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1-聚苯硫醚的生产_消费和发展前景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51:38
文档

11-聚苯硫醚的生产_消费和发展前景

第1期2009年1月中氮肥MSizedNitrogenousFertilizerProgressNo1Jan2009专论与综述[收稿日期]20080731[修稿日期]20080915[作者简介]蔡建利(1969),男,四川自贡人,硕士,高级工程师,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聚苯硫醚的生产、消费和发展前景蔡建利(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自贡3000)[摘要]简介了聚苯硫醚的性质和用途,详细阐述了其生产、技术、消费和进出口状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关键词]聚苯硫醚;用途;生产
推荐度:
导读第1期2009年1月中氮肥MSizedNitrogenousFertilizerProgressNo1Jan2009专论与综述[收稿日期]20080731[修稿日期]20080915[作者简介]蔡建利(1969),男,四川自贡人,硕士,高级工程师,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聚苯硫醚的生产、消费和发展前景蔡建利(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自贡3000)[摘要]简介了聚苯硫醚的性质和用途,详细阐述了其生产、技术、消费和进出口状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关键词]聚苯硫醚;用途;生产
第1期 2009年1月

中 氮 肥

M S ized N itr 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No 1Jan 2009

专论与综述

[收稿日期]2008 07 31 [修稿日期]2008 09 15

[作者简介]蔡建利(1969 ),男,四川自贡人,硕士,高级工程师,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

聚苯硫醚的生产、消费和发展前景

蔡建利

(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自贡 3000)

[摘 要]简介了聚苯硫醚的性质和用途,详细阐述了其生产、技术、消费和进出口状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聚苯硫醚;用途;生产;发展

[中图分类号]TQ 326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32(2009)01-0001-06

Production and M arket Situation of PPS and Its Devel op m ent Pros pect

CA I Jian li

(Southw estCh i n aH aohua Che m ical Co ,L t d ,Z igong 3000,China)

Abst ract :The properti e s and utilization of po lypheny lene su lfi d e are briefly revie w ed ,follo w ed by the

discussion on producti o n techno l o g ies and m arket sit u ation Based on t h at the paper puts for w ard so m e

suggestiones for do m estic enter prises

K ey W ords :po l y phenylene sulfide ;utilization ;producti o n ;deve lopm ent

1 聚苯硫醚简介

聚苯硫醚(英文名为Po l y phenylene Sulfi d e ,缩写为PPS)是一种白色或米黄色粉状物,其结构为苯环和硫的重复相连,结构式为(C 6H 4S)n ,密度1 34~1 36g /c m 3

,熔点280~290 ,连续使用温度180~240 ,玻璃化温度90 ,分解温度>400 。PPS 中硫原子与苯环交互整齐排列,由于苯环结构的刚性和耐热性以及苯环与硫之间化学键的稳定性,赋予其分子高度稳定的化学键特性,并易于堆积成热安定性较强的结晶格子,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尺寸稳定性、耐腐蚀性以及电性能等。

PPS 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特种工程塑料,目前已从特种工程塑料的第一大类发展成为继聚酰胺(P A )、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 )、

改性醚(M PPO)和热塑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之后的第六大通用工程塑料

[1]

,也是八

大宇航材料之一。PPS 树脂通过填充改性、多种成型方法加工和精密成型,可制作各种管、板、丝、膜、布及零部件,有!塑料黄金∀之称,可广泛用于纺织、汽车、电子电气、机械仪表、石化专用机械设备、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家用电器等领域。2008年5月,包括!纤维级PPS 树脂及纺长丝工业生产∀在内的!工程塑料及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已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将拨款5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单位重点开发该技术。2 生产技术

