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焊工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伊犁州高级技工学校
二○一三年十二月
《焊工基础与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
授课学期:第二或第四学期
建议课时:96课时(理论32课时 实操课时)
一、课程设置概述
(一)课程性质
《焊工基础与技能训练》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应用专业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焊接技能课程,通过理论和实操训练一体化学习,达到焊接技术基本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具备从事焊接加工技术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和学时安排
本课程标准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专家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涵盖的焊接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本课程的结构,以职业能力、焊工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确定本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涵盖焊工应用最广、最基础内容,教学实施通过把本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按工作过程和任务模块分解成若干任务项目,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工作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应用,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焊工技术综合应用的基础,并养成文明生产的习惯,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拓展的后劲,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学时安排
| 序号 | 模块 | 任务 | 理论学时 | 实践或实习学时 |
| 一 | 认识焊接和焊接装配图样 | 1.认识焊接和焊接方法 | 2 | |
| 2.识读焊接装配图 | 2 | |||
| 3.焊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 | 2 | |||
| 二 | 手工焊条电弧焊 | 1.认识焊条电弧焊及弧焊电源 2.引弧与平敷焊 3.平角焊 4.I型坡口对接平焊 5.V型坡口对接平焊 6.平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7.立角焊 8.立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9.横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10.水平固定管板、管管焊接 | 2 8 2 2 2 8 2 | 6 6 6 12 14 8 4 4 4 |
| 小计 | 32 | |||
| 教学实习 | ||||
| 资格证及技能鉴定培训 | ||||
本课程是使学生掌握电焊工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与焊条电弧焊操作技能、技巧。
(一)知识目标
1. 能识读和绘制简单的焊接装配图样
2. 熟练掌握焊条电弧焊专业理论知识
3. 熟悉常用焊条电弧焊焊接方法与理论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能识读和绘制简单的焊接装配图样
2. 会焊条电弧焊的各项操作技能、技巧
(三)素质目标
1. 培养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职业道德素质。
2. 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与能力。
5. 养成坚持安全、文明生产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标准及要求
模块一 认识焊接和焊接装配图样
| 任务一 | 认识焊接和焊接方法 | 教学时间 | 2 | ||
| 教学内容 | 认识焊接和焊接方法 焊接技术的发展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认识焊接和焊接方法,了解焊接技术的发展 | 【能力目标】 会区分不同的焊接方法 | 【素质目标】 培养分析、观察焊接方法的能力 | ||
| 教学方法 | 板书、参观实习、举例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生产实习车间、校企合作工厂、多媒体教学设备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学习态度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一定机械制图知识和一定的识图能力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二 | 识读焊接装配图样 | 教学时间 | 2 | ||
| 教学内容 | 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 焊接装配图中焊缝的标注方法 焊接方法代号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熟悉焊接接头及坡口形式 2.掌握焊接装配图中焊缝的标注方法 3.熟悉焊接方法代号 | 【能力目标】 能熟练识读焊接装配图样 | 【素质目标】 培养识读焊接装配图样的专业素养 | ||
| 教学方法 | 板书、多媒体课件、挂图、提问、对比等方法 | ||||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识读焊接装配图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能熟练识读装配图样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三 | 焊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 | 教学时间 | 2 | ||
| 教学内容 | 焊接安全技术 焊接劳动保护 焊接作业安全管理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熟悉焊接安全技术 2.掌握焊接劳动保护、焊接安全管理 | 【能力目标】 能熟练运用焊接防护方法与设备、设施 | 【素质目标】 具备焊接安全技术、防护技能和安全管理专业素养 | ||
| 教学方法 | 板书、多媒体课件、挂图、提问、对比等方法 | ||||
| 教学条件 | 多媒体教学设备、挂图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能熟练运用焊接安全技术和焊接安全管理要求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一 | 认识焊条电弧焊及弧焊电源 | 教学时间 | 2 | ||||||||
| 教学内容 | 焊条电弧焊的工作原理 焊条电弧焊的基本焊接电路 弧焊电源 焊条 焊条电弧焊常用的防护用具、工具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掌握焊条电弧焊的工作原理 2.了解焊条电弧焊的基本焊接电路 3.熟悉弧焊电源、焊条结构 4.了解焊条电弧焊常用的防护用具、工具 |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电弧焊工作原理正确选择弧焊电源和焊条 2.能够正确使用焊条电弧焊常用的防护用具、工具 | 【素质目标】 1.养成安全生产,自觉使用相应的焊条 2.电弧焊防护用具、工具的习惯 | ||||||||
