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课程定位与建设基础
《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六门重点建设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由以典型零件的手工加工为载体设计的5个学习情境组成,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完成课程的教学。学生在进行典型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完成金属材料性能及选用、零件图的识读,常用工具、量具的正确使用以及零部件的装配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掌握零件手工制作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工作过程、工艺流程,学会工作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产品加工、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机电设备的操作以及机电设备的销售服务等技术工作奠定坚实的机械工程基础。
该课程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为机电一体化专业重点建设的课程,目前已完成一轮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验,基本完成了院级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公开出版了专门为该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配套的以学生工作页为核心的教材,打造了由名师领衔,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同时建立了专供该课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室,一体化教学的基础非常好。
二、一体化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梯度性和实用性
改变传统的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分别进行的在不同的场地由不同的教师教授的理论实践相脱节的做法,把传统实践教学中的先分项训练,在模拟综合的做法,变成以六个与工作岗位密切关联的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情境,有较为简单的螺纹配合件的加工到较为复杂的台虎钳制作,使得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具有明显的由易到难的梯度递进关系,并且对于学生今后从事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零工作具有较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积淀。
2、课程载体的创新与特色
教学情境一:螺纹配合件的加工,主要训练学生对金属材料的认识、简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零件的生产过程认识,螺纹结构认识、简单工量具的使用以及划线、锯、锉、钻、攻丝、套扣等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教学情境二:鸭嘴锤的制作,主要是让学生在有一定的手工加工技能和材料、读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简单实用工具,进一步提高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要求学生能进行简单零件图的绘制,正确选材、合理选择工具、量具和进行操作,正确选择热处理;
教学情境三:手工制作V型镶配三套件,主要训练学生掌握叫精密零件的组合件加工和装配,特殊工作条件下零件选材和热处理特点,简单部件加工与装配要求;
教学情境四:万能分度头的装配,主要训练学生掌握精密部零件的拆解和装配,特殊工作条件下精密零件加工与装配要求;
教学情境五:手工制作台虎钳,主要训练学生对于同一个产品多种材料,多种类型的配合类型同时存在时如何正确选择材料、加工前后热处理法的选择,零件质量的检验以及产品装配质量的检验;
采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生产组织过程的能力培养
将每个学习情境分成若干个学习活动,讲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点穿插到每一个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清晰地知道所学知识的有什么用、怎么学,如何学的更好。
(1)资讯:了解学习任务,阅读任务书,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查找学习信息,专业知识,明白要干什么、需要那些些知识,怎样获取。
(2)计划: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为6-8人)分组,分别查阅和收集资料,思考和学习,通过讨论分析后提出本组工作计划和分工协作计划。
(3)决策:各小组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工作方案,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老师分别参与个小组的方案制定,进行有效的引导,不易强求一致。
(4)实施: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和工艺路线,由各小组完成零件的制作和检验,教师在其中主要是大衣和审核,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严密关注学生工作情况,杜绝事故发生,或协助进行事故、故障排除,学生始终是主体。
