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20:02:35
文档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

1.1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问题:◆从古到今,“文字处理”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文字处理技术?◆我们怎样根据需要选用文字处理软件?      一、文字处理的变迁◆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等      二、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推荐度:
导读1.1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问题:◆从古到今,“文字处理”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文字处理技术?◆我们怎样根据需要选用文字处理软件?      一、文字处理的变迁◆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等      二、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1.1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问题:

◆从古到今,“文字处理”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文字处理技术?

◆我们怎样根据需要选用文字处理软件?

      一、文字处理的变迁

◆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

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

◆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

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

◆现代的“计算机排版”

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等

      二、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

◆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三、选择文字处理软件

◆简单:记事本、写字板

◆微软的公司的WORD、金山公司的WPS

      任务1和任务2。P5-6

      教学后记:

◆本节书以理论为主,学生的兴趣不大。

◆书中有表格,需要学生填写,此种形式不错。

1.2文字的编辑与排版

     问题:

1、怎样用文字处理软件输入一份文稿?

2、怎样设置文稿格式和修饰美化文稿?

3、怎样打印编排好的文稿?

      任务:“报名通知”

一、新建文档

1、新建空白文档

运行WORD后自动新建一个空白文档;或“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或常用工具栏的新建图标。

 2、输入文档内容

3、保存为WORD文档

      保存位置为D盘,文件名为自己的姓名。

二、设置页面

排版时,一般要先确定排版页面的大小,页面四周空白区域的大小,还要考虑页面的纵横方向。

1、设置纸型。文件菜单的设置页面窗口,单击纸型选项卡,选择纸型为“A4”,页面方向为“纵向”。

◆  A4和16开的由来和区别

2、设置页边距。单击页边距选项卡,设置正文距离页边上、下、左、右的距

◆上下:2.54厘米    左右:3.17厘米

三、设置格式

1、选定设置对象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选择要设置的文字;先把光标定位在选定内容的起始处,按住SHIFT键不放再把光标移动到要选定内容的结尾处,单击鼠标。

◆       探究:选定文字或段落,需要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填写表1-3

选定目标方             法

一行文字拖动鼠标进行选择在选择区单击
多行文字选一行后拖动
一个段落在选择区双击在文本内三击
多个段落——————
整篇文档在选择区三击按CTRL键,在选择区单击

编辑菜单的全选命令
2、设置字体

◆   使用“格式”工具栏,选择合适的字体‘字号、颜色以及加粗、倾斜、带下划线等。

◆  通过“字体”对话框及格式刷进行设置。见P13图1-10

3、设置段落

◆ 设置对齐方式。标题居中及选择对齐方式。

◆设置行间距。

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设置本任务的行距。注意取消默认设置。

4、设置边框和底纹

◆设置段落(字、词、行)边框。注意选项中的距正文距离。

◆设置底纹。

◆设置页面边框。注意选择艺术边框。

四、打印

1、打印预览。文件菜单或常用工具栏

2、打印。

◆ 连接打印机。

◆设置打印方式。见P17

◆暂停或取消打印。

教学后记:

◆设置完成之后的效果很好看,学生很喜欢

◆讲课时尽量把考试相关的内容讲授得详细一些,学生掌握透彻。

◆打印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应该让全部学生都掌握。

1.3表格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情境中,认识表格中一些常用名词,学会制作简单的表格,会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同学及网络的帮助下,感受学习制作表格过程。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生活中应用表格的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的表格

【教学难点】表格的行、列、单元格

【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

环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技能
 

 

准备

 

同学们好,现在上课!预备状态、集中精力 
2

 

 

 

 

 

 

 

7

 

 

 

导入

 

 

 

 

 

 

 

讲授新课

 

 

 

 

 

 

 

 

 

 

 

 

 

 

 

 

       

 

     

 

    首先,老师给大家看一样东西,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对了,这就是我们四年(1)班的课程表,从课程表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我们每天上那些课程。

    同学们自己会用电脑制作功课表吗?

没关系,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课程表。

生答:功课表

 

 

 

 

生答:不会

我看见别人做过

以“学生每天看课程表上课”来引出制作课程表,自然而又简明,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认识表格:

其实表格有很多的用途,大家请观察下面这些表格,有什么共同点?

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多媒体课件演示)横线我们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

二、制作表格:

在Word中,专门给制作表格功能分了一个菜单,这个“表格”菜单中包含各种关于表格操作的命令,我们可以集中在这个菜单中去完成表格的制作,大家可以打开Word,进入表格菜单中浏览一下,了解关于制表的一些命令。

现在我们以我们的课程表为例子,来制作一张表格。制作一张表格需要一下几个步骤:

1.     插入表格

2.     输入文字

3.     美化表格

     插入表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菜单栏中选择“表格”——插入——表格,在弹出的表格菜单栏中填写行数和列数,然后按“确定”。

     另一种方法,大家想想是什么?

