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的中考即将到来,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本届九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九年级全体数学教师经过教研,共同制定本届毕业班数学备考计划如下:
一、做好五个研究
为了更好的把握2019年中考数学的命题特点和方向,我们数学老师认真研究近三年的数学试题,从中寻找特点和规律,抓好中考备考的研究环节。
(1)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卷特点,试题参得分点以及得分方法,不同时间段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不同层次学生应考策略等方面问题。
(2)研究中考试题说明,了解考试题型的变化?了解补充了哪些新内容?有哪些新的考查角度及注意事项?使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3)研究分析学生学习现状及学习特点,根据以往考试的情况确定学科和综合尖子生和边缘生的名单,并提出相应的辅导措施。
(4)研究各阶段学生复习状况和效果,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复习。
(5)研究各阶段复习策略,不断总结和反思,不断修正复习方案,扎实备考。
二 有计划、高效率地做好“三轮复习”
第一轮 基础知识专题-----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本轮复习大体需要十周左右的时间,紧扣课本,梳理知识,使学生在自己头脑里形成知识网络;在全面复习中狠抓基础内容和重点知识。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一轮复习中一定要把精力放在基本知识、基本题型、常规解题方法和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上面。我们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按知识块组织复习,分成块,代数部分三大块: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组);函数及其图像。几何部分四大块: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变换及视图、圆。另外还有统计与概率 。
复习资料为三二,按照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组)、三角形、四边形、图形的变换与视图、统计与概率、圆、函数及其图像的顺序,几何和代数交叉复习。每一大块都先把要复习的内容系统地整理成知识网络,把概念和性质以填空的形式用课件展示,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复习的效果。后面的巩固练习,我们紧扣教材,把课本的例题、习题进行适当的变形、组合和延伸,还收集了2018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进行分类汇编,打印成试卷,让学生巩固提升。这样,我们依纲靠本,系统复习,将块内容一块一块的攻克掉,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循序渐进的打好基础,使学生自然地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
第一轮复习不能太早涉及压轴题,但也不能完全避开它们,特别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相似、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部分的中考重点考查内容,复习时要适当提高,讲深讲透。复习时我们把综合题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逐个击破,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分步突破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压轴题的自信心。
在复习中,教师跳进题海,精选试题,让学生跳出题海,学会解题后的反思,不能“以解出结果”为目标。要从中领悟到解题的方法和思路,要能从会解“一道题”到会解“一类题”,要及时总结解题规律,总结解题技巧。从五个不同的深浅层次进行讨论、探究:此题怎么做?为何这样做?为何想到这样做?还有无其他方法?改变一下条件或设问角度如何?让学生能真正地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有自主归纳总结分析能力,达到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
总之,在初中数学总复习中,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和学校的协调安排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相信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附时间进度安排
| 2019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计划 | ||
| 周次 | 时间 | 复习内容 |
| 1 | 1.9-1.13 | 实数、整式与因式分解、分式 |
| 2 | 1.14-1.20 | 二次根式、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 |
| 3 | 1.21-1.27 | 分式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几何初步知识、相交线、平行线、命题、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
| 4 | 2.11-2.17 | 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与勾股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 |
| 5 | 2.21-2.24 | 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
| 6 | 2.25-3.3 | 图形的相似、轴对称与平移、图形的旋转、尺规作图 |
| 7 | 3.4-3.10 | 视图与投影、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分析、概率 |
| 8 | 3.11-3.17 | 圆的有关概念、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与圆有关的计算 |
| 9 | 3.18-3.24 | 变量与函数及其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一次函数的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