蹲着。
15.国学经典展示。
默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清作者、朝代。
_____
16.填空。
(1)自从和诚诚做了朋友,我不由得受他影响,也变得爱读书、学习了,真可谓“________ , ________。”呀!
(2)爸爸平静地说:“这件事情不用愁。‘兵来将挡,________’,到时候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3)接着又来了一头________,跟庙门前的石狮子________,也那么________,也那样________。
(4)不入虎穴,________。
(5)________,攻无不克。
17.按课文内容填空。
(1)眼见为实,________。
(2)________,近墨者黑。
(3)失之毫厘,________。
18.按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有过则改。——《周易》
(2)过而不改,________。——《论语》
19.补充下面的名言。
(1)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谓过矣。——《论语》
(3)人谁无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左传》
(4)改过不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
20.默写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析】
略
2. 琴棋书画 不入虎穴 从善如流 春潮带雨晚来急 不知转入此中来 借问酒家何处有 春江水暖鸭先知 绽开了笑脸 从梦中醒来 欣然怒放 含笑一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古诗的识记以及对文学常识的积累。
(1)雅人四好: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
(2)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 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最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3)“改过不吝,从善如流“的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吝,吝惜。 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 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
(4)出自唐代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原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译文: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5)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原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译文: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6)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原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7)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原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8)出自课文《花钟》。相关原文: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3. 沙暖睡鸳鸯 总把新桃换旧符 琴棋书画 望闻问切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解析】
此题考查诗句的识记和书写能力。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填字)。
1.此句出自杜甫的《绝句二首》。
2.此句出自王安石的《元日》。
3.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雅人四好也叫文人四友,指的是琴棋书画。中医四诊是指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4.《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 泥融飞燕子 春江水暖鸭先知 绿阴不减来时路 春来江水绿如蓝 千家万户 换旧符 何处有 牧童 独在异乡为异客 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杜甫的《绝句二首》,全诗内容是: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全诗内容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曾几的《三衢道中》,全诗内容是: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全诗内容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安石的《元日》,全诗内容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清明》,全诗内容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本题考查的诗歌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内容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燕子》是近现代文人席慕容所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是作者对燕子的美好怀念,也是对自己童年时期的怀念。原文选段: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9)本题考查的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摘自《左传·宣公·宣公二年》解释:;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5. 水来土掩 近朱者赤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谚语俗语的识记和默写,注意默写时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关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也比喻对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2)本题考查的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会让自己也变好,接近坏人会让自己也变坏。
6.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能不忆江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春江水暖鸭先知 小溪泛尽却山行 千门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 耕者 折颈而死 释其耒 而身为宋国笑 乌黑 轻快有力 剪刀似的 可爱、活泼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解析】
考查学生对古诗和课文的默写,默写时要做到不漏字,不加字,不写错别字,书写工整。
1.出自唐代杜牧《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出自唐代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出自唐代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出自唐代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出自宋代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出自宋代曾几《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7.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8.出自《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从前,宋国有个人在地里耕作,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地里惊慌窜过,恰巧撞在树桩上折断颈骨而死,农人扔下工具,把兔子捡回家去。从此,这个农人为这个意外收获而想入非非,放下农活不干,成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结果兔子没捡到,地却荒芜了,他的行为成为人们谈笑的话题。
9.出自郑振铎《燕子》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10.出自叶圣陶《荷花》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记述了作者到公园里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7. 泥融飞燕子 添得黄鹂四五声 总把新桃换旧符 改过不吝 从善如流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解析】
考查对古诗、名句、俗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俗语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故答案为:(1)泥融飞燕子、添得黄鹂四五声、总把新桃换旧符;
(2)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8.《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解析】
9. 春风花草香 春回大地,万物苏醒,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吹拂,绿草如茵,鲜花飘香,春意盎然。 竹外桃花三两枝 独在异乡为异客 添得黄鹂四五声 总把新桃换旧符 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潮带雨晚来急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杜甫的《绝句二首》,全诗内容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整句诗的意思是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原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曾几的《三衢道中》,原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5)本题考查的诗歌是王安石的《元日》,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杜牧的《清明》,原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本题考查的诗歌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原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默写。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渔歌子
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析】
12. 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有黄鹂深树鸣 兔走触株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解析】
略
13. 兵来将挡 焉得虎子 如隔三秋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八字成语的识记和默写,注意平时的积累,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关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句话的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2)本题考查的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3)本题考查的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来形容情人之间思慕殷切,也可用于形容良师益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三秋泛指时间很久。
14. 变化极多 金灿灿 半黄 百合色 眼见为实 水来土掩 始于足下 一模一样 威武 很镇静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诗歌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火烧云》,萧红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主要写了晚饭后的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大自然的瑰丽,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
(2)本题考查的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意思是具体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3)本题考查的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本题考查的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事情是从头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逐步进行。
(5)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火烧云》,原文内容是“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是那么大,也是那么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想要再看到那头大狮子,怎么也看不到了。”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给张籍的七言绝句,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6.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水来土掩 大狮子 一模一样 大 蹲着 焉得虎子 战无不胜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的积累与诵读、成语及谚语,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1)根据语境应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出自《太子少傅箴》中,它形容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可以形容友情的友好。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2)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出自《大战邳彤》。
(3)“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出自课文《火烧云》。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指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5)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意思是,作战的过程中是可以取得胜利的,进行攻城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是攻不下来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出自《战国策·秦策一》。
17. 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 谬以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谚语俗语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应的内容即可。
(1)本题考查的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才算是真实的。谓亲眼看见的比听说的要真实可靠。
(2)本题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会让自己也变好,接近坏人会让自己也变坏。
(3)本题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意思是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18. 见善则迁 是谓过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谚语俗语的背诵默写,要对学过的诗歌内容及时巩固复习,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相应的内容即可。
(1)本题中“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意思是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出自《周易》。
(2)本题中“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19. 有过则改 过而不改 过而能改 从善如流
【解析】
略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