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目 标 | 指 标 | 方案/措施 | 主要负责部门 | 重要环境因素编号 | 检查结果 | |
| 1 | 危险废弃物100%安全处置 提高全员环保安全意识 | 危险废物与非危险废物100%分类收集、储存和处置 | 严格对各类办公废弃物(废电瓶/废含汞日光灯管)的收集/分类/存放进行管理 | 各部门 | 4、5、6 | ||
| 严格对废含化学品/油品的手套/抹布/吸附物的收集/分类/存放进行管理 | 制造部 | 10、11、14 | |||||
| 严格对各类废油/废液(含化学试验)/漆渣/污泥/报废化学品/焊渣的收集/分类/存放进行管理 | 制造部 | 15、21、22、27 | |||||
| 严格对各种废空桶/废化学品容器/废包装物的收集/分类/存放进行管理 | 制造部 | 20 | |||||
| 在不同部门/场所/区域设置各类废弃物收集箱/桶 | 行政部 | ||||||
| 设置固体废物贮存场标志牌 | 行政部 | ||||||
| 不定期委托具资质的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处置单位对废物进行处置 | 行政部 | 4、5、6、14、20、27 | |||||
| 每月度对各部门及各类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存放、标识、产生和处置情况的符合性进行抽样检查 | 行政部 | ||||||
| 组织公司全员对危险废物与非危险废物的收集、分类、储存与处理的教育培训 | 行政部 | 4、5、6、14、27 | |||||
| 对重要环境因素的相关方100%施加影响 | 定期对原材料供应商索取产品有害物质的检测报告 | 采购部 | 24 | ||||
| 对原材料和化学品/油品/气体等供应商施加环境影响,提出本公司相关方环境要求 | 采购部 | ||||||
| 并对相关工作人员传递公司适当的环境信息,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 | 行政部 | 1、2 | |||||
| 对危险废物处置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在合同或协议中提出本公司环境要求, | 行政部 | ||||||
| 对供餐服务、绿化维护、工程建筑、办公设施维修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在合同或协议中提出本公司环境要求 | 行政部 | 1、2、3 | |||||
| 对车辆维修、生活垃圾处置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在合同或协议中提出本公司环境要求 | 行政部 | 13 |
| 序号 | 目 标 | 指 标 | 方案/措施 | 主要负责部门 | 重要环境因素编号 | 检查结果 |
| 2 | 杜绝火灾、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 减少危险废物对地面的二次污染 | 重新规划与改建各类废弃物的储存场所 | 行政部 | ||
| 确保在必要场所设置废液渗漏或滴漏的积液盘和吸附物; 加强对各类机动车辆(客用/货运/行车)的保养; 防止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油品的渗漏、滴漏或泄漏现象发生 | 制造部 行政部 | 7、8、17、18、22 | ||||
| 加强对办公/生产/动力设备设施的巡检和保养,控制设备“跑冒滴漏”现象 | 制造部 | |||||
3 4 | 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 | 昼间:65dB (A)夜间:55dB (A) | 定期委托具资质的单位对排放的噪音进行监测 | 行政部 | 12 | |
| 可行时所有机动车辆在公司任何区域行驶时禁止鸣号 | 行政部 | |||||
| 每月测试厂区内的噪声情况 | 行政部 | |||||
| 减少设备运行噪音 | 定期对生产设备、动力设备、排风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 制造部 | ||||
| 加强对生产设备、动力设备的点检和维护 | 制造部 |
| 序号 | 目 标 | 指 标 | 方案/措施 | 主要 负责部门 | 重要环境因素编号 | 检查情况 |
| 4 | 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 | ①化学需氧量 CODcr 100mg/l ②悬浮物 SS <70mg/l ③氨氮 NH-N <15mg/l ④PH值 6-9 ⑤总磷<0.5 ⑥石油类<5 | 禁止所有机动车辆在公司任何区域清洗 | 行政部 | 3 | |
| 控制对用餐区域地面清洗废水的排放 | 行政部 | |||||
| 控制对作业区域地面清洗废水的排放 | 制造部 | |||||
| 控制对公用通道/场所地面清洗废水的排放 | 行政部 | |||||
| 定期对含酸、碱废水的排放 | 制造部 | |||||
| 定期对循环废水的排放 | 制造部 | |||||
| 控制对生产废水的排放、控制对生产废液的排放 | 制造部 | |||||
| 严格控制污水处理的用药量 | 制造部 | 3、11 | ||||
| 设置污水排放口图形标志牌 | 行政部 | |||||
| 不定期委托环卫所清理化粪池 | 行政部 | 3 | ||||
| 定期委托具资质的单位对排放的污水进行监测 | 行政部 | |||||
| 对绿化维护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 | 行政部 | |||||
| 对运输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 | 采购部 |
| 序号 | 目 标 | 指 标 | 方案/措施 | 主要负责部门 | 重要环境因素编号 | 检查结果 |
| 5 | 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 | ①颗粒物 浓度<120mg/m3 速率<3.5kg/h ②非甲烷总烃 浓度<120 mg/m3 速率<10kg/h | 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对车辆尾气排放进行监测 | 行政部 | 13、17 | |
| 定期对各类排风、排气设施及管道进行检修 | 制造部 | |||||