(5)检查:加工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注意质量和精度,学生随时将按要求检查零件质量,装配完成后,要进行整体检验,也可以进行组与组之间互检。
(6)评价:进行工作任务相关知识点和技能要点掌握程度的总结,学生参与自查考核,组内进行考评考核,小组集体进行工作成果展示,教师根据结果和平时观察进行考核。并及时进行意见反馈。
三、 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
(1)学习情境(任务项目)设计
| 学习情境 | 学习目标 | 学习内容 | 评价建议 | 课时数 | 教学建议与说明 |
| 学习情境3: 手动加工V型镶配三套件 | 1.能根据V型镶配三套件产品信息咨询情况学会与客户进行沟通和洽谈,签订生产协议; 2.能够根据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具体工作内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地制定计划,选择工量具及原材料、设备,进行加工费用预算,加工过程评估、工作过程记录的能力,完整体验工作过程、工作流程和产品检验等工作环节 3.熟悉V型镶配三套件质量验收标准; 4.识读V型镶配三套件的零件图,并理解其技术要素; 5.掌握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加工工具的选择方法; 6.明确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加工工序的制定; 7.熟练掌握划线、钻孔、扩孔、铰孔、锪孔等加工和装配操作技术; 8.熟练掌握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检测方法; 9.熟练掌握工作成果评价及技术报告编写方法。 | 1.根据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任务书,进行产品信息与产品加工相关信息与专业知识查询与学习 2.学习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质量验收标 3.学习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图的技术要素解读; 3.学习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加工工具选择方法;学习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工序的制定; 5.进行划线、钻孔、扩孔、铰孔、锪孔等零件加工操作及测量技术和装配训练 6. 学习工作成果评价及技术报告编写方法。 | 1.自我评价内容:学习准备和计划实施的学习效果,工作页填写情况,机械零件加工资料的使用,安全操作情况; 2.小组评价内容:劳动保护能力,沟通和协助能力,5S要求的遵守情况 | 18 | 1.教学中要特别关注操作规范性,贯彻国标 2.零件图、公差、材料等相关知识应结合实习的内容逐渐展开学习 3. 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制定计划、实施计划的能力; 4. 按照“六步”工作法要求,重在学生对工作过程体验,工作方法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工作。 |
教 案
| 教师姓名 | 施卫保 | 教学情境 | 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教学方法 | 采用四步教学法,分组协作,角色扮演 | 情境学习总课时 | 18 | ||
| 授课日期及授课班级 | 教学任务 | 授课日期 | 班级 | 课时 | |||||
| 信息咨询 | 2011机电(1)班 | 2 | |||||||
| 计划与决策 | 2011机电(1)班 | 4 | |||||||
| 实施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 | 2011机电(1)班 | 8 | |||||||
| 检测与评估 | 2011机电(1)班 | 4 | |||||||
| 合计 | |||||||||
| 任务名称、工作任务及学习目标 | 情境一: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工作任务: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学习目标:1、能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信息咨询,认识V型镶配三套件类型、V型镶配三套件的一般结构及功用,V型镶配三套件的结构和热处理特点 2、呢能识读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图、了解V型镶配三套件材料与热处理、划线锯割、锉削、工具量具刀具的使用 3、制定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实施计划 4、掌握下料、划线、锯割、锉削、錾削的工具使用方法、操作技术 5、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与检验 6、掌握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参与学习效果考评的方法 | ||||||||
| 教学重点 | 1、掌握识读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图、了解V型镶配三套件材料与热处理、划线锯割、锉削、工具量具刀具的使用 2、掌握下料、划线、锯割、锉削、錾削的工具使用方法,操作技术 3、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与检验 | ||||||||
| 使用设备及工具 | 教学设备:白板,投影机、挂图、零件模型 工作设备:钳工工作台,虎钳、平板、台式钻床、划线盘 教学工量刀具:板尺,游标卡尺、丝锥、板牙、丝锥架、板牙架 辅助设备及工具:手锯、锉刀、锯条 毛坯件:¢12圆钢12米,¢30圆钢6米 | ||||||||
