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验指导书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7:53:28
文档

实验指导书参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Linux系统应用与服务器配置》实验指导书参编写者:Linux课程组目录实验一参(3)实验二参(9)实验三参(13)实验一参基础模块1在当前目录中新建文件text,并设置文件的属性为:文件所有者增加执行权限,同组用户增加写权限,其他用户删除读权限。touchtextchmodu+xtextchmodg+wtextchmodo-rtext2在当前目录创建文件a.txt,b.txt,c.txt,并将上述三个文件合成一个文件abc.txt。vima.t
推荐度:
导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Linux系统应用与服务器配置》实验指导书参编写者:Linux课程组目录实验一参(3)实验二参(9)实验三参(13)实验一参基础模块1在当前目录中新建文件text,并设置文件的属性为:文件所有者增加执行权限,同组用户增加写权限,其他用户删除读权限。touchtextchmodu+xtextchmodg+wtextchmodo-rtext2在当前目录创建文件a.txt,b.txt,c.txt,并将上述三个文件合成一个文件abc.txt。vima.t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Linux系统应用与服务器配置》实验指导书参

编写者: Linux课程组目录

实验一参 (3)

实验二参 (9)

实验三参 (13)实验一参

基础模块

1 在当前目录中新建文件text,并设置文件的属性为:文件所有者增加执行权限,同组用户增加写权限,其他用户删除读权限。

touch text

chmod u+x text

chmod g+w text

chmod o-r text

2 在当前目录创建文件 a.txt,b.txt,c.txt,并将上述三个文件合成一个文件abc.txt。

vim a.txt

vim b.txt

vim c.txt

cat a.txt b.txt c.txt > abc.txt

3 查看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或目录(含.开头的),把查看结果生成文件ls.txt。

ls -a > ls.txt

4 建立文件file3和文件file4。

touch file3 file4

5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exam1.c,将文件exam1.c拷贝到/usr这个目录下,并改名为 shiyan1.c。

touch exam1.c

cp exam1.c /usr/shiyan1.c

6 用长格式列出/home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l -a /home

7 在当前目录中创建目录aaa,并把该目录的权限设置为只有文件主有读、写和执行权限。

mkdir aaa

chmod 700 aaa

8 在当前目录下新建文件file.txt , 更改文件的权限增加文件所有者的读写权限.

touch file.txt

chmod u+rw file.txt

9 建立文件ff.txt 并用数字的形式(绝对权限)把文件的权限改为rw-rw-rw-

touch ff.txt

chmod 666 ff.txt10 用vim建立文件bbbb.txt 并将用户名加入其中保存退出。

vim bbbb.txt

gaogao

wq

11 在/root文件下建立一个文件夹AAA,然后进入AAA文件夹,创建普通文件bbb。

cd

mkdir AAA

cd AAA

touch bbb

12 在/root下面,新建newfile文件,将该文件移动到/home下。

cd

touch newfile

mv newfile /home

13 查看ex1.txt是不是在当前目录下存在,如果不存在,建立ex1.txt ;如果存在,查看文件的权限,修改其权限使得其他用户无读权限

touch ex1.txt

ll ex1.txt

chmod o-r file.txt

14 关机命令

halt

15 重启命令。

reboot

16 john用户在家目录中建立文件exam.c,将文件exam.c拷贝到/tmp这个目录下,并改名为shiyan.c。

su - john

touch exam.c

cp exam.c /tmp/shiyan.c

17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pwd

18 john用户在家目录中建立文件 file1.txt 并更名为 file2.txt。

su - john

touch file1.txt

mv file1.txt file2.txt

19 root用户以用长格式列出/home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cd /home

ll -a20 创建/book/english目录,将/book目录拷贝到/root目录下,然后再将/book及子目录删除。

mkdir -p /book/english

cp -r /book /root

rm -r /book

21 在任何目录下回到当前用户主目录。

cd

22 john用户在家目录中创建目录aaa,并把该目录的权限设置为只有文件拥有者有读、写和执行权限,组内用户和其他用户无任何权限。

su john

mkdir aaa

chmod 700 aaa

23 创建用户xu和liu并将/home/xu目录中的所有文件拷贝到目录/home/liu中。

useradd xu liu

cp -r /home/xu /home/liu

24 新建一个组group1 ,将root用户添加到该组,并查看是否添加成功。

groupadd group1

gpasswd -a root group1

groups root

25 新建用户john,用john登录,用cat创建文件ex1.txt,使其内容为Hello!

useradd john

passwd john

su john

cat> ex1.txt

hello!