2 1 PPS 合成技术发展概况2 1 1 国外PPS 技术发展状况

PPS 最早是在1888年由Grenvesse 用苯与硫磺在A l C l 3催化下利用Friedel C rafts 反应而合成无定形、不溶性的树脂

[2]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些化学工作者报导了与之类似的合成法,如Deuss将苯硫酚与A l C l3作用得到一种PPS;H ill 利用在浓硫酸存在下苯硫酚的加聚反应而制成了一种奶油色不溶性粉状PPS;G lass和Re i d也通过350下苯与硫的反应而制得一种树脂状的PPS产品。但直到1948年M aca ll u m用对二氯苯与S及N a2C O3在熔融下反应而合成PPS后, PPS才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后,Lenz等人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聚合反应重现性较好的合成工艺。1967年美国菲利浦石油化学公司(Ph illi p s)的Edo m ond和H ill用对二氯苯、硫化钠在极性溶剂中加热缩聚制得有商业价值的PPS树脂并取得专利权,1973实现工业化生产。1985年美国菲利浦公司专利失效后,许多著名公司(如美国道化学、LNP公司,日本保大公司等)相继采用菲利浦技术进行生产并研发新技术。德国(拜尔)、日本(以吴羽化学工业公司为代表的6家日本企业)在该技术基础上先后建成了PPS 生产装置,使得其全球生产能力大增。

2 1 2 国内PPS技术发展状况

我国PPS的研究几乎与世界同步。19年华东化工学院便开展了PPS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1969年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河北工学院也开始PPS的研究和试生产。1978年l2月广州化工研究所和广州试剂二厂共同研制的PPS通过中试技术鉴定并投人生产。1985年四川长寿化工厂的PPS中试装置通过鉴定;1986年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研制的PPS也通过了中试技术鉴定。另外,四川大学成功地开发出对二氯苯硫磺溶液法生产PPS工艺,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先进企业标准。中山大学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组成比、不同粒径的PPS/PEEK(聚醚醚酮)。四川大学以4,4-二氟氯苯、硫化钠为原料,常压下采用分开预聚和共聚2种方式合成了一系列PPSK(PPS酮)/PPS 结晶共聚物。重庆东河特种工程材料公司开发了高温防腐、高温防粘等PPS系列产品,已用于化工、医药、食品、仪表等方面。此外,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广州化工研究院等在PPS玻纤增强、碳纤维及无机矿物填充增强PPS的成型加工等应用领域也取得较大的进展。

2000年8月,自贡鸿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特种工程塑料厂共同出资组建了自贡鸿鹤特种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对四川特种工程塑料厂原有的3t/a PPS小试装置进行了搬迁,在小试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安装和建设了50t/a加压法PPS树脂生产装置,并于2000年11月29日一次投料成功。此后,鸿特公司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不仅把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到了100t/a,而且开发出了涂料级、注塑级、拉丝级和纤维级PPS品种投放市场。目前,该公司正在进行建设一期2kt/a纤维级PPS生产装置的前期工作。

2001年5月,四川华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类似的技术建立了规模为85t/a的中试生产装置并通过了四川省化工行业办公室组织的72h现场技术考核。2002年10月20日,该公司利用此中试技术,投资10650万元建成了我国首条千吨级加压法合成线型高分子量PPS生产线,并于2003年7月10 14日通过了省级技术考核。该装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PPS生产上了一个台阶,为PPS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2006年11月,该公司又投资近5亿元在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建成了6kt/a PPS生产装置。

2 2 PPS的主要生产方法

2 2 1 硫化钠法

该法又名Ph illips法,通过对二氯苯和无水硫化钠在极性溶剂中缩合反应制得PPS,由美国Ph illips石油公司于1967年开发成功,1973年实现工业化生产。常用的极性有机溶剂主要有N-甲基吡咯烷酮(NM P)、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己内酰胺、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等,在工业生产上,一般采用NMP、HMPA和N-甲基己内酰胺为溶剂。以NM P为溶剂、硫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合成PPS树脂的工艺过程为:将NM P、N a2S及少量Na OH加入反应釜中,通氮气保护反应体系,加热升温至蒸馏物中水分含量达到所需要求为止,此时反应釜内温度为200~ 250,冷却至170左右加入对二氯苯(实际生产中对二氯苯与硫化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 05∃1 00)及补加的NM P,密封反应釜,再慢慢升温至230~270,并在该温度下反应3~6 h,反应生成物经冷却、分离、洗涤、烘干即可第1期蔡建利:聚苯硫醚的生产、消费和发展前景#3 #

