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48:07
文档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湘南中学2015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恁地(nèn)央浼(měi)搠倒(shuò)傩送(nuó)B、糍粑(cí)岑寂(cén)下乘(chéng)鳟鱼(zūn)C、坍缩(tān)孤僻(pì)踹门(chuài)西畴(chóu)D、台隍(huáng)叨陪(tāo)泠然(lěng)优渥(wò)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盘缠彤云战战兢兢B、哆嗦郁闷无聊锱珠必
推荐度:
导读湘南中学2015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恁地(nèn)央浼(měi)搠倒(shuò)傩送(nuó)B、糍粑(cí)岑寂(cén)下乘(chéng)鳟鱼(zūn)C、坍缩(tān)孤僻(pì)踹门(chuài)西畴(chóu)D、台隍(huáng)叨陪(tāo)泠然(lěng)优渥(wò)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盘缠彤云战战兢兢B、哆嗦郁闷无聊锱珠必
湘南中学2015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恁地(nèn)     央浼(měi)  搠倒(shuò)   傩送(nuó)

B、糍粑(cí)      岑寂(cén)  下乘(chéng)   鳟鱼(zūn)

C、坍缩(tān)     孤僻(pì)   踹门(chuài)   西畴(chóu)

D、台隍(huáng)  叨陪(tāo)   泠然(lěng)    优渥(wò)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酒馔  盘缠  彤云  战战兢兢

B、哆嗦  郁闷  无聊  锱珠必较

C、援例  凝练  词藻  深恶痛绝

D、俗滥  窒息  简陋  学富五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真正的读书,需要一种不急不躁、不愠不火的从容心境。在淡泊的氛围中,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含英咀华,沉思遐想,思绪跟随古色古香的书味尽情飞翔,内心就会进入一种清静、清幽的幸福境界。

B、曾几何时,我们崇拜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今天,这一切终于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了,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上了一课。相比美国人,中国人一直生活得谨小慎微,总是在不停积蓄着,以备不时之需。

C、村言俚语同样存在微言大义,作为识字不多的农村老太太,景海鹏之母仍毫不犹豫地将亲手哺育的儿子,分为“自己的儿子”与“国家的儿子”,并将感情天平倾向后者,支持海鹏投身航天事业。

D、近日,五风十雨的天气让河北省城不少的树木遭了殃,倾斜、倒伏甚至折断的现象频频发生。为此,石市园林绿化管理处迅速启动了园林防洪抢险紧急预案,派出的园林抢险队,驾着吊车、铲车、运输车,上街清理被大风刮倒的树木。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原子弹的爆炸,“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的认识从地球扩展到太空,网络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地球真正成为了地球村。

B、协管员队伍涌现于本世纪初,机关雇佣下岗失业人员协助处理社会事务,兼有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之意。

C、书展上海行,于丹收到了不下20家媒体的访问邀请,她出人意料地基本上全部予以拒绝。

D、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

5、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面对大灾大难,大悲大哀,心中的情绪、情感要流淌,思想信念要表达。        

①于是,呐喊成诗,我们要团结,要坚强,民族凝聚的呼声化作祖国坚韧的形象,变为诗人们的亢吟雄唱。

②于是,忧思成诗,对人类生存和生命本质意义的反思、忧患、理性、情怀、觉悟,也化作万般倾诉,叙说。

③《离骚》成于楚难,《胡笳十八拍》赋于流离,苦难出诗人,这已被以往的历史无数次地证明过。

④于是,苦难成诗,对遇难者的哀悼、哀思化为诗篇,把全民族心中的伤痛凝于笔端,化作诗。

A、④①②③  B、④③①②  C、②③④①  D、②④①③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想起了方孝孺

宋志坚

   读过两篇关于“读书种子”的文章,一篇是马斗全的《何为“读书种子”》。此文提出:“读书种子,应指极爱读书精神之承接、加深,并可影响、传递于后人。”另一篇是虞云国的《也说“读书种子”》。此文认为:“所谓‘读书种子’,就是传统文化强调的‘诗书传家’。这种读书,不以功利为第一念想,只是一种对人格的不断完善,对素质的自我提升,对文化的内在渴求。”

