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CATIA V5 制图规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8:10:27
文档

CATIA V5 制图规定

CATIAV5制图规范(范本)1适用范围本文规范了运用CATIAV5进行建模、绘制二维图纸等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一些要求。2引用标准本文参考引用的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457~4460-84和GB131-83:机械制图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标准Y14.5M-1982:形位公差标准3定义及术语H点–座椅设计中决定假人或乘客位置的关键点。CATIA–特定的功能(Computer-GraphicsAidedThree-DimensionalInteractiveApplication
推荐度:
导读CATIAV5制图规范(范本)1适用范围本文规范了运用CATIAV5进行建模、绘制二维图纸等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一些要求。2引用标准本文参考引用的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457~4460-84和GB131-83:机械制图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标准Y14.5M-1982:形位公差标准3定义及术语H点–座椅设计中决定假人或乘客位置的关键点。CATIA–特定的功能(Computer-GraphicsAidedThree-DimensionalInteractiveApplication
             CATIA V5 制图规范(范本)

1 适用范围

    本文规范了运用CATIA V5 进行建模、绘制二维图纸等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一些要求。

2 引用标准

    本文参考引用的标准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457~4460-84 和GB 131-83:机械制图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标准Y14.5M-1982:形位公差标准

3 定义及术语

H 点 – 座椅设计中决定假人或乘客位置的关键点。

CATIA – 特定的功能(Computer-Graphics Aided Three- Dimensional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系统),输入和概念用大写字母;

4 模型通用要求

4.1 概述

4.1.1 目的

本部分内容规范了用户在使用CATIA V5 进行建模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一些通用要求。其中详细规范了在建立模型时点、曲面、实体的使用要求和模型的定义,同时也规范了模型的发放状态和模型检查要求等。

4.1.2 通用规范

在本规范发放之前建立的模型可以不按本规范执行。

在本规范发放之后建立的所有模型必须按本规范执行。

4.2 建模规则

4.2.1 坐标系

在进行建模时,首先要确定坐标系。坐标系是模型定位和尺寸度量的基准。在并行设计时,应该对参加设计的不同设计者或所有的设计组使用的坐标系加以统一规范,以保证模型的大小和位置一致性;同时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方便设计者使用。本规范中规定了两种坐标系:车身坐标系、局部坐标系。

4.2.1.1 车身坐标系

运用CATIA V5 建模时,规范将CATIA V5 系统坐标系设为车身坐标系。在发放数据时,该坐标系为当前坐标系。各坐标轴所代表的方向若客户有要求则按客户要求,若客户没有要求则按如下规范:X 轴代表车身长度方向,其中+X 方向定义为车头指向车尾;Y 轴代表车身宽度方向,其中+Y 方向定义为面向汽车行驶方向的右手方向;Z 轴代表车身高度方向,其中+Z 方向定义为向上方向。

4.2.1.2 局部坐标系

局部坐标系应建立在垂直相交的基准面、基准线的交点处。若不相交,则应建立在尺寸定义起始点或对设计来说重要的特征处。

4.2.2 坐标系的使用

任何汽车零件的建模都需要坐标系。在设计汽零件时,系统坐标系设为车身坐标系,用户可使用局部坐标系进行某一零件的设计,零件设计完成后,应将零件模型中不必要的局部坐标系删除。在数据中,对发放时需要保留的新建坐标系必须命名,以便于区别不同的坐标系。用CATIA V5 系统进行汽车零件设计时,不允许使用左手坐标系和不固定坐标系。

4.2.2 度量单位

运用CATIA V5 建模时,规定使用毫米(mm)为基准单位。

4.3 典型建模元素

4.3.1 点的要求

点一般用于定义特殊位置,如孔中心位置、基准点位置等。为了控制模型的一致性,便于对模型的理解,规定点的使用按以下要求:

“+”点表示除了基准点和H 点以外的所有点;

“X”点表示基准点和H 点;

“*”、“”只在某些特殊地方使用。

4.3.2 曲面建模要求

曲面主要用来生成零件的非平面表面。在用曲面定义零件时,应使曲面元素满足以下要求:

