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超纤皮革市场分析
1、国外市场现状
我国人造革、合成革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世界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和消费大国。2005年人造革、合成革总产量达到78万吨。当时整个行业中传统工艺偏重,高档产品少,产品缺乏竞争力。市场上服装革、沙发革、汽车用装饰革等高档品种还大量依靠进口,我国还不是人造皮革的生产强国。
1970年日本东丽公司开始开发出仿麂皮的衣服面料,用0.05D的超细涤纶生产的有麂皮风格的仿麂皮革开始亮相,揭开了超细纤维时代的序幕。1983年用锦纶超细纤维开发出有小牛皮风格的仿麂皮革。1997年日本旭化成用超细涤纶、日本帝人用超细锦纶为原材料,生产各种风格的服装用超纤皮革。三十多年来,日本的超纤皮革产品经久不衰。尽管由独占市场减退为市场占有最大的地位,品种、风格质量上仍占据主导地位,技术不断改进和品种、风格的多样化,使日本目前在超纤皮革领域中享受着丰厚的利润。
韩国大宇从1993年投资35亿日元引进设备开始生产超纤皮革面料,短短几年超纤皮革产量迅速增长,已经成为韩国第二大生产基地。我国三芳公司从1995起开发不定岛短纤,采用甲苯溶剂抽出法开纤生产超纤皮革。之后,我国烟台万华和三芳合作,采用三芳甲苯溶出技术和设备生产超纤皮革。接着,我国山东同大、温州黄河、上海华峰、无锡双象等厂家也陆续采用此技术和设备生产不定岛超纤皮革。2004年厦门泓信通过自主研发定岛海岛短纤维技术及裘卡产品试验成功。
表4 目前国际生产线总计51条,工厂20多家,以下为2004年产量。
| 序号 | 国区别 | 厂家 | 生产能力万米2 | 实际产量 | 主要产品 | 
| 1 |   
 
 日本  | 可乐丽 | 1580 |   3688 产能: 5160  | 光面、麂皮 | 
| 2 | 帝人 | 850 | 环保麂皮 | ||
| 3 | 东丽 | 1600 | 功能型汽车麂皮 | ||
| 4 | 旭化成纤维 | 600 | 水性PU麂皮 | ||
| 5 | 三菱人纤 | 230 | 腈纶麂皮 | ||
| 6 | 钟纺 | 300 | 研磨片型 | ||
| 7 | 意大利 | 1360 | 972 | 光面、麂皮 | |
| 8 | 韩国 | 德成科隆东宇 | 2120 | 1514 | 光面、麂皮 | 
| 9 | 三芳南亚尚锋 | 1484 | 1060 | 光面 | |
| 10 | 泓信华峰同大 | 5000 | 1500 | 光面、麂皮 | |
| 合计 | 15224 | 8734 | 
2、国内市场状况
表五 目前国内生产线总计25条,厂家14家,分析如下表:
| 序号 | 厂家 | 生产能力 | 生产线 | 设备产地 | 纤维类型 | 
| 1 | 厦门泓信 | 600 | 3 | 德国、意大利、法国 | 定岛 | 
| 2 | 浙江梅盛 | 200 | 1 | 法国 | 定岛 | 
| 3 | 杭州科润 | 150 | 2 | 国产仪征 | 定岛 | 
| 4 | 山东同大 | 800 | 4 | 德国 | 不定岛 | 
| 5 | 烟台万华 | 600 | 3 | 德国、日本 | 不定岛 | 
| 6 | 上海华峰 | 600 | 3 | 德国 | 不定岛 | 
| 7 | 温州黄河 | 200 | 1 | 德国 | 不定岛 | 
| 8 | 无锡双象 | 200 | 1 | 德国、奥地利 | 不定岛 | 
| 9 | 嘉兴禾欣可乐丽 | 400 | 2 | 德国 | 不定岛 | 
| 10 | 上虞永祥 | 150 | 1 | 不定岛 | |
| 11 | 山东金峰 | 200 | 1 | 德国 | 不定岛 | 
| 12 | 温州科一 | 200 | 1 | 国产飞龙 | 不定岛 | 
| 13 | 晋江隆上 | 200 | 1 | 奥地利、青岛 | 不定岛 | 
| 14 | 山东友谊 | 150 | 1 | 不定岛 | |