制得PPS树脂原粉。该方法原料易得,产品质量好,收率高;缺点是生产工艺流程长,原料精制难度大,PPS中含有微量的钠离子,且产品有直链型、半交联型和交联型3种,使得产品的耐湿性、电气特性和成型性能下降。该法的关键在于要求用于反应的硫化钠不含结晶水,而常态N a2S#9H2O脱水难度较大。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曾开发出利用无水硫化钠和对二氯苯反应合成PPS的生产工艺,但由于溶剂消耗量大、脱水工艺不过关、生产成本较高等原因,装置工业化不久即被关闭。后来国外开发出用含水硫化钠与对二氯苯反应合成PPS的工艺,避免了硫化钠的脱水问题。四川大学也成功地开发出以含水硫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在HM P A溶液中常压缩聚,或在NMP溶液中加压缩聚制备PPS的方法,但目前在反应控制、溶剂助剂回收等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 2 2 硫磺溶液法

在175~250、HMPA或NM P为溶剂的条件下,对二氯苯和硫磺在常压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PS,反应收率在85%以上。具体生产工艺为:将溶剂HMPA、工业片碱、助剂、硫磺加入到反应釜中,升温反应,待脱水合格后降温,加入对二氯苯进行缩聚反应,8~10h后停止反应,回收溶剂,然后对固相物用水进行洗涤。洗涤后的树脂经干燥后造粒得到PPS。洗涤液经萃取回收HM P A,萃取后的洗涤液经蒸发浓缩后结晶得到副产物氯化钠。该法的优点是采用硫磺作硫源,含量稳定,容易准确配料,所得产品质量较好,溶剂易于回收,!三废∀较少,省去了硫化钠法的脱水步骤,反应周期短,降低了投资和生产成本;不足之处是技术难度较大,硫磺提纯问题不易解决,加上在反应过程中加入了金属、低价金属离子盐类、醛类及有机酸等还原剂及助剂,增加了反应的副产物。

2 2

3 氧化聚合法

该法由日本公司开发成功。以二苯基二硫化物为原料,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乙酰丙酮、氧化钒为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反应制得PPS,收率接近100%。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无副产物氯化钠产生,产品纯度高,产物为直链结构,完全没有环状、交联歧化的情况,且生产成本比前2种方法降低约10%,代表了PPS合成工艺今后的发展趋势,值得国内研究单位关注。

2 2 4 对卤代苯硫酚盐熔融或溶液缩聚法

该法由道化学公司开发成功。若在熔融状态下自缩聚,通常生成不熔物;如果在比熔融温度低10~20时反应,则可制得线性PPS。对卤代苯硫酚盐在溶剂吡啶或二甲基吡啶中反应速度快,并可制得软化温度为265的线型PPS,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2 2 5 非晶质PPS合成法

该法由日本早稻田大学开发成功。氯化硫和二甲基苯、二苯基硫等芳香族化合物在常温、常压、微量钒化合物作用下直接聚合生成PPS,收率接近100%。由该法制得的PPS纯度高,非晶质,容易加工成薄膜或纤维。制得的PPS具有光电子特性,可用作光致抗蚀剂、温度传感器、高分子烷基反应试剂和离子交换树脂等。

2 2 6 硫化氢法

该法由四川大学开发成功。以硫化氢、硫化钠(或氢氧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加入一定量磷酸三钠作助剂,在极性溶剂HMPA中进行常压缩聚反应得到线型高分子量PPS产品。该法的优点是硫化氢的精制较硫化钠脱水更容易,缺点是反应流程较长且对设备防腐要求较高。

2 2 7 高分子量PPS树脂的合成

由于采用传统方法合成的PPS分子量不高,使其性能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了PPS 产品的应用,因此合成高分子量的PPS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主要涉及线型和支链型2种高分子量PPS树脂的合成。

2 2 7 1 线型高分子量PPS的合成

由于线型高分子量PPS树脂具有线型结构、流动性好、热处理时对其结晶影响较小、可直接加工等特点,因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除用作塑料外,还可用作纤维、薄膜等材料),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线型高分子量PPS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得。

(1)利用炼油厂气中的硫化氢、氢氧化钠、对二氯苯为原料,加入复合催化剂(如无水醋酸钠、碳酸钠),在270、490~980kPa下于NM P溶剂中反应得到高分子量的PPS。但该反应需在加压、高温下进行,反应时间长,对设备要求苛刻且腐蚀严重,产品后处理困难,收率#4 #中氮肥第1期

低,成本高。

(2)以硫铁矿制得的硫化氢以及氢氧化钠和对二氯苯为原料,HMPA为溶剂,采用单一催化剂,常压下于190~235反应得到高分子量PPS。该反应体系活性高,无需加压,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较短,产物易洗涤过滤,后处理周期短,产品收率高,成本低。