| 考核评价 | 采用百分制评定:工作成果40%,操作规范30%,工作态度20%,团队协作10% 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方评价成绩加权全平均计算。 | ||||||||
| 备注 | |||||||||
机械零部件手工加工教师工作页3-1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2011机电一体化高职班
| 学习领域 | 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加工 |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90学时 | |||||||
| 学习情境3 | 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学习任务 | 信息咨询 | 学时:2 | |||||
| 目标描述 | 1.明确学习任务,学习业务洽谈 2.零件材料和结构认识,热处理基本知识 3.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需要解决那些问题(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 ||||||||
| 学习内容 | 工作任务 | 知识点与技能点 | |||||||
| 1.进行业务洽谈 2.解读任务书 3.V型镶配三套件材料,钢的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与功用 | 1.洽谈业务的注意事项 2.型材的类型 3.正火与调质 4.零件图的识读 5.配合的相关知识 | ||||||||
| 需填写的任务表单 | 1、业务洽谈报单 2、工作任务调查咨询单 | ||||||||
| 学生组织 | 每组:8 人,分成6个学习小组, 计算机1台,协商讨论,代表发言 | ||||||||
| 学习方法 学习设备 | 学习方法:教师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进行信息收集。 教材,教案,PPT课件,零件模型,零件图、网络课程,多媒体设备,制图标准、《机械设计手册》,工作任务书 | ||||||||
| 指导词 | 教师:明确本次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 指导词: 1、观察V型镶配三套件的结构及功用 2、例举此类零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功能,常用材料 3、V型镶配三套件类零件的各种尺寸如何设计,如何获得 | ||||||||
| 工作过程设计 | |||||||||
| 工作过程 | 工作内容 | 教师指导 | 学生实践 | 教学方式 | 学时 | ||||
| 信息咨询 | 1、分析任务书 2、了解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的结构特点 3、V型镶配三套件工件的表达、材料、热处理 | 1、提供学习任务书及学生分组名单 2、向学生讲解V型镶配三套件有关知识、图样表达、材料知识 3、指导学生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类工件的相关资料、信息查询,收集 | 1.分析任务书 2.钢型材知识、图样表达、材料知识 3.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相关资料、信息查询,收集 4.分组讨论 | 指导词教学,启发引导为主,结合学生讨论进行 | 2 | ||||
| 任务完成要求 | 1、业务洽谈报单 2、工作任务调查咨询单 3、完成工作页填写 | ||||||||
| 总结评价 | 小组集体展示信息咨询结果,教师评价打分 | ||||||||
| 考核方式 | 1、学习态度: 2、工作页完成情况 3、咨询结果展示效果 |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零部件手工加工教师工作页3-2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2011机电一体化高职班
| 学习领域 | 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加工 |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90学时 | ||||||||
| 学习情境3 | 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学习任务 | 计划与决策 | 学时:3 | ||||||
| 目标描述 | 1、熟悉零件的表达与简单机械图的识读 2、解V型镶配三套件材料认识 3、了解钢的正火、淬火、调质、回火等应用 4、进行零件手工加工的基本操作训练 5、完成制定螺纹配合件加工方案 | |||||||||
| 学习内容 | 工作任务 | 知识点与技能点 | ||||||||
| 1、解读零件图、技术要素分析 2、认识V型镶配三套件制作材料 3、了解钢的热处理基本知识 4、零件手工加工的基本操作训练 5、制定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方案 | 1、零件图样表达,技术要素分析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3、锯割、锉削、錾削、划线钻孔训练 4、工艺路线相关知识 | |||||||||
| 需填写的任务表单 | 工作决策单 工艺过程单 | |||||||||
| 学生组织 | 每组:8 人,分成6个学习小组, 计算机1台,协商讨论,代表发言 | |||||||||
| 学习方法 学习设备 | 学习方法: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讨论制定计划决策,教师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 教材,教案,PPT课件,零件模型,零件图、网络课程,多媒体设备,制图标准、钢型材,《机械设计手册》,工艺过程单,工艺决策单 | |||||||||