在满足工程设计制造所需的曲面精度和光滑度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使曲面数量减少。但不要为了减少曲面片数而拼接曲面。

多个曲面拼接时,应注意曲面间的最大间隙为0.0025mm,最大重叠值为0.0025mm,相切曲面间的相切度在0.23︒以内。连接曲面容易造成曲面边界问题,不要连接用于制造的曲面。

4.3.3 实体建模要求

CATIA V5 中用Part Design 模块来建立零件的实体模型,以支持零件的制造和数字化预装配。在用Part Design 模块建立零件的实体模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情况下,实体不包括设计所描述的螺纹或装配时配钻的孔;

用实线建立实体的几何图形-SKETCH;

用双点划线表示所用到的参考实体的几何图形-SKETCH;

模型保存格式为CATPart;

不要掩盖以前的实体的特征,以免模型数据冗余、不清洁。例如:不要在原来开孔处,再覆盖更大的孔以修改原孔的尺寸和位置;

为了便于制造零件和维护模型,在设计中引用其他零件模型作为当前模型的一部分时,不要为了简化结构树中的内容而将引用的实体模型单独分离出来(在粘贴时用Paste as result 方式),而应将引用的实体模型都调用过来,即在粘贴时用Paste asspecified in Part document 的方式。

在建立模型过程中,有时需要调用外部的实体或曲面模型作为参考模型,此时可将该模型单独分离出来,在粘贴时用Paste as result 方式,若要和原参考模型数据保持同步,可用Paste as result with link,以减小数据量,简化结构树的构造。

4.4 定义模型及下属元素的属性

三维模型都要有其相应的名称和号码,以方便数据管理和预装配工作。同时,构成模型的各下属元素,也可有相应的名称,以方便对模型进行维护管理。名称在属性(Properties)中定义。在进行零部件的建模时,结构树中的最高级别为Part1 或Product1,其属性的定义按以下要求:

Part Number 框中必须输入零件号或装配\安装件号,编号规则按公司内部零件PDM 编码规则;

Nomenclature 框中必须填写零部件的准确名称,应与在零件表中的名称完全相同,以后装配件结构树中不显示零部件“实例名称”,只显示Part Number 和Nomenclature;

Revision 框中输入改建的版次;

Definition 框中可输入数模建立者的姓名;

Description 框中填写建立零件数模的软件及版本。

对于较复杂的零件,在建模过程中可能要用到比较多的元素,如果按照默认的情况,同类元素的命名是元素名称后跟一序号,依次排列。这样在对模型进行修改时容易造成混乱,为有利于对模型进行修改,设计者可根据需要为元素赋予名称(Feature name)。

在建立装配模型时,要按上述第一条定义Product1 的属性,对构成装配件的各子件,则可

继承原文件的零件号以及Nomenclature 属性,不作修改。

模型文件命名按以下规则:

零件号_零件描述(名称、位置)_版本号_日期

零件描述用英文大写表示,可用公司认可的缩写,各字段之间用“_”连接,不能用空格。

4.5 模型检查

何模型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除主要的数字化预装配检查外,对模型内部还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检查模型是否符合制图标准,检查冗余元素,清除一切不必要保留的元素。

4.6 模型的发放

模型在发放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如果模型中使用了层,发放时只显示定义零件实体所在的层;

3D 数据发放窗口的布局:通常用默认的设置,即同时显示结构树和几何元素,但对含有比较多的零部件的大的装配件数据,为使窗口清楚,可只显示几何元素,而不显示结构树。

3D 数据和2D 数据、装配件和零件之间的联系(LINK)的规定:保存在同一目录下。如果不在同一目录下,当生成2D 数据的3D 数据,或生成装配件的零部件数据的存放位置有更改时,要重新设置LINK 关系。

关于坐标系的规定:在建模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些局部坐标系以有助于建模,模型完成之后,为使界面清晰,通常将这些坐标系删去,但设计者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坐标系并命名。发放时,活动坐标系必须设为系统坐标系。

