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04:16
文档

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2004年4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Apr.2004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杨棉之(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已难以充分有效地向财务报表使用人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文章旨在分析这些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体系和提高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
推荐度:
导读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2004年4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Apr.2004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杨棉之(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已难以充分有效地向财务报表使用人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文章旨在分析这些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体系和提高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 2004年4月J 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s)Apr.2004

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

杨棉之

(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合肥 230039)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已难以充分有效地向财务报表使用人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文章旨在分析这些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体系和提高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地位等建议。

关键词:财务分析;比率分析;现金流量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4)02-0016-04

Som e view s on prevailing financial analy sis sy stem

YANG M ian-zhi

(Sch ool of Bu siness Admin istration,Anh ui U nivers ity,Hefei230039,Chin 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 ent of social econom y,according to the prev ailing financial analysis sy s-tem,decision information can't efficiently be submitted to the users per taining to the financial state-ment.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lim itations of the above analysis system and ex plor e the causes of limitations in the financial analysis sy stem.To solve this problem,give som e rational adv ice on per-fecting them.

Key words:financial analy sis;ratio analysis;cash flo w

一、引  言

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是经营的计分牌,它将公司分散的经营活动转化为一组客观的数据信息,特别是用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并通过财务报表的形式呈现出来。由于财务报表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必须借助于财务分析指标将原始的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易于领悟的可读性资料,帮助财务报表的相关利益集团正确评估企业价值,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做出理性的决策。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由1999年财政部发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组成,是以会计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企业制度的变革,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改进建议。

收稿日期:2004-02-26

作者简介:杨棉之(1970-),男,安徽滁州人,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

二、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我国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主要由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构成。由于将不同项目进行比较计算比率,能够较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发展前景,因而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目前,这些指标和分析方法已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1)盈利能力指标主要是以“会计利润”为核心的一系列比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和每股收益等。一方面,由于会计利润的计算过程存在着诸如折旧方法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法和会计估计等大量人为因素的影响。该类指标极易被操纵、虚报或瞒报,不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盈利水平及收益质量。另一方面,有利润的年份企业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在当今“现金至尊”的时代,使用这些指标无法预见企业的财务风险。

(2)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偿债能力,并未反映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在流动资产中,包含大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以及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造成所有账面流动资产可以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债务的假象。如果偿债能力比率中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时,那么这些比率将不能宏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此外,现行财务报表主要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普遍缺乏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3)比率分析法存在的局限性。第一,会计的不同选择影响公司间比率的可比性。权责发生制会计中存在诸多估计和主观判断因素,使不同分析人员对同一会计问题的处理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第二,会计记录反映的是历史成本,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引起货币购买力变化会扭曲不同时期比率的可比性。第三,根据公开财务报表计算的比率反映的是各个要素之间过去的勾稽关系,并不能完全揭示公司目前状态以及未来发展前景。第四,孤立的某一项比率没有太多的实质意义,单独地看某一项指标,反映不出问题。因此,必须将各个比率分历史水平、预算标准以及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

(4)财务分析指标使用的仅仅是数量性资料,而没有考虑质量性因素。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财务信息报告手段的财务报表,理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由于市场交易项目日益复杂,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大量涌现,企业的融资与投资方式多样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过去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很难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全面揭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貌。一方面,行业转换、技术进步、行为和需求的改变以及竞争对手的活动等对于公司的经营成败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企业组织制度、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层价值观与能力等相关质量性信息,在现行财务报表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几个财务指标比率的高低判断企业的优劣,而应结合企业历史情况和现状,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市场的发展等方面,充分地考虑财务报告数量性资料以外的相关质量性因素,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

三、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1)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复杂的合约,不可能将所有合约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尽现在合约中,合约剩余权是由某一方支配或决定的,属于不完备合约。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必将导致两种行为结果,一是处于合约剩余权支配地位的一方会将会计的选择权安排给管理当局,从而有助于其实施经营策略,建立与企业自身相适应的会计核算体系。二是企业管理当局会利用会计的弹性对会计数据进行操纵,使契约各方的财富重新分配,尤其是有利于管理当局自身利益的财富分配方式。因此,即使在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企业仍然可以通过确认、记17

第2期          杨棉之: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

录、计量和报告等会计环节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人为。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投资融资决策等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股份公司已发展成为一种典型的企业组织形态,使财务报表的阅读对象延伸至社会公众,这些变化导致了会计目标由原来的受托经济责任向决策有用性转变。但会计目标的变化却未能在现行财务报表体系中得到充分的反映。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未能反映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就会使得现行财务报告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相关性降低,无法为财务报表的相关利益集团提供充分、有效的相关决策信息。未能完全满足当前会计目标的要求是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产生局限性的原因之一。