| 指导词 | 教师:如何让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的工作计划制定? 指导词: 1、怎样解读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图、技术要素分析 2、哪些材料用来制作V型镶配三套件 3、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常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热处理 4、怎样合理安排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工序 | |||||||||
| 工作过程设计 | ||||||||||
| 工作过程 | 工作内容 | 教师指导 | 学生实践 | 教学方式 | 学时 | |||||
| 计划决策 | 1、机械零件图的表达 2、V型镶配三套件用材有那些 3、V型镶配三套件零件的热处理方法 | 1、知识讲解 2、工艺知识介绍 3、进行手工加工基本操作示范 | 1、手工加工基本技能实践 2、制定加工计划 3、展示工作成果 | 指导词教学,启发引导为主,结合学生讨论进行 | 3 | |||||
| 任务完成要求 | 1、学会基本技能操作 2、完成工作计划制定 3、填写决策单 | |||||||||
| 总结评价 | 小组集体展示工作计划制定结果,教师评价打分 | |||||||||
| 考核方式 | 1、学习态度: 2、工作页完成情况 3、工艺决策结果展示效果 |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零部件手工加工教师工作页3-3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2011机电一体化高职班
| 学习领域 | 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加工 |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90学时 | ||||||||
| 学习情境3 | 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学习任务 | 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 | 学时:9 | ||||||
| 目标描述 | 1、进行实施前的准备、组织 2、进行安全与环境保护评价,成本估算、 3、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工件的加工 | |||||||||
| 学习内容 | 工作任务 | 知识点与技能点 | ||||||||
| 1、检查工作场地、减产工件、工量具准备及状态 2、进行工作场地、环境安全检查,进行加工成本估算 3、按照加工方案进行加工 | 1、手工加工基本技能运用 2、下料、划线、锯割、锉削、錾削、钻削、攻丝、套扣运用 3、安全环保知识和技术 | |||||||||
| 需填写的任务表单 | 工作任务实施单 | |||||||||
| 学生组织 | 每组:8 人,分成6个学习小组, 每人一个工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 | |||||||||
| 学习方法 学习设备 | 学习方法:教师介绍工作要求,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学生按照加工方案实施加工,教师巡回指导 零件模型,零件图、加工实施方案,工作台、工具、刀具、量具、毛坯件 | |||||||||
| 指导词 | 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加工操作 指导词: 1.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在工作中要互相关心。 3.及早发现失误,怎样进行弥补? 4.安全第一,要注意保护自己和别人 5.为什么要特备注意工量具的摆放。 | |||||||||
| 工作过程设计 | ||||||||||
| 工作过程 | 工作内容 | 教师指导 | 学生实践 | 教学方式 | 学时 | |||||
| 按照方案加工工件 | 1.按照方案进行加工 2.随时进行检验 3.完成工作实施单填写 | 1、及时规范操作者动作 2、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鼓励学生努力完成任务 | 1、实施工件加工 2、清扫工作现场 | 巡回指导 | 4 | |||||
| 任务完成要求 | 1、完成工作任务 2、进行工作场地清理 3、填写工作实施单 | |||||||||
| 总结评价 | 根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表现,教师评价打分 | |||||||||
| 考核方式 | 1.工作态度: 2.工作完成情况 3.小组评价 4.教师综合评价 |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零部件手工加工教师工作页3-4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2011机电一体化高职班
| 学习领域 | 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加工 |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90学时 | |||||||||
| 学习情境3 | 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学习任务 | 检测与评估 | 学时:4 | |||||||
| 目标描述 | 1、进行检测前的前的准备、组织 2、进行自检,填单 3、进行互检,填单 4、分组进行成果展示,完成点评、考核 | ||||||||||
| 学习内容 | 工作任务 | 知识点与技能点 | |||||||||
| 1、零件精度检测知识学习 2、设计质量检测表 3、完成零件的自检与互检 4、完成成果展示与点评考核 | 1、零件精度检验知识 2、量具正确运用用 3、语言表达能力 | ||||||||||
| 需填写的任务表单 | 工作评价单 工作任务反馈单 | ||||||||||
| 学生组织 | 每组:8 人,分成6个学习小组 | ||||||||||