发放的模型必须保证在重新打开时能直接看到SHOW 空间的所有元素。

二维图纸允许一个图号表达多个零件,其活动窗口为第一页,每页都必须有标准图框(包含图框中的文字信息)。

发放时所有基准点、基准线、基准面必须保留。

4.7 关于catalog 的使用

为节省建模时间,减少模型数据量,对一些典型的常用零件或典型的同类零件,建议做成catalog ,以便直接调用。对于标准件,已经有专门的标准件catalog,可直接调用。

4.8 关于层的规定

如果模型中的几何元素比较多,同时显示容易造成混乱,此时可以将元素按一定特征分类,放在不同层中。需要显示某些元素时,可通过使用过滤器(visualization filters)显示元素所在的层。使用层时,应注意以下规定:

使用层时要特别注意,选中某一目标元素并分配层厚,其子元素将继承它的层号,而它的父元素要么不分配层,要么分配同一层号,而不能分配其他层号,否则,易造成混乱。

在使用层时要给层命名,过滤器也要命名,层名和过滤器名要易于识别。

如果现有文件是用低版本的CATIA V5 创建的,在打开该文件之前,将层设为“None”,打开后再重新分配层。如果使用层可按以下规定分配:

实体、孔的定位点和局部坐标系放在第2 层并命名。

其他可按需要分层并命名,其名称一定要易于识别。

为层建立过滤器并命名。

发放时,只显示第2 层元素。

其它可参照CATIA V4 的相关规定。

5 图纸结构

5.1 目的

本部分内容设计人员在使用CATIA V5 绘制2D 图纸时所应遵循的一些要求。

5.2 图纸定义及通用要求

5.2.1 图纸定义

    二维图纸一般由三维数模生成,包括零部件二维视图和图纸辅助信息(即图框)。二维视图包括主视图、辅助视图,如:剖面图、轴测图等。图框包括边框、标题栏、明细栏、网格、图页注释、尺寸注释、版次注释等。

5.2.2 通用要求

图框内容的建立和编辑都必须在背景(Back-ground)模式下进行。

在进行图框内容的建立和编辑、标准图框的调用前,需要关闭网格和网格捕捉。

模型中视图名称客户有要求按客户要求,没有要求按国家标准 GB 4457~4460-84 和GB131-83:机械制图。

图框的加长按国家标准 GB 4457~4460-84 和GB 131-83:机械制图。

供应商或客户提供的图纸应加公司图框,A0 以下原图纸加大一号图框,A0 原图纸加加长图框。

5.3 标准图框

将常用的标准图框做成CATIA V5 版本的模板,用户可以直接调用。当在一个模型中需要插入新的图页时,其标准图框的调用可按以下操作:

点击Tools>Options>Mechanical Design>Drafting>Layout

选中Copy background view 选项,并选择first sheet 或the other drawing 选项。如果选择first sheet 则首页所用图框会自动调入;如果选择the other drawing 选项,则可重新调用图框,其步骤同首页图框的调用一样。

向标准图框输入文字信息时,必须在Background 模式下进行操作,并且要求用中英文同时表达。

5.4 视图要求

一个图号允许表达多个零件,凡上下、左右、前后对称的零件,只需画一张图,一般画左(上、前)件,并在标题栏上方注明:“‘零件号’如图,‘零件号’对称”。

二维模型中H 点做如下表示:直径25.4mm 的圆,四等分,涂黑色于左上、右下两个四分之一圆(见标准图框)。

对2 维模型中的元素要进行整理,使视图清晰,如:隐藏线、参考几何、切面阴影等元素,尽量使它们简洁明了。

对于剖面图、辅助视图和详图,必须用三维空间元素生成这些视图,再用绘图模式下的一些功能对视图进行装饰性修整,不能直接用二维元素来定义零部件。

3D 视图、轴测图或爆炸图是为了帮助识图的,一般只用于复杂零件和装配件。使用时注意以下要求:

