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学(选修)11102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Na-23 Ca-40 Fe-56 Cu- Zn-65
第Ⅰ 卷(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为增加明矾净水效果,可同时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制作膨化食品时可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铵作膨松剂
C.使用热的Na2CO3溶液可以提高Na2CO3的除油污效果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2.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业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NH4I的电子式:
C.F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
3.现有H2SO4、BaCl2、K2CO3、FeSO4和氯水五种溶液,有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图中每条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X一定为H2SO4 .Y一定为K2CO3
C.Z可能是氯水 .M可能为FeSO4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NO2和N2O4混合气体 46 g中原子总数为3NA
B.电解精炼铜时,每转移1 mol 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 0.5NA
C.常温常压下,3.36L氯气与5.6g铁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A
5.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NaOH溶液和SO2气体都能使溴水褪色
B.NaOH溶液和FeSO4溶液长期露置于空气中都会变质
C.氯气和碘蒸气都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D.常温下,铁片和铝片放入浓硫酸中都无明显现象
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量取8.5mL稀硫酸 B.制备Fe(OH)2 C.防止铁钉生锈 .用酒精萃取水中的溴
7.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铁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Na+、ClO-、SO42-、Al3+
B.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0的溶液中:Fe2+、Mg2+、NO3-、Cl-
D.含有HCO3-的溶液中:K+、OH-、NO3-、Ca2+
8.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的最高正价与X的最高正价一定相等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C.原子半径:Z>W>X>Y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aH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Ba2++2OH-+SO42-+2H+=BaSO4↓+2H2O
B.单质铜与稀反应:Cu+4H++NO3-=Cu2++NO↑+2H2O
C.1 mol·L-1NaAlO2溶液和3 mol·L-1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AlO2-+4H+=Al3++2H2O
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图2中曲线表示反应2A(g) + B(g)2C(g) ΔH > 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图3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D.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或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是
A.将镁和铝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中,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B.将162.5g氯化铁溶解于较浓盐酸,再加水稀释至1L,可配制1mol/L的氯化铁溶液
C.酸碱中和滴定前,将滴定管用待装液体润洗,而锥形瓶用蒸馏水润洗
D.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测定和记录溶液pH的间隔(滴加酸或碱的体积)要相等
12.下列有关二元弱酸H2A的盐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A、NaHA两溶液中,前者pH大于后者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
C.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c(H+)=c(HA-)+c(OH-)+2c(A2-)
D.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c(HA-)>c(OH-)>c(H+)
13.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氯气等有毒气体
C.装置中的电子流动路径为:负极→外电路→阴极→苦卤水→阳极→正极
D.理论上,当b 极周围产生2g H2,电池中产生CO2气体11.2L(标准状况)
14.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A、B、C、D四种物质,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m A(s)+n B(g)p C(g)+q D(g) △H
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0.5 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B的浓度为0.3mol·L-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与温度(T)、时间(t)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n<p+q
B.热化学方程式中:△H>0
C.若T1、T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D.达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提高B的转化率
15.9.7 g Cu和Zn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将溶液稀释为1 L,测得溶液的pH=1,此时溶液中NO3-的浓度为
A.0.3 mol·L-1 .0.4 mol·L-1 .0.5 mol·L-1 .0.6 mol·L-1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80分)
16.(14分)孔雀石是自然界存在的碳酸盐类铜矿,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Cl2·xH2O及CaCO3的步骤如下:
为解决有关问题,兴趣小组同学查得下列资料:
| 物质 | 开始沉淀时的pH | ④ 完全沉淀时的pH |
| Fe(OH)3 | 1.9 | 3.2 |
| Fe(OH)2 | 7.0 | 9.0 |
| Cu(OH)2 | 4.7 | 6.7 |
②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 。
⑵经实验测定,CuCl2·xH2O中含水28.6%,则CuCl2·xH2O中x的值为 ▲ 。
⑶制备CaCO3时,应向CaCl2溶液中通入的气体是 ▲ 。
⑷某种胃药片的治酸剂为碳酸钙,其中所含的治酸剂(CaCO3)质量的测定步骤如下:
a.配制0.1mol·L-1的HCl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各250mL;
b.每次取一粒(药片质量相同)0.2000g的胃药片磨碎后转移至锥形瓶,加入20.0mL蒸馏水将胃药溶解;
c.向锥形瓶内加入25.00mL 0.1 mol·L-1的HCl溶液;
d.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至达到滴定终点;
e.重复bcd步操作1~2次。
①上述实验中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 。
②若滴定中NaOH溶液的平均用量为5.00mL,则胃药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
17.(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溶液、绿矾晶体、胆矾晶体,以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其实验方案如下:
⑴写出合金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⑵滤液A→沉淀C的步骤中,pH控制较难操作,可改用 ▲ 。
⑶硫酸亚铁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该温度下析出晶体的组成如下表所示(仅在56.7℃、℃温度下可同时析出两种晶体)。