| 学习方法 学习设备 | 学习方法:教师介绍工作要求,讲解量具使用方法,学生按照检测单进行自检和互检,教师巡回指导 工作台、量具、工件,检测表 | ||||||||||
| 指导词 | 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测量 指导词: 1.如何选择适合零件特点的量具? 2.一定要如实填写,做一个合格的质检员? 3.为什么要如实填写,产品质量对与企业有什么意义? 4.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别人才能了解你 5.你对评价结果有什么意见吗。 | ||||||||||
| 工作过程设计 | |||||||||||
| 工作过程 | 工作内容 | 教师指导 | 学生实践 | 教学方式 | 学时 | ||||||
| 按照检测单进行检测 进行成果展示 | 1.零件检测,填单 2.学习成果展示 3.完成评价考核 | 1、巡回指导动作 2、主持成果展示会 3、主持评价与考核 | 1、实施工件检测,填单 2、进行成果展示 3、清扫工作现场 | 巡回指导 现场展示评价 | 4 | ||||||
| 任务完成要求 | 1.完成工作任务 2.进行工作场地清理 3.填写工作评价单 4.填写工作任务反馈单 5.进行本情境学习效果总评。 | ||||||||||
| 总结评价 | 根据各阶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表现,教师评价打分 | ||||||||||
| 考核内容与方式 | 考核内容 | 考核方式 | |||||||||
| 1、工作态度:20分 2、工作成果40分 3、操作规范30分 4、团结协作10分 | 1.个人自评:20% 2.小组评价:30% 3.教师综合评价:50% | ||||||||||
(3)工作页(学生作业单)设计
情境三: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一、工作任务及学习要求
| 学习情境 | 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工作任务 | 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学时 | 18 | ||||||||||||
| 工作任务 描述 | 我院机电工程系接到为某企业生产V型镶配三套件50套,要求工期6天。机电系接到信息后,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业务洽谈,信息咨讯,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条件准备,加工实施,质量检验,产品交货等全部由2011机电一体化班级学生担任。学生在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的生产过程中,学习机械配合、金属材料、机械识图,质量检测、手工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产品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生产流程管理等企业生产经验。 | ||||||||||||||||
| 工作内容 | 1、与委托方进行产品生产业务洽谈; 2、通过信息咨询,了解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时必须了解的机械配合基本知识,V型镶配三套件结构,材料认识以及热处理基本知识掌握手工加工基本技能,机械测量的工具使用方法。 3、掌握配合件的检测 4、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与检验 5、掌握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参与学习效果考评的方法 | ||||||||||||||||
| 工件参考图 | 一、课题布置:燕尾配合加工 图(1) 技术要求 1.配合间隙≤0.06mm 2.翻面配合间隙≤0.06mm 3不得使用砂皮光整平面 | ||||||||||||||||
| 教学过程 | |||||||||||||||||
| 二、课题讲解 1、零件图分析 图形分析:该图形为两件配合组成,其中件I为凸件,件II为凹件,由燕尾部分配合组成一个整体,两板件的厚度为8mm,外形尺寸90x60mm。 技术要求:配合面表面粗糙度要求Ra3.2um,燕尾部分要求有0.06mm的对称度,并且配合后整体配合件有0.02mm垂直度要求,配合面平面度要求0.02mm。 基准分析:其设计基准为燕尾部分的中心轴线,加工和测量基准为A、B基准面。 2、确定加工工艺方案 该图形为两个单独的燕尾零件配合,其加工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两种: 方法①:单件分开加工法。即根据零件图给定的尺寸,分别加工单个零件,具体如下: 首先加工件I时,识读燕尾配合图及件I零件图,确定加工基准、测量基准,件I加工工序如下: 1)备料后,外形尺寸及形位公差由铣床、磨床加工到位。 2)划线——燕尾部分 3)锯削——废料去除,保证余量0.5mm 4)锉削——粗加工燕尾部分,保证余量0.1-0.2mm 5)锉削——精修燕尾各部分,保证尺寸、角度、表面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专用样板检测) 6)去毛刺、倒角 再加工件II,按照件I的加工方法完成,两者分开加工,互不干涉。 方法②:配合加工法。即先加工燕尾配合件I,再将零件配合间隙放入件II进行加工,具体如下: 件I按 方法①中的件I加工工序加工到位。 件II按方法①中的方法制作,但保留0.01-0.05mm进行修配。 相比加工件I加工件II多一步工序,即去除内部余量时先打排再用錾子去除废料。 优缺点分析: 方法①:可准确加工出各个零件的实际尺寸,任选二件即可配合使用,但每件加工要求高,适用于批量生产 方法②:可保证零件加工完成后两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但单件零件尺寸精度较低,适用于单件生产 由于该燕尾配合属于单件生产,且需要保证间隙,方法①加工对于学生,难度较大,而采用方法②进行操作,可减少学生加工难度,并能保证配合尺寸和配合间隙。 故选用方法②来完成该零件的加工。 | |||||||||||||||||
