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初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48:49
文档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初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执教人:郑丽娟1、教学目标1.从词的题目入手,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2、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对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文人的评价,请大家猜猜看会他是谁。【ppt逐句放映】“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百姓的朋友、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诗人、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造酒试
推荐度:
导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执教人:郑丽娟1、教学目标1.从词的题目入手,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2、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对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文人的评价,请大家猜猜看会他是谁。【ppt逐句放映】“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百姓的朋友、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诗人、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造酒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执教人:郑丽娟

1、教学目标

1.从词的题目入手,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

2、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

3、课时安排:1课时

4、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对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文人的评价,请大家猜猜看会他是谁。【ppt逐句放映】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百姓的朋友、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诗人、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位巨儒政治家,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水利工程师,一个美食家。”

没错,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苏东坡先生的千古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学生齐读标题。

(2)解题

1.念奴娇:词牌名 题目:赤壁怀古

怀古诗词:通常都是诗人由眼前之景,引出对历史的人与事的许多联想,再进一步引发出感慨,来抒己之怀。(“观眼前之景”——“思历史人事”——“抒一己之怀”)

2.齐读全词,注意字音

(3)自学导案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ppt上红色的字),并大声朗读全词至少三遍,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2.速读上阕,看看是否写了眼前之景?所写之景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穿”“惊”“拍”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哪个句子把眼前之景与历史人事关联起来了?

4.速读下阕,找出作者描写周郎的语句,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周郎有哪些特点?(至少三个特点)

 

(4)研习课文

1.齐读课文,解决字音

2.重点学习上阕:解决问题二

明确:江山如画,拟人手法,写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开阔壮观等

3.词中哪个句子把眼前之景与历史人事关联起来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时多少豪杰”中“一时”指哪一时?

当时有哪些“豪杰”?请一组同学逐一快速列举。

4.如此多的英雄豪杰,为什么苏轼独独描写周瑜呢。我们来看词的下阕。速读下阕,找出作者描写周郎的语句,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周郎有哪些特点?用“从________可看出周瑜________的特点”的句式结合原文回答。

明确:从“雄姿英发”看出周瑜英俊潇洒的特点;

      从“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看出周瑜指挥若定的特点;

      从“羽扇纶巾”突出了周瑜文武双全的特点;

      从“小乔初嫁了”的“初”可看出周瑜年轻的特点。【这个比较难】

表格:

年龄生活外貌职位职场表现结果
周瑜年轻幸福美满英俊儒雅东吴都督战场:指挥若定建功立业
苏轼47岁

屡遭不幸早生华发团练副使(虚职)官场:怀才不遇人生失意
5.既然是怀古题材,那必定是要抒发一己之思的。现在我们来看苏轼的生平。

投影苏轼生平:苏轼(1036—1101),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受小人陷害而入狱。后于1082 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黄州生活了七年,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当时苏轼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火之”,“传闻京师,非细事也”。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再贬儋州,后死于常州。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6.根据刚才的表格,我们来看与之相对应的苏轼的经历。(ppt上补充表格内容,并填对联: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看了苏轼的经历后再看看词中对周瑜的描写,现在是否知道东坡为何如此钟情于周瑜了吧?

明确:用周瑜的功成名就反衬苏轼的政治失意

7.做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式的人物,是苏轼毕生的理想,可现实总与理想相悖。作者从怀古转入现实的感叹。下面那几句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如今来到了这个历史古迹,自己是如此的多情善感,早早地因为愁苦生出了白发,“多情应笑我”。这个“笑”属于一种怎样的笑,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既带有一种羡慕古代豪杰的感情,更有一种对自己壮志难酬,不为朝廷信任的自嘲和感叹。

9.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下,作者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慨,那么怎样理解“一尊还酹江月”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引导:梦的特点是美好而短暂,一般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会怎么做?苏轼是怎么做的?

10.“一尊还酹江月”表明作者是用酒祭奠江月,并没有借喝酒来麻痹自己。这是一种洒脱的举动。除了这句,还有哪一句也表明了苏轼的洒脱?

明确: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间能带走“千古风流人物”,也能带走哀愁。尽管有“人生如梦”的感叹,但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比较洒脱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饮酒赏月中实现了对人生挫折的超脱。

11.现在,我们再来整体思考一下:从下阕来看,叙写了哪些场景,赞美了谁?主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明确:叙写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的英雄业绩,赞美周瑜,表达了作者渴求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在感叹自我的同时,表现出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

(5)课堂总结

上阕写赤壁江景,开阔壮观。下阕怀古抒情,洒脱旷达。全词“景、史、情”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那种豪放激情。

导入:三国中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是哪个?

文档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初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执教人:郑丽娟1、教学目标1.从词的题目入手,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2、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惆怅——旷达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看看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对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文人的评价,请大家猜猜看会他是谁。【ppt逐句放映】“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百姓的朋友、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诗人、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造酒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