ctrl+c

26 建立一个新用户user2并把它加入到root组中,设置user2的密码为:123qwer4

useradd -g root user2

passwd user2

27 统计一下/etc/passwd有多少个用户(包含系统用户)。

wc -l /etc/passwd

28 创建用户hello,并将其密码设置为world,使用hello用户登陆系统。

useradd hello

passwd hello

Login :hello

passwd:world

29 查看你的身份是否是root用户,如果不是,切换到root用户。

su -

30 查看自己的uid和gid。

id

31 新建一个组team,在team组下面新建用户bruce.

groupadd team

useradd -g team bruce

32 添加用户john,并且查看用户的信息

useradd john

less /etc/passwd | grep john 或者:tail -1 /etc/passwd

情境式实验

1)以root身份登录,完成以下操作:

a) 添加两个用户user1和user2。(两个用户均加入到student组,如果student 组不存在,创建sutdent组,如果用户已存在,将用户及其主目录一并删除,再添加用户。)

b) 为user1和user2设置初始密码123456

c) 在 / 目录下创建名为usershare的目录,并将此目录的访问权限修改为对于所有用户都可读、写、执行。

useradd -g student user1

passwd user1

useradd -g student user2

passwd user2

cd /

mkdir usershare

chmod 777 usershare

2)以user1身份登录,完成以下操作:

a) 修改密码(修改成功即可)

b) 在/usershare目录下创建bin.c文件,内容如下: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user1's bin\\n");

return 0;

}

su user1

cd /usershare

vim bin.c

编辑内容

:wq保存退出

3)以user2身份登录,完成以下操作:

a) 修改bin.c文件内容为: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user2's bin\\n");

return 0;

}

b) 创建/usershare/user2home/目录

c) 将bin.c文件拷贝到/usershare/user2home/目录下,并更名为user2bin.c

su

cd /usershare

chmod 666 bin.c

su user2

cd /usershare

vim bin.c

wq

cp bin.c /usershare/user2home/user2bin.c

4)再次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完成以下操作:

a) 删除/usershare目录

b) 删除用户user1、user2,并同时删除它们的主目录。

su

rm -r /usershare

userdel -r user1

userdel -r user2

开放式实验

完成通信录的编辑:

管理员root需要创建一个users用户组,该组拥有usera,userb,userc三个用户,在/tmp下创建users文件。

各用户完成下列功能:

登录系统后,在统一的users文件中注册个人信息(包括:用户名,真实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

注册完成后,各用户将该文件备份到各自的家目录中。

root用户取消其他用户对users文件的写权限。

groupadd users

useradd -g users usera userb userc touch /tmp/users

chmod 666 /tmp/users

usera登录:

vim /tmp/users

写入信息

wq

userb登录:

vim /tmp/users

写入信息

wq

userc登录:

vim /tmp/users

写入信息

wq

usera执行:cp /tmp/users /home/usera userb执行:cp /tmp/users /home/userb userc执行:cp /tmp/users /home/userc

su -

chmod o-w /tmp/users实验二参

基础模块,

1启动xinetd服务

service xinetd start

2重启xinetd服务。

service xinetd restart

3临时修改主机名为Linuxsys。

hostname linuxsys

4通过文件查看eth0网卡的信息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5永久设置IP地址为210.47.128.2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并使其生效(无需重新启动计算机)。并查看设置结果。

setup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6向目的主机127.0.0.1发送10次2K 的ping测试包,检测网络是否畅通。

ping -c 10 -s 2048 127.0.0.1

7临时性设置网卡IP地址为192.168.168.学号后三位。

ifconfig eth0 192.168.168.学号后三位

8显示系统中所有网卡的配置信息

ifconfig -a

9用rpm命令查询vsftpd软件包是否已经安装

rpm -q vsftpd

10设置本机ip对应的域名www.myweb.com。请检验与该域名网络是否连通。

vim /etc/host

添加一行:ip www.myweb.com

ping www.myweb.com

11永久修改主机名为Linuxhost

vim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HOSTNAME一项的值为linuxhost

12向192.168.0.1发送4次大小为2k(2048byte)的数据包

ping -c 4 -s 2048 192.168.0.1

13将/home目录压缩成以.bz为扩展名的tar包

tar -jcvf home.tar.bz /home

14 将/mnt目录压缩成mnt1.bz包,并将此包释放到/usr下

tar -jcvf mnt1.tar.bz /mnttar -jxvf mnt1.tar.bz -C /usr

15 查看network服务的启动状态,将network服务重新启动

service network status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6 设置运行级别3和5下,Apache服务器的httpd服务的启动状态为on

