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产业链简图及简析
从生产流程看玻璃行业的上业。浮法玻璃生产所需上业主要包括:纯碱、硅砂(原材料),重油(燃料)等。其中,在成本构成中重油占比54%,纯碱占比18%。硅砂、电费、人工、折旧和其他占比分别为2%、5%、5%、9%和7%。
我国玻璃需求主要来自于房地产建筑业、汽车、出口等方面。其中,房地产建筑行业需求占比约70%,汽车产业占比约20%,出口市场占10%。
数据来源:世经未来
图1玻璃行业产业链
第二节 上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一、天然气行业
受《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相关以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工业和民用“煤改气”工程全力推进影响,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旺盛,拉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天然气产量148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2%,增速较上年加快6.5个百分点;与2012年相比,产量增加374.3亿立方米,年均增长6.0%。2017年,全国液化天然气产量达829.0万吨,同比增长14.4%,增速较2016年同期回落15.5个百分点。天然气进口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天然气进口946.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6.9%;进口量与国内产量之比由2012年的0.4:1扩大到0.6:1。
表12017年中国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产量情况
| 指标 | 天然气产量_当月 | 天然气产量_当月同比增速 | 天然气产量_累计 | 天然气产量_累计同比增速 | 液化天然气产量_当月 | 液化天然气产量_当月同比增速 | 液化天然气产量_累计 | 液化天然气产量_累计同比增速 | 
| 单位 | 亿立方米 | % | 亿立方米 | % | 万吨 | % | 万吨 | % | 
| 2017-02 | - | - | 251.5 | 0 | - | - | 108.8 | 30.7 | 
| 2017-03 | 135.8 | 10.5 | 387.4 | 3.4 | 65.6 | 19.1 | 176.6 | 26.8 | 
| 2017-04 | 122 | 15 | 509.4 | 6 | 74.6 | 29.3 | 252.4 | 27.3 | 
| 2017-05 | 119.9 | 10.5 | 629.3 | 6.8 | 72.1 | 23.8 | 324.5 | 26.5 | 
| 2017-06 | 115.5 | 14.6 | 740.8 | 8 | 72.7 | 20.2 | 398.5 | 24.9 | 
| 2017-07 | 117.4 | 14.7 | 858.1 | 8.8 | 60.4 | 13.5 | 458.9 | 23.3 | 
| 2017-08 | 119.5 | 11.7 | 977.7 | 9.2 | 72.2 | 22.2 | 534.6 | 23.9 | 
| 2017-09 | 112 | 10.7 | 1087.2 | 9.1 | 82.5 | 17.8 | 617.1 | 20.7 | 
| 2017-10 | 124.1 | 15.4 | 1211.2 | 9.7 | 84.2 | 24.0 | 697.6 | 20.5 | 
| 2017-11 | 126.3 | 3.0 | 1338.1 | 9.1 | 73.2 | 5.9 | 770.1 | 18.8 | 
| 2017-12 | 136.1 | 2.9 | 1474.2 | 8.5 | 63.0 | -18.1 | 829.0 | 14.4 | 
2017年以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天然气消费量237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3%。因工业生产、燃气发电、化工等领域用气需求较快增长,加上“煤改气”需求增量较大,天然气消费量呈现两位数增长,相比历年个位数增长速度,2017年是国内近几年天然气发展最快的一年。
2017年9月底以来,国内液化天然气工厂报价持续上涨。2017年12月下旬液化天然气(LNG)报价7248.9元/吨,环比中旬下降2.2%。液化天然气价格12月单月涨幅达31%。气价大幅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增速远超预期。由于过去几年天然气需求增长大幅下滑,所以无论是自产气还是陆上管网气的扩产规划都比较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增量需求。从过去两年严重过剩恢复至基本供需平衡,如果未来还延续2017年的增长势头,甚至可能出现供不应求。预计下一阶段液化天然气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2015-2017年全国液化天然气价格走势
二、原油行业
2017年,原油和天然气生产一降一升。受国际原油市场和国内石油生产开采条件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原油产量下降。在相关环保和“煤改气”工程的拉动下,天然气需求旺盛;加之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下调,企业用气积极性提高,天然气生产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原油产量19151万吨,比上年下降4.1%,降幅较上年收窄2.8个百分点。2012年以来,原油生产基本稳定,近两年虽略有减产,但仍保持在1.9亿吨以上。
2017年,在国内原油减产、原油加工能力增加等因素推动下,原油进口量突破4亿吨。原油进口量与国内产量之比持续扩大,由2012年的1.3:1扩大到2.2:1。原油加工量稳步增长。随着国内新增炼厂相继投产,地方炼厂原油进口量增加,2017年原油加工量及成品油生产稳步增长。2017年原油加工量5.7亿吨,比上年增长5.0%,增速比上年加快2.2个百分点。成品油生产方面,汽油、煤油和柴油分别比上年增长3.0%、6.2%和2.4%。2017年,非国有控股企业原油加工量占全部的比重为14.9%,比上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天津、辽宁、黑龙江、山东、广东、陕西和七个地区产量均在1千万吨以上,合计占全国产量的.5%,是我国最重要的原油产区。
世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将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好转,新兴经济体经济有所提升,全球原油需求将小幅上升。OPEC减产协议延长至2018年底,美国页岩油产量或将持续增长,增减相抵全球原油供需将会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因此估计2018年国际原油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自2014年国际油价开始下跌以来,三桶油的盈利能力持续下降,直到2017年,随着国际油价回暖,三桶油的业绩逐渐恢复。2017年,国际油价保持了2016年的反弹成果。上半年油价震荡下行,下半年伴随着减产协议有效执行,效应日益显著,支撑国际油价持续攀升。2017年油价企稳回升,直接利好石油生产企业,中海油等大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2017年7-12月,布伦特油价上涨27.4%,重新站上60美元/桶;2017年3季度,布伦特原油均价52.10美元/桶,同比增长13.9%,环比增长4.8%。三季度国际油价上涨主要由于6月利空出尽,原油供需改善,主要体现在: OPEC前8个月减产力度维持80%以上,同时沙特控制出口;美国原油总钻机数持续下降,9月页岩油钻机数在连续15个月上涨后首现回落;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伊拉克公投、伊朗或受制裁等地缘政治影响。振幅收窄、趋势向上。在OPEC减产、原油库存下降、2015-2016资本支出下降、原油开采成本支撑等因素影响下,2017年布伦特原油均价50-55美元/桶,未来几年原油均衡价格60-65美元/桶。
三、纯碱行业
纯碱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价格变化对玻璃价格具有较大影响。2017年以来,行业开工率走高,持续在90%以上,行业景气回升。2017年,纯碱产量2677.1万吨,同比增长5.0%,增速较2016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纯碱产量增速较稳定。
