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08:57
文档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推荐度:
导读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2.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 

 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

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3. 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 

4.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  ①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②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③人们第一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  ④郑和出行西洋  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5.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爆发民族战争

C.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6.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

7.15.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C.工业的进行            D.大批美洲国家的建立

8.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请依据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在空格处填入正确的内容    

A.开辟新航路           B.率先完成工业

C.发动鸦片战争         D.建立福利国家

9.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看,以下四幅图片使人类由传统经济活动过渡到近代经济活动的是

10.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道:“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不正确的是   

A.工业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B.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C.工业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11. 小波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发现,很多国家在古代常用文字中有关“马”的词汇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关于“马”的词汇少了很多,但关于“机”的词汇却多了。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传统文化的丧失和灭亡

C.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文字改革的必然结果 

12.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年 份

18701900
企业总数(个)808669
工人总数(人)78 000272 000
产量(吨)3 200 0001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

  上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A.行业竞争激烈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13. 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的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英国

14.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 的历史事实有明显因果关系的是

 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殖民霸权的确立

 .垄断组织的出现 .工业的发展

15.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16.对右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西方国家工业的完成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推动了国际贸易  

 17.垄断组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有利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大规模推广        B.加强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C.垄断集团干预 国家的内政外交           D.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8.“17世纪至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欧洲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

  19.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20.新航路开辟后,促使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是由(    )

A.陆路——海路                            B.地中海区域——大西洋沿岸     

C.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               D.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

 21.“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而且不受地理自然条件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第一次用智慧释放出一种自然力量,鼓励了人类的创新”。这里的“它”是指(     )

A.飞梭             B.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汽轮

 22.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     )

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雏形形成

C.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D.经济活动取代了战争

 23.工业以后英国,陆续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位),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上述材料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是(     )

①新农机和新农技的广泛使用                ②英国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英国重视农业生产                    ④工业成果进一步推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4.“三角航程”持续了数百年,给非洲和美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因为是(     )

A.开始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贸易

B.刺激了美洲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的畸形发展

C.欧洲的剩余资本得以大量输出

D.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地的商品流通

 25.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由此可见(     )

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B.城市日益喧杂和拥挤

C.工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工业助长了奢侈风气

         1860年各国占全球国际贸易的比例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图2

①材料一中图二与图一相比,欧亚商路交通有何变化?(6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灾难”。

②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8分)

材料三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小国,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纪录片《大国崛起·小国大业》解说词

③文中所说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哪个国家?(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成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原因。(6分)

材料四   有人描述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一边喝下午茶,一边打电话定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定购多少悉听尊便,并放心地等着这些东西运到自家门口;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例如非洲的矿山,或上海的洋行;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舒适的旅馆;他随身携带的金币可以在世界各个地方兑换成当地货币而通行无阻。

④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初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哪些方面? (8分)从中受益的主要国家是谁? (4分)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出现了新一轮的技术革新高潮,人类进入电气时代,重工业开始主导工业,垄断组织产生。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经济重心开始从西欧向北美转移。

材料三  1757年~1815年的58年间,英国从印度掠夺的财富约达10亿英镑,其中主要来自产业发达、财富集中的孟加拉地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整个18世纪期间,由印度流入英国的财富,主要不是通过比较次要的贸易弄到手的,而是通过对印度的直接搜刮,通过掠夺巨额财富然后转运英国的办法弄到手的。” 

——宋则行  樊亢《世界经济史》上卷

材料四  “英国不管犯下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

(2)据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有何不同。

(3)依据材料三、四,评述西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

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

材料二  工业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无产阶级的形成。因为破产的手工业者都加入无产阶级队伍。于是社会日益分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

工业不但产生了工业阶级,而且也给工人阶级带来苦难。在工厂里,工人变成机器的简单附属品,他们跟着随机器运转,而且失去了劳动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因为工作单调乏味,很不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吴于虞  齐世荣《近代史》下卷

材料三  18世纪末,在英国也像其他国家一样,工业很少,城市很小,而且多半是农业人口。1870年以后已是工厂林立,新兴大城市像魔术般拔地而起。就整个欧洲说,1800年超过10万人的城市有21座,1850年则增加到31座,而且不少大城市的人口增加了1倍以上,甚至增加了3倍到4倍。1800年美国5万人口的城市只有费城,1850年增加到10座,并且有了100万人口的大城市。

                                          ——宋则行 樊 亢《世界经济史》上卷

(1)据材料一回答,为什么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

 

(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社会现象?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3)结合材料三的现象是怎样出现的? 

【参

DBADD  BBBDA  CBDDB   CADAB  BBCDC

26.①范围不断扩大;各洲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由材料一中的海陆并举发展为以海路为主。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陆路交通;新航路的开辟。 

②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③荷兰。荷兰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积极开展海上贸易活动,建立商业公司从事国际贸易;商业、金融业发达。

④商品、资本、人员和货币在世界范围的流动;英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27.(1)第一次工业和第二次工业。

(2)第一次工业完成以后,西方国家凭借军事和经济的优势积极抢占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并进行大量商品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第二次工业使经济实力大增,不断进行商品输出的同时进行资本输出,因而推动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疯狂的掠夺造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贫困,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把这些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客观上摧毁了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同时也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28.解析: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认识能力。工业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阶级关系、社会观念、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近代城市兴起,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1)第一次工业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从而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使得社会阶级结构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诞生并壮大。

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无产阶级不断进行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

(3)工业促使近代工厂的出现,也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工厂和城市的发展促使人口流动性的加强,人口城市化趋势日益增强。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也为人口流动创造了重要条件。

文档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1.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教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C.黄金是推行外交的唯一手段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2.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人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