(3)以天然气脱硫厂酸性气或含硫废气为原料,以磷酸钠为单一助剂,不加催化剂,以HMPA为溶济,在常压下合成线型高分子量PPS。

(4)以硫磺和对二氯苯为原料,常压下合成线型高分子量PPS。硫磺中硫的含量稳定,储存稳定性好,因而容易准确配料,产品质量稳定且溶剂容易回收,因而此方法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5)以精制的工业硫化钠为硫源,采用多组分催化剂,在HMPA中进行常压分段缩聚合成线型高分子量PPS。这种方法避开了硫化钠的脱水问题,因而具有工业化前景。

(6)以络合物分子状态的硫化钠与分子状态的对二氯苯为原料,HM PA为溶剂,在均相状态下低压缩聚得到高密度线型高分子量PPS。该方法分子量可控,产品分子量达到80000以上,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2 2 7 2 支链型高分子量PPS树脂的合成

以碱金属硫化物、对二氯苯为原料,引入活泼第三单体1,2,4-三氯苯和碱金属盐助剂,在极性有机溶剂NMP中,加压反应得到支链型高分子量PPS,分子量可以达到200000。但该PPS 流动性较差,难于加工,由于有支链,导致结晶度降低,仅适用于塑料和层压材料。

采用溶液硫磺法,以硫磺和对二氯苯为原料,加入带反应性基团-NO2的2,5-二氯硝基苯作为共聚单体,在极性有机溶剂中也可以合成高分子量PPS。反应中-NO2被还原成-NH2,且-NH2在高温下与芳环进一步发生支化反应得到支化反应型高分子量PPS,大大地提高了PPS 树脂的热稳定性。

2 3 PPS的成型加工

2 3 1 注射成型

注射压力102 9M Pa,成型温度310~350 ,模具温度130。

2 3 2 模压成型

将物料先于250预烘2h,装入模具内于370加热30m i n,再置于压机上加压(9 8 MPa)成型,自然冷却至150后脱模。

2 3 3 涂 覆

PPS是理想的防腐涂料。作为耐腐蚀涂层用的PPS多为悬浮液,其中PPS粉末(含少量T i O2、C r2O3)等总固含量为20%,乙醇或蒸馏水等液体含量为80%。加工工艺:%研磨,过120目孔筛使其分散均匀;&喷涂到工件表面,待溶剂挥发后,将工件放入烘炉中经30m i n升温至350,保温30m i n;∋取出工件,置于室温冷水中骤冷,即可获得柔性较好的涂层。

2 4 PPS新产品的开发情况

2 4 1 国外研发进展

PPS分子结构主要有交联型和直链型2种。交联型产品的耐热性好,但性脆,耐冲击性差;直链型产品的韧性和耐冲击性好。针对这种情况,国外各大公司相继开发出许多用途更加广泛的PPS新产品。

大日本油墨公司通过加入合金成分,提高交联度,开发出韧性和耐冲击性好的Z-100型交联PPS,这种柔性PPS无论弯曲、扭曲都不会折坏,还能保持交联PPS固有的耐热、阻燃的特点。该公司还推出PPS-P A66合金系列产品,用于高温、高频率电子零件的PPS-PP掺混料,制造高转速、高负荷、高耐磨的PPS-PTFE复合物。该公司还推出了PPS-氟树脂合金,主要品种有玻纤增强级的FI L-4033、FI L-1140和碳纤维增强级的C I L-4033、C I L-500、C I L-1130等,与纯PPS相比,其耐磨性和润滑性显著改善,适用于制造各种轴承、传动装置、传递可动部件及其他耐磨、润油性的零件。

日本东丽公司开发的可中空成型的PPS新品B672,适合于制造耐热、耐药品腐蚀的中空成型产品。该公司和三菱电机公司合作开发的环氧树脂化学接枝PPS,提高了制品密封性,适于作电子元件包封材料。东丽公司生产、销售的一种PPS薄膜是原品种厚度的近4倍,达35 m,可以大幅度提高撕裂强度,除可用作电动机的绝缘材料外,还可用作蓄电池的绝缘薄膜、氟氯烃替代物的冷冻机电动机绝缘等。