 

大家说的对极了,现在大家自己在学生机上面,插入表格并且输入文字。

教师巡视课室,观看辅导学生操作

生:有横线、竖线、文字

 

 

 

 

 

 

学生打开 Word,进入表格菜单浏览。

 

 

 

 

 

 

 

 

 

 

 

 

 

生答:在工具栏中按插入表格按钮,就能快速插入表格

学生操作

通过学生观察以及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认识行、列、单元格,为下面制作出正确的表格打下扎实基础

  好,大部分同学都完成了,老师现在展示一位学生的作品,让大家欣赏欣赏。看大家能不能发现问题?

为什么这位同学能做得这么好呢,其实他不过只是对表格进行美化而已,老师现在就示范给大家看,其实很容易,你们也可以掌握的。

教师操作

 

学生观看

生答:很规范,很好看

 

 

 

学生观看

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来制作表格,通过演示,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1小结好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程就是这些,不知道同学们掌握了没有?现在我们一起老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展示ppt)

现在老师留一个作业,就是大家课后思考一下,如何制作,这样的一张表格。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学生回顾知识点,巩固知识深化认识,总结知识
1.4图 文 混 排

课题:图文混排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掌握处理图形对象的方法和技巧。

②掌握“文字环绕”的设置,了解各环绕方式的版面效果。

③能够实现图文混排 ,编排出美丽的小报。

2、能力目标:

①掌握图形对象的处理技巧和设置图形格式的具体方法。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设置文字环绕的各种操作方法,实现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图形工具栏的设定、环绕方式的设定。

【教  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

【教  具】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00软件、计算机教室

【课    时】3学时

【教学分析】

图文混排是利用Word2000制作图文并茂文档的关键,图片的插入与设置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但是对于外来的图片学生往往不知如何插入与设置,在此应边讲边操作多提醒让同学们掌握该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课程导入

服务器演示:展示网络上3篇图文并茂的文档,“同学们,请看几幅作品,效果怎么样?很惊讶吧,我相信在学完这节课的内容后,你们也能做出这么好的作品,有信心吗?好了,下面就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带着问题,观察画面,得到答案
二、演示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

A、掌握处理图形对象的方法和技巧。

B、掌握“文字环绕”的设置方法。

C、能够制作出图文并茂的小报

同时回顾文字的操作原则
三、

1、插入

图片

1、打开范例文演示:

2、图片来源:

⑴、操作:插入→图片→剪贴画→选择→图片插入按钮

提问:如果剪贴画中的图片不符合要求呢?

⑵、操作: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文件→确定

注意观察教师的操作演示,并能发现问题

注意观察图片来源的选择

[学生练习]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图片的插入,指定图片来源。

打开素材中的任务,用5分钟时间完成任务

1、打开素材库中《我外交》

2、插入图片素材库中图片文件

教师巡回作适当指导

 

根据要求打开指定文件,并插入相应的内容

  

2、图片的处理与图文混排方式

“同学们,我们继续上面文档的操作,我们在插入图片后总感觉到不是它的位置不好就是大小不适宜,那么如何改变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呢?”

[演示讲解]:要在改变大小和位置的图片上单击先选取图片,图片工具栏也随之出现,如没有出现“图片”工具栏,可在菜单栏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取“图片”复选框即可,图片处理的一系列命令都在这个工具栏里。

“图片工具栏中还有其他一些功能按钮,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自己试试他们的效果。”

 

注意工具栏是如何出现的,若屏幕上不显示了,怎么调整出来?

1、改变大小

(1)任意调整大小的方法(拖动鼠标改变大小)

选中后的图片四周会出现八个空心小方块(嵌入式图片是实心的),它叫做图片控制点。鼠标在八个图片控制点上和在图片中间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注意观察。分别在八个控制点上拖动鼠标,观察图片大小变化。

(2)、精确调整图片大小的方法

单击图片工具栏中“设置图片格式)”按钮,或者右击快捷菜单中“设置图片格式”命令,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单击“大小”标签,既可以在“缩放”框的“高度(H)”和宽度(W)中输入数字来设置大小,也可在“缩放”框的“高度(H)”和“宽度(W)”的编辑框中输入缩放比例改变图片的尺寸,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好了,图片中的大小和位置都已经改到我们所需要的效果了” 

“图片工具栏中还有其他一些功能按钮,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自己试试他们的效果。”

提示:图片的操作也坚持“先选定后操作”的原则

 

 

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操作

[学生练习]:

继续上面的任务 

1)打开素材库中《我外交》,适当的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2)锁定“”图片的纵横比,设定其高度为5CM.

