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48:29
文档

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

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为了保证安全性评价的正确执行,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特制定本规程。【适用范围】适用于Ⅰ期临床药物试验。【规程】1.试验实施前制定各种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2.试验期间所有的受试者均留院观察,由医师、药师、护士等组成医疗小组,密切观察受试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3.试验现场配备治疗带(呼叫器、氧气管道等)、抢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及各种急救药品。4.对试验各阶段的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进行详实的记录,并按统计分析SOP进行分
推荐度:
导读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为了保证安全性评价的正确执行,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特制定本规程。【适用范围】适用于Ⅰ期临床药物试验。【规程】1.试验实施前制定各种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2.试验期间所有的受试者均留院观察,由医师、药师、护士等组成医疗小组,密切观察受试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3.试验现场配备治疗带(呼叫器、氧气管道等)、抢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及各种急救药品。4.对试验各阶段的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进行详实的记录,并按统计分析SOP进行分
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为了保证安全性评价的正确执行,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特制定本规程。

【适用范围】 适用于Ⅰ期临床药物试验。

【规程】

1.试验实施前制定各种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

2.试验期间所有的受试者均留院观察,由医师、药师、护士等组成医疗小组,密切观察受试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3.试验现场配备治疗带(呼叫器、氧气管道等)、抢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及各种急救药品。

4.对试验各阶段的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进行详实的记录,并按统计分析 SOP进行分析,判断临床意义。

(1)不良事件定义;临床试验受试者接受一种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医学事件,但并不一定与治疗有因果关系。

(2)严重不良事件;在试验药物任何剂量下或在观察期间任何时候,出现的以下不良事件之一;致死,即刻危及生命,需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导致永久的或严重的残疾,引起癌症,导致先天畸形,有重要的医学意义(指那些不会立即危及生命或导致死亡或需住院的事件,但可能危害患者或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上述所定义的一种后果),需要医学处理来防止永久性的损伤或损害。

(3)重要不良事件;指研究者认为实验室数据出现明显异常且必须采取干预措施时(如:撤药,或因安全性问题而减低剂量,或需要对症治疗时),需逐例描述记录。详细描述受试者人口学信息、重要不良事件的表现和经过,由研究者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性。

(4)不良事件的程度及处理

轻度:有症状出现,但能很好耐受,不需对症处理及停药。中度;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受试者难以忍受,需要停药或对症处理。重度:症状严重,危及受试者生命,致死或致残,需立即停药或紧急处理。

(5)不良事件与药物的相关性评价

①不良事件评价标准(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 

a.不良事件出现的时间与用药时间吻合。 

b.不良事件与该药的已知不良反应有关。 

c.不良事件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d.不良事件在停药后消失。 

e.不良事件在给药后再现。

②不良事件判断:见表 3-1。

a.肯定相关;同时符合上述第a、b、e、d、e条标准。 

b.可能相关;同时符合上述第a、b、c、d条标准。

c.无法判定;同时符合上述第a、b条标准。 

d.可能无关:符合上述第a条标准。 

e.肯定无关:上述a~e条标准中,无符合者。

表 3-1 不良事件判断表

判断结果判断指标
abcde
肯定相关+++++
可能相关++++
无法判定++±±
可能无关±±±
肯定无关-----
注:①“+”肯定;“-”否定;“±”难以肯定或否定;“?”说不清

②肯定相关、可能相关两级可诊断是不良反应,根据以上两种情况的病例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6)不良事件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①研究者应向受试者说明,要求受试者如实反应用药后的情况。医生要避免诱导性提问。

②在观察疗效的同时,密切注意观察不良事件或未预料到的不良反应(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分析原因,做出判断,并追踪观察和记录。

③对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应将其症状、程度、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处理措施、经过等记录于病例报告表,评价其与试验药物的相关性,并由研究者详细记录,签名并注明日期。

④发现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时,观察医师可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终止观察,对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病例应进行追踪调查,详细记录处理经过及结果。

【参考依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7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2004:3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研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2005:1

文档

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

Ⅰ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为了保证安全性评价的正确执行,客观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特制定本规程。【适用范围】适用于Ⅰ期临床药物试验。【规程】1.试验实施前制定各种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2.试验期间所有的受试者均留院观察,由医师、药师、护士等组成医疗小组,密切观察受试者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3.试验现场配备治疗带(呼叫器、氧气管道等)、抢救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吸痰器)及各种急救药品。4.对试验各阶段的生命体征、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进行详实的记录,并按统计分析SOP进行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