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专项训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49:52
文档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专项训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

画川高中高二历史(选修)期末专项训练(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战国时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哪一学派的主张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法治为先3、汉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公元前29年1月5日),日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皇帝问杜钦,杜钦说:“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
推荐度:
导读画川高中高二历史(选修)期末专项训练(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战国时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哪一学派的主张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法治为先3、汉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公元前29年1月5日),日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皇帝问杜钦,杜钦说:“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
画川高中高二历史(选修)期末专项训练(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战国时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哪一学派的主张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法治为先

3、汉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公元前29年1月5日),日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皇帝问杜钦,杜钦说:“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土也,中宫之部。其夜殿中地震,此必適妾将有争宠相害而为患者。人事失于下,变象见于上。能应之以德,刚咎异消;忽而不戒,则祸败至。”杜钦这一回复所依据的理论是

A.为政以德         B.礼法并施         C.天人感应         D.民本思想

4、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主张实行仁政                         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

C.反对君主,实行法治               D.建立君主立宪制

5、诗以言志,文以载道。对明清社会的官僚制度、科举制度、教育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以及僵化的理学等,展开深入批判和揭露,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的名著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6、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                         B.外国航海技术发达

C.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社会环境       D.中国科技落后与西方

7、下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该画属于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8、“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的领导权和目标                  B.的性质和对象

C.的指导思想和前途                D.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9、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1958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发展

C.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10、老百姓曾朴素地概括理论:“一块石头两只猫,三个梨儿四只鸡,五十加一百。”所谓“一块石头”,指的是改革开放和搞经济特区前无古人,允许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谓“两只猫”,指的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那么所谓“三个梨儿” 是

A.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理论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①“南方谈话”②十五大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十四大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12、“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应该是指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

13、“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A.各国都很重视教育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的组成部分     D.“文化大”的结束,“四人帮”被粉碎

14、李大钊论及中国的民主政治时说:“孔子者,历代帝王之护符也”“孔子不当存之于”,同时他又提出“欲行立宪必先去专与争”,要完成青春中华再造之使命,必须“悟儒家日新之旨”。这说明李大钊

A.能够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B.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C.未能摆脱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D.已经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1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段寓言主要表达

A.不需要过于拘泥生活的礼仪              B.无需信仰上帝      

C.信徒购买赎罪券就能称义                D.信仰得救

16、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也起源和繁荣于意大利,但文艺复兴后来很快衰落。意大利文艺复兴衰落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英国文艺复兴的发展                    B.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C.新航路开辟后其经济地位下降            D.英国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

17、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C.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D.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思想特征

18、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相同点有①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

的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③都反对宗教信仰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主张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否定教会的中介作用,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20、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 

A.孟德斯鸠        B.卢梭         C.康德           D.伏尔泰

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大题,每小题12分,共计60分。

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材料一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为仁”。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天意”、“天志”的自然法规。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材料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上述言论者是谁?其核心主张是什么?(3分)

(2)概括材料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3分)分析说明有何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宋代儒学复兴的原因。(3分)

(4)综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理学的价值。(1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材料二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宇宙飞船“东方”1号,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载人空间飞行。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1分)

(2)我国宋代时期有哪些重大的科技成果?(2分)四大发明对世界发展所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1分)分析其中一例的具体作用。(1分) 

(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材料二所反映的各领域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就各一个。(3分)

(4)材料二、三涉及的新技术是哪次科技的成果?(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技发展的作用。(1分)你对我国科技发展有何建议?(2分)

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现代化(亦作近代化)指的是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其基本内涵是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全球化;思想理性化、科学化、多元化。其中,思想理性化,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

材料一 “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但到袁世凯时代,却又被重新记得,……。跟着这事而出现的便是帝制。然而那一道门终究没有敲开,袁氏在门外死掉了。”                                                              

                                                              ——《鲁迅全集》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杂志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  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的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中国启蒙运动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思想史论》

材料四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0年,全球将建成50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要推广,而是各国的大学争着要办,挡都挡不住。”全世界孔子学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                                             

                                                                   ——新华网

(1)材料一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3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袁世凯时代为什么没有敲开“那道门”?(2分)归纳陈独秀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2分)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特点,(1分)并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2分)

(4)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的意义?(2分)

24、(12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普罗塔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美德即知识;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得越少。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四 在法国为即将到来的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的。                                                         ——恩格斯

(1)依据材料一,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3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是怎样对待宗教问题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别谈谈中外人文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3分)

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司马)光言:“方今国用不足,灭害荐臻,节省冗费,当自贵近为始。”……(王)安石曰:“此非善理财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光曰:“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间,则在公家。”    

——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二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                   

——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材料三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一个小的县城积累之钱米也不少于二十万,各路所积存的钱谷足可支用二十年不匮,《宋史•安焘传》说:当时京城内外府库“无不充衍”。这应该是王安石变法由于鲜明的“理财”观及比较适合当时社会生产情况的“理财”措施而带来的“富国”效果。                

——吴玉清《论王安石变法的理财观》

(1)据材料一,指出司马光的主要观点。他与王安石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认为理财的重要保障是什么?并指出“有财而莫理”的危害。(3分) 

(3)结合所学列举王安石变法中“理财”的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三概括其积极作用。(5分)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BCCCCCDB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BBADCCADA
二、非选择题

21、(1)孔子  仁和礼(3分)

(2)“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有利于加强君权;有利于加强集权,维护国家统一;(2分)

(3)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出现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4)理学有助于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3分)

22、(1)明清(或16世纪)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分)

(2)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2分)最大影响:推动西欧进入近代社会;(1分)作用: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骑士阶层提供了武器。 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和社会的进步。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答任意点1分)

(3)核技术领域:19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航天技术领域:2003年神州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农业领域:1970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杂交水稻成功。(3分)

(4)第三次科技的成果。(1分)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1分)从党的领导、国家的支持、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科技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等角度说明。(2分)

23、(1)史实:从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变法运动到辛亥,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分)

(2)原因:辛亥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对儒家传统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动摇了思想的统治地位。(2分) 态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西方文化。(2分)

(3)特点:现代化启蒙(答救亡图存可得1分)。(1分)原因: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或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的探索。(2分)

(4)意义:有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广泛传播;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当前和谐世界的构建。(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24、(1)变化:由敬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2分)

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如答出铁犁牛耕的使用也可给分)(1分)

(2)观点:普:人是万物的尺度、苏:美德即知识;(2分)社会根源: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1分)

(3)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教,将古典思想与教相结合;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3分)

(4)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西方的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科学、经济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3分)

25、(1)观点:节约,节俭。(1分) 焦点:理财方式。(1分)

(2)重要保障:理财的同时要加强吏治和法治建设。(2分)危害:威胁集权,不利于巩固统治。(1分)

(3)措施: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任答1点1分,共3分)积极作用:增加了的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的现象。(任答1点1分,共2分)

 

文档

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专项训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

画川高中高二历史(选修)期末专项训练(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战国时期,“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是哪一学派的主张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法治为先3、汉成帝建始三年十二月戊申朔(公元前29年1月5日),日有食之,其夜未央殿中地震。皇帝问杜钦,杜钦说:“日以戊申食,时加未。戊未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