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程技术交底,设计图纸;
2、《屋面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107—1999、GB50207—2002)、
3、《新型沥青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北京市标准DBJ01-16-94)《建筑防水工程手册》、《新型建筑材料实用手册》;
4、《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防水材料;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世茂龙河项目C区A07、09地块
2、材料选择:上人屋面与地下室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斜屋面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面层瓦)
3、施工方法:热熔法一层铺贴;涂刷。
4、工程质量:合格
三、施工准备
1、 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人员持证上岗,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能按有关操作规程,规范及有关工艺要求施工。
预先编制本工程的验收计划,为确保工程质量创造条件。
对于复杂的施工分项以及重要施工部位,要事先编制具体施工方案,并经过建设单位及监理部门审定。
2、人员准备:
该项目工程人员安排如下:
| 序号 | 工 种 | 人数 | 工 作 内 容 |
| 1 | 技术人员 | 2 | 编制方案、制定措施、整理资料、技术交底 |
| 2 | 质安人员 | 2 | 质量安全监督、工程验收 |
| 3 | 测量人员 | 4 | 放线 |
| 4 | 采购人员 | 3 | 材料供应及时通知检验 |
| 5 | 主要施工人员 | 10 | 清除层面杂质灰尘,涂刷胶粘剂、铺贴卷材、表层处理 |
| 6 | 机械设备 | 1 | 维修所有机械小工具等 |
| 7 | 零星 | 3 | 零星工程 |
3.1、材料性能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SBS改性沥青为主要材料加工制成,是近年来深受社会推崇的一种新型防水卷材,具有高温不流淌,低温柔度好,延伸率大,不脆裂,耐疲劳,抗老化,韧性强,抗撕裂强度和耐穿刺性能好,使用寿命长,防水性能优异。采用热熔施工法,把卷材热熔搭接,熔合为一体,形成防水层,达到防水效果。
执行标准:GB18242-2006
3.2、配套材料
1.基层处理剂:采用改性沥青涂料。
2.嵌缝密封膏:沥青密封膏。
3.3、辅助材料
主要包括:工业汽油等,用于胶粘剂清洗机具、喷灯燃料使用。
4、设备机械配备
对该工程的施工计划投入以下机械设备及工具:
| 序号 | 机械设备及工具名称 | 数量 | 用途 | 进场计划 |
| 1 | 小平铲、扫帚 | 10把 | 清理基层 | 开工前全部进场 |
| 2 | 滚动刷 | 5把 | 涂布胶粘剂(冷底油) | |
| 3 | 铁桶 | 5个 | 分装胶粘剂(冷底油) | |
| 4 | 汽油喷灯 | 10个 | 热熔卷材用 | |
| 5 | 剪刀 | 5把 | 裁剪卷材用 | |
| 7 | 卷尺 | 2个 | 度量尺寸用 | |
| 8 | 干粉灭火器 | 5个 | 消防设施 |
1、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涂刷基层处理剂 铺贴附加层 热熔 防水卷材铺贴 热熔封边 质量验收
2、基层处理
1.1、找平层应以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基层与突出屋面的结构(如天窗、变形缝、排汽道、管道等)相连的阴阳角;基层与立面墙、排水沟、排水口、沟脊的边缘相连的转角处应抹成光滑的圆弧形,其半径一般为50mm。
1.2、找平层上应无明显湿渍,基层干燥,含水率小于9%,可用面积约1m2,厚为1.5~2.0mm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表面上,放置2~3h,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珠,可满足施工要求。
1.3、基层表面应坚实具有一定的强度,清洁干净,表面无浮土、砂粒等污物,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松动,要求抹平压光,对于残留的砂浆块或突起物应以铲刀削平。
1.4、阴阳角应抹成半径为50mm均匀光滑的小圆角。
1.5、穿墙管道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接缝严密,若有铁锈、油污应以钢丝刷、砂纸、溶剂等予以清理干净。
3、施工工艺
3.1.涂刷基层处理剂:用长把排刷把冷底子油涂刷在干净干燥的基层表面上,复杂部位用油漆刷刷涂,要求不露白,涂刷均匀。干燥4h以上至不粘脚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2附加层施工
对所有的阴阳角部位、立面墙与平面交接处做附加层处理,附加层宽度一般为300mm。对凸出基层部位部分做300mm宽附加层。
3.3.试铺定位
在基层上弹出基准线,把卷材试铺定位。
—应将卷材顺长方向进行配置,使卷材长向与排水方向垂直,卷材搭接要顺流水坡方向,不应成逆向。如下图
。
3.4.卷材铺贴
熔焊火焰与卷材和基层表面的相对位置
1、喷咀;2、火焰;3、改性沥青卷材;4、水泥砂浆找平层;5、混凝土层;6、卷材防水层
3.5.铺贴平面和立面连接部位的卷材
在铺平面与立面相连的卷材,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应空鼓。立面墙上防水层应满粘。
3.6.屋面女儿墙防水施工。
女儿墙防水层施工时,应先铺贴平面,然后由下向上铺贴,使卷材紧贴阴角,不能空鼓。在女儿墙上满粘卷材,粘贴要牢固,在女儿墙预留收口处满粘卷材,并使上层卷材长出下层卷材不小于30mm,收头用水泥砂浆固定。
3.7.主要节点构造做法
3.8卷材收头部位处理:
卷材防水层收头部位,上层卷材盖过下层卷材30mm,然后剪切60mm卷材覆盖在收头部位,收头处卷材端头应裁齐后压入凹槽内,用密封膏封严。
四、不上屋面聚氨酯防水涂料
一、操作工艺
1、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基层→涂刷底胶→细部附加层→第一层涂膜→第二层涂膜→第三层涂膜和粘石渣
1)清扫基层:用铲刀将粘在找平层上的灰皮除掉,用扫帚将尘土清扫干净,尤其是管根、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要仔细清理。如有油污时,应用钢丝刷和砂纸刷掉。表面必须平整,凹陷上要用1∶3水泥砂浆找平。
2)涂刷底胶: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 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用滚动刷或油漆刷蘸底胶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过薄也不得过厚,涂刷量以0.2kg/m2左右为宜。涂刷后应干燥4h以上,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