   读着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中出现的是方孝孺。

  《纲鉴易知录》载:“上(朱棣)之发北平也,僧道衍送之郊,跪而密启曰:‘南方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道衍和尚称方孝孺“素有学行”,我以为此“学”乃是学问,此“行”当指操行。从这番话看,“读书种子”不仅有包括“经、史、子、集”在内的读书人的学问,更有内涵了气节与操守的读书人之操行。    

   那么,方孝孺就是“读书种子”么?倘若果真如此,岂不又与“读书种子”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观点相悖?这些纠缠不清的疑问,因为此后的奥运火炬的传递而受到启迪得到答案。

   火炬的传递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奥林匹克精神”可分为两个层次,显而易见的层次,是包括顽强拼搏公平竞争在内的体育运动的精神;超越体育运动的更高层次,即为它所象征的“世界和平、和谐、合作、友谊和团结”。于是忽然想到,“读书种子”也有两个层次,显而易见的层次是“极爱读书”的精神;超越读书本身的更高层次,即为包括“对人格的不断完善,对素质的自我提升,对文化的内在渴求”在内的读书人在“学行”上不断追求的精神。“读书种子”的传承,也需要有一棒又一棒、一代又一代的火炬手。

   这样一来,我倒是弄明白了,道衍和尚如是说,并非意味着方孝孺就是“读书种子”,他是传承“读书种子”的一代读书人的典范,恰如传递奥运火炬的一棒火炬手。只是道衍和尚没有弄懂,因为上述两个层次的结构,使“读书种子”具有坚实的基础。“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

6、下列对方孝孺的相关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正因为方孝孺“素有学行”,道衍才断言朱棣“武成之日”,他“必不降附”。

B、方孝孺身上的“学”“行”与虞文对“读书种子”的解读有一定的契合之处。

C、方孝孺不仅有读书人应有的学问,而且有内涵了气节与操守的读书人的操行。

D、方孝孺有“极爱读书”和在“学行”上不断追求的精神,堪称“读书种子”。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不仅吸收了马文和虞文的可取之处,而且明确指出了“读书种子”应该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

B、作者对道衍的说法认识在逐步深化,从最初的悉心领会,到后来的完全明白,再到最后的尖锐批评。

C、“读书种子”的传承与奥运火炬的传递,既有内涵层次划分上的相似点,也有传递方式上的相似点。

D、在“学行”上不断追求的精神比“极爱读书”的精神不仅层次更高,而且濡养更难,所以至者稀少。

8、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调了“读书种子”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精神,但是他将这种精神局限于“极爱读书”,显得过于狭隘。

B、虞文将读书精神延伸到了人格、素质、文化层面,但是他没有注意到这种精神的传递性,缺少发展的眼光。

C、方孝孺的“学行”体现了“读书种子”的两个层面,若他有“学”无“行”,道衍决不会为他“跪而密启”。

D、方孝孺作为传承“读书种子”的一代读书人的典范,他被灭族使明代出现了一个“读书种子”的空白时代。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怒而飞          怒:愤怒

B、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离开 

C、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

D、三飧而反         反:通“返”

10、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D、其翼若垂天之云

11、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知其几千里也

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野马也,尘埃也

D、腹犹果然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的形象以其大而逍遥,蜩与学鸠因其小而不逍遥。

B、《齐谐》中有鹏而无鲲,与第一段相比,相连而不显重复,显示庄子为文的变化多端。

C、第三段中议论紧扣前两段的叙述,读来言而有据,让人不得不叹服庄子的论辩能力。

D、适莽苍者、适百里者、适千里者,因其目标不同而准备有异,庄子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

13、请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齐谐者,志怪者也。

译:                                                                            

(2))之二虫又何知?

译:                                                                                

14、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每空1分,共6分)

(1)木欣欣以向荣,                     。善万物之得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酌酒以自宽,              。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3)丞相祠堂何处寻?                  。映阶碧草自春色,                   。(杜甫《蜀相》)

(4)早岁那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4分)  

宴词①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②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注:①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②畎:田间小沟

三、四句运用了         、         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14分)

过去随谈

苏童

①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事实上我的童年有点孤独,有点心事重重。我父母除了拥有四个孩子之外基本上一无所有,父亲在市里的一个机关上班,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来去匆匆,母亲在附近的水泥厂当工人,她年轻时曾经美丽的脸到了中年以后经常是浮肿着的,因为疲累过度,也因为身患多种疾病。多少年来父母亲靠八十多元钱的收入支撑一个六口之家,可以想象那样的生活多么艰辛。