| 定期委托具资质的单位对排放的废气进行监测 | 行政部 | |||||
| 设备运行时同时打开强排风 | 制造部 | |||||
| 氟里昂0排放 | 逐步淘汰含氟里昂空调的使用;定期保养空调。 | 行政部 | ||||
| 对空调设施维修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 | 行政部 | |||||
| 6 | 提高原材料、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 电耗 ≤35000千瓦小时/百万; 水耗 ≤300;吨/百万 每100万产值 污水排放量比上年减少1% 纸张消耗 A4 100箱/年 A3 24箱/年 | 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岗位意识与操作技能训练,使其所具备的能力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 制造部 | 23、25 | |
| 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点检和维护,以减少废品损失 | 制造部 | |||||
| 加强工艺技改,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 制造部 | |||||
| 纸张在可以的情况下双面使用 | 行政部 | |||||
| 空调开启条件----冬季室内温度<5°;夏季室内温度>33° 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5° | 行政部 | |||||
| 合理使用各办公/生产区域空调或照明设施,严控在无人办公或作业范围打开空调或照明设施 | 行政部 | |||||
| 每月统计用电、用水、用纸情况 不定期检查各部门执行节约水、电、纸情况 | 行政部 |
| 序号 | 目 标 | 指 标 | 方案/措施 | 主要负责部门 | 重要环境因素编号 | 检查结果 |
| 7 | 提高原材料、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 | 合理使用和回 资源能源 | 加强在合适场所对公司全员进行节约资源、能源的公示性宣导 | 行政部 | ||
| 对生产废料/废包装材料的收集/分类/存放进行管理 | 各部门 | |||||
| 对报废产品/报废工用具/报废工装夹具/报废模具/五金金属材料的收集/分类/存放进行管理 | 制造部 | |||||
| 厂区绿化达20% | 对绿化维护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加强对厂区绿化的建设,使厂区绿化率达到20% | 行政部 | 1、2 | |||
| 8 | 避免环境事故对财产与生命的危害 提高全员环保安全意识 | 重要环境因素相关岗位培训实施率100% |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保关键特性岗位人员接受足够的教育培训,使其所具备的能力与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 | 行政部 | ||
| 对所有重大环境因素岗位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 | 行政部 | |||||
| 确保特种作业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 行政部 | |||||
| 各部门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重视并配合公司组织的各项应急演练与培训活动 | 行政部 | |||||
| 化学品/气体的使用及对环境潜在的事故为零 | 各部门应识别现场危险的类型,如存在的易燃液体、贮罐、压缩气体等,以及发生溅洒或意外泄漏时的应对措施,加强对化学品/油品/特种气体的使用与储存日常管理 | 制造部 | 9、26 | |||
| 应识别生产与动力设备设施的潜在的化学品/油品/气体泄漏与渗漏因素,以及发生溅洒、渗漏或意外泄漏时的应对措施,加强对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 | 制造部 |
| 序号 | 目 标 | 指 标 | 方案/措施 | 主要负责部门 | 重要环境因素编号 | 检查结果 |
| 8 | 避免环境事故对财产与生命的危害 提高全员环保安全意识 | 化学品油品/气体的使用与储运对环境潜在的事故为零 | 加强对化学品/油品/特种气体的分类、标识、存放、使用管理 | 制造部 | 9、10、11、16、18、19、22、26 | |
| 对特种气体在使用与存放场所配置钢瓶固定支架 | 仓库 | |||||
| 定期委托具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压力容器(压力表/阀门/储气罐/储油罐)进行检测、鉴定和维护 | 行政部 | |||||
| 定期对消防/报警/灭火/避雷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 行政部 | |||||
| 定期对消防系统进行必要的试验 | 行政部 | |||||
| 对动力设备维修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 | 制造部 | |||||
| 向化学品/油品/特种气体的供应商索取有效的MSDS,更新与完善相关的物资安全资料 | 采购部 | |||||
| 对化学品/油品/特种气体的危险品运输承包合同方施加环境影响 | 采购部 | |||||
公司财产与生命危害潜在事故为零 | 建立化学品/油品泄漏/中毒应急预案;建立火灾/爆炸应急预案; | 行政部 | ||||
| 必要作业岗位配置劳动防护手套和防毒口罩或面具 | 制造部 | |||||
| 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定期组织实施应急训练,进行必要的应急演习 | 行政部 | |||||
| 车间温度高于30°时开启电风扇降温;温度高于45°时停止生产作业; | 制造部 | |||||
| 给高温作业(焊接、注塑等)的岗位配备必要的热防护服 | 制造部 | |||||
| 9 | 环境问题投诉有效处理率100% | 环境问题投诉有效处理率100% | 记录相关方的环境投诉,及时查找问题,及时反馈 | 行政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