任务B:

保持图片“”的纵横比,将大小改为原来尺寸的75%

提示:要将“锁定纵横比”复选按钮去掉。

一名学生上台操作,其余在自己机器上操作
2、环绕方式

[演示讲解]

  “图片是处理好了,可是为什么总是感觉到它与文字格格不入呢?对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实现文字环绕效果。下面就让我们学习文字环绕的方法。”

设置在排版时文字环绕图片问题的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在图片上单击选取图片。

⑴快捷方式

右击→“设置图片格式”中“版式”下的嵌入型。

右击→“设置图片格式”中“版式”下的四周型。

右击→“设置图片格式”中“版式”下的紧密型。

⑵菜单方式

格式(0)→“图片”中“版式”下的嵌入型。

格式(0)→“图片”中“版式”下的四周型。

格式(0)→“图片”中“版式”下的紧密型。

⑶工具栏按钮

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 “设置图片格式”中“版式”下的嵌入型。

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设置图片格式”中“版式”下的四周型。

  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设置图片格式”中“版式”下的紧密型。

 

 

学生观察教师操作

[学生练习]:继续上面的练习

①将图片设置成上下环绕

②在图中插入剪贴画“地点→城市”将图片设置成四周型环绕

一名学生上台操作,其余在自己机器上操作
3、改变位置

[演示讲解]

(1)、任意改变图片的位置

移动鼠标到图片中间,观察鼠标开头的变化(图片格式设置为嵌入型时无变化),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观察图片随之移动的效果。

(2)、精确改变图片的位置

单击图片工具栏中“设置图片格式(I)”按钮,或者右击快捷菜单中“设置图片格式(I)”命令,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单击“格式”标签,单击其中的“高级(A)”按钮,找开“高级版式”对话框,可以确定图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绝对位置。

[学生练习]:

将图片“”设置成水平对齐的绝对位置相对于页边距3cm,垂直对齐绝对位置相对于页边距15.5cm

一名学生上台操作,其余在自己机器上操作
4、图像控制

[演示讲解]

看自己完成的作品,跟目标图还有什么差别?

操作演示:

⑴插入图片)(剪贴画→季节→秋天)

提问:要将插入的图片放到文字背后去,怎么办?

⑵、改变环绕方式为“衬于文字下方”

⑶、利用“图片”工具栏上的各种按钮调整图片效果为“水印”并调整对比度,亮度

 

 

文字背后还有一个图片

 

回答:环绕方式改成衬于文字下方  

[学生练习]:

对练习的文档进行如下编辑并保存所做修改:插入一副剪贴画(背景→图案),改变其大小,使其充满整个文档,设置剪贴画为水印,灰度效果,调整其对比度和亮度适中,使其位于文字下方。

学生操作
5、综合练习

“完成综合练习,对操作不清楚的同学可以自主看范文”

⑴、打开文档sc-1doc,将里面的文字复制到自己新建的word文档中,按照样文要求进行如下操作。

1)、  设置文档的页面格式 

     将页面设为“横向”,将所有正文字设为从上往下纵向排列。 

     插入页眉“古今文人”居左,和页脚“诗词欣赏”居右。 

2)、  设置文档的编排格式 

     将正文中诗词精释部分设为隶书,左右各缩进0.5cm,将词正文字体格式设为楷体、阳文、深蓝; 

     去除词正文的首行缩进,设定行宽为1.5倍行距,左缩进1.03cm、右缩进 1.63cm; 

     按照样文,在正文文字的下方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格式为,环绕方式:无环绕,大小:宽度25.72cm、高度14.58cm,亮度70%,对比度20%; 

     按照样文,在词的精释后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格式为,大小:原图235%,位置:相对页边距水平10.15cm,垂直3.01cm,环绕方式:上下型,边框:如样文所示。 

⑵、自选课件中素材库里的文档和图片,编辑一图文并茂的小报

教师作巡回辅导。

 
五、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图片的处理、文字的环绕

课后作业:继续完成综合练习的内容。

 
2.1认识Excel2003

[教学目的]

1、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

2、了解Excel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格等有关概念

3、掌握数据输入和修改的方法

[教学重点]在工作表忠输入数据    

[教学难点]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保存工作簿到自己的文件夹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及演示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和一些数据表格打交道。过去人们处理这些数据表格时,总是用笔和尺在纸上画出表格,很繁琐。现在有了计算机,我们能否省点力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们这个学期要学的一种应用软件——Excel。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对我们用处很大的软件。

二、新课:

1、认识Excel

启动Excel

让同学们回忆以前Word软件是如何启动的。

演示:a.双击桌面上快捷按钮。b.开始/程序/Excel

一边讲解一边简单操作。

认识界面

打开界面讲解,特别强调“单元格名称栏、行标号、列表号、工作表标签”

关闭Excel

提问:同学们想想看,如何从Word中退出?从Excel中退出又有几种方法?

