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Golden Touch
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
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录音;能够绘声绘色地朗读故事;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能够根据脉络图复述故事;能够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仿写或改写故事。
2. 非语言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贪婪的后果;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自信和勇气。
二、课时安排
每周不少于两课时,1-2个课时完成一个故事。要求学生课前反复听录音跟读。
三、教师要求
1. 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点金术(The Golden Touch)
希腊神话故事中,酒神Dionysus的老师Silenus醉倒在佛里吉亚国王Midas的玫瑰园里。Midas发现后,款待他十天十夜并把他送回Dionysus处。Dionysus问Midas想要什么回报,Midas回答:“请把我触摸到的一切都变成金子。”愿望成真。但变成金子的不仅仅是石块、花朵和屋内的陈设,甚至包括他的食物和水。不久后,Midas饥饿难耐,恳求Dionysus解除这一愿望。Dionysus让Midas前往帕克托罗斯河(River Pactolus)洗澡。Midas照做,碰到水面时,点金术的力量就转移到了河水里。从此,帕克托罗斯河的沙子因含金而闪闪发光。
2. 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 全英文授课。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CD机、课件(课题组提供)、故事图片及句卡(见情节分析环节)。
五、课堂教学基本步骤
1. 导入(Lead-in):谈论愿望,引入故事
通过展示图片引出关于许愿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进入故事做铺垫。
教师在PPT上展示一张天使的图片,提问: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met an angel?
Would you make a wish?
What wish would you make? (请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回答后,进入看图讲故事环节:Kipper made a wish in the story. What was his wish? Let’s find the answer in the story The Golden Touch.
2. 看图讲故事(Storytelling):了解历险背景
教师利用课件播放故事前3幅图片,并用丰富的表情、生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历险前的情景。
(Picture 1)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They were dipping the strawberries into chocolate.
“They look yummy!”said Chip.
“They taste yummy!” said Kipper.
(Picture 2)Kipper went to Biff’s room. He had chocolate on his hands.
Kipper got chocolate on everything he touched.
He sat on Biff’s bed.
Biff was cross. “Go away, Kipper!” said Biff.
Look at the door. There was chocolate too.
“You’re getting chocolate on everything,” said Chip.
“I wish everything I touched turned into chocolate,” said Kipper.
(Picture 3)“That’s just greedy,” said Chip.
Just then the magic key began to glow.
It took the children into an adventure.
Was there a greedy person like Kipper?
What was his wish?
3. 朗读故事(Reading Dramatically):学会绘声绘色地朗读故事,朗读与理解相结合
承接上一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抓住故事主要情节。朗读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和情感。
(1)学生集体朗读第4-6幅图,然后回答讲故事环节最后提出的2个问题。
(2)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7-11幅图,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Did the food turn into gold when the king touched it?
What did Zoe worry about?
What happened to Floppy?
How did King Midas feel?
(3)请几名学生分别朗读第12-17幅图,然后回答以下问题:
Who granted the wish?
What did King Midas and the children do to turn the wish back?
What did Dionysus tell them to do?
What lesson did King Midas learn?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要对朗读有困难或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示范。
4. 情节分析(Plot Analysis):梳理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主要情节
教师利用图片和脉络图引导学生梳理故事主线,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脉络图,并写出King Midas前后变化的两个句子(如图):
(2)教师打印故事图片(图6、8、10、14、15、17),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按顺序将图片贴在脉络图的相应位置。
(3)学生自由结成4人小组,分组讨论上述图片的关键词,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小组内接龙复述故事,然后请2-3个小组展示。最后再请1-2名同学复述整个故事。
5. 表演(Role-play):体会Midas国王的心情变化,深化对故事的理解
通过表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Midas国王的心情变化,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输出。
(1)教师将学生分成5人小组,自选一段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学生自选情节包括:图4-7;图8-12;图13-17。
(2)准备2-3分钟后,请3组学生上台分别展示三个情节。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语气变化,恰当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
(3)表演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评价: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fluency, acting, teamwork。根据学生表现,选出最佳演员或最佳团队。
6. 讨论(Discussion):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师利用PPT展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对King Midas的行为做出评判,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贪婪的不可取。讨论结束后,请小组代表作答,同时鼓励更多学生发言。问题可参考:
Do you think King Midas was greedy?
If you had the chance, what wish would you make?
Who can share another story about being greedy?
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醒学生分组讨论规则:(1)每个人都要有说话的机会;(2)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3)可以补充他人的观点。
7. 家庭作业(Homework)
(1)写一写你对故事人物King Midas的评价。
(2)发挥想象力创编一个跟“greedy”相关的小故事,并写一写。
六、教师自我反思
1. 教学理念
是否体现了“以意义为核心”、“整进整出”的教学理念;是否将整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2. 教学目标
是否实现了本课所提出的语言能力和非语言能力等目标,如:学生是否能读懂故事情节;是否能用标准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学生能否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学生是否能够根据故事脉络图复述故事;是否能够认识到贪婪的不可取。
3. 课堂操作
(1)提问
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水平,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能否通过教师提问的引导观察图片并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2)听
学生是否真正听懂了教师的问题和指令,并做出正确的反应;教师是否认真倾听了学生的反馈;是否发现了学生在朗读与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说
教师说得多还是学生说得多;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表达的机会;教师是否在学生回答后给出了反馈;是否能够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4)思考
课堂环节衔接是否流畅;教师语言是否易于理解;复述环节中给出的提示是否充足;讨论环节的问题设置是否合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有良好、有效的互动;下一次课堂设计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