  ②我母亲现在已长眠于九泉之下,现在想起她拎着一只篮子去工厂上班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篮子里有饭盒和布袖鞋底,饭盒里有时装着家里吃剩的饭和蔬菜,有时却只有饭没有别的,而那些鞋底是预备给我们兄弟姐妹做棉鞋的,她心灵手巧却没有时间,必须利用工余休息时纳好所有的鞋底。

  ③在漫长的童年时光里,我不记得童话、糖果、游戏和来自大人的过分的溺爱,我记得的是清苦,记得一盏十五瓦的黯谈的灯泡照耀着我们的家,潮湿的未浇水泥的砖地,简陋的散发着霉味的家具,四个孩子围坐在方桌前吃一锅白菜肉丝汤,两个姐姐把肉丝让给两个弟弟吃,但因为肉丝本来就很少,挑几筷子就没有了。

  ④那时候最喜欢的事情是过年。过年可以放鞭炮、拿压岁钱、穿新衣服,可以吃花生、核桃、鱼、肉、鸡和许多平日吃不到的食物。我的父母和街上所有的居民一样,喜欢在春节前后让他们的孩子幸福和快乐几天。当街上的鞭炮屑、糖纸和瓜子壳被最后打扫一空时,我们一年一度的快乐也随之飘散。

⑤我初入学堂是在1969年秋季,仍然是动荡年代。我的启蒙教师姓陈,是一个温和的白发染鬓的女教师,她的微笑和优雅的仪态适宜于做任何孩子的启蒙教师。可惜她年龄偏老,而且患了青光眼,到我上三年级时她就带着女儿回湖南老家了。后来我的学生生涯里有了许多老师,最崇敬的仍然是这位姓陈的女教师,或许因为启蒙对于孩子弥足珍贵,或许只是因为她有那个混乱年代罕见的温和善良的微笑。

  ⑥去年夏天回苏州家里小住,有一天在石桥上碰到中学时代的一个女教师,她看见我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宋老师去世的消息吗?我很吃惊,宋老师是我高中的数学教师和班主任,我记得他的年纪不会超过四十五岁、是一个非常严谨而敬业的老师。女教师对我说,你知道吗?他得了肝癌,都说他是教学累死的。我不记得我当时说了些什么,只记得那位女教师最后的一番话,她说,这么好的一位教师,你们竟然都把他忘了,他在医院里天天盼着能有学生去看看他,但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去看他,他临死前说他很伤心。

  ⑦在故乡的一座石桥上我受到了近年来最沉重的感情谴责,扪心自问,我确实快把宋老师忘了。这种遗忘似乎符合现代城市人的普遍心态,没有多少人会主动去想念从前的老师、同窗和旧友故交了,人们有意无意之间割断与过去的联系,致力于想象设计自己的未来。对于我来说,过去的人和物事只是我的小说的一部分了,我只能把他们编进小说,而他们终日为生活忙碌,是没有时间和兴趣读这些故事的。我为此感到怅然,而且我开始怀疑过去是否可以轻易地割断,譬如那个夏日午后,那个女教师在石桥上问我,你知道宋老师去世的消息吗?          

⑧说到过去,我总想起在苏州城北度过的童年时光。我还想起十二年前的一天,当我远离苏州去北京求学的途中那份轻松而空旷的心情,我看见车窗外的陌生村庄上空飘荡着一只纸风筝,看见田野和树林里无序而飞的鸟群,风筝或飞鸟,那是人们的过去以及未来的影子。

(选自《中国当代散文精华文库》,有删改)

16、文中写了两位老师,请分别概括两位老师的形象特点。(2分)

答:                                                                            

17、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4分)

答:                                                                           

18、请分析结尾处画线句子的含意及作用。(4分)

答:                                                                            

19、文章题为“过去随谈”,在不经意的“随谈”中传达出了哪些情感?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4分)

答: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1)请编写一条手机短信,祝贺妈妈“母亲节”快乐。短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4分)

答:                                                                             

(2)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句子。必须用到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字。(4分)

天气闷热异常。

答:                                                                             

四、作文(40分)

21、请以“冷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湘南中学2015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D(D项“泠然(lěng) ”应为“泠然(líng)”)

2、B(B项“锱珠必较”应为“锱铢必较”)

