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YXB-GL-017-2011
签发: 张峰 审核: 张志挺 承办: 邵海波
防止锅炉受热面氧化皮生成和脱落的控制措施
我厂#1-4锅炉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炉内受热面管材为TP347H、SUP304H、HR3C奥氏体不锈钢,机组长周期运行后炉管内壁高温氧化皮加厚是不可避免的,如管壁超温,则氧化皮的生成呈现加速趋势。由于高温氧化皮与基体有着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在机组长周期运行后的停运过程中,若炉管温降过快,可能会出现大量氧化皮脱落的现象,锅炉再次启动时易堵塞爆管。为防止氧化皮大量脱落堆积造成锅炉爆管,提高机组的安全经济性,特制定本措施。
一、正常运行:
1.1 运行中严格按照主再热汽温定值(锅炉出口主汽温600℃、再热汽温603℃)控制,锅炉出口主汽温度超过605℃、再热汽温超过608℃或屏式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超过550℃视为超温。
1.2 运行中加强各受热面的热偏差监视和调整,使锅炉运行中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左右侧偏差不超过5℃,屏式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左右偏差不超过10℃,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左右侧偏差不超过10℃。
1.3 机组运行中正常升、降负荷时控制负荷变化速率不超过15MW/min,注意监视主汽温、再热汽温、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不超过1.1条中规定的温度,并注意监视屏式过热器进出口、高温过热器进出口、高温再热器进出口的汽温变化率不超过2℃/min,如由于升降负荷的扰动造成上述温度的变化率超过2℃/min或主、再热汽温和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超过1.1条中规定的温度,则要适当降低机组的升、降负荷速率或暂停升降负荷,待温度调整稳定后继续进行负荷变动操作。
1.4 严格控制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各管壁温度不超限,受热面蒸汽温度的控制要服从金属温度要求,发现有任一点壁温超过限额时应降低蒸汽温度运行,待原因查明处理正常和各管壁金属温度均不超限后再恢复正常汽温运行。(部件壁温报警温度、监视温度上限及材料极限温度见附件)
1.5 正常运行中过热器一、二、三级减温水和再热器烟气挡板应处于可调整的中间位置,再热器事故减温水应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防止炉膛热负荷扰动时受热面超温。正常运行时注意尽量避免一、二、三级减温水量大幅波动,防止减温器后温度突升、突降造成氧化皮脱落。
1.6 加强运行过程中锅炉受热面金属温度的监督,发现受热面金属温度测点故障时及时联系处理,值班员要对受热面金属壁温异常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汇报专业。
二、机组停运:
2.1 机组正常停机不采用滑停方式,特殊情况下须经部门同意方可采用滑参数停用方式,滑参数停炉主汽温目标值最低控制在400℃,防止在低负荷区域过热器进水、各受热面进出口汽温突变使氧化皮剥落。
2.2 锅炉停炉过程中需要走空煤仓时,在停机后期低负荷阶段由于燃料量波动极易引起汽温大幅波动,停炉时应特别注意煤仓煤位,控制停机到走空给煤机和磨煤机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2.3 机组正常停运和滑停过程中控制屏过进出口、高过进出口和高再进出口蒸汽温度的温降速率不大于1.25℃/min(厂家启停机曲线要求),主汽压降速率不超过0.10MPa/min(厂家启停机曲线要求),特别注意一、二、三级减温和再热减温后温度,避免减温后汽温跌入饱和温度使蒸汽带水,操作减温水门应缓慢,控制减温后蒸汽温度变化率不超过2℃/min。
2.4 正常停炉或故障紧急停炉时,锅炉熄火并保持1500t/h风量通风吹扫5分钟后,停运送、引风机,关闭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关闭高、低压旁路阀,关闭锅炉上水总门,关闭汽水系统各疏放水门,进行闷炉。为防止温度突降,禁止保留油进行查漏。
2.5 闷炉16小时后,开启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送风机动叶和引风机静叶全开,锅炉进行自然通风冷却。期间汽水分离器压力降至1.0MPa、汽水分离器入口水温<220℃时,关闭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进行锅炉水冷壁和省煤器带压放水,放水期间禁止通风冷却。汽水分离器压力降至0.5MPa时开启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排空气门,排除系统内水汽。检查锅炉水冷壁和省煤器放水完毕并排水汽2小时后,再关闭汽水系统各排空气门和放水门,开启送、引风机出入口挡板进行自然通风。
2.6 自然通风冷却12小时后(锅炉放水时间不计算在内,但包括锅炉放水前的自然通风时间),若需进行炉内强制通风冷却,征得专业同意后启动一台引风机运行,开启送风机动叶,调整烟气调温挡板开度使尾部烟道内烟气温降平衡,调节炉膛负压控制烟气温降率在1℃/min左右,控制过热器、再热器壁温温降速率不大于1℃/min。
三、机组启动:
3.1 机组冷态启动过程中,严格按照机组升温控制曲线控制蒸汽温度。锅炉点火起压后,应逐步开大汽机旁路以对过热器和再热器进行冷却,并控制主蒸汽升温速率不大于1.25℃/min(厂家启停机曲线要求),主汽压升压速率不大于0.028MPa/min(厂家启停机曲线要求)。汽机冲转前一般不建议开启一、二级减温水。当主汽温过高超过冲转参数,必须开启过热器减温水时,操作减温水门应采用脉冲方式逐步开大,控制减温后温降率不超过2℃/min。如汽机冲转后开启一、二级减温水或再热减温水,也采用以上方式,防止减温器后温度突降。
3.2 机组启动过程中严密监视各受热面金属壁温及偏差情况,控制各金属管壁温度不超限,发现任一点壁温超过限额或异常升高时应暂停升温升压,待温度调整稳定正常后再继续升温升压。当机组负荷加至500MW后对水冷壁、屏过、高过和高再壁温测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无异常后方可继续增加负荷。
3.3 在热态启动过程中,为防止受热面金属温度降低,锅炉的风烟系统要与其它系统同步启动。烟风系统启动后控制总风量为35%对炉膛进行吹扫,炉膛吹扫结束后立即点火,点火后要尽快增加燃料量,控制屏过、高过、高再进出口的温升速率为2℃/min,防止受热面金属温度降低。
3.4 机组启动过程中,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各管壁温度升至350-400℃时,需稳定壁温1小时,然后再继续增加锅炉热负荷。
运行部
二O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
附件:部分锅炉部件壁温报警温度、监视温度上限及材料极限温度
| 部件 | 材质 | 报警温度(℃) | 监视温度上限(℃) | 材料极限温度(℃) |
| 分隔屏过热器管 | SA213-TP347H | 按曲线 (598-541) | 报警值+50 | 700 |
| 屏式过热器管 | HR3C | 按曲线 (621-563) | 报警值+30 | 730 |
| 末级过热器管 | SUP304H、HR3C | 按曲线 (8-615) | 报警值+30 | 700 |
| 低温再热器管 | SA213-TP347H | 按曲线 (591-571) | 报警值+50 | 700 |
| 末级再热器管 | SUP304H、HR3C | 8 | 668 | 7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