| 教学方法 | 参观实习法、板书、 | ||||||||||
| 教学条件 | 生产实习工厂、电弧焊设备、焊条实物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学习态度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掌握一定物理和电工学知识。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二 | 引弧与平敷焊 | 教学时间 | 14 | ||||||||
| 教学内容 | 焊接电弧 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要领 焊接操作时要做好劳动保护 引弧训练 平敷焊训练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掌握焊接电弧的基本知识 2.掌握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要领 3.熟悉安全防护知识 | 【能力目标】 1.会焊条电弧焊基本操作要领 2.能严格执行焊接安全规程 3.会引弧、平敷焊 | 【素质目标】 1.养成焊接操作时要做好劳动保护的习惯 2.养成严格执行焊接安全规程和焊接前对所使用的工具进行检查的工作习惯 | ||||||||
| 教学方法 | 现场教学、参观实习、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实训工件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物理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三 | 平角焊 | 教学时间 | 8 | ||||||||
| 教学内容 | 学会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了解焊接位置 认识角焊缝 平角焊操作要领 焊件的准备及平角焊操作练习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 学会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2.了解焊接位置 3.认识角焊缝 4.平角焊操作要领 5.弧焊电源的外特性要求 |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焊件及焊接位置选择焊接工艺参数 2.能进行焊件的准备工作 3.会平角焊的操作要领 | 【素质目标】 培养按照工艺规程操作的职业能力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参观实习、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实训工件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物理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四 | I形坡口对接平焊 | 教学时间 | 8 | ||||||||
| 教学内容 | 坡口形式的选择 坡口的加工方法 焊前准备 确定工艺参数 正面焊接 背面焊接 焊条的组成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坡口的形式选择 以及加工方法 2.确定焊接参数 3.焊条的组成 | 【能力目标】 1.能根据焊件选择坡口的形式及加工方法 2.能根据焊件选择焊接参数 | 【素质目标】 培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坡口和焊接参数的能力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参观实习、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实训工件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物理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五 | V型坡口对接平焊 | 教学时间 | 14 | ||||||||
| 教学内容 | 多层焊 多层多道焊 焊前准备、确定工艺参数 打底焊 填充焊 盖面焊 焊条的种类和牌号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掌握多层焊、多层多道焊施焊方法、要领 2.掌握打底、填充、盖面的焊接方法 3.了解焊条的种类和牌号 | 【能力目标】 1.会V形坡口多层、多层多道焊接方法、要领 2.会打底、填充焊、盖面焊的操作要领 | 【素质目标】 培养根据焊件实际情况选择多层、多道焊接方法的能力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参观实习、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以及焊件材料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实训工件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安全用电知识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六 | 平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 教学时间 | 22 | ||||||||
| 教学内容 | 断弧焊法 連弧焊法 焊前准备 运用断弧焊法进行平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运用连弧焊法进行平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质量检查、评分标准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断弧、連弧焊接方法 2.运用断弧和連弧焊法进行平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3.焊缝质量检查各项目标准 | 【能力目标】 1.能运用断弧和連弧焊接方法施焊 2.能完成单面焊双面成形焊缝的焊接 3.会焊缝质量检查各项目标准 | 【素质目标】 锻炼找到检验工作成果的方法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演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以及焊件材料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操作工件的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安全用电知识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七 | 立角焊 | 教学时间 | 10 | ||||||||
| 教学内容 | 工艺分析 立角焊操作姿势及要领 焊前准备 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固定焊件并调试参数 焊接第一层焊道 盖面焊接 焊件检测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相关工艺分析 2.立角焊操作姿势、操作要领 3.焊件检测 4.气体对焊缝金属的影响 |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工艺分析 2.会立角焊的操作姿势和操作要领 3.会立角焊焊件的检测方法 | 【素质目标】 培养根据焊件实际进行工艺分析的职业能力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演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以及焊件材料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操作工件的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安全用电知识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八 | 立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 教学时间 | 4 | ||||||||
