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 年包头市高中招生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七)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虐杀( ) 砭骨( ) 风雪载途( )
2. 请选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 错别字 | ||||||
| 改正 | ||||||
疲惫不堪 侏孺
红妆素裹 藻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 )
A.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一定会重整旗鼓的。
B.房租、邮费、电话费等,每个月都要近千元,若再开展活动,开支是左右为难了。
C.我相信他说的话是真实的,为什么要怀疑别人、杞人忧天呢?
D.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租界里的洋楼,是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产物,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C.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D.这种做法,既稳定了农户与土地的承包关系,又促进了适度的规模经营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智取生辰纲》---施耐庵---小说---元末明初
B.《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诗歌---当代
C.《变色龙》---契诃夫---戏剧---
D.《孙权劝学》---司马光---散文---北宋
6.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任选一题)(3分)
(1) 上联: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
下联:
(2) 宋代文豪苏东坡与黄庭坚常下棋取乐。一次,两人在松树下下棋,一阵风吹来,松枝摇曳,松果落入棋盘,苏东坡得句道:“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见一渔翁在柳边垂钓,脱口吟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下联信手拈来,平中出巧,自然贴切,两文豪不禁相视一笑。
7.默写。(8分)
(1)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岑参《逢入京使》)
(3)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6)复行数十步, 。 (陶渊明《桃花源记》)
(7)自康乐以来,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8) ,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阅 读(4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10分)
原谷谏父
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
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 谷年十有五。_______
(2) 是负义也。_______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原谷是用什么方式让父亲改变主意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记叙文, 完成13 -17题。(13分)
永远的地址
卫宣利
父亲来我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以前,他几乎一星期来一次,见了我先把一沓书报稿费单递到我手里,半喜半嗔地说:“本不想来,可是又攒了一堆,我要是不送来,你不就没钱花了?”他的语气有些扬扬自得,仿佛没有他这样频繁地奔波两地,我的日子就没法过下去。
那时候我刚搬到新家,给编辑留的仍然是老家的地址。来了样刊和稿费单,他替我收着,然后每天打电话给我,认真地汇报来了多少钱,再逐一给我读样刊的名字。母亲说,他每次来我家,总是一路大声跟人打招呼,不等人家问,便主动拿出那些绿色的汇款单跟人炫耀:这都是我家姑娘赚的,我得赶紧给她送去。
父亲来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春光满面,好像他是我的福星和财神。他清楚我每个月能赚多少钱,所以并不担忧我的生活,我给他买烟买酒买衣服,他也不推辞,很安心地接受。我所有的样刊他都认真看过,并且每天在电话里和我讨论我文章里的情节,以及那些杂志报纸的版式和风格。
后来,我的通讯地址换成了新居的地址,寄到老家的样刊和稿费越来越少,父亲很失落,并且忧虑重重。我往家里打电话,他的话少了很多,末了,他总是迟迟疑疑地问我:“还写着吗?”我说还写着。“钱够花吗?”“够了”。他“哦”一声,似乎放下了什么,又似乎一颗心仍然悬着。
那一次,我回家看父亲,他的脸上不再意气风发,他说:“以前,邮递员隔一天就来一次,现在不来了……把你最近写的东西,给我念念……”说着说着他的声音就暗淡下来,“你不在家,看见你写的那些字,就当看见你一样……”
我的心,一下子软下来。一直以为,父亲在意的,是我写下的那些字能不能为我换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原来,那些字里,却有着他全部的担忧和牵挂。我想象着在我离开家的这些日子里,他戴着老花镜,怎样仔细地翻阅着那些报纸杂志,从中挑出我的名字,再从一字一句里捕捉我的心情,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忧伤。他相信,只有文字才能更细微地表现我的喜怒哀乐,哪怕我每天都和他通电话。
我知道,父亲的心,才是我永远的地址。无论我走到哪里,那个地址永远不会变,那个家,始终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等着我,收容我的荣耀,或者伤痕。
(选自《现代青年•细节版》)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是什么原因导致“父亲来我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父亲的心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想象父亲收到报纸杂志后,戴着老花镜翻阅时的情形,并写一段话描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何理解“父亲的心,才是我永远的地址”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8—22题。(12分)
精美质朴的中国砖雕
