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宗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走向社会后的基本体育知识和技能需要。让不同运动项目的特有魅力深深吸引学生,拨动学生渴望运动的心弦,从而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学生的喜爱.体育舞蹈《恰恰恰》是一种通过参与者的身体练习,达到锻炼效果,也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项目。通过体育舞蹈的学习,塑造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体育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表现力,做到学生人人参与,人人乐意锻炼,在互帮互助,欢声笑语中边玩边练,达到身顺心亦顺。
三、学情分析:
我们地处大西北的塞上胡泊水乡石嘴山,我们学校是一所城乡结合、打工子女和留守青少年居多的学校,本次授课是七年级学生,他们这个学段的学生朝气蓬勃,富有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模仿力,他们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好动好奇,精力旺盛,不知疲惫,充满活力,只要听到伴奏的音乐就想跳起来,这些都是学生所具备的先决条件和因素,同时这个学段的学生兴趣广泛,自制能力差,心理素质,稳定性不强,对于学、练简单的体育舞蹈动作,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那么,在教学活动时要多观察,积极引导。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大西北这片黄土高原上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也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到体育舞蹈所带来的快乐!
四、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差异,在自愿基础上产生练习小组,自选队长,各组内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互比互学,发现典型,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及时指导,适时鼓励,巧妙点拨,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打开学生学习知识的钥匙,让学生始终在有声有色、有起伏、有节奏,欢快的环境与氛围中接受身体锻炼,获得知识与技能。运用的教法有:手势提示法、示范法、口令提示法、音乐刺激法。学法上采用观察法、练习法、模仿法、发现法和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流程
1.教师宣布本课内容,组织学生分组做游戏,与学生同欢乐。
2.由体育小组长带领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新激发运动欲望。
3.教师带领学生做韵律操五节,复习体育舞蹈(恰恰恰)的基本舞步和第一组动作,学生积极主动复习,教师巡回指导,肯定鼓励。
4.学习体育舞蹈《恰恰恰》的第二组动作,教师示范讲解,小组成员展开研讨、探究、学练,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
5.在教师引导下,把上节课所学第一组动作和第二组动作串联起来练习。
6.合作互动,思考和讨论创编-练习-研究-定型,培养学生挑战自我,敢于创新的精神。
7、学生随音乐做放松操,做到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全方位放松。
第三次课、体育舞蹈《恰恰恰》教案
—纽约步
学 容
| 教 内 | 1.分组游戏 2.学习体育舞蹈恰恰恰)的第二组动作:纽约步 3.体能练习 | ||||
| 学 习 目 标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对体育舞蹈《恰恰恰》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80%学生能够按正常节奏把前两组动作连续跳下来,少部分学生能按节拍编排简单动作,发展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的灵敏素质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 ||||
| 教学重点 | 腰、跨间的协调摆动 | 教学难点 | 动作到位 | ||
| 部分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预想目标 | |
准 备 阶 段 2' | 课堂常规 | 一、师生相互问好 二、宣布本课内容: | 一、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二、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相互问好 队形图A
| 养成良好课堂习惯 | |
| 热 身 激 趣 阶 段 8' | 一、分组创编游戏,做准备活动 二、韵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手臂运动 4.腰部运动 5.全身运动 | 教师巡回参与和指导 1.示范引领 2.口令指挥 3.激发情趣 要求: 1.动作准确 2.动作舒展,节奏鲜明 | 要求 1.主动参与 2.积极活动 二、要求学生做到 1.身心一体 2.认真学,认真练 3.伴随音乐,听口令,尽情跳动 组织队形: (同图A) | 准备活动充分, 防止受伤 | |
合 作 探 究 阶 段30' | 一、体育舞蹈(恰恰恰)辅助性练习 1.基本手臂动作和步法复习 2.第一组动作(平移步和前后步)复习 | 1.教师语言提示 2.领做 | 1.模仿 2.学练 要求: 1.动作到位有力度 2.身体姿态好 3.节奏感强 | 巩固已学知识,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 |
| 二、学习体育舞蹈(恰恰恰)第二组动作 | 1.示范讲解 2.布置学习内容 3.巡回指导 4.给予学生提示与鼓励 | 图B 1.模仿学练 2.部分展示 | 基本掌握舞蹈动作 通过重点动作练习达到提高演练水平 | ||
三、连接体育 舞蹈(恰恰恰)第一组和第二组动作 | 1.语言提示 2.组织练习 | 1.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思考 2.学生在体育小骨干的协同帮助下,做模仿练习 3.要勤于动脑、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 |||
| 四、尝试创编体育舞蹈(恰恰恰)新动作 | 1.教师分组 2.教师讲要求 | 学生相互之间合作和探究学习 | 给学生留出自主活动空间,为学生创造宽松学习环境 | ||
| 五、部分学生展示风采 | 1.组织学生展示 2.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3.教师最后总结 | 1.推荐学生展示 2.其它学生观摩 3.学生相互评价 | 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 ||
| 放 松 阶 段 5' | 放松身心 | 1.教师运用自编放松操带领学生进行身心的恢复 2.客观评价 3.师生再见 | 1.跟随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放松练习 2.自评、互评本节课 队形同图B | 养成良好课堂习惯 | |
| 器材 | 跳绳1根、皮筋2付、毽球10个、录音机1台 | 负 荷 | 练习密度 | 40%—45% | |
| 平均心率 | 135—145次/分 | ||||
这节课后,我体会到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是很浓厚的,他们的内在潜能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潜能。
学生在本课创编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创编出的动作组合和队形很多都是教师没有想到的,他们在很多时候并不愿纯粹地模仿,在课下借鉴多媒体的基础上,更多地融进了他们自身的思想和风格,力求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学生在该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肯定学生成绩的同时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为终生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