chkconfig --level 35 httpdpn

17 以root用户的身份完成以下操作

将当前工作目录切换为/root目录。

在/ root目录中创建目录myjob/bbc/cdd目录树。

在/ root目录中创建普通文本文件fileaaa。

将fileaaa文件复制到/root/myjob目录下。

将fileaaa文件移动到/root/myjob/bbc目录下,并重新命名为filebbc。

新建用户zhanglu,并作为student用户组的成员(student用户组已经存在)。

将filebbc文件的拥有者修改为zhanglu,所属组改为student。

删除zhanglu用户以及该用户的家目录。

cd

mkdir -p myjob/bbc/cdd

touch fileaaa

cp fileaaa /root/myjob

mv fileaaa /root/myjob/bbc/filebbc

useradd -g student zhanglu

cd /root/myjob/bbc

chown zhanglu.student filebbc

userdel -r zhanglu

提升模块

1 配置Apache服务器:

要求:设置本机的IP地址是192.168.0.108。设置web站点根目录位于/var/www/html/myjob。默认首页是myjob.html,首页内容为:hello,This is myjob。

效果:在浏览器中只需要输入192.168.0.108:8080,确定后即可出现hello,This is myjob!页面。

(请按下面的要求写出配置步骤)

(1)配置IP地址的步骤。

(2)配置web站点根目录位于 /var/www/html/myweb的步骤。

(3)配置端口号为8080的步骤

(4)创建首页是myjob.html并写入“hello,This is myjob!”字符串的步骤。(1)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信息的步骤。

setup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创建web站点根目录myjob,创建首页是myjob.html并写入“hello,this is myjob!”字符串的步骤。

mkdir /var/www/html/myjob

cd /var/www/html/myjob

vim myjob.html

编辑内容hello,... 保存退出

(3)修改Apache配置文件,

设置web站点根目录位于 /var/www/html/ myjob的步骤。

设置8080端口号的步骤。

设置首页是myjob.html的步骤。

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

DocumentRoot /var/www/html/myjob

DirectoryIndex myjob.html

Listen 8080

httpd -t

service httpd restart

3 虚拟主机配置:

要求:配置两个web站点。第一个站点:域名www.myhome1.com,根目录位于/var/www/html/myhome1。第二个站点:域名www.myhome2.com,根目录位于/var/www/html/myhome2。

效果:在浏览器中输入:www.myhome1.com:8080 显示 this is myhome1!

在浏览器中输入:www.myhome2.com:8080 显示 this is myhome2!

(请要求写出配置步骤)

(1)域名注册,在/etc/hosts中追加一行:

192.168.0.108 www.myhome1.com www.myhome2.com

编辑完成后使用ping测试所设置的域名是否生效。

ping www.myhome1.com

ping www.myhome2.com

(2)为两个站点创建各自的站点根目录,并新建首页index.html文件。

mkdir /var/www/html/myhome1

cd /var/www/html/myhome1

vim index.html

输入: I am myhome1.

退出vim编译器mkdir /var/www/html/myhome2

cd /var/www/html/myhome2

vim index.html

输入: I am myhome2.

退出vim编译器

(3)在httpd.conf中,设置站点listen监听端口是8080。

listen 8080

(4)在httpd.conf配置文件的第三部分中,添加对虚拟主机的定义。添加的配置内容如下:

NameVirtualHost 192.168.0.108:8080

ServerName www.myhome1.com

DocumentRoot /var/www/html/myhome1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myhome1.html

ServerName www.myhome2.com

DocumentRoot /var/www/html/myhome2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myhome2.html

(5)用httpd -t检查虚拟主机配置是否正确。

httpd –t

(6)重启Apache服务器,然后测试虚拟机。

service httpd restart

实验三参

基础模块

1将/tmp目录压缩成tmp.tar.bz2包,并将此包释放到/mnt下

tar -jcvf tmp.tar.bz2 /tmp

tar -jxvf tmp.tar.bz2 -C /mnt

2查看sshd服务的启动状态,将sshd服务重新启动

service sshd status

service sshd restart

3 临时修改主机名为姓名拼音。

hostname pinyin

4 查看eth0网卡的信息

ifconfig etho

5 永久设置IP地址为1.47.126.13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并使其生效。并查看设置结果。

setup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6 向目的主机127.0.0.1发送3次1K 的ping测试包,检测网络是否畅通。

ping -c 3 -s 1024 127.0.0.1

7 临时性设置网卡IP地址为192.168.168.***。(***是学号最后三位)

ifconfig eth0 192.168.168.学号后三位

8 用rpm命令查询httpd软件包是否已经安装

rpm -q httpd

9 设置运行级别3和5下,Apache服务器的httpd服务的自启动状态为on

chkconfig --level 35 httpd on

10 U盘的挂载和卸载步骤

(1)插入U盘

(2)点击VMware中的“断开连接”,使U盘断开与Windows主机的连接,并

与虚拟机中的Linux操作系统连接起来。在Windows主机的右下角出现

“安全地移除硬件”

