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909《统计学原理》历年试卷整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02:59
文档

201909《统计学原理》历年试卷整理

综合201909《统计学原理》往年试题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B)。A.调査总体B.总体单位C.变量D.标志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查D.某地区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3.海关对某种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査,适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C)。A.重点调査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4.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有一名学生考试
推荐度:
导读综合201909《统计学原理》往年试题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B)。A.调査总体B.总体单位C.变量D.标志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查D.某地区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3.海关对某种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査,适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C)。A.重点调査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4.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有一名学生考试
综合201909《统计学原理》往年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B  )。

A.调査总体B.总体单位C.变量D.标志

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查D.某地区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3.海关对某种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査,适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C   )。

A.重点调査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

4.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有一名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则这名学生应归入(B    )。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总量指标是用(    A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B.相对数形式C.平均数形式D.百分比形式

6.反映所研究现象内部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的指标是( B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C.动态相对指标D.平均指标

7.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  B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8.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

9.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A  )。

A.商品销售量随商品价格变动的趋势B.产品总成本随产量变动的趋势C.市场需求量随居民收入水平变动的趋势D.产品成本随原材料价格变动的趋势

10.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B   )。

A.不相关   B.负相关C.正相关  D.复相关

11.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10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 D.标志值

12.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B  )。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C.按数量标志分组D.以上都不对

13.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

A.小于100% 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99%

1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15.抽样调査和重点调査都是非全面调査,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D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16.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B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C      )。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

1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0≤p≤1  B.-1 < p< 1C.-1≤p≤1D. -1≤p≤0

19.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    D  )。

A.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数量指标B.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数量指标C.同度量因素是报告期的质量指标 D.同度量因素是基期的质量指标

20.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D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形成的数列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的数列

21.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指出下列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有误?( A   )

A.Y=-20+40X B.Y=72.8-1.43XC.Y=40-0.05X D.Y=-50-0.9X

2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工作年限 D.工人工资水平

24.要调查某市国营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 D     )。

   A.报告单位是每个职工  B.调查单位是每个企业

C.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都是每个企业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报告单位是每个企业

2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6.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资金利税率分组(   C   )。

   A.都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都是按数量标志分组

   C.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D.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27.某企业对某所属车间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C     )

   A.80-%      90-99%            100-109%         110%以上

   B.80%以下    80.1-90%         90.1-100%        100.1-110%

   C.90%以下    90-100%          100-110%        110%以上

   D.85%以下    85-95%            95-105%          105--115%

28.按照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以分为(   D   )。

A.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29.某市场销售洗衣机,2014年共销售6000台,年底库存50台。这两个指标是( C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30.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C   )。

A.商品销售量、平均工资水平   B.商品销售量、职工人数

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D.单位商品销售价格、平均工资水平

31.说明现象在较长时间内发展的总速度指标是(   D    )。

A.发展速度 B.增长速度C.环比发展速度 D.定基发展速度

32.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性别”是(    A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C.标志值 D.品质标志表现

3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问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34.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   A     )。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固,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35.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  A    )。

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  B.销售量、产量C.销售价格、产量 D.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

36.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q1P。/ ∑q。P。中,∑q1P。—∑q。P。表示(  B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37.产品成本(元)倚产品废品率(%)变动的回归方程为:y=56+8x,这意味着( C  )。

A.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元B.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

C.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每吨增加8元D.废品率每增加1%,则每吨成本为56元

38.已知各期环比増长速度为2%、5%、8%和7%,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

方法为(  A     )

A.(102%×105%×108%×107%)—100% B. 102%×105%×108%×107%

C. 2%×5%×8%×7% D. (2%×5%×8%×7%)-100%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调查方式中,属于非全面调査的是(  ABC       )。

A.抽样调査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定期统计报表 E.普查

2.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CDE        )。

A.某地区人口数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 C.某城市在校学生数  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

E.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

3.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 ABCD         )。

A.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B.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C.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D.抽取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属性

4.下列属于正相关的现象有(  ABE       )。

A.家庭收人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 B.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

C.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E.总生产费用随产品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5.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BC     )。

A.劳动生产率指数  B.产量总指数 C.销售量总指数 D.价格总指数 E.单位成本总指数

6.抽样调査和重点调査的共同点是( AB       )。

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 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 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

7.下面哪些分组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CDE        )

A.职工按身高分组   B.教师按收人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8.在组距数列中,关于组中值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BD      )。

A.是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 B.当各组内标志值均匀分布时,用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平均水平

C.在开口组中无法确定 D.在开口组中,可以参照相邻组的组距来确定 E.是该组的上限值

9.在工业普査中,(  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企业设备台数是连续变量 E.企业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10.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E       )。

A.产品销售量指数  B.产品成本指数 C.工业总产出指数  D.消费者价格指数

E.职工人数指数

11.下列调查中,调査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有( CDE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D.农产量调查