日本吴羽化学公司推出的线型PPS Forton,除具有交联型PPS优良的耐热性、阻燃性、耐第1期蔡建利:聚苯硫醚的生产、消费和发展前景#5 #

药品性及尺寸稳定性外,还具有伸长率和冲击强度高、离子性杂质少、热稳定性优良、易成型加工、二次加工性能优良等特点,用于制造连接器,可使连接器元件容量增大,成本降低,成型周期缩减1/2。

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利用互溶性好的特殊热塑性弹性体,开发成功具有良好抗冲击性的PPS 树脂,有玻璃纤维增强和无增强2种,适于制造耐热、耐冲击的汽车零件和电子零件等。

美国菲利浦公司开发的玻璃纤维增强PPS BR90,可用于高温、高压载荷作用下的部件,用作电晶体的包封材料,比采用热固性树脂更佳,可使生产周期降至12s。

德国Bayer公司生产的未结晶型PPS,商品名为Tedur,其美国子公司M obay公司研制的Tedur Kull9511是45%玻纤增强注塑级树脂,弯曲模量大于1724M Pa,拉伸强度超过117 2 M Pa,可用于电机护罩、灯座及定流阀等的制作;Tedur Kull9521为60%矿物填料-玻纤增强PPS,具有突出的尺寸稳定性,可用于制造汽车部件和采油设备配件等;Tedur kull9530为60%无机填料增强的PPS,加工流动性好,强度高,离子含量低,可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等。B ayer 公司和大日本油墨公司在PPS纤维开发上占有领先地位,分别发展了可染性PPS,可制造蓝、黄、红、白、绿5色产品。

Ticona公司所推出的由PPS改性的2种电子工业用LCP/PPS合金材料,Vectra V140和Vectra V143XL,保持了LCP和PPS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V ectra V140拉伸断裂强度为1450M Pa,弯曲强度为230MPa,压缩模量为16GPa。

鉴于PPS工程塑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美国、日本、欧洲诸国对其生产工艺配方均进行了深入研究。Ph illips公司和Bayer公司正致力于将PPS掺混料用于制作汽车发动机盖下的内装件,如风扇叶片、刹车泵、砂箱泵及动力导引系统等。Advance M aterial Research正研究将PPS发泡结构材料用于涡轮发动机零件。PPS系列产品的开发正日益加快,开发方向主要集中在具有耐热性、难燃性、耐药品性能和优良电性能的产品上。

2 4 2 国内研发进展情况

国内开展PPS研究开发的单位有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贡鸿鹤特种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曙光电子化学高新技术研究所、成都乐天塑料有限公司、四川绵阳能大力集团公司、四川省纺织研究所、成都彭州宝山集团高分子材料厂、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四川长寿化工总厂、广州市化工研究所、广州化学试剂厂、河北工学院、四川广汉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化机厂、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四川内江高分子材料厂等,但真正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只有四川得阳科技和自贡鸿特两家企业。

近年来,四川得阳科技重点在开展工程放大研究,并由四川华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戴厚益等人取得了关于硫化氢气体回收的专利(CN1539863)。而自贡鸿特在反应机理、工艺过程优化、溶助剂回收、原材料遴选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由自贡鸿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彭布尔等人取得了关于溶剂NM P分步回收的专利(CN1445266)。据称,四川省纺织研究所投入100多万元进行了23次PPS短纤维工业化试验,解决了PPS短纤维工业化的工艺及工程技术难题。

3 PPS的生产和消费

3 1 国外PPS的生产和消费

2005年,国外PPS树脂实际供应总量为65 kt。从制品来分,模塑制品消费约57 8k,t纤维和薄膜消费约5 2k,t其他消费约2kt。从消费行业来分,电子电气消费约32 5k,t占总消费量的50%;汽车工业消费约22 43k,t占34 5%;精密机械消费约5 59k,t占8 6%;其他领域消费4 485k,t占6 9%。

由于PPS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全球需求量近10a来一直保持增长势态,从而促使主要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据有关报道以及本行业全球发展趋势,预计到2010年,全球主要PPS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都会增长,总量将达到82kt/a以上。预计到2010年,全球(不包括中国)的年消费需求将达到86kt以上。

3 2 中国PPS的生产和消费

2005年我国PPS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kt/a,实际产量约为1400t/a。生产厂家主要有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贡鸿鹤特种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曙光电子化学高新技术研究所、成都乐天塑料有限公司、四川绵阳能大力集#6 #中氮肥第1期

