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_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52:54
文档

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_历史试题及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5BDDCD     6—10ACACB   11—12A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14题28分,共52分)13.(24分)(1)保守方面:“礼”的主张。理由:在新旧交替时期主张恢复奴隶制等级秩序。(各1分,共2分)董仲舒: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威胁集权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利用了孔子“礼”的思想,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
推荐度:
导读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5BDDCD     6—10ACACB   11—12A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14题28分,共52分)13.(24分)(1)保守方面:“礼”的主张。理由:在新旧交替时期主张恢复奴隶制等级秩序。(各1分,共2分)董仲舒: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威胁集权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利用了孔子“礼”的思想,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5 BDDCD      6—10 ACACB    11—12 A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14题28分,共52分)

13.(24分)(1)保守方面:“礼”的主张。理由:在新旧交替时期主张恢复奴隶制等级秩序。(各1分,共2分)

董仲舒: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威胁集权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利用了孔子“礼”的思想,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以适应加强集权的需要。(背景和主张各2分,共4分)

梁启超: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社会的变革即将到来,梁启超认识到孔子思想缺乏民主思想,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背景和主张各2分,共4分)

(2)论证  继承:继承了西方启蒙思想中的民权思想。(2分)

               发展:将政治民主和解决民生问题相结合,二者同时进行(2分)

               民族主义发展为反对帝国主义(2分)

(3)一大对中国国情缺乏正确的判断,照搬马克思主义理论,将资产阶级作为的对象;二大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4分)

     一大将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以后一直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斗争;1927年大失败后,将党的工作重心转入农村,建立了根据地。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道路。(4分)

14.(28分)

(1)“公作”指井田制下奴隶的集体劳动。“分地”指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生产。(4分)

      概括:相互推动和促进(2分)

说明:以铁器牛耕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动摇了旧的统治基础,推动了政治的变革;新的生产方式建立又是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4分)

(2)变化:对外国人从称呼“夷”到“洋”的变化,对外洋事物从称为“夷务”变为“洋务”的变化。(2分)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显示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强大,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中国人开始改变夜郎自大的观念,对西方国家的认识趋于理性。(4分)

评价: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的看法由蔑视转变到平等,体现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思想的藩篱,推动了中西交往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深入。(4分)

(3)学者着眼于社会性质的变化,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是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2分)学者着眼于政治的改变,辛亥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

认识: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其发展特点及规律;从不同角度或以不同标准可对历史进行不同的分期;科学地进行分期对于研究历史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4分。)

文档

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_历史试题及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2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5BDDCD     6—10ACACB   11—12AB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13题24分,14题28分,共52分)13.(24分)(1)保守方面:“礼”的主张。理由:在新旧交替时期主张恢复奴隶制等级秩序。(各1分,共2分)董仲舒: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威胁集权制度和社会的稳定。利用了孔子“礼”的思想,提出了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