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平行四边形面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课文内容详见“平行四边形.doc”)
【教学对象】 小学五年级学生
【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具有多媒体展示平台,并且只有教师机可以接入Internet
【教学要求】 遵循新课程标准,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并进行评价。
本试卷共28题。
基本知识(6分)
在进入教案设计环节之前,请回答有关教育技术基本知识的下列问题。
第1题(单选题)根据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下列关于二者说法正确的是(B)。(3分)
A.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的各种信息技术
B.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却不等同于信息技术
C. 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
D.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技术的含义完全等同于信息技术
第2题(单选题)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信息技术工具,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所具备的功能是不同的。下面关于信息技术工具发挥的功能描述中不恰当的是(A)。(3分)
A. 代替教师的角色
B. 展示教学内容
C. 创设学习情境
D. 支持师生之间的交流
第3题(单选题)在对“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节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以下可以暂不考虑的一项内容是(D )。(3分)
A. 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B. 学生对代数运算的知识基础
C. 学生是否具备一定自主探究的能力
D. 学生是否能够自如地操作某些相关的数学小软件
第4题(单选题)在本考试所给定的教学环境下,无法实施的教学活动是( D )。(3分)
A. 浏览相关网页
B. 演示多媒体课件
C. 播放视频文件
D. 与学生网上互动
5、以下是一份“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方案设计,第5—10题嵌于该方案中。
教学方案设计
| 课题名称 | 平 行 四 边 形 面 积 | ||||||
| 科 目 | 数学 | 年级 | 小学五年级 | ||||
| 教学时间 | 1课时 |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第5题(单选题)以下内容适合作为本课知识目标的一项是(B )。(3分) A. 教会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以及基本要素,能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判断 B. 识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运用该公式进行有效的运算 C. 教师能够有效的向学生表达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中的底和高的含义 D.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图形运算中转化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运用数方格、割补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初步感受转化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取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2.能够体会到小组协作学习的好处。 |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可以进行计算 | |||||
| 难点 | 体验转化的思想 | ||||||
| 教学资源 | 教师准备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学生准备平行四边形图形一个;若干实物教具 | ||||||
| 教学过程描述 | |||||||
| 教学活动1 复习准备, 导入新课 | 1.出示下面图形,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2.出示一个可拉动的长方形木条框架,让学生观察.引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6题(单选题)教学活动1的第一个环节:让学生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更好?(C )。(3分) A. 教师首先向学生阐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指出上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B. 教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在屏幕上逐步演示上述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 C. 教师启发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概念,然后通过提问的形式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接着针对上述具体的平行四边形再次向学生提问它们的底和高各是多少 D. 教师随机抽查学生到黑板上写出上述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 | ||||||
| 教学活动2 进行新课 | 1.引导学生数方格算面积,为推导面积公式做准备 教师通过让学生数方格的形式,计算下图中长方形、不规则图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索其中的规律。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教师向学生提问,能否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转化成为对已知图形的面积求解问题,进一步向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2)在上述探索的基础上,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3)引导学生验证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3.运用面积公式进行求积计算 课本例题:求解图中钢板的面积 引导学生分析:这块钢板是什么形状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求钢板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之后,抽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第7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2的第一个环节中,引导学生数方格算面积是为讲解新课做准备,要求学生深入讨论。为了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你决定采用“协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为新课的引入做准备,现在全班有48个学生(男生24人,女生24人),坐成8列,每列6人。以下哪种分组策略最合适?( C )。(3分) A. 分成两大组,24个男生为一组,24个女生为一组 B. 分成8个组,每列为一组 C. 分成12组,每4人一组,前后桌为一组 D. 分成24组,每2人一组,同桌为一组 | ||||||