| 教学内容 | 立位焊工艺分析 不开坡口对接立焊 开坡口对接立焊 焊前准备 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固定焊件、断弧焊法打底 锯齿形运条填充焊、盖面焊 焊接热输入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立焊工艺分析 2.开口、不开口对接立焊方法 3.立焊工艺参数 4.立焊打底、填充、盖面5.焊操作要领 6.焊接热输入 | 【能力目标】 1.会分析立焊工艺 2.会立焊工艺参数以及操作要领 |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工艺分析的能力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演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以及焊件材料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操作工件的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安全用电知识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和焊接工艺分析能力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九 | 横位单面焊双面成形 | 教学时间 | 4 | ||||||||
| 教学内容 | 横位焊工艺分析 不开坡口双面焊 开坡口多层焊、多层多道焊 焊前准备 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断弧运条打底、直线运条填充、盖面焊 焊缝的结晶对焊缝金属的影响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横位焊工艺分析 2.横位焊操作要领 3.横位焊接工艺参数 4.焊缝的结晶对焊缝金属的影响 | 【能力目标】 1.能分析和确定横位焊工艺参数 2.会横位焊操作要领 | 【素质目标】 锻炼从现象看本质的探究精神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演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以及焊件材料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操作焊件的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安全用电知识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和焊接工艺分析能力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 任务十 | 水平固定管板、管管焊接 | 教学时间 | 4 | ||||||||
| 教学内容 | 水平固定管板焊接工艺分析 相关知识 焊前准备 确定工艺参数 断弧打底、小斜锯齿形运条填充、斜锯齿形运条盖面焊 | ||||||||||
| 学习标准 | 【知识目标】 1.水平固定管板焊接工2.艺分析、全位置焊相关知识 3.水平固定管板焊接操作方法、要领 | 【能力目标】 1.会全位置焊接方法、要领 2.能进行水平固定管板焊接工艺分析 | 【素质目标】 培养精益求精、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 ||||||||
| 教学方法 | 板书、挂图、现场教学、演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 | ||||||||||
| 教学条件 | 电弧焊设备、多媒体设施、实训场地、工位以及焊件材料等 | ||||||||||
| 考核评价 | 提问、作业、操作焊件的评分等 | ||||||||||
|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备一定安全用电知识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知识 具备焊接操作的劳动保护常识和焊接工艺分析能力 | ||||||||||
| 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 具有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与学生良好沟通能力 | ||||||||||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 教材名称:《焊工基础与技能训练》 校本教材
2. 参考教材:《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机械类通用教材
3. 多媒体资源:教学课件、焊工操作视频、试题库等
(二)教学基本条件
1. 教师执教能力
(1)具有本科以上以学历以及职业技能等级为焊接高级工及以上等级,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教授过焊接工艺及焊接技能训练等课程的教学,经专家和课程组督导符合要求才予以安排教学任务。
(2)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具备承担课程的能力,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3)能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并能对学生的操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5)熟悉焊接设备构造与维修技术基本要求,了解本专业最新进展。
2. 基本实训条件:
具有进行焊接设备操作、焊接技能训练所需的焊接设备、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及操作训练用相关焊接材料。
(三)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中要做到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操作一体化,采用半工半读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中采用讲授法、教学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操演示法等教学方法,按实际操作及焊接职业技能标准的项目设置项目任务,模拟工作情景,提出工作任务、总结和写出解决任务的方法与过程,完成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
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设计。本课程采用理论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60%),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核:
1. 学习态度(10%):学习态度端正。
2. 课堂交流讨论和提问(10%) 培养自主学习,热爱提问,提高与同学、老师讨论的能力。
3. 实操考核(30%)不畏难,敢于挑战自己不熟悉的课题与任务。
4. 作业、技能报告书的填写 (10%)作业书写认真,整洁,正确率高。
理论考核(占40%):阶段性理论测试为每个单元测试与期中测试相结合。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适用于中职三年制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