(3)为了能挂载使用U盘,首先需要设置一个挂载点目录。

mkdir /mnt/usb 创建目录/mnt/usb作为挂载点

fdisk –l 查询系统为U盘分配的设备号

mount /dev/sdb1 /mnt/usb 使用mount命令来完成挂载

(4)卸载U盘 umount /dev/sdb111解释/etc/passwd文件中第一行各个字段的含义。

用户名:root

口令:x表明用户的口令是被/etc/shadow文件保护的。

用户标识号(UID):root用户的UID号是0.

用户组标识号(GID):系统内部用它来标识用户所属组,root组的GID是0 注释性描述:存放用户全名信息

用户家目录:/root

命令解释器:指示root用户使用的是bash。

12 vim编辑器的工作模式有几种,画图表示几种模式之间的转换关系

13创建一个普通用户组student;

创建一个普通用户xiaoming,指定该用户的主目录为/root/xiaoming,且指定用户xiaoming是用户组student的成员;

将用户xiaoming的密码设置成123456;

查看文件/etc/passwd,并查找用户xiaoming的相关信息;

将用户xiaoming的主目录改成/usr/xiaoming,再次查看/etc/passwd文件确认;

删除用户xiaoming,同时删除该用户的主目录;

删除普通用户组student.

groupadd student

useradd -d /root/xiaoming -g student xiaoming

passwd xiaoming 输入两次123456

tail /etc/passwd

mkdir /usr/xiaoming

usermod -d /usr/xiaoming xiaomingtail /etc/passwd

userdel -r xiaoming

groupdel student

14 配置Apache服务器:

要求:设置本机的IP地址是192.168.0.46。设置web站点根目录位于/var/www/html/myhome。默认首页是myhome.html,首页内容为:hello,This is myhome。

效果:在浏览器中只需要输入192.168.0.46:8080,确定后即可出现hello,This is myhome!页面。

(请按下面的要求写出配置步骤)

(1)配置IP地址的步骤。

(2)配置web站点根目录位于 /var/www/html/myhome 的步骤。

(3)配置端口号为8080的步骤

(4)创建首页是myhome.html并写入“hello,This is myhome!”字符串的步骤。

(1)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信息的步骤。

setup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2)创建web站点根目录myhome,创建首页是myhome.html并写入“hello,this is myhome!”字符串的步骤。

mkdir /var/www/html/myhome

cd /var/www/html/myhome

vim myhome.html

编辑内容hello,... 保存退出

(3)修改Apache配置文件,

设置web站点根目录位于 /var/www/html/ myhome的步骤。

设置8080端口号的步骤。

设置首页是myhome.html的步骤。

vim /etc/httpd/conf/httpd.conf

DocumentRoot /var/www/html/myhome

DirectoryIndex myhome.html

Listen 8080

httpd -t

service httpd restart

15请列举Linux系统启动的顺序和步骤。

(1).计算机主机加电后,CPU初始化自身,接着在硬件固定位置执行一条指令。这条指令跳转到BIOS,BIOS找到启动设备并获取MBR,该MBR指向LILO或GRUB。

(2).BIOS装载并把控制权转交给LILO或GRUB,LILO或GRUB获得引导过程的控制权后,会显示LILO或GRUB提示符。此时如果用户不进行任何操作,LILO或GRUB将在等待制定时间后自动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而如果在此期间按下TAB键,则可以看到一个可引导的操作系统列表,选择相应的操作系统名称就能进入相应的操作系统。用户选择启动Linux的操作将激活LILO或GRUB程序从/boot分区读取并装载压缩内核,压缩内核自解压并把控制权转交给解压的内核,开始初始化系统硬件和设备。

(3).内核启动的第一个进程是init进程,该进程将根据/etc/inittab文件中的设置来执行相应的启动程序,引导系统启动所需的程序并进入指定的运行级别。init进程是Linux系统中所有进程的祖先进程,进程号是1。

(4).根据不同的运行级别,系统启动相应的服务程序。( init进程创建getty 进程,getty进程创建login进程)

(5).login进程等待用户登录。

16请列举Linux系统网络故障排除的步骤。

(1).检查本机IP地址及网关地址是否正确。

无法访问Internet网时,先检查当前主机的IP地址、网关和域名解析服务器是否正确。检查网卡本身工作情况,网线连接情况。对于动态分配的IP地址,Windows 系统使用ipconfig /all命令查看,若配置不正确,查看DHCP服务器;Linux系统使用ifconfig命令获得当前主机IP地址,trace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注意默认路由。

