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本组群文,能明白什么样的句子被称为“中心句”。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3、阅读对比中发现中心句在文章中出现的位置不同,初步感受中心句的作用。
4、学会并运用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重难点:
1、比较中发现中心句的位置、作用。
2、围绕中心句把一段话写具体。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专心的玛利亚》、《卢沟桥的狮子》和《庐山的云雾》三篇文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认识中心句
1、出示课文片段(秋天的雨),抽生读
2、抽生回答:哪个句子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4、齐读句子
二、共读群文,习得方法
(一)阅读《专心的玛利亚》
1、出示阅读要求:
(1)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将文章读通顺、读流利。
(2)思考:哪句话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用“——”画出。
(3)作者把全文的中心句放在了哪个位置?
2、学生自读思考,完成学习要求。
3、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并填写相应表格。
| 文 章 | 中心句 | 中心句的位置 | 作用 |
| 《专心的玛利亚》 | |||
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告诉了我们玛利亚读书的特点呢?它是?——专心致志(出示词语)
同桌讨论: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玛利亚专心致志的特点?找出相关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5、小结学法(概括出:读-思-悟的学习方法)
(二)自学《庐山的云雾》、《泸定桥的狮子》
1、出示自学提示
(1)快速阅读课文,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学习单。
| 文 章 | 中心句 | 中心句的位置 | 作用 |
| 《专心的玛利亚》 | |||
2、小组学习并在组内交流。
3、小组汇报,师相机板书并完成填写表格。
4、抓重点词句,感悟作用:
(1)同桌讨论: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体会到庐山云雾的特点和卢沟桥的特点的?请勾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2)分享交流
三、梳理比较、归纳提升
1、出示表格,统整内容
| 文 本 | 中 心 句 | 中心句的位置 | 作 用 |
《专心的玛利亚》 | 玛利亚有个特点;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从来不因为人多而受干扰。 | 文章的开头 | 概括全文 |
《庐山的云雾》 | 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而且瞬息万变。 | 文章的中间 | 承上启下 |
《卢沟桥的狮子》 |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 | 文章的末尾 | 总结全文 |
3、交流汇报
4、总结:
四、妙笔生花,学以致用
1、请选择“中心句在开头”、“中心句在中间”、“中心句在结尾”其中的一种形式展开小练笔。
中心句在前:
如:(1)我的课余生活像万花筒一样丰富多彩……
(2)春天真美呀……
(3)今天真热呀……
……
中心句在中间:
如:(1)我们的学校不仅干净,还很美丽。
(2)我的老师不但漂亮,而且很温柔。
……
中心句在尾:
如:(1)我的学校多么美呀,我爱我的学校!
(2)我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我爱我的老师!
……
2、学生创作
3、创作展示
五、推荐阅读,布置作业
1、美文阅读《读海》。
2、书目《小学生小散文100课》
六、板书设计
奇妙的中心句
读 文章的开头 总领全文
思 文章的中间 承上启下
悟 文章的结尾 总结全文
附件:语文新课程1+X读本
专心的玛丽亚
玛丽亚有个特点:能够专心致志地读书,从来不因为人多而受干扰。
每到晚上,她就拿着一本书,坐在大桌子前,两肘支在桌前,两手放在额上,两个拇指掩着耳朵。过了一会儿,她就会看书入迷,完全不理会屋里发生的事了。
她的姐姐们觉得玛丽亚的这个特点很有趣,就故意在玛丽亚的周围大声但是仍然不能影响玛利亚看书。
有一天,玛丽亚的表姐们想了一个新花样。她们悄悄地搬来一些椅子,在玛利亚身后堆了一个一碰就倒的椅子架,然后坐在一边等着看玛丽亚的笑话。然而玛丽亚却完全没有注意。过了半小时,她读完了一章书,合上书本,刚抬起头来……椅子“哗啦”一下,全倒了,她的姐姐们高兴得大叫。
玛丽亚没有发怒,也没有觉得有趣,只是摸摸被打痛的左肩,拾起书来,拿到隔壁房间里继续看书去了。
凭着这种专心致志的精神,玛丽亚各门功课总是得第一。她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
庐山的云雾
古往今来,人们提到庐山,常常把它和云雾连在一起。那里的云雾变幻无常,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像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又像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不仅千姿百态,而且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卢沟桥的狮子
北京西南的永定河上有一座石头桥,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卢沟桥。它又叫狮子桥。桥两边的石柱上,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就像一个石狮子展览馆。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有小。大的有几十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有的小狮子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很不容易数清楚。
| 文 章 | 中 心 句 | 中心句 的位置 | 作用 |
《庐山的云雾》 | |||
《卢沟桥的狮子》 |
1号:大家好,我是我们小组的1号组员,我们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找到的中心句是: 。
2号:大家好,我是咱们小组的2号组员,我们小组找到的中心句,它的位置是在 。
3号:大家好,我是小组的3号组员,请大家给我们一起读中心句:
4号: 大家好, 我是小组的4号组员,我们小组发现它的作用是: 。
| 文 章 | 中 心 句 | 中心句 的位置 | 作用 |
《庐山的云雾》 | |||
《卢沟桥的狮子》 |
1号:大家好,我是我们小组的1号组员,我们小组汇报《 》,我们小组找到的中心句是: 。
2号:大家好,我是咱们小组的2号组员,我们小组找到的中心句,它的位置是在 。
3号:大家好,我是小组的3号组员,请大家给我们一起读中心句:
4号: 大家好, 我是小组的4号组员,我们小组发现它的作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