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疾病 | 病史与年龄 | 主要症状与特点及体征 | 治疗 | 实验室查检 |
| 慢性支气管炎 | 曾患急性支气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持续2年或以上者,中老年人。 | 1、咳嗽:阵发性咳嗽,湿性咳嗽;白天较轻,晨起,夜间加重; 2、咯痰:白色泡沫状,粘稠不易咳出; 3、喘息:常在阵发性咳嗽时加剧,伴有哮鸣音。 | ①抗感染 常用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②解痉平喘③祛痰镇咳④气雾疗法 | 1、血常规:喘息型→嗜酸性粒细胞↑。慢支晚期:→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量增多; 2、X线:两肺下为主的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阴影; 3、肺功能:FEV1↓,MMV↓,RV及FRC↑。 4、痰液:细菌性革兰氏染色 |
| 支气管哮喘 | 过敏史或家族史; | 1、反复发作喘息:夜间及凌晨发作,自行缓解或药后缓解。 2、呼吸困难:伴哮鸣音的呼气性,呼气相延长,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 3、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伴干咳大量白色泡沫痰; | 1、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2、β长效受体激动剂控释片或小量茶碱控释片 3、吸入糖皮质激素或加用抗胆碱药。 |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呼气流量峰值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4、通气功能检测均减少; 5、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 |
| 鉴别:1、心源性哮喘如左心衰竭;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3、支气管肺癌中心型肺癌致支气管狭窄伴感染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史;长期咳嗽咳痰史;吸烟史; | 1、慢性咳嗽:开始间歇性→每日咳嗽。 2、慢性咳痰:粘液样痰。 3、呼吸困难:进行性、持续性、活动后加重,呼吸道感染后加重,可伴胸闷、气急。 4、体征: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心音遥远,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晚期患者缩唇呼气,有口唇发绀及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甚至出现颈静脉怒张、下肢浮肿等右心衰竭的体征。 | 1、戒烟 2、避免接触有害物刺激 3、氧疗 4、支气管扩张剂 5、糖皮质激素 6、抗生素 | 1、FEV1/FVC常<60% 2、RV 增加,RV/TLC常>40% 3、动脉气血分析:COPD早期轻度至中度的低氧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晚期可同时出现高碳酸血症。 4、X线:胸扩,肋间隙增大,肋骨平行,心脏垂直位 |
| 肺结核 | 1、原发型肺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 5、其他肺外结核。 | 1.全身中毒症状:长期低热,多见午后傍晚,可伴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面颊潮红、妇女月经失调等。病灶进展播散呈高热,多呈稽留热或弛张热。 2、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长期慢性咳嗽;咳痰:血性痰2) 咯血:3) 胸痛;4) 呼吸困难。 3、体征: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锁骨上下、肩胛间区闻及湿罗音,巨大空洞可出现带金属调空瓮音。 | 1、结核菌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结核菌素试验 | |
| 2.抗结核药物:全灭菌:1异烟肼;2利福平。半灭菌:3链霉素;4吡嗪酰胺;5乙胺丁醇;6对氨水扬酸钠。 | ||||
| 肺炎 | 受凉淋雨、劳累、病毒感染等诱因;上呼吸道感染史; | 1、寒战、高热:体温高达39°c - 40°c,呈稽留热型,常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 2、咳嗽、咳痰: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经1 - 2天后,可咳出黏液性痰或铁锈色痰,也可呈脓性痰,进入消散期痰量增多,痰黄而稀薄; 3、胸痛:多剧烈病侧胸痛,常呈针刺样,随咳嗽或深呼吸而加剧,可反射至肩或腹部。如为下叶肺炎可刺激膈胸膜引起剧烈腹痛; 4.呼吸困难: 5、体征:急性病容,呼吸浅速,面颊绯红,皮肤灼热,部分有鼻翼煽动、口唇单纯疱疹。早期少量湿罗音,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及胸膜摩擦音。肺实变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及支气管呼吸音等。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重症患者有肠充气,感染严重时可伴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神经症状 | 1、静脉补液,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合维生素。呼吸、脉搏、血压等变化,防止休克发生。 2、抗菌药物治疗; 3、降温、化痰镇咳、镇痛; 4、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①一般处理;平卧,保暖,或降温,吸氧。通畅呼吸道,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 ②补充血容量; ③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⑤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⑥控制感染; ⑦防治心肾功能不全。 | 1、肺炎球菌肺炎:X线片:某一肺段或肺叶密度均匀一致阴影;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痰涂片检查为肺炎球菌,青霉素治疗有效。 2、 |
| 鉴别: 1、肺结核 2、其他病原菌肺炎: 3、肺癌; 4.急性肺脓肿 | ||||
| 痰的颜色: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黄色痰→化脓性感染; 黄绿色→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砖红色痰→克雷伯杆菌肺炎; 果酱样痰→肺吸虫; 灰色或黑色痰→尘肺。 | ||||
| 呼吸衰竭 | I型呼吸衰竭有缺氧,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II型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 | ①建立通畅的气道;②氧疗 ③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④控制感染⑤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⑥糖皮质激素⑦防治消化道出血⑧防治休克⑨其他 如精神症状明显时可小剂量给予地西泮等 | 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 | |
| 肺心病 | 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循环阻力增高→右心肥厚→右心衰竭。 | 1、肺、心功能代偿期:①症状: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或喘息史,活动后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加重。②体征:发绀和肺气肿、听诊偶有干湿罗音;心音遥远,P2>A2,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心脏搏动增强,偶有颈静脉充盈。 2、失代偿期:①呼吸衰竭:低氧血症:胸闷、心悸、心律增快和紫绀,重者头晕、烦躁不安、昏迷等;二氧化碳潴留:多汗,夜间不眠,白天嗜睡,重者幻觉、恍惚、昏迷。②右心衰竭:症状:气促明显,心悸;体征:发绀明显、颈静脉怒张、心率↑、三尖瓣收缩期杂音、心律失常、重者舒张期奔马律、肝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 | 1、急性加重期:①控制感染→抗生素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②氧疗:鼻导管吸氧或面罩给氧; | 1、X线: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心脏垂直位; 2、心电图:右心室肥大,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V1导联QRS波群呈qR; 3、超声心动图:右室流出道内径(≥30cm)右心室内径(≥20cm); 4、血气分析:低氧血症何高碳酸血症:呼衰→PaO2<60mmHg, PaCO2>50mmHg; 5、血液检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合并感染白细胞总数↑何中性粒细胞↑; |
| 鉴别:1、冠心病:旧病史、典型心绞痛症状,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呈左心室肥大; 2、风心病: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肌炎病史。 3原发性心肌病:全心增大 | ||||
| 支气管扩张 | 多见于儿童和青年;继发于急性或慢性上呼吸道感染何支气管阻塞;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金蒲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 | 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痰液分层:上层未泡沫,下玄脓性成分,忠诚未混浊粘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2、反复咯血: 3、反复肺部感染:同一肺段发生肺炎迁延不愈; 4、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 5、体征:粗湿啰音、哮鸣音、杵状指。 | 1、胸部X线:不规则环状透亮区或蜂窝状透亮区,囊状扩张右气液面; 2、CT:弹坑样改变 3、痰液培养:中性粒细胞; 4、痰液培养 | |
| 气胸 (自发性、外伤性、医源性;) | 肺泡与胸腔之间破口或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或内有产气微生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