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酸碱盐氧化物及性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03:25
文档

酸碱盐氧化物及性质

专题复习:酸碱盐、氧化物一、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
推荐度:
导读专题复习:酸碱盐、氧化物一、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
专题复习:酸碱盐、氧化物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二、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很活泼        较活泼                    不活泼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①金属的位置越前,金属在水溶液中(酸或盐的水溶液)就越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其活动性就越强。

②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较活泼的金属能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

三、酸的分类和命名及常见的酸

分         类

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
含 氧 酸

无 氧 酸

根据酸分子电离产生的H+个数分

一元酸HNO3、HClO

HCl
二元酸H2SO4、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命         名

某   酸

氢 某 酸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3.浓——(略)    4.醋酸——(略)

浓H2SO4的稀释:“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边搅拌”。由于浓H2SO4溶于水后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了及时散热,可用上述操作。如果水倒入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表面,导致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沸腾,溅出造成危险。

四、碱的命名及常见的碱

根据碱组成中的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名称,叫做“氢氧化某” 例如,Cu(OH) 2叫氢氧化铜,Al(OH) 3叫氢氧化铝.当金属有两种价态,把低价的金属形成碱命名为“氢氧化亚某”.例如:

Fe(OH) 2叫氢氧化亚铁 

1.NaOH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吸水性,易潮解(作干燥剂)有强腐蚀性。

2.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强腐蚀性。

五、盐的命名及常见的盐

其中无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名称中间加一“化”字,叫做“某化某”,如NaCl叫做氯化钠,K2S叫做硫化钾等等。含氧酸盐的命名是在酸的名称后面加上金属的名称,叫做“某酸某”,如Na2CO3叫做碳酸钠,CuSO4叫做硫酸铜等等。

1.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2.碳酸钠在工业上叫纯碱,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另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明矾含硫酸铝,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化肥如硫酸铵、碳酸铵等都是盐。

六、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pH—酸碱度表示方法

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7时,溶液呈中性。 

pH<7时,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pH>7时,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

测定pH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将玻璃棒蘸取的试样溶液沾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

注意:酸或碱只有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才电离出能使指示剂或试纸变红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因此一定要在溶液中进行实验。检验气体要将试纸润湿再用。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用水先将pH试纸润湿,否则测定的稀释后溶液的pH。

2.酸碱指示剂

   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无色酚酞,只有在碱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酸性溶液中无色。

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时变蓝,蓝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时变红。

七、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B=AB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 表达式:AB=A+B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表达式:A+BC=AC+B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而生成另外两种化学物的反应。

表达式: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A.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要求掌握溶解性表中的规律)

B.酸跟碱、酸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有一种是可溶物;碱跟盐、盐跟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复分解反应才可能发生。

八、酸的通性

(1)酸为什么会有通性?由于酸溶于水时都能电离生成氢离子即不同的酸溶液里含有相同的氢离子,所以酸的通性即H+的性质。

(2)酸具有哪些通性?

 ①酸溶液都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②酸+金属→盐+氢气(酸主要是指盐酸和稀硫酸;金属是指: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若铁参与此反应,则生成亚铁盐)

 ③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a、碱性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uO、Fe2O3、CaO、MgO等。

b、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Mn2O7等不属)。

④酸+碱→盐+水  

   a、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此类反应的前提是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如:下列复分解反应是中和反应

      HNO3+NaOH=NaNO3+H2O(反应无现象)

      H2SO4+Ba(OH)2=BaSO4↓+2H2O(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HCl+Fe(OH)3=FeCl3+3H2O(沉淀溶解消失)

⑤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a、盐酸+银      HCl+AgNO3=AgCl↓+HNO3

     b、硫酸+可溶性钡盐  H2SO4+BaCl2=BaSO4↓+2HCl

                         H2SO4+Ba(NO3)2=BaSO4↓+2HNO3

c、各种酸+碳酸盐    2HCl+CaCO3=CaCl2+H2O+CO2↑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2HNO3+BaCO3=Ba(NO3)2+H2O+CO2↑

九、碱的通性

碱溶液里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 — ),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通性:

(1)碱溶液都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红色。

(2)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如:Ca(OH)2+CO2=CaCO3↓+H2O

酸性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SO3等。

(3)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如:Ca(OH)2+2HCl=CaCl2+2H2O(常用于中和土壤酸性)

(4)与某些盐反应   如:FeCl3+3NaOH=Fe(OH)3↓+3NaCl(常用于制取不溶性碱)

十、盐的通性

(1)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a、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K、Ca、Na三种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殊,这里暂不要求。

b、反应物为可溶的盐,并在溶液里进行。

(2)酸+盐→新酸+新盐(要符合复分解反应规律,下同)

(3)碱+盐→新碱+新盐(4)盐+盐→新盐+新盐

十一、酸、碱、盐溶解性表(常见的)

十二、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如:Ca→CaO→Ca(OH)2→CaCO3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  如:C→CO2→H2CO3→CaCO3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关系图

练习:举例写出上述关系图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各举2个实例)。

文档

酸碱盐氧化物及性质

专题复习:酸碱盐、氧化物一、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金属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和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