3)细部附加层:将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按甲组份∶乙组份=1∶1.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用油漆刷蘸涂料在地漏、管道根、阴阳角和出水口等容易漏水和薄弱部位均匀涂刷,不得漏刷(地面与墙面交接处,涂膜防水拐墙上做100㎜高)。
4)第一层涂膜: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苯按1∶1.5∶0.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后,倒入拌料桶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约5min),用橡胶刮板或油漆刷刮涂一层兴料,厚度要均匀一致刮涂量以0.8~1.0kg/m2为宜,从内往外退着操作。
5)第二层涂膜:第一层涂膜后,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按第一遍材料配比方法,进行第二遍涂膜操作,为使涂膜厚度均匀,刮涂方向必须与第一遍刮涂方向垂直,刮涂量与第一遍同。
6)第三层涂膜:第二层涂膜固化后,第二层涂膜固化后,仍按前两遍的材料配比搅拌好涂膜材料,进行第三遍刮涂,刮少量以0.4~0.5 kg/m2为宜,涂完之后未固化时,可在涂膜表面稀撒干净的ф2~ф3㎜料径的石渣,以增加与水泥砂浆覆盖层的粘结力。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当天操作量配料,不得搅拌过多。如涂料粘度过大不便涂刮时,可加入少量二甲苯进行稀释,加入量不得大于乙料的10%。如甲、乙料混合后固化过快,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话磷酸或苯磺酰氯化缓凝剂,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5%;如涂膜固化太慢,可加入少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促凝剂;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3%。
涂膜防水做完,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进行蓄水试验,24h无渗漏,可进行面层施工。
二、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所用涂膜防水材料的品种、牌号及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防水涂料技术性能四项指标必须经试验室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涂膜防水层与预埋件、表面坡度等细部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不得有渗漏现象(蓄水24h观察无渗漏)。
3)找平层含水率低于9%,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2、基本项目:
1)涂膜层兴刷均匀,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不露底。保护层和防水层粘结牢固,紧密结合,不得有损伤。
2)底胶和涂料附加层的涂刷方法、搭接收头,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粘结牢固、紧密,接缝封严,无空鼓。
3)表层如发现有不合格之处,应按规范要求重新涂刷搭接,并经有关人员认证。
4)涂膜层不起泡、不流淌,平整无凹凸,颜色亮度一致,与管件、洁具、地脚螺丝、地漏、排水口等接缝严密,收头圆滑。
四、质量检查与要求
4.1.屋面防水完工后,经24小时蓄水试验后无渗漏即为合格。
4.2所选用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GB18242-2000要求,产品应附有现场取样进行复核验证的质量检测报告或其他有关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4.3卷材与卷材的搭接缝必须粘结牢固,封闭严密。不允许有皱折、孔洞、翘边脱层、滑移或影响渗漏水的其他外观缺陷存在。
4.4卷材与穿墙管之间粘结牢固,卷材的末端收头部位,必须封闭严密。
4.5卷材防水层不允许有渗漏水的现象存在。
5、成品保护
5.1.施工人员应穿软质胶底鞋,严禁穿带钉的硬底鞋。在施工过程中,严禁非本工序人员进入现场。
5.2.防水上堆料放物,都应轻拿轻放,并加以方木铺垫。
6.3.施工用的小推车腿均应做包扎处理,防水层如搭设临时架子,架子管下口应加板材铺垫,以防破坏防水层。
5.4.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可直接在防水层上浇筑细石混凝土或沙浆作刚性保护层,施工时必须防止施工机具如手推车或铁锨损坏防水层。
5.5.施工中若有局部防水层破坏,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以确保防水层的质量。
6、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本工程施工时,应严格观察天气变化,做好雨天的保护措施。雨天的进场道路、湿度、温度等对防水施工影响较大,因此,在工期紧的情况下,我们要把雨季施工的防护措施作为一个重点来对待
(1)加强计划安排雨季施工战略性安排。
(2)抓施工准备,包括材料,专用设备,能源、暂设工程等准备工作。
(3)编好技术措施。要确定主要技术关键,规定单项工程雨季施工方案编制原则。
(4)制好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进度、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操作要点, 质量要求,试验检测等。
(5)重视技术培训,技术交底工作。
(6)根据冬、雨期施工的特点分别轻重、缓、急、对不适于雨季施工的工程可拖后或移前。
(7)在施工布置上要根据晴、雨、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尽量缩短雨天露天施工时间。
(8)要将雨季的几天施工准备工作纳入生产计划,考虑一定量人力,安排一定作业时间,搞好雨期施工期间材料的储备。
(9)加强技术管理和安全工作,要认真编制和贯彻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要定期组织冬雨季施工交底和检查,积极督促做好有关工作,尽量减少雨期带来的损失。
(10)作好每一天施工完毕后现场清理工作,未完成工作一定要密封严密,防止雨水倒流进防水层,未用完的材料要安置妥当,并用防雨布包盖,防止雨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