蓝先琳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特有的一种装饰工艺,与木雕、石雕合称为“建筑三雕”,并在工艺和造型上相互借鉴。中国砖雕历经千年演变,技艺炉火纯青,文化积淀厚重,风格流派众多。
古代的砖有方砖、条砖、空心砖等,其中方砖和条砖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古代的铭砖和画像砖弥足珍贵,前者镌刻年代或吉祥语,后者雕饰各种题材的图画和装饰纹样,这些遗存历史印迹的文物,对于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砖的出现在我国不迟于周代,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空心砖可为印证。春秋战国时期,砖雕工艺初露端倪,出现了模印铺地花砖,纹饰有米字纹、绳纹和回纹等。
秦代的砖雕更加精细。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龙凤纹空心砖,形态矫健、生动,呼之欲出。至汉代,流行陵墓画像砖、画像石,尤以东汉为盛。汉代画像砖承袭模压印花工艺,纹饰题材广泛,包括战争、劳动、生活、自然风光和神话传说等,构图疏密有致,风格古拙、雄健。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兴起,砖塔盛行,砖雕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唐代砖雕在建筑上应用更广,采用先模压后雕刻的技法,使砖雕作品更精细、更立体。这一时期盛行花砖铺地,常以莲花、宝相花、忍冬等为饰。宋代的《营造法式》首次以文字规范砖雕技法,在模印花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加精细的原坯雕刻法。
明代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更费工时的石雕和琉璃成为高级建筑的新宠,砖雕则广泛应用于民间小式建筑。
至清代,砖雕技法不断开拓,制作精益求精,表现形式花样翻新,纹饰题材包罗万象,迎来了砖雕的黄金时代。清代中叶,受“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洋建筑风格的影响,砖雕工艺精细入微,并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各种砖雕流派。这一时期,派生于砖雕的灰塑也粉墨登场,使民间建筑更加绚丽多姿。
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建筑的外部构件,如照壁、门、窗、墙和屋顶等。照壁是具有屏障功能的墙体,砖雕的装饰重点在壁身部位,常见的装饰构图有两种:用线脚围成方形“池子”,再以四角的“岔角花”衬托“中心花”;或采用绘画形式,不拘一格地自由构图。照壁砖雕纹饰题材广泛,包括“福”“禄”“寿”“喜”等吉祥文字,以及寓意吉祥的人物、动物和花草等。门户砖雕主要用于装饰门头、门楣等部位。屋顶砖雕主要用于装饰屋脊和各种脊饰,砖雕脊饰种类繁多,不同地区的风格也各有不同。
中国砖雕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厚,艺术造诣精深,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选自《科学之友》2010年第2期)
18.选文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中国砖雕具有哪些特征,请补出其余三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技艺炉火纯青(技艺精湛、造诣精深、工艺高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2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①砖的出现在我国不迟于周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至清代,砖雕技法不断开拓,制作精益求精,表现形式花样翻新,纹饰题材包罗万象,迎来了砖雕的黄金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23-27题(12分)
回归阅读,从青年开始
赵玙
(1)近日,一个日本作家的一段话刺痛了国人的神经:“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不论其陈述是否过于危言耸听,但近年来有关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消息早已引起关注。[甲]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人均阅读图书仅4.25本。而同期发达国家的人均年阅读量都在10本以上,丹麦、瑞典等国甚至高达四五十本。青年人的阅读情况更是堪忧:“没时间读书”、“不习惯读书”的分别占57%和44%。
(2)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一代未必不了解读书的重要性,“书中自有黄金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等古训可谓无人不知。但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善于跟进数码产品的更新换代、乐于冲锋陷阵于时尚最前沿的年轻人,早将老祖宗流传千年的阅读传统抛在了脑后;这又是个盛行文化快餐的时代,流行“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再以更快的速度将它遗忘”,几年前风头正劲的博客被更为“短小精悍”的微博给打败便是一例——人们更乐于用短短数十秒的时间去获取百余字的信息,由此,需要静心、凝神才能完成的阅读过程,则更是显得“不合时宜”了。
(3)在此,不得不对阅读的力量再来个老生常谈:①缺少阅读的直接后果是知识储备的薄弱、视野的狭窄:②缺乏阅读会直接导致思考能力低下:阅读还是一个健全人格、修身养性的过程,读书能够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⑤是培养分析能力的重要方法,⑥阅读是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径,读书又是一项复杂的脑力活动。[乙]正如培根在《论读书》中所说的:“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4)由此上升至民族担当,一个阅读量大的民族,不仅赢在知识储备上,也拥有更强的思维能力,继而能够爆发出无穷的创新能力。[丙]相反,缺少阅读导致社会总体文明程度和整个民族文化气质皆弱,这个民族则是没有希望的。青年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其阅读数量的多寡和质量的高低,更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显示,而是关乎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
