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应用能力》 真题卷
注意:
1.本卷为全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请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3.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4.特别提醒:请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
一、 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
2013年10月,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户口在河北武邑的小周,目前在北京工作。去年10月公司派他出国,需要办因私护照,由于在北京缴纳社保不足一年,按规定他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办理。可小周说为了办护照他回距北京三百公里外的老家6次,跑了大半年一直没有结果,每次都被告知需补充不同材料,且办事人员态度蛮横。无独有偶,徐州丰县市民小狄,在徐州市、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丰县工商局大沙河分局三地为办理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来回奔波,吃够了苦头。央视曝光后,两地均连夜处置并作严肃问责。
其实不仅仅是护照、营业执照,还有不少证要办下来都没那么容易。河南郑州市的一位准妈妈张女士就为一份准生证“操碎了心”。她于去年3月份怀孕,并按医院指导6月份开始办理婚育情况证明和准生证。按照流程,她需要到事处申请开具初婚证明,然后拿着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男方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到计生办办理准生证,这一跑就是20趟,耗时4个多月。
对于“中国式难”群众反映屡见报端、网络,已不再新鲜。有些证,本不需要办;有些证,本不需要规定如此多手续;有些证,被执法机关作出了超出规定的要求;有些证,在办理之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履行好告知义务;有些证,在技术上本可实现异地办理,却仍要回家乡办理;有些证,公(事)务人员有着过多自由裁量权,手松则成,手紧则不成等。正是以上问题归结了一个终极命题“难”。曾经有人将“难”比喻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磨破嘴、跑断腿”的辛酸流露出群众多少的无奈和委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则令人无比反感和痛恨。
问题:
1.“中国式难”的“病根”在哪儿?(10分)
2.如何破解“中国式难”?(10分)
二、材料翻译与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20分)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问题:
1.请将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10分)
2.试简要评论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10分)
三、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60分)
陈家顺,男,1968年10月出生,自担任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以来,他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为了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678家各类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企业的信息。他还努力为农民工调节各类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与用工方的纠纷,他总是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用于维权。2010年来,他共为农民工调节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6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法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等共7万多元。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使他赢得了广大农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被誉为“卧底”“民工”。
李文波,男,19年6月出生,现为永暑礁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高级工程师,李文波名下有两项闪光的纪录:一是他扎根南沙20年,先后守礁28次、94个月,在南沙守礁次数最多、累计守礁时间最长;二是他在水文气象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与战友们一起建设了南沙第一套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和第一个大气波导站,发表了南沙第一篇水文气象学术论文,创造了南沙水文气象10项第一,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称赞。2013年8月,签署通令,给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和完成任务中表现出色的91431永暑礁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高级工程师李文波记一等功。
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爱岗敬业应是一种普遍的奉献精神。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正呼唤着亿万具有爱岗敬业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的人。具备爱岗敬业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的人,永远都是强大民族的脊梁!
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2014年8月2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综合应用能力》参与解析
一、 案例分析题
1.
【解析】
本题为社会热点类案例分析题,本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本段材料主要通过两三个事例表现了“中国式难”问题,并作出了一定的评析。要找到难的“病根”,就要重点把握材料中的评析内容与最后的总结。结尾提到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则令人无比反感和痛恨”,这句话表明,难“病根”在于“官僚主义作风”。而评析内容则具体阐述了“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解答时需进行概括。
【参】
难已成为当下中国的普遍现象,其“病根”在于官本位思想盛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服务观念淡薄。部分工作人员喜欢用“官”和“管”的态度对待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没有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唯上是从,对待群众态度蛮横,没有履行好告知义务,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
第二,行政制度不完善。一些部门的行政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整治手段,工作人员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工作中常受部门利益驱使,为“”审批和“难”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三,行政程序设置不科学。部分行政机关所要求的证件多余,不尽合理,部分行政机关手续复杂,不符合便民原则。
2.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破解“中国式难”,可依据第一小题所概括的原因提出对应的措施。在观念上,要强化服务宗旨;在人事制度上,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监督机制上,要把考核与服务效率挂钩;在办事程序上,要简化和规范要求。
【参】
根治“难”顽症,既是服务群众的职责所系,更是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服务型建设的时代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对工作人员进行服务宗旨的宣传教育,要用坚定的服务观念鞭策干部,使他们心里装着群众,真诚服务群众。
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用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大胆起用让群众满意的人,坚决不用群众不满意的人,督促他们把群众满意作为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建立领导干部的日常评判监督机制。强化考核和行政问责,将人员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用完善的监督机制约束领导干部,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四,简化和规范要求。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实行集中办理,简化办事流程;公开服务事项,在服务窗口公开完整的信息;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有效办理公务,减少群众往返次数,缩短办理周期。
2、材料翻译与分析题
1.