| 教学过程 | |||||||||||||||||
| 3、工艺安排 3.1检查工件的毛坯: 1)用钢直尺检查外形尺寸是否有足够的加工余量; 2)检查外形精度误差是否过大。 图1.1 3.2外形整理:(如图1.1) 1)整边(平行度、垂直度、平面度)都附合图纸尺寸要求 90mm×60mm×8mm ; 2)形状精度是配合精度的基础。 3.3划线: 按图样划线要找出外形基准的中心(对称面)线,以外形边作基准找出燕尾线 两边画线。(如图1.2) 如图1.2 注:1)线条要清晰、细、不重复。2)不能划错(看清尺寸要求) 3)复查(可用直尺复查) 4)用V型块作为辅助工件找线。 | |||||||||||||||||
| 教学过程 | |||||||||||||||||
| 3.4打样冲及钻工艺、排孔: 按画好的线进行打工艺孔及线段的样冲孔和排孔 (如下图), 1、对孔加工的圆心、工艺孔打样冲,而排孔的只有对称线中间的打工艺孔,其余找一条2mm线来代替。 2、用¢3钻头钻工艺孔和排孔,钻速1000转/分。 注:钻排孔时要从中间的孔往两边钻,一个接一个,如果出现转偏就留出余量,把其余的孔钻好再将工件反过来加工。 3.5加工燕尾凸件(基准件)如下图所示: 1)按划线锯削材料留有加工余量0.8~1.2mm;(如下图1.3) 图1.3 2)锉削燕尾槽的一角完成60°±2′及20mm尺寸,达到表面粗糙度Ra3.2 的要求. A、利用外能角度尺跟深度千分尺控制深度20mm及与顶面的平行度。 B、用万能角度尺控制60°角。 C、利用圆柱测量棒间接测量法,控制边角测量尺寸L。 3.6加工燕尾凹件 加工凹件工艺跟凸件区别在于凹面底边使用錾子去除废料。 | |||||||||||||||||
| 教学过程 | |||||||||||||||||
| 4、加工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尺寸的间接测量(重点): 讲解、分析参数40±0.10尺寸不能直接测量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如图2所示 图(2) 该零件加工时,选用的基准为90mm的底面和两侧面,由于40±0.10的尺寸在燕尾两尖角处,通用量具无法测量燕尾根部,且影响该尺寸的因素很多,例如该部位是否清角、是否倒角等。所以在测量该尺寸时,通常利用圆棒来间接测量。 2)间接尺寸的计算及分析(难点) 利用公式推导图2参数L尺寸,解析L尺寸与40±0.10尺寸的关系。 尺寸L=40+L1+L2 由于40±0.10是定值,L1=L2 ,所以只需计算出L1或L2其中一个尺寸,即可算出L尺寸。用L减去L1(L2)X2 即可得到40±0.10的尺寸。 最后通过测量、计算的到的结果符合40±0.10,则尺寸加工满足图样要求L1或L2的尺寸,可根据燕尾尺寸和圆柱尺寸来进行计算。最终计算得L1=L2=13.66mm。如图3所示 图(3) | |||||||||||||||||
| 教学过程 | |||||||||||||||||
| 3)间接尺寸L3的说明 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测量L3尺寸(零件图1上并没有该尺寸)以及如何分配L3的偏差和公差(基本偏差按js:标准公差按)? L3尺寸需经过计算得出,正反测量可保证燕尾居中。 其目的:要保证÷0.06能达标 若不分别以两端面为基准测量L3尺寸,仅仅只测量出L尺寸,即使L符合图纸要求(即40±0.10)也不能保证燕尾部分在整个零件上居中,若两件都不能保证÷0.06的要求,则零件即使配合起来,其两端面也会发生错位,而无法保证90±0.02mm。 三、课题示范操作 1)划线时注意划线方法,采用立体划线更为合适。 2)锉削姿势规范,废料去除采用对角锯削,最后余量粗齿锉去除。 3)间接测量示范 用教具演示尺寸40±0.10的正确测量方法。 在实习课中,用千分尺及2个Φ10圆柱测量L尺寸进行演示。如图(3) 四、学习练习,巡回指导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文明生产。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操作,有安全隐患几时排除。按本校《安全操作规程》的《生产实习安全操作规程》、《钳工实习安全操作规程》以及《设备操作规程》的《台式钻床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2、规范操作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应随时规范学生操作,指出操作错误,并及时纠正 1、本课题重点的学习,应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 |||||||||||||||||
| 工作流程 | 1、信息咨询---解读任务书学习配合件类型、特点,V型镶配三套件的结构钢的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与功用识读零件图、了解材料与热处理、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工具量具刀具的使用; 2、计划与决策---解读零件图、装配图要素认识螺纹材料了解钢的热处理基本知识零件手工加工的基本操作训练制定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方案; 3、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检查工作场地、检查工件、工量具准备及状态进行工作场地、环境安全检查,进行加工成本估算按照加工方案进行加工; 4、 检测与评估--零件精度检测知识学习设计质量检测表完成零件的自检与互检完成成果展示与点评考核。 | ||||||||||||||||
| 工作任务实施 | 明确任务---我们要干什么? | ||||||||||||||||
| 知识学习---完成任务需要学习那些知识? | |||||||||||||||||
| 工作条件---完成任务需要哪些工具、量具、材料? | |||||||||||||||||
| 技能学习---完成任务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 |||||||||||||||||
| 工作计划---完成任务需从哪些方面入手? | |||||||||||||||||
