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选择题
1.配合物[PtCl2(NH3)2]与C2O42-反应,形成了螯合物,则为[PtCl2(NH3)2]:
(A) 左旋光异构体 (B) 右旋光异构体 (C) 顺式异构体 (D) 反式异构体
2.配合物[FeF6]3-的磁矩为5.75µB,其配合物类别及构型是:
(A) 外轨型、正四面体 (B) 外轨型、正八面体
(C) 内轨型、正八面体 (D) 外轨型、正八面体
3. Cr2+有4个3d电子,[Cr(H2O)6]2+是高自旋配合物,则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等于:
(A) -16Dq (B) -6Dq (C) -16△o (D) -6△o
4.EDTA与Ca2+、Fe3+、Al3+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次序是:
(A) Ca2+>Fe3+>Al3+ (B) Al3+>Ca2+>Fe3+ (C) Fe3+>Al3+>Ca2+ (D) Al3+>Fe3+>Ca2+
5.已知lgKMY=13.2,[M] = 0.010mol·L-1。pH=3.0,lgαY(H) = 10.60;pH=4.0,lgαY(H) = 8.44;pH=5.0,lgαY(H) = 6.45;pH=6.0,lgαY(H) = 4.65。对M进行准确滴定的最低pH为:
(A) 3.0 (B) 4.0 (C) 5.0 (D) 6.0
6.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物中氧原子数比反应物增加,反应介质为: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酸性或碱性均可
7.为了明显提高铜锌原电池的电动势,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在ZnSO4溶液中加固体酸 (B) 在CuSO4溶液中加水
(C) 在ZnSO4溶液中加氨水 (D) 在CuSO4溶液中加氨水
8. Cr2O72- + 14H+ + 6e = 2Cr3+ + 7H2O;下列哪个措施可提高φCr2O72-/Cr3+?
(A) 提高pH (B) 提高酸度 (C) 提高Cr3+的浓度 (D) 将Cr2O72-转化为CrO42-
9.含有Cl-、Br-、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氧化剂Fe2(SO4)3,已知φoCl2 /Cl-= 1.36V,φo Fe3+ /Fe2+ = 0.77 V,φoBr2 /Br-= 1.07V,φoI2 /I-= 0.535V,被氧化的离子有:
( A ) Cl- ( B ) Br-和I- ( C ) Br- ( D ) I-
10.φo Cr2O72-/ Cr3+ = 1.33V,φoFe3+/Fe2+= 0.68V,以K2Cr2O7滴定Fe2+,([H+]=1mol·L-1)滴淀突跃范围为:
(A) 0.86~1.14V (B) 0.86~1.33V (C) 0.68~1.33V (D) 0.68~1.14V
11.可以用作标定Na2S2O3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A) KBrO3 (B) K2S2O8 (C) ZnO (D) 无水Na2CO3
12.下列测定中需要加热的有:
(A) KMnO4溶液测定H2O2 (B) KMnO4法测定MnO2
(C) 碘量法测定Na2S (D) 溴量法测定苯酚
13.晶形沉淀陈化的目的是:
(A) 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B) 小颗粒长大,使沉淀更纯净
(C) 避免后沉淀现象 (D) 形成非晶型沉淀
14.欲使BaCO3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1.0 mol·L-1NaOH (B) 加入1.0 mol·L-1Na2CO3
(C) 加入0.10 mol·L-1BaCl2 (D) 降低溶液的pH值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形式的溶度积一定要小 (B) 沉淀形式溶度积一定要小
(C) 沉淀剂必须是基准纯 (D) 加入的沉淀剂必须准确
16.法扬司法测定Cl-时,使用的指示剂是:
(A) Ag2CrO4 (B) 二氯荧光黄 (C) Fe(NH4)2(SO4)2 (D) FeNH4(SO4)2
17.在酸性CrO42-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变为:
(A) 橙色 (B) 黄色 (C) 绿色 (D) 蓝色
18.下列离子的颜色为绿色的是:
(A) Cr2O72- (B) CrO42- (C) MnO4- (D) MnO42-
19. K+与四苯硼钠可以形成晶体沉淀,这种沉淀是:
(A) 离子化合物 (B) 螯合物 (C) 分子晶体化合物 (D) 离子对化合物
20.某物质由阴、阳离子组成,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这种物质称作:
(A) 离子化合物 (B) 离子对化合物 (C) 螯合物 (D) 配合物
二、填充题
1. 配离子[Co(NH3)4(NO2)Cl]+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钴的配合物,A和B的组成都是Co(NH3)5·Br·SO4,在A中加BaCl2发生沉淀,加AgNO3不发生沉淀;在B中加BaCl2不发生沉淀,加AgNO3有沉淀产生。配合物A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B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用EDTA滴定法准确滴定Mn+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Ca2+和Mg2+时,溶液中有少量Fe3+,加三乙醇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平衡方程式___MnO4- + __Fe2+ + __H+ = __Mn2+ + __Fe3+ + __H2O。
6.溶液的酸度增加,将使φ’Cr2O72-/Cr3+ _______。
7. 用KspΘAg2CrO4和KspΘAgCl表示Ag2CrO4转化为AgCl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8.分配比越大,每次的萃取效率则越__________。相比越大,萃取效率________。
三、简答题
1.为什么BaSO4沉淀需要陈化,而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
2.什么叫均相沉淀法?它有何优点?