【解析】
材料翻译和分析题是高中课程基础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首次在浙江事业单位考试中以题型的形式呈现,令广大考生大呼意外。这样的题型足以反映了浙江事业单位命题的创新趋势和对于应试者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材料翻译和分析题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史料文本的正确解读,除了打好基础,做好必要的厚积薄发以外,还应注意联系上下文,再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去正确地理解史料原意。
【参】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能用手拉她吗?”孟子说:“嫂子掉到水里不伸援手救她,简直就是豺狼禽兽的行为。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掉到水里伸以援手,用手救她,这是权宜之计,是变通的方法。”淳于髡说:“现在天下大乱,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老师不肯伸援手救他们,是何缘故?”孟子说:“天下大乱,百姓生活在痛苦之中,要用仁义的大道去救他们;嫂子掉到水里,要用手来救她。你要我用手来救天下的百姓吗?”
2.
【解析】
回答本题要针对所问进行归纳概括。在正确理解史料原意后,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关键在于扣紧问题,语言要简练,高度概括。本文出自《孟子·离娄上》第十七章。在政治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如果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之后,再结合文本的原意,回答此题便不那么困难了。
【参】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仁”是“礼”的基础,男女授受不亲只是其中一项,救助溺水的嫂子体现了对亲情和人的重视,也是符合“仁”的做法,体现了孟子人本的思想;
第二,为了“仁”可对“礼”进行变通,不能死守成规,伸手救助嫂子虽然违背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但这只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变通,并不是反对“礼”,也体现了孟子辩证的思想;
第三,救天下子民要用“道”,此处的“道”是指孟子提倡的治国之道——仁政,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君民祥和、实现王道。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在处世办事上若只坚持原则,而少权变缺少灵活性,那会到处碰壁,一事无成;反之,只知权变,投机取巧,不讲原则和操守,那也成不了事。
3、作文题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首先,要把握材料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材料前两段介绍了两个先进事迹,第三段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最后一段强调了爱岗敬业的重要意义,所以作文的主题应该定位于爱岗敬业。其次,要明确写作论点与方向,题目要求联系实际,内容充实,因此策论文是本题的最佳选择。
范文从普通公民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勤劳奋斗、精益求精”与“甘于付出、无私奉献”等精神是公民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最后,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地证明文章论点,切忌逻辑不清、内容空泛。
【参考范文】
爱岗敬业 有你有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良好的道德素质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爱岗、敬业、感恩等道德品质引领着求职者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把握机会,发展自己,奉献才华,从而在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追求最大的成功。
爱岗敬业,需要每一位公民恪尽职守、尽心尽责。曾国藩曾说“习勤劳以尽职”,要求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力。虽然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同,所处的环境和享受的福利也大相径庭,但螺丝钉再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螺丝钉精神,在各自的职业活动中竭尽全力工作,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敬业尽责的故事广为流传,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等,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有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收获辉煌的职业生涯。
爱岗敬业,需要每一位公民勤劳奋斗、精益求精。我们发现,一切敬业者和成功人士,都有一种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唯美意识”,这就是所谓的精益求精。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获得高精尖的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天道酬勤”,我国历来笃信这四字真理,始终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要求精益求精的人,必然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要想做到精益求精,需要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勤勤恳恳。
爱岗敬业,需要每一位公民甘于付出、无私奉献。青年马克思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全人类的和幸福而奋斗,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重担就不会压倒我们,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马克思用自己奋斗的一生证明了青年时期的诺言,他用几十年的心血终于写成了举世瞩目的《资本论》,为人类贡献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他自己却常常贫困交加。为了热爱的事业,全力奉献自己的青春,燃烧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岗敬业是一颗闪耀着人性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内心,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瑰宝。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敬业不是英雄人物的专利,也不是只有英雄人物才能做到的,从事任何一项普通工作的人,只要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勤劳奋斗、尽职尽责,甘于付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为早日实现美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1006字)
2014年8月2日浙江省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综合应用能力》 真题卷
注意:
1.本卷为全主观题,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请在试卷、答题纸上严格按要求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3.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4.特别提醒:请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
一、 案例分析题(根据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20分)
