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检测
一、阅读《端阳忆旧》(丰子恺),回答问题
我写民间生活的漫画中,门上往往有一个王字。读者都不解其意。有的以为这门里的人家姓王。我在重庆的画展中,有人重订一幅这类的画,特别关照会场司订件的人,说:“请他画时在门上写一个李字。因为我姓李。”这买画人把画当作自己家里看,其欣赏态度可谓特殊之极!而我的在门上写王字,也可说是悖事之至!因为这门上的王字原是端五日正午用雄黄酒写上的。我幼时看见我乡家家户户如此,所以我画如此。岂知这办法只限于某一地带;又只限于我幼时,现在大家懒得行古之道了。许多读者不懂这王字的意思,也挺难怪的。
我幼时,即四十余年前,我乡端午节过得很隆重:我的大姐一月前制“老虎头”,预备这一天给自家及亲戚家的儿童佩带。染坊店里的伙计祁官,端午的早晨忙于制造蒲剑:向野塘采许多蒲叶来,选取最像宝剑的叶,加以剑柄,预备正午时和桃叶一并挂在每个人的床上。我的母亲呢,忙于“打蚊烟”和捉蜘蛛:向药店买一大包苍术白芷来,放在火炉里,教它发出香气,拿到每间房屋里去熏。同时,买许多鸡蛋来,在每个的顶上敲一个小洞,放进一只蜘蛛去,用纸把洞封好,把蛋放在打蚊烟的火炉里煨。煨熟了,打开蛋来,取去蜘蛛的尸体,把蛋给孩子们吃。到了正午,又把一包雄黄放在一大碗绍兴酒里,调匀了,叫祁官拿到每间屋的角落里去,用口来喷。喷剩的浓雄黄,用指蘸了,在每一扇门上写王字;又用指捞一点来塞在每一个孩子肚脐眼里。据说是消毒药的储蓄;日后如有人被蜈蚣毒蛇等咬了,可向门上去捞取一点端午日午时所制的良药来,敷上患处,即可消毒止痛云。
世相无常,现在这种古道已经不可多见,端阳的面具全非昔比了。我独记惦门上这个王字,是为了画中的门上的点缀。光裸裸的画一扇门,怪单调的;在门上画点东西呢,像是门牌,又不好看。唯有这个王字,既有装饰的效果,又有端阳的回想与纪念的意味。从前日本废除纸伞而流行“蝙蝠伞”(就是布制的洋伞)的时候,日本的画家大为惋惜。因为在直线形过多的市街风景中,圆线的纸伞大有对比作用,有时一幅市街风景画全靠一顶纸伞而生成;而蝙蝠伞的对比效果,是远不及纸伞的。现在我的心情,正与当时的日本画家相似。用实利的眼光看,这事近于削足适履。这原是“艺术的非人情”。
1.文章写了端午的哪些“古道”?请分点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说,“我写民间生活的漫画中,门上往往有一个王字。”这是为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红的“现在我的心情”具体是指什么?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人认为是“解答画中王字的意思和来源”,也有人认为是“探究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你同意这两种说法吗?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老舍),完成后面小题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为祭祖祭神的。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产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绿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
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而成的。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出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的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服,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盆。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选文有删节)
1.给下面词语中加红的字注音。
①寺观_____ ②正月_____ ③间断_____ ④火炽_____
2.解释下面加红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①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年的“彩排”。
②元旦的光景截然不同:……
3.说说北京人过春节都有哪些活动,有什么讲究,反映了北京人怎样的心态和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对“元宵节”写得具体细致,说说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元宵节”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舍的语言平易简约,试从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奇特的年轮》,回答问题
①人们所熟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轮。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②植物中不仅树木有年轮,水仙花也有年轮,它的年轮在它的“蒜头”上,有一个年轮的,开花期短;有三个年轮的,开花期长。因此,有经验的育花者,往往选取年轮多的水仙头,以便使花期长些。
③不仅植物有年轮,动物亦有年轮。鲤鱼等鱼类的年轮是其鳞片上的宽窄分界的条纹。令人不解的是,并非所有的鱼的年轮都在鳞片上,大马哈鱼的年轮在它们的背鳍上,大、小黄鱼的年轮却在它们的耳石上。
④牛、羊的年轮在它们的犄角上,所以又称为“角轮”。龟、鳖的年轮在它们的背甲上。蚌、贝和螺的年轮在它们的壳上。
⑤腔肠动物珊瑚虫的年轮是它们表壁上有粗细之分的规则形条纹。珊瑚虫不仅有它们的年轮,而且还有它们的“日轮”。一年为365日,那么它们便在自己的体壁上划下365条环纹。
⑥兔子和黄鼠狼这样的动物也有年轮,年轮在它们的骨头上,不过,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⑦有些鸟也有年轮:据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位山地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捉住一只熊蜂鸟,发现近爪处腿皮上有环圈,根据环圈判断,这只鸟已有11岁了,从而否定了一般认为熊蜂鸟的寿命只有8年的说法。
⑧日本科学家最先发现人也有年轮,是在人的头颅里面,通过声波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实际年龄。如果检测器的声波频率与被检测人的实际年龄相符,人体便会做出反应,从而在荧屏上显示出来。目前,这一先进的科学技术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用它来检测大型运动会参赛人员的实际年龄,或是应用到刑事案件的侦破中,用以检测涉嫌人员或罪犯的实际年龄,从而为破案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有力的证据。
⑨按理说,一切生物都应该有它们各自的年龄,只不过是有的已经被发现,更多的没有被发现罢了。科学家们正努力探索生物年轮的奥秘,以便有更多的发现,进而造福于人类。
