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办我校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的通知
各系(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尽早树立奋斗目标,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规划好大学三年的生活,对推动学校学风班风建设和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选拔学生参加今年九月份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学校举办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现将比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请各系院做好指导和预赛选拔等各项组织工作:
一、参赛对象:全校在校学生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承办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协会
三、比赛规程
1. 大赛主题
寻找差距,整合资源,打造就业竞争力
2. 大赛日程
| 大赛阶段 | 主 要 内 容 | 日程安排 | 
| 报名参赛 | 收取学生参赛报名表、做好编号和归档工作。 | 2011年3月16日-3月31日 | 
| 系(院)辅导 | 各系(院)对报名参赛的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 | 2011年3月16日-4月29日 | 
| 参赛作品 撰写及提交  | 各系院负责老师收取参赛报名表及书面参赛作品一份(A4打印稿)及电子版作品。 | 2011年5月9日前,具体时间各系院自定 | 
| 系(院)初赛 | 各系(院)进行初赛(作品评选及现场展示) | 2011年5月20日前 | 
| 选送优秀作品 | 指导老师对优秀作品作进一步指导、修改,各系(院)于6月3日前选送2~3篇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半决赛 | 2011年6月3日 | 
| 学校半决赛 | 学生处组织入围学生的作品进行文案评选。评选出前10名的选手晋级学校决赛。 | 2011年6月6日-6月17日 | 
| 决赛作品提交 | 指导老师对晋级决赛的选手进行指导, 选手对作品进行修改,准时提交作品。 | 2011年6月30日 | 
| 学校决赛 | 学校通过对作品文案评选,于暑假前评出后5名为三等奖获得者,前5名选手利用暑假期间准备作品现场展示环节(展示10分钟,提问环节2分钟),根据作品文案和作品现场展示成绩决出一、二等奖。 | 2011年9月(具体时间待定) | 
(1)系(院)初赛、学校决赛及相关系列活动信息详见宣传海报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网(http://jyzx.gdqy.edu.cn/)请大家关注。
(2)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可由学生自己选择或由系院指定。
(3)各系(院)请于2011年5月9日前将所有参赛选手名单、参赛作品、初赛宣传海报照片、作品现场展示环节等相关资料发到邮箱377322686@qq.com。
(4)请各系(院)把围绕初赛的活动安排提前一周交学生处陈志伟老师,学生处将组织人员对各系院组织活动的情况进行评比。
3. 大赛作品提交
(1)参赛学生需提交的参赛作品: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作品,包括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测评系统上完成的测评报告。
(2)参赛学生提交作品时间: 2011年5月9日前,具体时间由各系院自定。
(3)参赛作品提交方式:
参赛学生向所在系(院)提交书面及电子版参赛作品一份(A4打印稿,黑白、彩色均可)。
4、参赛作品评选规则:
(1)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评选将以近期目标规划为评选重点,近期目标规划指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的职业生涯规划。
(2)参赛选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按照“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目标设定、实施策略、评估调整”等步骤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学校的测评中心进行人才测评报告,可作为自我认知的辅助手段。
(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真实姓名、性别、学校、班级、指导老师、联系电话、E-MAIL等相关信息。参赛作品要求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格式清晰,版面美观大方,创意新颖,能充分体现个性而不落俗套,文如其人,能充分展现参赛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能充分展现当代青年人的职业新人形象。
(4)本次大赛评选活动将以合适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作为主要评选标准,评分重点是在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后,怎样整合资源,实现自己的目标。淡化文学性和艺术性。
(5)选择“自主创业”的参赛选手,需提交一份“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是参加此类竞赛选手的另一项评选内容。
(6)系(院)初赛应包括对参赛选手的作品文案和现场展示两个环节进行评比,评选标准见附件二,其中“参赛作品”的权重占70%,“作品现场展示”的权重占30%。
四、奖项设置:
1、大赛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胜奖视作品情况决定。
2、本次大赛还将设优秀组织奖2名,以奖励在本次活动中宣传力度大、组织工作到位、参赛人数比例较大、上交作品质量高的系(院)。
3、优秀指导老师5名。
五、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者均需准确、完整填写“参赛报名表”,填写不完整或填写错误、内容虚假等将不被接纳,由此而发生的任何争议将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2、在往届大赛中获得过以下奖项者不得参加本届大赛:省级决赛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获得者、省级决赛优胜奖者。
3、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稿,请自行保留底稿。
4、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并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
5、获奖作品如发现有抄袭、盗用、作弊等不法手段、或有出售、商业推广及直接或间接商业目的的、或不符合规定及违反他人著作权的,即予取消其参赛资格、追回奖励,且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6、所有参赛作品的著作权、版权归参赛者和主办方共同所有,主办方有权将所有入选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发行等。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参赛作品均需征得主办方书面同意。
7、参赛者若违反本比赛规程的任何条款,主、承办方有权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或取消其已获得的奖项并要求返还奖品,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损害赔偿的权利。
8、大赛主、承办方不承担因参赛作品所致的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9、所有报名参赛者均被视为同意并自愿遵守本届大赛比赛规程。除非另行规定,本比赛规程为参赛者和主、承办方就大赛的相关事宜达成的书面协议,受法律保护。
六、比赛咨询与服务
各系院做好比赛的咨询和辅导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选送优质作品参加学校半决赛。学校学生处、就业办负责老师为何翠萍、陈志伟、张伟强三位老师。
七、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
附件一:参赛作品设计与撰写要求
附件二: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四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评分标准
附件三:参赛报名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协会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一:
参赛作品设计与撰写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知己、知彼,合理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并以最优的策略、高效的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
1自我认知(知己):
根据“360度评估”、“职业生涯规划测评”等方法,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个性特征等,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够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最看重什么?人-岗是否匹配? 建议应用非正式评估手段进行自我认知,测评手段作为辅助。
2职业认知(知彼):
通过多种途径(书籍、互联网、社会实践、专家咨询、生涯人物访谈等)和方法(外部环境分析、目标职业分析、职业素质测评、SWOT分析等),全面了解目标行业、目标职业、目标企业(用人单位)的相关资讯,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就业机会、职业选择、家庭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理性评估职业机会。
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确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路径。
✓制定行动计划和策略(重点):围绕职业目标的实现,制定具有针对性、明确性与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在校大学生要重视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在行动计划和策略制定完成后,要加强学习、要高效行动,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完成。
✓与时俱进,灵活调整(重点):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组织环境、个人成长曲线等变化以及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更好地主动把握人生,主动适应、利用各种变化,我们需要定期评估、反馈、调整、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拟定备选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都是非常必要的。
附件二: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评分标准
文案作品评分标准:
1. 职业规划设计思路————分数:25%
作品完整、符合逻辑10%;文字表达流畅10%;美观性5%
2. 职业规划设计书内容————分数:75%
(1)认识自我,准确职业定位(知己)————分数:10%
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以及其它评估方法,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行为风格、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等,作为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和策略的基础。
通过人才测评,参赛学生是否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够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最看重什么?人与岗是否匹配?