2013年10月,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户口在河北武邑的小周,目前在北京工作。去年10月公司派他出国,需要办因私护照,由于在北京缴纳社保不足一年,按规定他必须回户口所在地办理。可小周说为了办护照他回距北京三百公里外的老家6次,跑了大半年一直没有结果,每次都被告知需补充不同材料,且办事人员态度蛮横。无独有偶,徐州丰县市民小狄,在徐州市、丰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丰县工商局大沙河分局三地为办理营业执照和法人执照来回奔波,吃够了苦头。央视曝光后,两地均连夜处置并作严肃问责。
其实不仅仅是护照、营业执照,还有不少证要办下来都没那么容易。河南郑州市的一位准妈妈张女士就为一份准生证“操碎了心”。她于去年3月份怀孕,并按医院指导6月份开始办理婚育情况证明和准生证。按照流程,她需要到事处申请开具初婚证明,然后拿着夫妻双方身份证、结婚证、男方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到计生办办理准生证,这一跑就是20趟,耗时4个多月。
对于“中国式难”群众反映屡见报端、网络,已不再新鲜。有些证,本不需要办;有些证,本不需要规定如此多手续;有些证,被执法机关作出了超出规定的要求;有些证,在办理之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履行好告知义务;有些证,在技术上本可实现异地办理,却仍要回家乡办理;有些证,公(事)务人员有着过多自由裁量权,手松则成,手紧则不成等。正是以上问题归结了一个终极命题“难”。曾经有人将“难”比喻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西天取经,“磨破嘴、跑断腿”的辛酸流露出群众多少的无奈和委屈,“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则令人无比反感和痛恨。
问题:
1.“中国式难”的“病根”在哪儿?(10分)
2.如何破解“中国式难”?(10分)
二、材料翻译与分析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20分)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问题:
1.请将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10分)
2.试简要评论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10分)
三、作文题(阅读以下材料,然后按后面的要求作答。60分)
陈家顺,男,1968年10月出生,自担任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以来,他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为了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678家各类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企业的信息。他还努力为农民工调节各类纠纷,尤其是涉及到农民工利益的农民工与用工方的纠纷,他总是挺身而出,据理力争,用于维权。2010年来,他共为农民工调节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6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法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等共7万多元。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使他赢得了广大农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被誉为“卧底”“民工”。
李文波,男,19年6月出生,现为永暑礁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高级工程师,李文波名下有两项闪光的纪录:一是他扎根南沙20年,先后守礁28次、94个月,在南沙守礁次数最多、累计守礁时间最长;二是他在水文气象专业领域潜心钻研,与战友们一起建设了南沙第一套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系统和第一个大气波导站,发表了南沙第一篇水文气象学术论文,创造了南沙水文气象10项第一,累计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称赞。2013年8月,签署通令,给在本职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和完成任务中表现出色的91431永暑礁专业队海洋气象分队高级工程师李文波记一等功。
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爱岗敬业应是一种普遍的奉献精神。只有爱岗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正呼唤着亿万具有爱岗敬业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的人。具备爱岗敬业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的人,永远都是强大民族的脊梁!
结合以上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2014年8月2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
《综合应用能力》参与解析
一、 案例分析题
1.
【解析】
本题为社会热点类案例分析题,本小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本段材料主要通过两三个事例表现了“中国式难”问题,并作出了一定的评析。要找到难的“病根”,就要重点把握材料中的评析内容与最后的总结。结尾提到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则令人无比反感和痛恨”,这句话表明,难“病根”在于“官僚主义作风”。而评析内容则具体阐述了“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解答时需进行概括。
【参】
难已成为当下中国的普遍现象,其“病根”在于官本位思想盛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服务观念淡薄。部分工作人员喜欢用“官”和“管”的态度对待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没有落到实处,在工作中唯上是从,对待群众态度蛮横,没有履行好告知义务,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
第二,行政制度不完善。一些部门的行政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整治手段,工作人员拥有过多的自由裁量权,工作中常受部门利益驱使,为“”审批和“难”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三,行政程序设置不科学。部分行政机关所要求的证件多余,不尽合理,部分行政机关手续复杂,不符合便民原则。
2.
【解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破解“中国式难”,可依据第一小题所概括的原因提出对应的措施。在观念上,要强化服务宗旨;在人事制度上,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监督机制上,要把考核与服务效率挂钩;在办事程序上,要简化和规范要求。
【参】
根治“难”顽症,既是服务群众的职责所系,更是提升服务效能,推动服务型建设的时代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对工作人员进行服务宗旨的宣传教育,要用坚定的服务观念鞭策干部,使他们心里装着群众,真诚服务群众。
第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用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坚持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大胆起用让群众满意的人,坚决不用群众不满意的人,督促他们把群众满意作为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建立领导干部的日常评判监督机制。强化考核和行政问责,将人员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纳入年度绩效考核,用完善的监督机制约束领导干部,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四,简化和规范要求。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实行集中办理,简化办事流程;公开服务事项,在服务窗口公开完整的信息;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及时有效办理公务,减少群众往返次数,缩短办理周期。
4、材料翻译与分析题
1.