1.本文介绍年轮,为什么先从树木的年轮说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为什么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科学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本文在介绍各种动植物的年轮时,一般是先介绍年轮的____________,再介绍年轮的____________,有的略去了对后者的介绍。这样使文章显得____________。
4.本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请写出两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以“奇特的年轮”为题,年轮的奇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本文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7.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奇异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介绍某种动物的奇异表现及原因。(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藏羚羊跪拜》,回答问题
①这是听来的一个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要想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时候,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声仍然带着罪恶的余音低回在自然保护区巡视卫士们的脚步难以到达的角落。当年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③当时,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那支磨蹭得油光闪亮的杈子斜挂在他的身上,身后的两头藏牦牛驮着沉甸甸的各种猎物。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那些磕长头去拉萨朝圣的藏家人心甘情愿地走一条布满艰难和险情的漫漫长路。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要喝一铜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两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他举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话:“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也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⑥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子宫里,静静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
⑦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⑧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
⑨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
⑩从此,这个老猎人……
1.整体感知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加红语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根据原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写到藏羚羊“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眼里“两行长泪”也“流了出来”,其原因是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⑨段中写老猎人在掩埋藏羚羊的同时,为什么也埋掉了他的杈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认为我们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为故事写一个合理的结尾。(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一
1.①挂儿童佩带 ②制造蒲剑 ③打蚊烟和捉蜘蛛 ④喷雄黄酒,写王字。
2.点缀画中的门,有装饰效果,又有端阳的回想和纪念的意味。
3.因丢却旧风俗伤及艺术而惋惜。
4.两种说法都不正确,由标题“端阳忆旧”可知,文章回忆往昔 “古道”,表达对家乡端午的怀念;而“解答王字的意思和来源”只是为了引出端午节,对于“艺术的非人情”观点只是作者回忆后的一点感慨。
二
1.①gunà;②zhēng;③jiàn;④chì。
2.①提前过年的意思;②农历正月初一。
3.过腊八,吃腊八粥,泡腊八蒜;过小年,祭灶王;过除夕,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过元旦,拜年待客;过元宵节,吃汤圆,逛灯会等等。反映了北京人开心、快乐的心态和丰富多彩浓郁和乐的生活。
4.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了元宵节既热闹、体面又壮美的特点。
5.能找出例句谈出体会即可。
三
1.人们对树的年轮较为熟悉,先介绍它,再介绍人们较陌生的,便于人们理解接受,符合人的认识规律。
2.①根据树的年轮可推知树龄;②从树木年轮里可以发现储存其中的有关当地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3.位置 功用 条理清晰
4.举例子、列数字、作诠释等
5.不仅树有年轮,植物中如水仙花等也有,甚至动物也有年轮,并且这种动植物的年轮位置、大小各异,功用也神奇。
6.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7.提示:主要写清楚这种动物的奇异表现及其原因。
四
1.一个老猎人杀了一只怀孕的藏羚羊。(或:藏羚羊为保护孩子向老猎人下跪但仍被杀)
2.承上启下(或过渡);他在猎杀藏羚羊时心软、手松、闭眼,但还是开了,他把猎获的皮卖的钱一部分供自己消费,更多的是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3.乞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
4.在神圣的母爱面前,老猎人的良心受到谴责,他内疚、悔恨,决心从此不再猎杀无辜的生命。
5.应该认识到,野生动物也是自然中的一员,它们也有生存的权利;人类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权利,与它们和谐相处;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6.提示: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