四、计算题
1.铸铁试样1.000g,在电炉通氧燃烧,使其中的C(M= 12.01)生成CO2(M= 44.01),用碱石棉吸收,碱石棉增重0.0825g。求铸铁试样中C的百分含量。
2.分析铜锌镁合金,称取0.2713g试样,溶解后,定容成100mL试液。用移液管吸取25mL,调至pH = 6.0,用PAN作指示剂,用0.02318mol·L-1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Cu2+和Zn2+,用去38.23mL。另外又用移液管吸取25mL试液,,调至pH = 10.0,加KCN掩蔽Cu2+和Zn2+。用同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7.02mL。然后加入甲醛解蔽Zn2+,再用同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1.25mL。计算试样中的铜(M = 63.55)、锌(M = 65.39)、镁(M = 24.30)的百分含量。
3. 测定某样品中丙酮[(CH3)2CO、M = 58.08]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1251g于碘量瓶中,加NaOH溶液,摇荡。再加入浓度为c(1/2I2)= 0.253mol·L-1的I2标准溶液50.00mL。盖好,放置一段时间,丙酮已被氧化为CH3COOH和CHI3。最后加硫酸调至微酸性,过量的I2用0.1327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至终点,用去11.25mL。求被测样品中丙酮的百分含量。
五、难题
1.假设Ag+与A-、B2-两离子都可形成沉淀,Ksp,AgA =1.56×10-10 ,Ksp,Ag2B= 8.1×10-12,当在A-和B2-离子浓度都是0.100 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忽略体积改变)时,AgA和Ag2B哪一种先沉淀?当Ag2B开始沉淀时,溶液中A-离子浓度是多少?
一、 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C 6. B 7. C 8. B 9. D 10. A 11. A 12.A 13. B 14. D
15.B 16. B 17.A 18.D 19.D 20.B
二、 填充题
1. 一氯一硝基四氨合钴(Ⅱ)配离子2. [Co(NH3)5·Br]SO4;[Co(NH3)5·SO4]Br。
3. lgC·K’ZnY=6。4. 掩蔽Fe3+。
5. 1;5;8;1;5;4。6. 增大。
7. KspoAg2CrO4÷(KspoAgCl)28. 高;低。
三、 简答题
1. BaSO4是晶型沉淀,陈化可使其晶粒长大;Fe2O3·nH2O是非晶型沉淀,表面积很大,陈化可使后沉淀增加,杂质更多,所以无需陈化。
2. 通过化学反应缓慢均匀地产生沉淀剂,而不是滴加沉淀剂,这种沉淀法叫“均相沉淀法”。优点是:克服局部过浓,减少过饱和度,使沉淀更易形成晶型沉淀且颗粒更大。
四、 计算题
1. CO2的质量为0.0825g。1.024x/12.01 = 0.0913/44.01 x = 2.433%
2. 0.2713×25.00z/(100.00×24.30) = 0.02318×7.02×10-3 镁的含量z = 5.83%。
0.2713×25.00y/(100.00×65.39) = 0.02318×11.25×10-3 锌的含量y = 25.14%。
0.2713×25.00/100.00(y/65.39 + x/63.55) = 0.02318×38.23×10-3 铜的含量x = 58.60%。
3. 丙酮的百分含量 = (0.2853×50.00-0.1327×11.25)×(58.08/6)×10-3/0.1251=98.83%
五、 难题
1. 解:(1) 当AgA开始沉淀时 [Ag+]===1.56×10-9 mol·L-1
当Ag2B开始沉淀时 [Ag+]===9.0×10-6 mol·L-1
因此,首先满足溶度积小的,AgA先沉淀。
(2) 当Ag2B开始沉淀时,[Ag+]=9.0×10-6 (mol·L-1)
此时 [A-]===1.73×10-5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