【解析】
材料翻译和分析题是高中课程基础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也是首次在浙江事业单位考试中以题型的形式呈现,令广大考生大呼意外。这样的题型足以反映了浙江事业单位命题的创新趋势和对于应试者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材料翻译和分析题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对史料文本的正确解读,除了打好基础,做好必要的厚积薄发以外,还应注意联系上下文,再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去正确地理解史料原意。
【参】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能亲手递接东西,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说:“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又问:“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能用手拉她吗?”孟子说:“嫂子掉到水里不伸援手救她,简直就是豺狼禽兽的行为。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掉到水里伸以援手,用手救她,这是权宜之计,是变通的方法。”淳于髡说:“现在天下大乱,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老师不肯伸援手救他们,是何缘故?”孟子说:“天下大乱,百姓生活在痛苦之中,要用仁义的大道去救他们;嫂子掉到水里,要用手来救她。你要我用手来救天下的百姓吗?”
2.
【解析】
回答本题要针对所问进行归纳概括。在正确理解史料原意后,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关键在于扣紧问题,语言要简练,高度概括。本文出自《孟子·离娄上》第十七章。在政治上,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如果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信息之后,再结合文本的原意,回答此题便不那么困难了。
【参】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仁”是“礼”的基础,男女授受不亲只是其中一项,救助溺水的嫂子体现了对亲情和人的重视,也是符合“仁”的做法,体现了孟子人本的思想;
第二,为了“仁”可对“礼”进行变通,不能死守成规,伸手救助嫂子虽然违背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但这只是一种紧急情况下的变通,并不是反对“礼”,也体现了孟子辩证的思想;
第三,救天下子民要用“道”,此处的“道”是指孟子提倡的治国之道——仁政,只有施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君民祥和、实现王道。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在处世办事上若只坚持原则,而少权变缺少灵活性,那会到处碰壁,一事无成;反之,只知权变,投机取巧,不讲原则和操守,那也成不了事。
5、作文题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目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首先,要把握材料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材料前两段介绍了两个先进事迹,第三段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最后一段强调了爱岗敬业的重要意义,所以作文的主题应该定位于爱岗敬业。其次,要明确写作论点与方向,题目要求联系实际,内容充实,因此策论文是本题的最佳选择。
范文从普通公民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勤劳奋斗、精益求精”与“甘于付出、无私奉献”等精神是公民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最后,在论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相结合,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地证明文章论点,切忌逻辑不清、内容空泛。
【参考范文】
爱岗敬业 有你有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良好的道德素质对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日益彰显。爱岗、敬业、感恩等道德品质引领着求职者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把握机会,发展自己,奉献才华,从而在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追求最大的成功。
爱岗敬业,需要每一位公民恪尽职守、尽心尽责。曾国藩曾说“习勤劳以尽职”,要求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尽心尽力。虽然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不同,所处的环境和享受的福利也大相径庭,但螺丝钉再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螺丝钉精神,在各自的职业活动中竭尽全力工作,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敬业尽责的故事广为流传,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等,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只有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收获辉煌的职业生涯。
爱岗敬业,需要每一位公民勤劳奋斗、精益求精。我们发现,一切敬业者和成功人士,都有一种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唯美意识”,这就是所谓的精益求精。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获得高精尖的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天道酬勤”,我国历来笃信这四字真理,始终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一个要求精益求精的人,必然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要想做到精益求精,需要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勤勤恳恳。
爱岗敬业,需要每一位公民甘于付出、无私奉献。青年马克思有过一段经典的论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为全人类的和幸福而奋斗,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重担就不会压倒我们,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马克思用自己奋斗的一生证明了青年时期的诺言,他用几十年的心血终于写成了举世瞩目的《资本论》,为人类贡献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他自己却常常贫困交加。为了热爱的事业,全力奉献自己的青春,燃烧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爱岗敬业是一颗闪耀着人性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内心,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瑰宝。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敬业不是英雄人物的专利,也不是只有英雄人物才能做到的,从事任何一项普通工作的人,只要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勤劳奋斗、尽职尽责,甘于付出,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为早日实现美丽的“”贡献自己的力量。(100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