| 教学活动2 进行新课 | 第8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2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关系时,较好的处理方式为( B )。(3分) A. 教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播放一段Flash课件,向学生展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通过割补的方法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化 B. 教师首先通过可以拉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向学生提出是否可以实现二者的转化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在该问题进行探究 C. 教师向学生提出是否可以实现二者转化的问题,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自己是怎样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切割、移动使之成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 D. 教师向学生提出是否可以实现二者转化的问题,然后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自己是怎样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切割、移动使之成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 | ||||||
| 进行新课 | 第9题(单选题)在教学活动2的第三个环节——运用面积公式进行求积运算,教师在进行订正的时候,注重强调的问题应该是( B )。(3分) A. 在套用公式进行求解的过程中,是否出现计算错误 B.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具备哪些已知条件 C. 给出学生关于该题目的正确答案 D. 进行求解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书写格式 |
| 教学活动3 巩固练习 | 教师给出如下课堂练习: 1.求以下若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平行四边形空地的底=4.8米,高=3.5米,谁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求出空地需要铺草皮的面积? 第10题(单选题)巩固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对新授课的理解,并且试图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全班同学都能够运用新授课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相对而言,下面的方法中最好的是( B)。(3分) A. 每位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时发现问题,即时与学生交流 B. 每位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小组评议,在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C. 以提问的方式,由几个学生完成练习,其它同学只进行判断 D. 发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练习卷,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收回试卷批改 |
| 教学活动4 课堂小结 | 教师总结本节收获: 1.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
请按如下要求将“素材”文件夹下的教学文档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doc”进行编辑修改:
(1)在教学目标中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下录入以下内容,并添加与“知识与技能”中相同的项目编号。(2分)
(3)将标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为“小二”,并使其居中;(1分)
(4)由于粗心,该文档在编写的过程中,将若干应为“长方形”的地方写成了“正方形”,请你用“替换”功能将“正方形”统一更改为“长方形”;(1分)
(5)为该文档中添加页码,格式为“第X页 共Y页”的形式,并且居中对齐;(1分)
(6)将文档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设计方案.doc”为文件名另存到在考生目录下。(1分)
第二部分 资源准备(25分)
在讲授“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前,需要收集相关的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制作演示文稿。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2题(填空题)在准备“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新授课中,你希望能从网络上寻找一些相关资源,恰当的关键词是 平行四边形 和 面积 。(2个关键词)(4分)
第13题(操作题)在搜集资源的过程中,你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案:http://www.lwcool.com/jx/newsfile/2006/6/20/2006620_lwcool_76_2.html,和自己的设计思路非常的相似,为了方便再次查阅,请将这个网页保存下来,保存在考生目录下。(3分)
第14题(操作题)同时你还发现了一个与所用教材配套的网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17520.htm,其中包括很丰富的教材资源和教学资源,为了帮助自己日后的教学工作,请你将该网页保存在考生目录下。(3分)
第15题(单选题)在刚才搜集资源的过程中,你在一个网页上看到了一个对教学非常有帮助的图片,刚要保存时,你的电脑突然死机,你不得不重新启动,那么在哪里可以快速地找到刚才所浏览的网页呢?( C )。(3分)
A.收藏夹
B.桌面
C.历史记录
D.回收站
第16题(多选题)下列素材类型中,哪些可以动态展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的过程( CD )。(3分)
A.文本
B.音频
C.动画
D.视频
E.以上都不可以
第17题(操作题)编辑修改课件(9分)
请按如下要求对 “素材”文件夹下的课件文档“平行四边形面积1.ppt”进行编辑::
(1)当你打开“平行四边形面积1.ppt”文件时,发现原来添加在第一页上面的音乐丢失了,现在请你重新为它添加一段声音,声音文件存在“素材”文件夹下,名为“梦中的雪.mp3”;并将其设置为“文件在单击时开始播放”;(3分)