2017年初以来,纯碱价格在突破2300元/吨之后持续回落,跌幅近25%。不过随着下业进入旺季,纯碱市场供需逐步改善,市场价格重心大幅提升,8月底到11月底,纯碱市场价格上涨650元/吨,直接抬高玻璃生产成本130元,创下近年来新高。2017年初,纯碱国内市场均价为2050元/吨,年末国内市场均价为2114.29元/吨,价格总体上涨3.14%,国内纯碱整体呈现“U”型走势。重质纯碱年初国内市场均价为2100元/吨,年末国内市场均价为2212.5元/吨,价格整体上涨5.36%。
因防止纯碱市场去年的拉涨行情再现,厂家对原料纯碱都进行了积极的备货。12月纯碱厂整体库存增长至40多万吨,致使纯碱价格有所回落。上游原料原盐维稳运行,下游需求也保持稳定。长期来看,在后期环保仍旧偏紧、平板玻璃产能减少的背景下,纯碱或将维持宽幅震荡局面。
数据来源:国家
图32016、2017年不同地区纯碱价格走势
四、上业对玻璃行业的影响
由于能源结构调整以及通过“煤改气”加强重点区域环境保护,天然气消费创新高,高速发展势头有望持续,预计天然气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纯碱上游原料原盐维稳运行,下游需求业保持稳定,预计下一阶段纯碱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总体来看,上游原料价格都呈现偏强态势。供暖季过后,市场原料供应偏紧局面料将有所改善,但在环保阶段性加紧预期下,总体市场成本难有明显下降空间。天然气、纯碱价格上涨,增加了玻璃行业的成本压力。
第三节 下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一、房地产行业
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79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7.0%。其中,住宅投资75148亿元,增长9.4%,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4%。
2017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81484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3.0%。房屋新开工面积178654万平方米,增长7.0%,增速提高0.1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101486万平方米,下降4.4%,降幅扩大3.4个百分点。
201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69408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3%,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4.3%,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8.7%。商品房销售额133701亿元,增长13.7%,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3%,办公楼销售额增长17.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5.3%。
2017年12月份,“分类、因城施策”房地产市场效果继续显现,70个大中城市中15个热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均在平稳区间内变动,房地产市场总体继续保持稳定。从环比看,有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0.3个百分点之间;北京、杭州和合肥3个城市持平。从同比看,有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降幅在0.2至3.0个百分点之间,这些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
预计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延续缓中趋稳的走势,对玻璃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减弱。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42016-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二、汽车行业
2017年,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产销量再创新高,连续九年排名全球第一,行业经济效益增速明显高于产销量增速,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2017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和3%。
2017年,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480.7万辆和247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和1.4%。其中,轿车产销分别完成1193.8万辆和1184.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和2.5%;SUV产销分别完成1028.7万辆和102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4%和13.3%;MPV产销分别完成205.2万辆和20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7.6%和17.1%;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3万辆和54.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0.4%和20%。
2017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累计销售1719.3万辆,同比下降1.1%,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69.6%,下降1.8个百分点。
2017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1084.7万辆,同比增长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9%,占有率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轿车销量235.4万辆,同比增长0.6%,市场份额19.9%;SUV销量621.7万辆,同比增长18%,市场份额60.6%;MPV销量172.8万辆,同比下降22.8%,市场份额83.5%。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6.7万辆和6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8%和59.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12.8万辆和1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6.9%。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52015-2017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及增速走势对比
2017年,汽车市场运行态势良好,销量增速趋于稳定。汽车市场加速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汽车市场的发展更加协调、平衡。经过几年的猛烈发展,汽车需求释放比较充分。另外2018年也面临汽车购置税退出,用户购买新车的欲望会被进一步压制,预计下一阶段汽车行业增长速度将保持低位运行。整体来看,汽车行业运行稳中向好,对玻璃需求的拉动作用也比较平稳。
三、下业对玻璃行业的影响
2017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呈现稳中放缓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整体维持中位增长。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正在形成完全产权概念的商品住房供应体系、部分产权的共有产权住房供应体系、零产权的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商品房开发模式开始转变。而集体土地开始进入租赁住房市场,预计下一阶段房地产投资将继续低位运行。2017年汽车行业运行态势良好,汽车市场加速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整体来看,下业对玻璃行业需求的拉动有减弱趋势,玻璃需求整体稳定,但仍面临下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