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一、标准预防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了“标准预防”
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来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起到了双向防护的作用
标准预防应用于: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不论病人的诊断是什么,处理污染的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的主要措施:
1、手卫生
2、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口罩,防护鞋),避免接触病人的体液和非完整的皮肤
3、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节
4、预防锐器伤
5、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6、清洁消毒环境和呼吸道设备
WHO关于手卫生的六个指征包括:
*接触病人前后
*摘除手套后
*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从病人脏的身体部位到干净的身体部位
*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后
戴手套的优点:
*减少病原体迁移到手上或从手上迁移出来的最好方法
*如果规范性戴手套及更换,成本效果好
*手套的类型,用途和材料比较多样
*降低病原体双向传播的危险
*明显减少被针头刺破皮肤的几率,保护不受血液性传染病的感染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佩戴口罩前后都必须清洁双手
*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针刺安全与防案
*强调在医疗场所使用安全医疗设备以降低医务工作者出现锐器伤和血液接触的国家级法规
*医院应选用安全器械以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害
*让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参与安全器具的评价和应用情况
*医院坚持记录锐器伤发生情况,记录引起伤害的设备类型以及对每一起事件的情况进行解释。
上海市调查情况
*69所医院
*医务人员48351名,69所医院合计医务人员61501名,调查率高达78.6%。
*2243名人员发生锐器伤,合计3083次,人均每月发生锐器伤0.06次(每百床年114.4例,远高于美国的2007年30例)
*上报率仅为6%
锐器伤管理的国内现状
*发生率高,危害大
*不安全的锐器使用量大
*锐器盒使用不规范
*标准预防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
*缺乏职业暴露上报制度
*医务人员宣传教育不够
*暴露后的处理制度缺失
*及医院无保障制度
空气消毒
1自然通风是最简便,经济,有效的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细菌浓度的方法
2在出现呼吸道传染病人后,较合理的方法应物体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同时进行,可选用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熏蒸
3人在时的空气消毒方法,可选用循环风消毒机或静电等空气消毒器进行连续动态消毒处理
紫外线消毒:
1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2没有持续作用
3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强度
二、职业暴露预防:
*去除伤害,减少不必要的注射
*使用无针系统或安全器具
*防止重复盖帽,正确使用锐器收集盒
*个人防护设备,口罩,手套等
职业暴露处理原则:
*及时处理原则
*及时报告原则
*保密原则
*知情同意原则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步骤:
1、在伤口旁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大量流动水冲洗污染的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伤口
2、皮肤和粘膜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
3、贱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
处理步骤2
*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填写报告表
下一步工作
*消除危害,尽量避免使用锐器
*大力推广安全器具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检测
*加强医务人员宣教
*规范使用合格的锐器盒
*规范医务人员锐器操作,禁止回套针帽
*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规范职业暴露后的追踪和处置
*加强高危医务人员的疫苗接种
三、医院感染的定义: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微生物的来源
*在水中或潮湿的地方,偶尔出现在无菌物品或消毒剂中(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分枝杆菌属)
*物品如被服,护理过程中使用的器械和物品
*在食物中
*细小的尘埃和咳嗽或说话产生的飞沫
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侵入性操作
2、使用未经完全灭菌的各种医疗器械
3、环境污染(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手等)
4、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血制品等
5、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 牢记院感“一二三四五六”
1、1双手——(重视手卫生)
2、2天——院感就是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院内感染
3、3例——短时间内发生3例同种同源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暴发
4、4种——常见的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5、5类——小心使用5类抗菌药(头孢,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糖肽,喹诺桐类
6、6——步洗手法
结束语
医院感染防控像一道防线,保护患者的安危,保护医院的正常运行,保护医疗行业的声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实际上是防范于未来,重视医院感染控制任重道远,预防为主,杜绝感染,医院方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