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施工准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出厂合格证,特种门及其附件的生产许可文件等。
(2)、所有的五金配件与门的型号相匹配。
(3)、嵌缝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主要机具:螺丝刀、粉线包、托线板、线坠、扳手、手锤、钢卷尺、毛刷、刮刀、扁铲、水平尺、冲击电钻、射钉、电焊机等。
2、作业条件
(1)、结构工程已完,经验收达到合格标准,已办理了工种之间验收交接。
(2)、弹好中线及±50cm的标高线,确定好安装标高。
(3)、核对门口尺寸及标高是否正确,如不符,应提前进行处理。
(4)、开包检查核对规格、尺寸和开启方向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检查门框、扇角有无变形,附件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后方可安装。
(5)、提前准备好安装用脚手架,并搞好安全防护。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弹线找规矩洞口处理 → 拆包检查门的质量 → 按图纸设计要求运至安装地点
→ 安装 → 四周嵌缝 → 清理 → 质量检查 → 成品保护
2、划线:按设计要求的尺寸、标高和方向,画出门框口位置线。
3、临时固定:将门安放在设计位置,用木楔临时固定在洞口内,经校正合格后,固定木楔。临时固定牢固后,即可安装固定件,固定件采用膨胀螺栓。
4、门固定后,即可填嵌门框周边缝隙,填嵌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不燃烧材料。缝隙填嵌完毕,即可安装五金配件及有关防火装置。门闭合时,门缝应均匀平整,开启自由轻便,不得有过紧、过松和反弹现象。
三、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特种门的质量和各项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
(2)、特种门的品种、类型、规格尺寸、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及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进场验收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带有机械装置、自动装置或智能化装置的特种门,其机械装置、自动装置或智能化装置的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启动机械装置、自动装置或智能化装置,观察。
(4)、特种门的安装必须牢固。预埋件的数量、位置、埋设方式、与框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特种门的配件应齐全,位置应正确,安装应牢固,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和特种门的各项性能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手扳检查;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和进场验收记录。
2、一般项目
(1)、特种门的表面装饰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2)特种门的表面应洁净、无划痕、碰伤。
检验方法:观察;
(3)特种门安装的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特种门安装的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单位:mm)
| 项次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 1 | 门槽口宽度、高度 | ≤1500mm | - | 1.5 | 用钢尺检查 |
| >1500mm | -- | 2 | |||
| 2 | 门槽口对角线长度差 | ≤2000mm | - | 2 | 用钢尺检查 |
| >2000mm | - | 2.5 | |||
| 3 | 门框的正、侧面垂直度 | - | 1 | 用1m垂直检测尺检查 | |
| 4 | 门构件装配间隙 | - | 0.4 | 用塞尺检查 | |
| 5 | 门梁导轨水平度 | - | 1 | 用1m水平尺和塞尺检查 | |
| 6 | 下导轨与门梁导轨平行度 | - | 1.5 | 用钢尺检查 | |
| 7 | 门扇与侧框间留隙 | 1.2~1.8 | - | 用塞尺检查 | |
| 8 | 门扇对口缝 | 1.2~1.8 | - | 用塞尺检查 | |
(1)在进行特种门安装施工之前,要对其型材及附件进行三方见证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特种门的安装必须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
(3)每一验收批检查数量一般按50%并不少于10樘,不足10樘时应全数检查。
四、成品保护措施
1、严禁在安装好的门上安放脚手架或悬挂重物。
2、门框四周嵌密封胶时,操作应仔细,密封胶不得污染门框。
3、安装设备及管道,应防止物料碰撞损坏。
4、不得在门上锤击、钉钉子或刻划,不得用力刮或用硬物擦磨等办法清理。
5、交工前,用软质抹布清理表面。
五、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或光脚进入施工现场。
2、利用高凳作业时,要站在中间范围,不能站在其端头,防止跌落
3、材料要堆放整齐、平稳。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工具时,不得抛掷。
4、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利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带绝缘手套,以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5、应经常检查工具是否有松动、漏电等情况,一经发现立即修理,决不能带病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