团公司、成都彭州宝山集团高分子材料厂、天津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四川长寿化工总厂、广州市化工研究所、广州化学试剂厂、河北工学院、四川广汉新材料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化机厂、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四川内江高分子材料厂等。除四川得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绝大部分为百吨级规模,小的只有几吨规模。

2005年我国PPS年消费量约为9k,t国内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主要依赖从美国Philli p s 公司和日本的一些公司进口,其中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的粒料主要是R-7(含玻纤70%)和部分R-4,日本公司向中国出口的改性PPS粒料则主要是H F200。国内还有走私进口的国外产品以及回收料。

国内PPS大约50%用于生产各类注塑制品,如电子电气零部件、汽车零配件、石油化工高级防腐材料、医药设备配件和密封零部件等;35%用于生产纤维(如工业过滤材料),以及与碳纤维、芳纶复合材料等;10%用于涂料生产,如石油输出管的防腐;5%用于薄膜生产,如计算机绝缘、高压电的远输等。

4 国内市场前景

随着国内汽车和电子电气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其他行业对PPS材料的新的需求,国内除四川得阳科技、自贡鸿特(现为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晨鹤分公司)计划扩产外,不少地方和企业、科研单位也准备新上PPS生产装置。预计到2010年中国PPS生产能力将达到38 kt/a以上,而表观消费量会增加到45k t/a以上,汽车、电子电气和环保行业将成为PPS的消费大户。

4 1 汽车工业

PPS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占PPS总消费量的30%以上),而在国内用量还较少(不到10%)。目前国家正在积极促进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试用国产PPS制作的产品,这为国产PPS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机遇。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PPS在该领域的用量将会越来越大。

4 2 环保产业

PPS主要用于高温烟气袋式除尘成套设备的滤料。随着我国环保烟尘排放指标的要求日趋严格,袋式除尘技术将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由于PPS滤料具有独特的性价比优势,未来在高性能滤料的发展中将占有重要地位。2005年国家已将PPS纤维列入中国化纤工业!十一五∀规划重点扶植项目。因此,纤维级PPS将面临极大的市场机遇。

4 3 特种涂料

低分子量的PPS可用于涂料生产,广泛用于油井设施、管道、防爆设备、化工装备、船舶等防腐。今后随着中国石化行业和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PPS国产化的成功,PPS树脂在涂料方面的应用也将随之取得长足发展。

5 结论与建议

目前,我国PPS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原料精制、聚合工艺、溶剂回收、产品后处理,工程放大及产品应用开发等方面仍有许多关键技术没有突破,因此产品生产成本过高,产品质量及外观较差,!三废∀污染严重,无法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要。在PPS后加工应用方面,PPS 树脂最大的应用市场 电子电气和汽车制造在我国尚未形成真正的支柱产业,PPS合金、薄膜、纤维及共聚物的生产几乎还是空白,这些因素反过来影响了我国PPS应用市场的迅速发展。虽然PPS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但由于PPS用途涉及军工领域,因此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向我国出口所有的树脂产品,加之PPS技术属于西方国家垄断的高科技,引进技术的昂贵价格及苛刻条件也是国内企业无法承受的。

建议:%抓好树脂生产,完善现行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加强树脂改性和后加工的研究,增加品种牌号,拓展国内外市场;∋针对近年来各地出现盲目!招商引资∀争上PPS项目的势头,各级部门应切实加强宏观,做到合理布局,并在尽量降低投资的基础上,使新建装置达到经济规模。

[参考文献]

[1]蔡建利 聚苯硫醚的生产技术和发展前景[J] 中氮肥,

2001(2):11-13

[2]G renvesse.K irk Othm er[J].1982,18(3):793-814

文档

11-聚苯硫醚的生产_消费和发展前景

第1期2009年1月中氮肥MSizedNitrogenousFertilizerProgressNo1Jan2009专论与综述[收稿日期]20080731[修稿日期]20080915[作者简介]蔡建利(1969),男,四川自贡人,硕士,高级工程师,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聚苯硫醚的生产、消费和发展前景蔡建利(昊华西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自贡3000)[摘要]简介了聚苯硫醚的性质和用途,详细阐述了其生产、技术、消费和进出口状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关键词]聚苯硫醚;用途;生产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