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

12.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BD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1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ABE        )。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单位成本指数

14.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5.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BE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

16.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CDE       )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 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17.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C      )

A.受各组频数和频率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18.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是(   BDE   )。

A.样本单位数  B.样本指标 C.全及指标  D.抽样误差范围 E.抽样估计的置信度

三、判断题

1.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  X  )

2.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X  )

3.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V   )

4.数量指标指数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报告期。( V  )

5.在动态数列中,时期数列各指标数值是能够直接相加的。(  V )

6.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X  )

7.平均指标是将一个总体内每个单位在某个品质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

 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X  )

8.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査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些。( V   )

9.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是把不能直接相加或对比的因素过渡到能够相加和比较。( V  )

10.在统计调査中,调査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  V  )

1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V  )

12.全面调査包括普査和统计报表。( V  )

13.平均指数是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的应用意义。( V  )

1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V )

15.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X   )

16.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X   )

17.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X   )

四、计算题

1.已知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2013年年末人口数如下表所示:

人口总数(万人)136072
其中: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69728

66344

要求:根据资料计算2013年我国两类性别人口所占的比重和人口密度指标,并说明所计算的两个指标分别属于哪一种相对指标。

2.从某年级学生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50名学生,对会计学课的考试成绩进行检查,得知其平均分数为75.6分,样本标准差10分,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3.某集团公司销售的三种商品的销售额及价格提高幅度资料如下:

商品种类单位商品销售额(万元)价格提高%

基期报告期

10

15

20

11

13

22

2

5

0

试求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4.某地区人口数从2000年起每年以9‰的增长率增长,截止2005年人口数为2100万。该地区2000年人均粮食产量为700斤,到2005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800斤。

试计算该地区粮食总产量2000年—2005年发展速度。

5.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原理》成绩如下:

57 75 76   82 71  49 97 60  84 81 90 57 86 67 65 83

87 81 76 81 75 54 72 78 73 79 70 87 72 87 86 82 68 95 85 61

试将以上资料按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分以上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并计算各组的频数与频率。

6.某销售部门有两个小组,各有8名销售员。某月每人销售的产品数量(件)如下:

第一组:45  50  58  60  70  80  90  100

第二组:67  69  70  73  78  79  80  83

要求;根据资料分别计算两组销售员的平均月销售量,并比较哪一组的平均数代表更好。

7.某机构想要估计某城市成人每周的纸质书籍阅读时长,他们按照简单随机重复抽 

样方式抽取了100人,其每周纸质书籍阅读时长的平均值为2.5小时,标准差为2。

试以95.45%的概率(Z=2)估计该城市成人每周纸质书籍阅读时长的区间范围。

8.某企业生产3种产品,价格和产量数据资料如下:

产品计量价格(元)产量
单位基期p0

报告期p1

基期q0

报告期q1

A88.51350015000
B10111100010200
C千克6540004800
试计算:该企业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

9.某企业工人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表:

工人类别2013年

2014年

月工资额(元)工人数(人)月工资额(元)工人数(人)
技术工

辅助工

11800

11000

150

100

20000

10500

200

300

合  计

1148025011430500
要求:(1)根据资料计算工人人数结构相对数;

(2)分析各工种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均有提高,但全厂工人的

月工资额却下降了,其原因是什么?

10.从一批零件中抽取200件进行测验,其中合格品188件。

要求:(1)计算该批零件合格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95.45%的可考靠程度(z=2)对该批零件的合格率作出区间估计。

11.根据5位同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时间与成绩分数计算出如下资料:

n=5    ∑x=40    ∑y=310    ∑x2=370   ∑y2=20700    ∑xy=2740

试:(1)编制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计算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解释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12.某企业2014年定额流动资金占有的资料如下:

月份1234561012
月末定额流动资金(万元)298300354311280290330368
2013年年末定额流动资金为32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定额流动资金上半年和下半年平均占有额和全年平均占有额。

13.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车间人工生产情况

(3)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

14.根据某企业产品销售额(万元)和销售利润率(%)资料计算出如下数据:

∑x=10   ∑x2=535500   ∑y=31.1   ∑y2=174.15   ∑xy=9318   n=7

要求:(1)确定以利润率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2)当销售额为500万元时,利润率为多少?