| 合计 | 4650 | 不包含未生产(如南昌、温州)和只做贴面工厂 | |||
3、国内外生产应用现状分析
一般地说国外不去考虑皮的真假,住要考虑皮的性能,由于超纤皮革的独特环保性能和物理性能,所以超纤皮在国外得到大面积的应用。国内实际情况是,人们普遍对超纤皮革认识不足,认为超纤皮革是一种非天然的产品,和普通革划到一个领域,没有认识到它的优异性能,所以了它的应用,没有达到国外普遍的程度,但是随着超纤皮革厂家的不断努力,已经取得实效,如在鞋材领域基本达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1)、鞋材面料市场分析
目前世界制鞋总量约200亿双。
中国市场,目前全国制鞋业有2万多家,大中型制鞋企业有7200多家,从业人员达220多万人。中国2006年产鞋量已达100亿双,出口近70亿双,国内年消费量达20多亿双,中国鞋业在世界鞋业版图中已占了60%以上份额,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但是中国生产鞋类大多以中低档为主。其中皮鞋年产量约30亿双,占全球皮鞋总产量的40%,中低档次皮鞋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5%。
2006年我国共出口各类鞋78.47亿双,同比增长11%,增幅降低7个百分点,出口金额达到218.81亿美元,同比增长18.92%,增速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且还将进一步扩大,并有产品档次不断提高的趋势。
而我国鞋类生产大省广东省上规模的制鞋企业达五、六千家,年产鞋达三十亿双,一般以中高档为主。福建省的泉州旅游鞋、运动鞋企业达三千家,年产鞋达四亿双;莆田鞋企业达五千家,年产鞋达4亿双,中高档为主,其中6双耐克鞋 1双莆田产。浙江省的温州皮鞋企业达五千家,年产鞋达12亿双,年产值540亿元,中低档为主。
超纤皮在鞋材面料上一般用在运动鞋、旅游鞋、皮鞋、女靴、劳保鞋、登山鞋、溜冰鞋、军靴等方面。鞋材皮革的应用要求主要是对鞋材料整体美感、舒适感的需求;对功能化、低成本化的需求;轻量化、高物性要求(耐黄变、紫外线、剥离、撕裂、水解、变形、粘合、热切等);二次加工的工艺适应性需求;对环保的需求,能够回收循环利用或可降解等等。
(2)、汽车内饰市场分析
超纤皮革在全球汽车、游艇内饰市场的应用。
国际市场,在国外,尤其是日本汽车用仿麂超纤皮革的产量每年都以两位数递增, 2004年达到284.8万平方米,2005年达到327.2万平方米,2005年接近392.6万平方米,汽车用合成革,今后会加快速度,以世界规模普及扩大。
中国市场,2006年年产汽车637万辆,预计2007年年汽车产量可以超过750万辆,前三季度已经超过650万辆。轿车年产量超过300万辆,全国客车产量达到160万辆左右,目前鲜有超纤皮革应用,假设未来将有5%以上的内饰面料被“超纤皮革”取代,市场发展空间则会上百万米计算。
3、其它市场
超纤皮革作为一个新兴产品,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一般还可用于沙发家具类,如沙发、床头、箱包、手袋等;用于服装面料类,如皮装、休闲装、夹克、马裤等;用于手套工艺装饰类,如高尔夫手套、手机套、鼠标垫、礼品盒、首饰柜内饰;用于军工材料市场类,如军靴、军手套、军腰带等等。
虽然海岛纤维超纤皮革是个新产品、好产品,很有生命力,但是以目前我国实际产能和产量来看,绝大多数厂家开工不足,都在努力进行市场开发,这一产品春天的来临还需要,真正要使所有超纤皮革生产工厂摆脱困境还需要时间,所以没有上的厂家不要轻易投资,即使想投资,也一定要做好详细的市场分析研究和调查,不要轻易相信一两个人的判断而套牢企业。同时也相信,随着科技工作者和市场开发者的不懈努力,人们对超纤皮革的认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海岛超纤皮革的应用空间也就是会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