(3)现行财务分析指标过分关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不注重现金流量指标分析。由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据此计算出的一系列指标,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但它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揭示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没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做保证。因此,这些比率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而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编报的现金流量表,能够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动态地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综合地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并且准确地揭示了企业会计利润转化为现金的能力。因此,采用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与现金流量指标两条线设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将进一步使企业内外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获得更多的可靠的决策信息。

(4)现行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范围过窄。现行财务报表对表内信息确认的标准过于苛刻,使得相当一部分非货币化、不确定的信息被排斥在报表体系之外,是导致现行财务报表体系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财务报表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确定的信息以及定量的信息,而且也应尽可能多地披露与财务信息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不确定信息以及定性的信息。应将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能力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地予以揭示,使财务报表使用人建立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正如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所言:“定性信息的相关性未必比定量信息逊色,非货币性信息未必不比货币信息重要,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其可靠性并不是绝对的”。

四、对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改进的建议

在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以及相关质量性因素,可以更好地帮助财务报表使用人客观地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1.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体系

(1)拓展质量性信息披露的范围。质量性信息的披露,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合理判断。质量性信息披露可以用文字或数据形式,也可以通过单独提供质量性信息说明书的方式在公司招股说明书、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中加以说明。质量性信息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司外部质量性信息,如导向、行业转换、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以及主要竞争对手的活动等;第二部分是公司内部质量性信息,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增加诸如企业组织形式、人力资源、管理层能力、企业经营业务等基本的信息披露;第二层次,应当披露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企业发展战略等前瞻性信息;第三层次,着重揭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新产品研发以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经营性信息。

(2)编制预测财务报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投资者与潜在投资者都需要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在当今经济环境显著变化的条件下,财务报表使用人已不可能用过去的财务报表去推测企业未来,现行财务报表的相关性降低。因此,客观上要求公司通过编制预测财务报表方式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信息。目前,可以考虑强制性地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以及与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信息,如企业投资、产品市场份额、材料成本升降等,由此可以克服现行财务报表信息的不足,增强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价与决策的相关性。

(3)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产品生命周期呈现缩短态势,因而,按照会计分期假设编制的信息财务报告所揭示的信息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已难以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有时甚至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使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实时财务报告系统获得有用的信息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的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编制并披露进行修改,可以考虑将其改为:季度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结束后的半个月编制并披露,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编制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并披露,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报告信息的时效性和有用性。

2.加强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的地位

(1)评价企业偿债能力,增设现金流量比率指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利息支出及付现所得税之和与现金利息支出之比)。由于少数企业故意粉饰其财务状况,在会计期末采用暂时偿还债务待下期初再借、推迟进货等方法,人为地提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因此,用现金流量比率可以真实地反映本期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足以抵付流动负债的倍数。现行的利息保障倍数这一指标,由于其费用的核算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所以本期的利息费用不一定就是本期的实际利息支出,而本期的息税前利润也并非本期的经营活动实际获得的现金。因此,用现金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对到期债务偿付能力。

(2)评价企业盈利能力,补充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如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的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与营业利润的比率等,这两项指标能从总体上反映在企业利润中现金支持的比例,有利于帮助财务报表使用人判断利润的现金保障程度。一方面,由于在币值不变和历史成本的双重下,当资本受到严重的侵蚀时,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失去了真实性;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有权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自主选择会计,仅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失偏颇。因此,无论是每股收益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都只是从观念上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而只有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才能客观地反映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中有多少是有现金保证的,从而如实地衡量企业收益的质量。

(3)评价企业股利支付能力,应重点关注每股现金净流量指标。在每股收益较高的前提下,企业股利支付率是多少,除了受制于企业的股利外,还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每股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总股本之比)指标,反映了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每股可派得的现金净流量,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同时,每股收益与每股现金净流量相关系数越大,表明企业盈利质量越好,企业财务弹性也就越强。

(4)评价企业营运能力,可增加如主营业务收入现金保障倍数(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指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大于90%属于正常,在70%左右时应引起财务报表使用人的高度关注,如低于50%时,则比较危险。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与资产总额之比指标,也能充分揭示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现金流转的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盛明泉.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现实思考[J ].财务与会计,2001,(12):20-22.

[2] 张建民.从会计报表质量抽查看会计信息失真[J ].财务与会计,2002,(3):38-39.

[3] 郭复初.财务通论[M ].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66-72.

[4] 常乃玉.对新形势下财务报告改进与建议[N].山东报业,2003-06-11(3).(责任编辑 张和平)19第2期          杨棉之: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

文档

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

第18卷第2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8No.22004年4月JOURNA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Apr.2004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杨棉之(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已难以充分有效地向财务报表使用人提供相关决策信息。文章旨在分析这些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财务报表信息披露体系和提高现金流量指标在财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