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能力训练点: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 )=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