15.在4000件成品中按不重复方法抽取200件进行检査结果有废品8件,当概率为

0.9545(z=2)时,试估计这批成品废品量的范围。

16.某工业企业的资料如下表,试运用动态指标的相互关系:

   (1)确定动态数列的发展水平和表中所缺的动态指标。

 (2)以2010年为基期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年份总产值

(万元)

定基动态指标
增长量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2010253
201124
2012116.7
201326.5
2014147.3
综合201903《统计学原理》往年试卷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毎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1.B        2.B       3.C     4.B       5.A

   6.B        7.B       8.C     9.A       10.B

11.B       12.B      13.C    14.B      15.D

16.B       17.C      18.C    19.D      20.D

   21.A       22.D      23.B    24.D      25.D       

   26.C       27.C      28.D    29.C      30.C       

   31.D       32.A      33.D    34.A      35.A

36.B       37.C      38.A    

二、多项选择题(毎小题2分,本题共10分)

   1. ABC          2. ACDE         3. ABCD

   4. ABE          5. BC           6. AB          

7. CDE          8. ABD          9. BCE         

10. AE          11. CDE         12.  BCDE

   13. CDE         14. ABD         15.  ABE

16. BCDE        17. ABC         18.  BDE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毎小题2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四、计算分析题(每小题15分,本題共60分)

1.解:(15分)

人口比重(%)

人口密度/公里

人口总数(万人)

其中: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136072

69728

66344

100

51.24

48.76

141.74
两类性别人口所占的比重为结构相对指标,人口密度指标为强度相对指标。

2.解:(15分)

    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年级学生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为:72.77至78.43分之间。

3.解:(15分)

                 11+13+22

价格总指数===101.86%

     11/102%+13/105%+22/100%

                       11+13+22

销售额总指数===102.22%

       10+15+20

由于价格变动影响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11+13+22)-( 10+15+20)=46-45=1(万元)

4.解:(15分)

⑴计算2000年该地区人口总数: 

            2100

    2000年人口总人数===2008(万人)

          

   ⑵计算2000年和2005年粮食总产量:

    2000年粮食总产量=人均产量×总人数=700×2008=140.56(亿斤)

2005年粮食总产量=人均产量×总人数=800×2100=168(亿斤)

   ⑶2000—2005粮食总产量发展总速度:

==168/140.56=119.52%

5.解:(15分)

成绩次数分布表

等级人数(人)频率(%)

60分以下

410
60-70分

615
70-80分

1128(27.5)

80-90分

1743(42.5)

90分以上

25
合计40100
6.解:(15分)

          45+50+58+60+70+80+90+100

===69.13件

                     8

=18.24

       67+69+70+73+78+79+80+83

===74.88件

                  8

=5.51

根据计算结果,第二组的平均数代表更好。

7.解:(15分)

8.解:(15分)

103.%

105.14%

9.解:(15分)

(1)根据公式:结构相对指标=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工人类别2013年

2014年

工人数(人)比重(%)

工人数(人)比重(%)

技术工

辅助工

150

100

60

40

200

300

40

60

合  计

250100500100
(2)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月工资额2014年比2013年均有提高,但全厂全体工人的平均工资却下降了50元,其原因是工人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月工资额较高的技术工人占全体工人数的比重由60%下降为40%,而月工资额较低的的辅助工人占全体工人数的比重由40%提高到60%。

10.解:(15分)

(1)=0.017

(2)

(3)

则按95.45%的可靠程度(z=2)该批零件合格率的区间估计范围在90.6%-97.4%之间。

11.解:(15分)

(1)

  /5﹡40﹡310

==5.20

  /5﹡40﹡40

则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20.40+5.20x

(2)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说明学习时间x和成绩y之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关系。

12.解:(15分)

上半年平均占有额=(320/2+298+300+354+311+280+290/2)/6=308(万元)

下半年平均占有额=[(290+330)/2*4+(330+368)/2*2]/(4+2)=323(万元)

全年平均占有额=308+323/2=315.5(万元)

13.解:(15分)

(1)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次数分布表为:

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工人数(人)频率(%)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7

8

9

10

6

17.5

20.0

22.5

25.0

15.0

合   计

40100.0
(2)分组标志为“加工零件数”,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日加工零件数最少和最多的工人仅占工人总数的17.5%和15%,中间占大多数工人,所以整个车间生产情况正常。

(3)平均日产量为: 

14.解:(15分)

所以,回归方程为:yc=-5.41+0.0365x

即:当销售额增加1万元时,销售利润率平均增加0.0365%。

(2)当x=500万元时,yc=-5.41+0.0365x=-5.41+0.03650×500=12.8%

15.解:(15分)

废品率的范围:4%土2.7%

废品数量区间:4000×1.3%-400×6.7%        52件一268(件)

16.解:(15分)

(1)

年份总产值

(万元)

定基动态指标
增长量发展速度(%)

增长速度(%)

2010253
201127724109.59.5
2012295.2542.25116.716.7
2013320.0567.05126.526.5
2014372.67119.67

147.347.3
(2)

文档

201909《统计学原理》历年试卷整理

综合201909《统计学原理》往年试题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B)。A.调査总体B.总体单位C.变量D.标志2.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所有单位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调查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查D.某地区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3.海关对某种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査,适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C)。A.重点调査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个案调查4.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有一名学生考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