􀀹按图纸空间大小来决定这类图的大小,并将其放在主绘图区。

􀀹这类视图的隐藏线通常设为不可见,但有时为了使图纸表述更清楚,隐藏线可

以保留。

􀀹这类视图要做以下注释:3D 视图(轴测图或爆炸图) 仅供参考。

􀀹3D 视图必要时可标注真实尺寸。

6 装配模型要求

6.1 概述

6.1.1 目的

本部分内容规定了用户在使用CATIA V5 提供的装配功能进行数字化预装配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一些要求,以及在生成装配件二维视图时所应注意的事项。

6.1.2 通用规定

装配模型只用于限定装配件各元素的位置关系、方向、标识、元素数量等关系,检查干涉情况等,一般不用于定义零件。

装配模型的文件格式为CATProduct。

6.2 模型内容及要求

6.2.1 三维模型要求

装配模型包含内容:零件、子装配件、标准件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一个装配模型文件只定义一个装配件。

装配模型所定义的信息:限定位置关系、方向、标识、元素数量。

标准件和一些常用的零件可直接由catalog 调用。

装配模型结构树中的名称属性必须定义,且简洁明了。

6.2.2 二维模型要求

所有装配模型必须有相应的二维图纸数据。

为使视图清晰,装配件的二维视图中的元素要进行整理,如:隐藏线、参考几何等元素可不显示。

如果图纸尺寸允许,需绘出3D 视图或爆炸图,隐藏线不显示。

装配模型二维视图中的主视图必须有网格线和H 点行程轨迹。

装配件二维视图应合理选择视图,布置匀称、排列整齐,格式统一。一般应将基本视图放在首页(当有多页时)的左上部,将向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辅助视图按视图代号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部件装配图的基本视图应可识出其装配关系。图中应画出必要的基准轴线和各装配件的轮廓线。

7 CATIA V5 尺寸与文字标注规定

7.1 概述

7.1.1 目的

本部分内容是关于用户在使用CATIA V5 对进行二维模型进行尺寸和文字标注时的一些参数设置的规定。

7.1.2 通用规定

关于二维模型中的字体与图线的要求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4457~4460-84 和GB 131-83:机械制图。

关于尺寸与公差的其他要求参见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标准Y14.5M-1982:形位公差标准。进行技术要求标注或其它文字标注时,要求同时用中英文表达。

7.2 创建二维模型时的参数设置

7.2.1 默认设置

在创建二维模型时,选用ISO 绘图标准,用于描述零部件的线宽为0.35mm,其它尺寸标注线和一些辅助线宽为0.13mm。模型中的字高有7mm、5mm、3.5mm 三种标准,其中,技术要求及尺寸标注应用3.5mm 字高,视图名称应用5mm 字高。

7.2.2 其它属性设置

􀁺设置文字属性(Text properties):在Text Properties 菜单栏中设置文字属性。其中第一项为字体选项,规定选用 FangSong_GB2312。其他属性根据不同要求设定。

􀁺设置几何属性(Graphic properties):第二项线宽设为0.13mm,作为引注线线宽。其他属性根据不同要求设定。

􀁺设置尺寸属性(Dimension properties):第四项规定选择第一个选项NUM.DIMM,尺寸标注中的箭头采用实心箭头。其他选项如公差形式和公差值根据不同情况设定。

􀁺属性的修改也可在标注完成后进行:点击右键Properties 进行修改。

􀁺如果Dimension Properties 菜单栏中的公差值没有需要的选项,可通过右键点击公差标

注,编辑Properties 中的Tolerance 选项。

文档

CATIA V5 制图规定

CATIAV5制图规范(范本)1适用范围本文规范了运用CATIAV5进行建模、绘制二维图纸等工作时所应遵循的一些要求。2引用标准本文参考引用的标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457~4460-84和GB131-83:机械制图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标准Y14.5M-1982:形位公差标准3定义及术语H点–座椅设计中决定假人或乘客位置的关键点。CATIA–特定的功能(Computer-GraphicsAidedThree-DimensionalInteractiveApplication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