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08:11
文档

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动能定理一、动能1.动能(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动能的表达式及其意义Ek=½mv2,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恒为正值.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增量)是过程量.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3)动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确定,为kg•m2/s2,即J.(4)动能与动量的区别与联系①联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都由物体的质量和瞬时速度决定,
推荐度:
导读动能定理一、动能1.动能(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动能的表达式及其意义Ek=½mv2,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恒为正值.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增量)是过程量.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3)动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确定,为kg•m2/s2,即J.(4)动能与动量的区别与联系①联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都由物体的质量和瞬时速度决定,
动能定理

一、动能

  1.动能

(1)动能的概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动能的表达式及其意义Ek=½mv2,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恒为正值.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增量)是过程量. 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3)动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确定,为kg•m2/s2,即J.

(4)动能与动量的区别与联系

①联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都由物体的质量和瞬时速度决定,它们的关系为: 

②区别:

A、动能是标量,动量是矢量.动能变化只是大小变化,而动量变化却有三种情况:大小变化,方向变化,大小和方向均变化.一个物体动能变化时动量一定变化,而动量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B、跟速度的关系不同:  , .

C、变化的量度不同.动能变化的量度是合外力的功,动量变化的量度是合外力的冲量.

动能定理:一个物理过程中,物体受到的各个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设初动能为Ek1,末动能为Ek2,则:

  W总 = △Ek = Ek2-Ek1 (能用来求什么?)

二、物体动能的变化是所有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动能的变化可以用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

(12)式的左边是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过程中,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12)式的右 边要求是末、初两状态时物体的动能差(必须是末状态减初状态),而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过程,则没有任何。可以是单一的过程,也可以是多段单一过程组成的复杂过程,既可以是恒力作用的过程,也可以是变力作用的过程。

  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应用它来处理问题往往比较方便。

  物体动能的变化是所有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动能的变化可以用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

   动能定理常用的表达式是:W1+W2+…+Wn= mv22- mv12.

  上式的左边是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过程中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上式的右边要求是末、初两状态时物体的动能差(必须是末状态减初状态),而从初状态到末状态的过程,则没有任何.可以是单一的过程,也可以是多段单一过程组成的复杂过程,既可以是恒力作用的过程,也可以是变力作用的过程 .

  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因此应用它来处理问题往往比较方便. 

第二节    动能定理

二.动能定理

1、动能这理及数学表达式

(1)动能定理: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这里的合外力指物体受到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包括重力)。

动能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实际应用时,后一种表述不必求合力,特别是在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受力有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把各个力在各个阶段所做的功都按照代数和加起来,就可以得到总功

【说明】

1.合外力的功等于各外力的功之和;

2.动能定理反映了力对空间累积的效果,揭示了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是外力的功。

3.动能定理的特点是不追究全过程中的运动性质和状态变化细节,对于求解变力、曲线运动中的功以及复杂过程中的功能转化,动能定理都提供了方便。

4.动能定理建立了过程量与状态量之间的关系,为物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

(2)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W=Ek2-Ek1

(3)因动能定理中功和能均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动能定理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以地球为参考系.

(4)不论做什么运动形式,受力如何,动能定理总是适用的.

(5)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动能定理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一种因果联系的数值上相等的符号, 它并不意谓着“功就是动能的增量”,也不意谓着“功转变成动能”,而意味着“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合外力对物体做多少功物体的动能就变化多少”.

(6)W总>0时,Ek2>Ek1,物体的动能增加;W总<0时,Ek2(7)和动量定理一样,动能定理也建立起过程量(功)和状态量(动能)间的联系.这样,无论求合外力做的功还是求物体动能的变化,就都有了两个可供选择的途径.和动量定理不同的是:功和动能都是标量,动能定理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一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

2、动能定理与牛顿定律的比较

动能定理反映了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因果关系:要使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就需要外力作功.合外力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其他形式的能与动能发生转化.作用在物体上所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牛顿第二定律则反映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因果关系:力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产生加速度。

3、动能定理的应用

(1)应用动能定理处理问题,建立具体方程的步骤是:

①选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过程;

注意: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原因是:系统内所有内力的总冲量一定是零,而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

②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有哪些力对物体做功(以“+”表示),或物体克服哪些力做功(以“-”表示),以代数和的形式完成方程左边对合力功的表述;(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施于研究对象的力都要分析,含重力).

③分析所研究的过程初、末状态时的动能,完成方程右边对动能变化的表述;

(2.应用动能定理,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加速度等,物体所受的力也不一定是恒力,所以处理问题会更方便。

1.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1开始沿水平面运动,经位移s后速度增加到v2,已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恒为f,试导出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2.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恒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前进s1后撤去力F,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恒为f,求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止共发生了多大的位移?

3.汽车以速度v=10m/s在水平路面上行驶,车与路面的摩擦因数为0.4,问汽车刹车后汽车还能运动多远?(用两种方法,动能定理和牛顿动力学解答)

4.质量为m=5kg的小球,从高H=5m的位置自静止落下,掉入沙中并陷入h=0.25m,求小球在沙中所受到沙子的平均阻力?

5.从高为h处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水平距离为s,求抛球时人对小球做的功?

文档

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动能定理一、动能1.动能(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2)动能的表达式及其意义Ek=½mv2,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动能恒为正值.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增量)是过程量.动能具有相对性,其值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3)动能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由质量和速度的单位确定,为kg•m2/s2,即J.(4)动能与动量的区别与联系①联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都由物体的质量和瞬时速度决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