3、D(五风十雨:指风调雨顺,而该句将此望文生义成“多风多雨”的恶劣天气之意了。)

4、C(不合逻辑,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5、A(④①②三句层层递进,③是论据。)

6、D(原文第四段中的“倘若果真如此……不是某一个人的观点相悖”、第六段中的“道衍和尚如是说……一代读书人的典范”,已对“方孝孺就是读书种子”的观点作了否定。)

7、B(道衍的说法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作者对此作了历史的匡正,但无意作“尖锐的批评”。)

8、D(虽然方孝孺被灭族,但渗透进天下读书人血液中的“极爱读书”和在“学行”上不断追求的精神代代相传,永远不会灭绝,因而也永远不会出现“读书种子”的空白时代。)

9、A(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10、B(A、C、D三项中的“其”都为代词,它的。B项中的“其”,用在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

11、A(B、古:海动;今:海洋运输。C、古:山野中的雾气;今:生活在野外的马。D、古:很饱的样子;今:①(副)真的;确实(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例:果然名不虚传。 ②(连)如果真的;如果确实(表示假设)。例:你果然爱她;就应该帮助她。)

12、A(庄子借鲲鹏、蜩、学鸠设喻,不是说鲲鹏就是逍遥的,蜩与学鸠就不逍遥;更不是说鲲鹏因大逍遥,蜩与学鸠因小就不逍遥。物适其性,无待无求则逍遥。)

13、(1)《齐谐》是一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1分)。判断句(1分)。)

(2)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呢?(之:代词,这(1分)。宾语前置句(1分)。)

14、(1)泉涓涓而始流 感吾生之行休 (2)举杯断绝歌路难 吞声踯躅不敢言

(3)锦官城外柏森森 隔叶黄鹂空好音 (4)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

15、寄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反衬(衬托)离愁别绪(手法2分,情感2分。)

16、①陈老师:仪态优雅、温和善良。②宋老师:严谨敬业、奉献终生。(每点1分,共2分)

17、①白描(1分)。对“家”“砖地”“家具”进行粗线条勾勒,突出物质条件的艰苦(1分);②场面描写(或细节描写)(1分)“吃白菜肉丝汤”时,通过“姐姐把肉丝让给两个弟弟吃”,这一特写镜头(或细节描写),突出生活的艰辛和姐姐的懂事(或姐弟间的友爱)(1分)。

18、含义:①“空中飘荡的纸风筝”象征过去的生活状态(2分);②“无序而飞的鸟群,风筝或飞鸟”隐喻离家求学的自由、欢快(1分)及对未知前途的迷茫(1分)。

19、①对童年苦难生活的酸楚记忆;②对母含辛茹苦支撑家庭的刻骨怀念;③对现代城市人普遍缺乏感恩心态的委婉批评;④对老师临终前未能前去看望的扪心自责;⑤对现代人因忙于生计轻易割断过去的怅然;⑥对年代罕见的人性之善的赞美;⑦对离家赴京求学的轻松欢愉及淡淡的忧伤;⑧对过年享受的短暂幸福的回味。(任答出四点给满分。)

20、(1)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您的儿子(女儿)在外求学,虽然不能给您尽一点孝心,但是,我的心早已化作一朵康乃馨,飞到了您的身边。妈妈,祝您节日快乐!

(2)今天比平常热多了,气温达到35度。太阳好像发了疯,把大地烤得都快要冒烟了;一丝风也没有,树叶被烤得无精打采;树上的知了热得哑了嗓子,活蹦乱跳的小狗也懒得跑动,只是躺在树荫下直吐舌头。

四、这个题目特殊之处在于关涉到“冷”“暖”两面,有点像关系型的题目,两者可以转化,但应交代清楚契机。写作时,可以将其放在“世态”与“人情”两个范畴讨论。此外要注意:顺境、逆境与冷暖无关,完全是两码事。考生据此立意,定为跑题。

文档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湘南中学2015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恁地(nèn)央浼(měi)搠倒(shuò)傩送(nuó)B、糍粑(cí)岑寂(cén)下乘(chéng)鳟鱼(zūn)C、坍缩(tān)孤僻(pì)踹门(chuài)西畴(chóu)D、台隍(huáng)叨陪(tāo)泠然(lěng)优渥(wò)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盘缠彤云战战兢兢B、哆嗦郁闷无聊锱珠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