(2).检查与网关和代理服务器是否畅通。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网关地址,代理服务器之间的网络是否畅通。如果不畅通说明网关设置出现问题。

(3).检查与DNS服务器的连接。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与DNS地址是否畅通,不通则更换DNS地址。如果更换若干DNS地址,仍ping不同,则考虑是否是网关接入互联网部分出现问题。

(4).测试域名解析是否正确。

用nslookup命令测试当前使用的DNS服务器是否能够正确解析域名,如果不能正确解析则需要更换DNS服务器。另外在访问特殊端口时,要考虑该端口是否被路由器或防火墙关闭。

提升模块

1.配置DHCP服务器。要为19

2.168.137.0/24的网段的用户,提供ip动态分配

服务.ip分配范围在192.168. 137.20~192.168. 137.100,默认网关192.168. 137.1。

另外,物理地址00:0C:09:04:ED:35的主机设置固定IP地址: 192.168. 137.51。(1).编辑配置文件dhcpd.conf

#cp /usr/share/doc/dhcp-3.0pl1/dhcpd.conf.sample /etc/dhcpd.conf

#vim /etc/dhcpd.conf //编辑配置文件,编写下面的内容。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subnet 192.168.137.0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网段和子网掩码。

range 192.168.137.20 192.168.137.100; //配置分配范围。

option routers 192.168.137.1; //配置网关。

}

group{

option routers 192.168.137.1;

host staticiphost1{ //配置固定IP地址。

hardware ethernet 00:0C:09:04:ED:35;

fixed-address 192.168.137.51;

}

}

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

( 2).启动DHCP服务

#service dhcpd start

2.配置MySQL服务器。创建family数据库,创建member(家庭成员)表,表

结构如下:姓名(name),角色(role),年龄(age),职业(work)。向表中插入三条合法记录,对此数据库进行备份,并恢复成family_info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family;

show databases;

use family;

create table member (name varchar(10) not null, role varchar(30) not null, age int(5) not null , work varchar(30) not null);

describe family;

insert into family (name,role,age,work) values(“a”,”father”,47,”engineer”);

insert into family (name,role,age,work) values(“b”,”mother”,46,”engineer”);

insert into family (name,role,age,work) values(“c”,”son”,17,”student”);

/usr/bin/mysqldump family --user=root --password=mysql >db01.sql

mysql -u root -p family_info3.root管理员对服务器进行以下配置:不允许匿名用户登录;设置用户登录信息为“welcome to FTP!”;最大连接上限是2;无操作时,空闲超时时间10秒后自动断开。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设置以下配置项内容:

ftpd_banner= welcome to our FTP! //设置用户登录信息为“welcome to our FTP!”。

anonymous_enable=no //不允许匿名用户登录。

max_clients=2 //最大连接上限是2。

idle_session_timeout=10 //空闲超时时间10秒后自动断开。

保存退出。

#service vsftpd restart //重新启动vsftpd服务。

4.Linux server 是DNS服务器,IP是192.168.0.11;域名为: dns.neusoft.com。要

求正向反向解析:

www. neusoft.com 192.168.0.101

mail.neusoft.com 192.168.0.71

dns.neusoft.com 192.168.0.91

(1). 主配置文件

主配置文件named.conf,位于/var/named/chroot/etc/目录下,如果该目录下没有named.conf文件,则复制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文件并重命名为named.conf。在该文件中设定监听地址、权威DNS转发器、转发方式、服务对象,需要写入options{}结构里。在named.rfc.zones文件内容中加载正反向解析文件的内容。

( 2). 正向解析

为Linuxsys.com域名设计正向解析代码,在位于/var/named/chroot/var/named 目录下创建Linuxsys.com.zone文件。

(3)反向解析

为Linux.com域名设计反向解析代码,并指定具体明细IP(如:2,42,16)文件名,在位于/var/named/chroot/var/named的目录下创建137.168.192.zone文件。

(4)启动DNS服务器

输入命令:service named restart

文档

实验指导书参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Linux系统应用与服务器配置》实验指导书参编写者:Linux课程组目录实验一参(3)实验二参(9)实验三参(13)实验一参基础模块1在当前目录中新建文件text,并设置文件的属性为:文件所有者增加执行权限,同组用户增加写权限,其他用户删除读权限。touchtextchmodu+xtextchmodg+wtextchmodo-rtext2在当前目录创建文件a.txt,b.txt,c.txt,并将上述三个文件合成一个文件abc.txt。vima.t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