| 分工协作---小组人员如何分工,你本人承担什么任务? | |||||||||||||||||
| 任务实施的具体方案,关键环节如何保证,你在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 |||||||||||||||||
| 质量检测---你都采用了哪些工具、量具对那些部位进行了检测,效果如何? | |||||||||||||||||
| 成果展示与评价---你准备如何展示你的学习成果,最终评价结果如何? | |||||||||||||||||
| 意见反馈---老师和同学对你的学习成果都有哪些主要评价 | |||||||||||||||||
| 学习心得 (不少于500字) | |||||||||||||||||
| 总结评价 | 1、学生自评结果及建议: 2、同学互评结果及建议: 3、教师总评结果及建议: | ||||||||||||||||
| 考核标准 | 考核项目 | 工作态度20分 | 操作规范30分 | 工作成果40分 | 团结协作10分 | 合计 | 权重 | 分值 | |||||||||
| 个人自评 | 20% | ||||||||||||||||
| 小组评价 | 30% | ||||||||||||||||
| 教师评价 | 50% | ||||||||||||||||
| 总评分 | |||||||||||||||||
| 组别 | 组长 | 学习者 | 教师 | ||||||||||||||
工作任务单
| 工作任务 | 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的手工加工 | 学时 | 18 | |
| 工作任务 描述 | 我院机电工程系接到为某企业生产V型镶配三套件50套,要求工期6天。机电系接到信息后,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业务洽谈,信息咨讯,工作计划制定,工作条件准备,加工实施,质量检验,产品交货等全部由2011机电一体化班级学生担任。学生在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的生产过程中,学习机械配合、金属材料、机械识图,质量检测、手工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产品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生产流程管理等企业生产经验。 | |||
| 工作内容 | 1、与委托方进行产品生产业务洽谈; 2、通过信息咨询,了解进行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时必须了解的机械配合基本知识,V型镶配三套件结构,材料认识以及热处理基本知识掌握手工加工基本技能,机械测量的工具使用方法。 3、掌握配合件的检测 4、完成V型镶配三套件加工与检验 5、掌握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参与学习效果考评的方法 | |||
业务洽谈报单
| 洽谈内容 | 合作方式 | ||||
| 货物数量 | 制作材料 | ||||
| 交货日期 | 交货地点 | ||||
| 技术资料 | |||||
| 费用结算 | |||||
| 委托方 | 代表签字 | ||||
| 受托方 | 代表签字 | ||||
| 备注 | |||||
工作任务调查咨询单
| 学习领域 | 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加工 |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 ||||
| 学习情境 | 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 | 学习任务 | 手工制作V型镶配三套件 | 学时:18 | ||
| 学生姓名: 班级: 专业: | ||||||
| 工作任务: | 咨询内容 | |||||
教师签名:
工作过程计划单
学习情境: 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 学习组:
| 序号 | 工序名称 | 具体工作内容 | 工量具 | 场地 | 课时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意见反馈 | ||||||
| 组长 | 成员 | |||||
学习情境: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 学习组:
| 序号 | 工序名称 | 具体工作内容 | 工量具 | 负责人 | 参与人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学习组名称 | 组长 | ||||
| 教师审核 | |||||
学习情境: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
教学
| 目标 | ||||||
| 参考 学时 | 授课 地点 | |||||
| 教学 内容 | 一、知识点 1、 2、 3、 4 5、 二、技能点 1、 2、 3、 4、 | |||||
| 教学 重点 难点 与 解决 办法 |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三、解决办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现场分析法、练习法、启发式法、故障排除方法等。 | |||||
| 教学 条件 | ||||||
| 任务 分解 | ||||||
| 教学过程组织实施 | ||||||
| 步骤 | 教与学的内容 | 教学方法 | 参考 时间 | |||
| 任务 布置 | 1. 情景再现,明确任务 2. 根据业务洽谈结果,分析图纸,要求制定工作方案 3.要用到哪些工具和仪器仪表? 4.我们必须具备哪些知识? 5.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技能? | 讲授法 演示法 案例教学法 | ||||
| 任务 分析 | 1. 分组讨论完成信息咨询任务,完成任务应具备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 2.小组成员如何进行分工? 3.施工准备应有哪些预案,有无关键工作? | 引导法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 ||||