(5)至于青年人中普遍存在的浮躁之气,我想,阅读正是治疗此疾的绝佳方法。捧好书一本,寻静谧一隅,在沁人的书香中沉潜于心,读到精彩处,或耳热心跳,或神游四方,或醍醐灌顶,或掩卷深思……阅读的节奏控制自如,阅读过后回味良久,受益无穷——这恐怕是难以从网络、电影、电视的电光声色中获取的体验。阅读是一种能够培养的习惯,习惯一旦养成,静心便不再是难事。
(6)与当下纷繁的生活相对照的,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空虚的抱怨。既然如此,与其在消费快餐文化过后惴惴然,不如走进书香的世界,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充实与快乐。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8月5日)
23.作者在文中表明了自己怎样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章开篇引述一个日本作家的一段话和有关数据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文中画波浪线的[甲][乙][丙]三个语句分别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3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的句序已被打乱,请选出重新排列正确的一项( )(2分)
A.⑥⑦③①②④⑤
B.①②⑥⑦③⑤④
C.⑥①⑦⑤②③④
D.④⑤①②⑦⑥③
三、写作(50分)
2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然中,溪流拒绝了湖泊的挽留,把活力送到了浩瀚海洋;小草拒绝了绿阴的 庇护,把 坚强展现于烈日风霜;繁星拒绝了黑暗的诱惑,把光辉播撒到无垠太空……拒绝,使自然的 世界丰富多彩,生机勃勃。
生活中,拒绝不良嗜好,可以换来良知;拒绝非法利益,可以换来无私;拒绝贪图享乐,可 以换来正直;拒绝嗟来之食,可以换来尊严……拒绝,使我们的心灵守候一片净土,为我们 的生活擦亮美好的明天。
请以“拒绝”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七)答案
1.nüè biān zài
2.慢-曼 孺-儒 妆-装
3.D(A.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此词不能用作贬义。B. 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是。形容无论怎样做都有难处。C.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4.C(A.所缺乏的与不足、不当语意重复。B.很不能修饰值得,应将很改为非常。D.促进与经营规模搭配不当。)
5.C(《变色龙》应为小说)
6.(1)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
(2)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7.(1)乡书何处达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感时花溅泪
(4)铜雀春深锁二乔
(5)羌管悠悠霜满地
(6)豁然开朗
(7)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8)其岸势犬牙差互
8.(1)通“右”,整数与零数之间的连词。
(2)违背,背弃
9.(1)父亲不听从(他的话),做了一部手推的小车,把祖父抛弃在郊野。
(2)日后父母老了,不必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收起它。
10.原谷的父亲相抛弃原谷的祖父,原谷规劝父亲改变了主意。
11. 原谷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最终运用自己的智慧使父亲幡然悔悟
12. 示例:我们要尊敬孝顺自己的父母,不要嫌他们老了,就抛弃他们。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是为孩子做榜样的人,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不要让孩子做你没做到的事。(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原谷有祖父,年纪大了,原谷的父母厌恶他,想抛弃他。原谷年纪十五岁,规劝父亲说:“ 祖父生儿育女,一辈子勤劳节俭,你们怎么能因为他年老就抛弃他了呢?这是违背道义的啊。”父亲不听从(他的话),做了一部手推的小车,把祖父抛弃在郊野。原谷跟随在(父亲)后面,把小推车收了回来。父亲问:“你为什么收回这不吉利的器具?” 原谷说:“日后父母老了,不必要再做这样器具,因此收起它。” 父亲感到惭愧,后悔自己的做法,于是把祖父带回来赡养。
13.本文记叙了因“我”通讯地址的改变,父亲的心情也随之改变的故事,表达了父亲关爱女儿的思想感情。
14.是因为“我”把老家的地址换成了新居的地址。
15.以前,父亲在收到书报稿费单后经常半喜半嗔、洋洋自得、逢人就炫耀、意气风发、春光满面;“我”的通讯地址改变后,他收到的书报稿费单也越来越少了,心情变得失落、忧虑重重、不再意气风发、声音暗淡。因为父亲对“我”的全部担忧和牵挂都体现在收阅书报稿费单上,以前是老家地址,他经常会收到书报稿费单,后来因通讯地址的改变,他收到的书报稿费单也越来越少了,所以心情发生了改变。
16.略。(言之有理即可)
17.因为父亲能从“我”的书稿中“捕捉到我的心情,是快乐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忧伤”。“我”的书稿寄托着他对“我”的全部担忧和牵挂。无论“我”走到哪里,他关爱“我”的心永远不会变,特别是那个家,“始终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在等着我,收容我的荣耀,或者伤痕”。
18.总分总。时间顺序。
19.历经千年演变(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文化内涵丰厚、底蕴深厚),风格流派众多(风格多样、流派纷呈)。
20.分类别,分门别类地介绍砖雕用于装饰建筑的外部构件时各部分的特色,使说明条理非常清晰。
21.①说明我国砖的最早出现时间可能是周代,也有可能比这更早,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概括说明中国砖雕在制作技艺、表现形式等方面到清朝得到大发展,形象地说明了清朝是中国砖雕最繁荣的时期。
23.回归阅读,从青年开始。
24.以确凿的事实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充当事实论据,又引出论述的话题。
25.[甲]举例论证,论证了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现象。
[乙]道理论证,证明了阅读是有力量的。
[丙]反面论证,论述了一个阅读量大的民族,拥有更强的思维能力,继而能够爆发出无穷的创新能力。
26.青年人的个人修养;青年人的民族担当。
27.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