| 温度/℃ | 0 | 10 | 30 | 50 | 56.7 | 60 | 70 | 80 | 90 | |||
| 溶解度/g | 14.0 | 17.0 | 25.0 | 33.0 | 35.2 | 35.3 | 35.6 | 33.0 | 30.5 | 27.0 | ||
| 析出晶体 | FeSO4·7H2O | FeSO4·4H2O | FeSO4·H2O | |||||||||
⑷在滤渣E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来制备CuSO4是一种绿色工艺。将滤渣E用10% H2O2和3.0 mol·L-1 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E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E平均溶解速率 (×10—3 mol·L-1·min-1) | 7.34 | 8.01 | 9.25 | 7.98 | 7.24 | 6.73 | 5.76 |
18.(10分)下列框图涉及到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D元素外,其余均为1~18号元素。
已知:B、D是常见金属单质,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F为淡黄色固体,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反应③、④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溶液呈弱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
⑵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⑥中E、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⑥离子方程式为: ▲ 。
⑶某温度下,反应③中I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将2.0 mol I和1.0 mol E置于10 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 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 ▲ 。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 K(B) (填“>”、“<”或“=”)。
19.(10分)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具有氧化能力强、安全性好等优点。
⑴电解法是工业上上较为成熟的制备高铁酸钾的方法之一。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
Fe+2KOH+2H2OK2FeO4+3H2↑
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
⑵已知:4FeO42-+10H2O4Fe(OH)3+8OH-+3O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高铁酸钾进行了如下探究:将适量K2FeO4溶解于pH=4.74的溶液中,配制成c(FeO42-)=1.0 mmol·L-1的试样,将试样分别置于20℃、30℃、40℃和60℃的恒温水浴中,测定c(FeO42-)的变化,结果见图Ⅰ。则发生反应的△H ▲ 0(填“>”、“<”或“=”)。
⑶随着溶液pH的变化,Fe(+6价)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如图Ⅱ所示。
①Fe(+6)在pH=4的溶液中的存在形态为 ▲ 。
②则向pH=6的溶液中加K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⑷
20.(10分) 某油脂化工厂的含镍催化剂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31%)、Fe(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3.3%)。利用含镍废催化剂制备NiSO4·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 沉淀物 | Al(OH)3 | Fe(OH)3 | Fe(OH)2 | Ni(OH)2 |
| pH | 5.2 | 3.2 | 9.7 | 9.2 |
⑵“加入H2O2”的作用是 ▲ ;“调pH为2~3”的目的是 ▲ 。
⑶NiSO4在强碱溶液中用NaClO氧化,可制得碱性镍镉电池电极材料-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21.(10分)下图是工业生产铵的流程:
⑴已知:N2(g)+O2(g)=2NO(g) △H=180.5kJ·mol-1
4NH3(g)+5O2(g)4NO(g)+6H2O(g) △H=-905.0kJ·mol-1
2H2(g)+O2(g)=2H2O(g) △H=-483.6kJ·mol-1
①写出反应①的热化学方程式 ▲ 。
②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放入体积一定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①,下列措施中可提高氢气的转化率的有 ▲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压强 D.循环利用和不断补充氮气
⑵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为,此时N2的转化率为 ▲ 。
22.(12分)“空气质量日报”中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包含:SO2、CO、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⑴血红蛋白中含有Fe2+,CO易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使人中毒。
①写出亚铁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 ▲ 。
②根据等电子体原理,1个CO分子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 ▲ 。
⑵为减轻SO2污染,火力发电厂生产中常在燃煤中加入CaO以“固硫”。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NaCl、KCl、MgO、CaO晶体结构相似,其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 晶体 | NaCl | KCl | CaO | MgO |
| 晶格能/(kJ·mol-1) | 786 | 715 | 3 401 | 3791 |
②4种晶体的配位数均为 ▲ 。
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室外的环境安全为人们所重视,室内的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①甲醛(HCHO)是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之一(其沸点是-19.5℃),甲醇(CH3OH)是“假酒”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其沸点是.65 ℃),甲醇的沸点明显高于甲醛的主要原因是: ▲ 。甲醛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化学答题纸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共80分)
15.(17分)
⑴① , 。
② 。(3分)
⑵ 。
⑶ 。
⑷① 。(3分)
② 。(3分)
16.(10分)
⑴ 。(3分)
⑵ 。
⑶ 。
⑷ 。(3分)
17.(13分)
⑴ 。(3分)
⑵ ;(3分)
。(3分)
⑶ 。 。
18.(10分)⑴ 。(3分)
⑵ 。
⑶① 。
② 。(3分)
19.(11分)⑴ ; (填两种)。
⑵ ;
。
⑶ 。(3分)
20.(7分)
⑴① 。(3分)
② (填字母)。
⑵ 。
21.(12分)
⑴① 。
② 。
⑵① 。
② 。
⑶① 。
。
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调研试题四答案
1—5 C\\D\\A\\A\\D
6—10 B\\B\\C\\A\\A
11—15BC\\AC\\BD\\C\\B
16.⑴①CuO 3.2-4.7 ②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OH)3沉淀完全 ⑵3 ⑶NH3 ⑷当最后一滴NaOH溶液滴下时,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变,则达终点 50.0%
17.⑴2OH-+2H2O+2Al=2AlO2-+3H2↑ ⑵通入足量的CO2 ⑶小于56.7℃
⑷①Cu+H2O2+H2SO4=CuSO4+2H2O ②H2O2分解速率加快
18.⑴Cu2++2H2OCu(OH)2+2H+
⑵Cu+2H2SO4(浓)CuSO4+SO2↑+2H2O
2Na2O2+2Cu2++2H2O=O2+2Cu(OH)2+4Na+
⑶800 =
19.⑴Fe-6e-+8OH-=FeO42-+4H2O
⑵> ⑶①H2FeO4、HFeO4- ②HFeO4-+OH-=FeO42-+H2O
20.⑴H2SO4 Ni2+、Fe2+
⑵将Fe2+氧化为Fe3+ 防止在浓缩结晶过程中Ni2+水解(或“防止在浓缩结晶过程生成Ni(OH)2沉淀)
⑶2Ni2++ClO-+4OH-=2NiOOH↓+Cl-+H2O
21.⑴①N2(g)+3H2(g)2NH3(g) △H=-92.4kJ·mol-1 ②CD
⑵25.0%
22.⑴①1s22s22p63s23p63d6或[Ar]3d6 ②2
⑵①MgO、CaO、NaCl、KCl ②6
⑶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sp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