(2)在第一页后面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在上面绘制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为其设置“以百叶窗的形式进入”的动画效果;(3分)
(3)为第一张幻灯片添加“新闻快报”的切换方式,切片效果中速度设置为“慢速”,声音为“无”;(2分)
(4)将文件另存到考生目录下,文件名为“平行四边形面积修改.ppt”。(1分)
第三部分 教学实施(17分)
在教学实施环节,需要考查教学实施的基础知识,并考查在给定的教学环境下,利用教学设施(硬件、软件)实施教学、利用工具进行交流的能力。请完成下列任务。
第18题(单选题)在临上课之前的几分钟,你突然想到可以向学生展示若干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平行四边形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但由于时间仓促你来不及修改已做好的课件,因此就在纸上简单地绘制几个。在进行教学时,下列选项中比较合适的呈现方式是(D )。(3分)
A.将课前绘制好的图形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传看,启发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B.在教室的最前方高举绘制好的图形,让同学进行观看,同时教师还向同学解释所绘制图形的不同
C.手里拿着绘制好的图形在教室内来回走动,让同学边观看边思考
D.利用教室的实物投影仪将纸上绘制的图形投到大屏幕上,让全班同学一起进行观察
第19题(单选题)当播放到课件的某一页时,教师需要逐一讲解并强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下列选项中最适当的方法是(A )。(3分)
A. 右击幻灯片,选用快捷菜单中的“指针选项/绘图笔”,再根据需要用鼠标标记相关内容
B. 按“Esc”键停止播放,在幻灯片中将相关内容加粗或加彩色后,再重新播放
C. 用手或教鞭指示屏幕中的相关内容
D. 以上方法都不适合
第20题(单选题)在教学进行小组谈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转化方式时,你发现有个别小组谈论的话题已经偏离了主题,此时最佳的方式为( A )。(3分)
A. 教师在课堂上再次明确小组长的任务,要求小组长协调好整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并且组织最后的活动汇报
B. 当发现个别小组谈论的话题已经偏离了主题的时候,教师立即来到这个小组面前进行批评,并要求他们继续完成所给的任务
C. 教师随时对小组的合作情况进行监控,当发现问题的时候,会从小组成员的角色向问题解决的方向进行引导,而不是以教师的身份来分析存在的问题
D. 当发现有个别小组出现问题之后,教师要求该组成员参与到其他组中去,与其他小组成员继续进行探讨
第21题(操作题)批改电子文档(5分)
在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有一位教师提供了一份平行四边形的练习题(练习时间为20分钟),你在看完之后,感觉有些地方不是特别恰当,请你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修改。请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练习题.doc”,按照修改意见,用“Word”的修订和批注功能批注这份练习。
审查修订要求:
(1)将第四题中,线段DE的长度为1.667厘米中的“DE”改为斜体,1.667改为“” ;(2分)
(2)在练习题的最后一行加注批语:批语请用蓝色字体,批语内容为“应适当减轻运算量,重点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将其另存到到考生目录下,文件名成为“已修改的练习.doc”。(3分)
第22题(操作题)使用电子邮件与老师进行交流(3分)
在当前的Web电子邮件服务界面上,将批注过的练习(当前文件夹下的“已修改的练习.doc”)以附件的形式发送到数学教研组老师的的公共电子邮箱中,邮件地址是:maths@163.com,邮件主题是“平行四边形求解面积练习题”,邮件正文的内容可以是“有关平行四边形求解面积练习题,详见附件。”
(注:邮件服务器为:http://www.webmail.com )
第23题(单选题)根据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说法( )。(3分)
A. 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既可以有教师参与,也应该有学生参与互相评价
B. 在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最好都是教师直接给出评价
C. 我们应该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多方面收集学生的材料,通过建立学生的档案袋来科学地评价学生
D. 在对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小组的最后成果,还要关注小组活动过程中成员之间的协作情况、个人的贡献等诸多因素
第24题(多选题)教学评价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种类,其中下列不属于按照评价分析方法进行分类的是( )。(3分)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总结性评价
D. 定性评价
E. 定量评价
第25题(单选题)根据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不属于教学评价功能的是( )(3分)
A. 诊断功能
B. 导向功能
C. 激励功能
D. 控制功能
第26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一般不作为该节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的是( )(3分)
A.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情况
B. 教学课件的使用效果
C.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
D. 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情况
第27题(单选题)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希望对该节课进行教学反思以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供。下列所提供的方式中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方式是( )(3分)
A. 撰写教学日志
B. 安排考试测验
C. 观看教学录像
D. 教师间的交流讨论
第28题(操作题)学生成绩统计(5分)
期末考试后,教师都要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请你根据以下要求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打开“素材”文件夹下的“成绩统计.xls”文件,该文件记录了30名学生本次数学和数学考试得分情况,根据下列要求,对这个成绩表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操作完成以后,以原文件名在考生目录下保存文档。
(1)在表格的最右方增加一列“总分”,该列为计算每位同学的成绩总分,并且根据总分进行降序排列。(3分)
(2)在表格的最后添加一行“平均分”,计算各学科学生成绩的平均分。(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