(2)评估职业机会(知彼) ————分数:15%
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获取目标行业、目标职业、目标企业(用人单位)的相关资讯,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就业机会、职业选择、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社会需求等因素,理性评估职业机会,以此作为设定自己职业目标的基础。
(3)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设置 ————分数:15%
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确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路径。
参赛学生所选择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路径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参赛学生是否考虑清楚: 我想哪一条路线发展?我能够往哪一条路线发展?我可以从哪一条路线发展?
(4)规划与实施计划 ————分数:23%
围绕职业目标的实现,制定具有针对性、明确性与可行性的行动计划,特别是要详尽制定好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在行动计划和策略制定完成后,要采取高效的行动,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
(5)评估与备选方案————分数:12%
根据自我发展、环境改变、社会变迁以及其它不可预测的因素,主动适应各种变化,及时评估,体现出职业规划的灵活性,不断修正、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现场展示评分标准:
A 个人形象展示:能充分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职场新人的职业形象。(满分10分)
B 语言表达能力:发音与吐词清晰、语言流畅、层次清楚;内容丰富有条理,逻辑性强;用词恰当。(满分20分)
C 现场演讲感染力:演讲充满激情,善于引导现场观众,肢体语言恰当、丰富,能够感染他人。(满分10分)
D 作品PPT设计制作:作品PPT设计层次清晰,版面设计新颖;对作品各项内容的关键点提炼准确、重点突出。(满分30分)
E 回答问题:语言表达和思路清晰、对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准确、应变能力强。(满分30分)
最后总分=文案作品得分×70% + 现场展示得分×30%
优秀组织奖评分标准:
A 本次比赛宣传力度与组织工作到位情况.。(满分20分)
(各系院上交的宣传工作材料(宣传单,通知,图片,相片等等)以及安排职协干部进行对各系院宣传工作的检查。)报名参赛人数比例(以0708级学生人数为分母)10-20%,得5分;21-40%,得10分;41%-50%,得15分;51%以上,得20分。
B 参赛选手占各系院人数的比例大小。(满分35)
(各系院初赛上交作品数量占系院09、10级学生人数的比例。要求各系院在初赛后将初赛作品的电子版交到学生处进行统计。)
各系院参赛人数比例=该系院电子版作品数量/该系院09、10级学生人数×100%
6%-10%,得5分;11%-15%,得10分;16%-20%,得15分;21%-25%,得20分;26%-30%,得25分;31%-35%,得30分,36%以上,得35分。
C 初赛是否有举行现场评选活动,若有的,其现场的秩序与气氛活跃程度。(满分10)
(此项分数由学生处组织检查评分。如果有现场评选活动,基本分为5分。另外5分取决于活动的规模、参与的人数、及现场的气氛。如果没有现场评选活动,则此项0分。)
D 初赛的策划创新度。(满分5分)
E 选手作品的总体水平。(满分20分)获一等奖每个加10分;获二等奖每个加5分;获三等奖每个加3分;优胜奖每个加2分,加满即止。
F 系(院)的指导力度。(满分10分)
举行两场以上的专题讲座的,加2分,每加一场,得2分,最高6分;另指导老师指导进校半决赛的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的,指导学生2次的,得2分,每加一次,得1分,4分止(由参加半决赛的学生汇报老师的指导情况进行打分)。
优秀指导老师评选标准
参评对象:一、二、三等奖选手的指导老师
评分标准: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修改(占60分,由一、二、三等奖选手给自己的指导老师评分),指导学生获奖人数多、学生作品质量高(占40分,获一等奖每个加20分;获二等奖每个加15分;获三等奖每个加10分;优胜奖每个加5分,加满即止)。
附件三: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参赛报名表
报名日期 年 月 日 编 号: 系(院)第 号
| 所在班别 | 照 片  | ||||
| 姓 名 | 性 别 | ||||
| 出生年月 | 政治面貌 | ||||
| 电 话 | 住 址 | ||||
| 手 机 | |||||
| 职业理想 | |||||
| 系 (院) 推 荐 意 见  | 系(院)盖章  | ||||
1.请系(院)按作品提交的先后顺序给予编号,在提交系(院)评选结果时,把所有的报名参赛表按顺序整理好,一起提交。
2.系(院)推荐意见处请说明是否具备必备的内容,是否推荐参加学校决赛(系(院)初赛通过者必须填写该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