| 知识 准备 | 一、教师讲授以下新知识 1、 2、 3、 4、 二、学生自学以下新知识 三、汇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教师集中讲授 |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网络、教材等进行信息咨询,教师进行主要知识点讲解,并进行技术示范。学生进行记录。 | ||||
| 任务 实施 | 讲授法 现场分析法 启发式教学法 练习法 故障排除方法 | |||||
| 检查 | 1.学生对照任务要求和学习目标自我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知识掌握情况。 3.教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情况进行审查。 | 提问引导法 小组讨论法 | ||||
| 评估 | 1.每组派一个代表讲述本组成员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任务完成质量情况,小组其他同学可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 3.教师填写教师评价表。 | 多媒体演示法 提问法 | ||||
| 作业 | ||||||
学习情境: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
| 评鉴项目 | 评价意见 | 意见来源 | 响应结果 |
学习情境:V型镶配三套件的加工
| 检查项目 | 标准数据 | 分值 | 实测数据 | 评分 | 备注 |
注重过程性和阶段性考核,每一个学习情境完成后进行一次考核,所有的学习情境完成后,按照各个学习情境所占权重,加权计算总成绩。每一个学习情境按照学生遵守生产规范、作业情况、各单项任务完成情况和综合项目完成情况及个人在团队合作项目里的表现来定成绩。考核过程采用动态管理,各阶段成绩透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自己的优点,提高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表一: 学习行动一考核评价表
| 学习行动二 | 机械零件的手工加工 | ||||||||
| 实施过程载体 | 螺纹配合件的手工制作 | ||||||||
| 具体评分内容 | 标准分值 | 自我评分分值×20% | 班组评分分值×30% | 教师评分分值×50% | |||||
| 学习行动阶段: | |||||||||
| 是否清楚该阶段的目标任务 | 10 | ||||||||
| 学习过程是否严谨认真 | 20 | ||||||||
| 动手过程是否符合规则 | 20 | ||||||||
| 是否完成 | 10 | ||||||||
| 行动结果评价: | |||||||||
| 结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 15 | ||||||||
| 材料消耗是否合理 | 10 | ||||||||
| 其他: | |||||||||
| 对任务设置合理性的评价: | 5 | ||||||||
| 对任务是否有创造性的改进建议: | 10 | ||||||||
| 核 分 | 100 | ||||||||
| 阶段总得分 | 100 | ||||||||
| 班组评语: | |||||||||
| 教师评语: | |||||||||
| 被评价者签名 | 日期 | 组长签名 | 日期 | 教师签名 | 日期 | ||||
| 评价内容 | 权重 | 阶段得分 | 总得分 |
| 学习行动一—螺纹配合件的制作 | 15% | ||
| 学习行动二—鸭嘴锤的制作 | 20% | ||
| 学习行动三—V型镶配三套件的制作 | 20% | ||
| 学习行动四—万能分度头的拆解与装配 | 20% | ||
| 学习行动五—台虎钳的制作 | 25% | ||
| 班级: | 姓名: | 学号: | 教师签名: |
1、实施时间:2014年8月--2015年1月。为该课程进行一体化教学实施阶段;
2、实施班级:2013机电一体化1班
3、实施地点:学院机械加工实训中心,手工加工一体化教室。
4、实施团队:主将教师---施卫保,助讲---张立升
5、课时安排:每周2次,第一次2节课,第二次4节连上。
五、预期成效(包括建设成果)
在第一轮的一体化教学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教改力度,突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参与,团结协作,自我展示评价的能力,进一步探索以过程性考核为核心的考核评价规律,完善学生工作页,为我系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树立一个参照样板。
六、保障措施
1.课程团队(师资)建设
主讲教师:施卫保,副教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教学30年,进行过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教学经验较为丰富。
助讲教师:张立升,研究生、助讲,从事过手工加工教学,有在在工厂2年工作经历,聪明勤学。
2.教学条件(场地)建设
建有40个工位的钳工工作台,配备有常用加工和检测工量具,能满足一体化教学,系里会配置多媒体设备。
3.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学录像、技术资料等)建设
已经基本完成了精品课程建设和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丰富,同时建成了网络课程平台,可供学生学习。
七、课时经费预算
2014年—2015年第一学期进行实验教学,第二学期进行经验总结完善;2015年---2016年第一学期进行第二轮教学实验,第二学期进行成果总结,结题;
注:建设周期:2年(2学期组织实施,2学期完善总结成果)
项目经费:5000元(合200学时,25元/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