演示: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文件/退出;Alt+F4。

(学生操作)

2、工作簿的操作

建立工作簿

工作簿是所有工作表的集合。在Excel中,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如果把Book1比作一本书,那么工作表Sheet1、 Sheet2、Sheet3就好像是这本书的三页纸。

建立工作簿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当我们每次启动Excel时,系统将会自动为我们打开一个新的工作簿Book1.xls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按钮

(3)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输入和修改数据

  以书本P152“初一学生课外活动表”为例。

保存工作簿

(1)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或者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

(2)在“保存位置”框中选择存放文件的驱动器和目录

(3)在“文件名”框中,输入一个名字来保存当前的工作簿

(4)单击“保存”按钮

三、学生上机练习

建立一张电子表格

1、启动Excel2、建立工作簿3、输入和修改数据4、保存工作簿5、退出Excel

2.2管理工作表

[教学目的]

学会建立工作表

学会在工作表间切换

学会删除、移动、重命名和复制工作表

学会选择操作区域

[教学重点]选择操作区域    

[教学难点]移动和复制工作表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及演示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新建一个工作簿

 在Excel中,大多数的操作都是针对工作表来进行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管理工作表。

二、新课教学

1、建立工作表

插入工作表:单击工作表标签来选定工作表,然后单击“插入\\工作表”命令,就会看到一张新的工作表被建立。同时,新建立的工作表变成了当前活动工作表。

改变每个工作簿中的工作表数量。单击“工具\\选项”命令,打开“选项” 对话框,单击“常规”选项卡。在“新工作簿内的工作表数”框中输入数值,如“10”,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2、在工作表间切换

3、删除工作表

具体步骤:

[1]单击工作表标签来选定工作表

[2]单击“编辑\\删除工作表”命令,打开对话框。

4、移动和复制工作表

[1]利用鼠标移动和复制工作表  

[2]利用菜单命令移动和复制工作表

5、重命名工作表

     6、操作区域的选择

     [1]选定单元格

    只要单击该单元格或用键盘方向键移动选择即可

     [2]选定整行或整列

    单击该行的行号或列号

1选定连续的单元格区域

    将鼠标指向该区域的第一个单元格,按住鼠标左键,然后沿着对角线从第一个单元格拖动鼠标到最后一个单元格。

2定不相邻的单元格或区域

2.3编辑工作表数据

[教学目的]

学会插入、删除、移动单元格

学会复制、移动单元格数据

学会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教学重点] 复制、移动单元格    

[教学难点]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及演示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插入、删除、清除单元格

     1、插入单元格的操作步骤如下:

     将单元格指针指向要插入的单元格,如A3,使该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

     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弹出“插入”对话框。

     单击“确定”按钮。

     2、删除单元格的操作步骤:

     将单元格指针指向要删除的单元格,如C3,使该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

     单击“编辑\\删除”命令   

     单击“确定”按钮

     3、清除单元格和删除单元格不同。清除单元格只是从工作表中移去了单元格中的内容。

二、复制、移动单元格数据

三、数据的查找与替换

     1.查找操作的步骤:单击“编辑\\查找”命令在“查找内容”框输入要查找的字符,指定“搜索方式”和“搜索范围”,选中“单元格匹配”选项。单击“查找下一个”按钮即可开始查找工作

     2.替换操作的步骤:

     单击“编辑\\替换”命令。

     在“查找内容”中输入要查找的字符串,在“替换值”中输入新的数据。

     单击“替换”按钮。如果想全部替换,可单击“全部替换”。

2.4工作表的格式化操作

[教学目的]

学会插入、删除行或列

学会设置行高和列宽

学会设置数字格式

学会设置单元格字体

学会合并及居中单元格

[教学重点]设置单元格字体    

[教学难点]合并及居中单元格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及演示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插入、删除行或列

     1.插入行或列

    选定要插入行的单元格,单击“插入\\行”命令。列同

     2.删除行或列

    选定要删除的“行”编号后,单击“编辑\\删除”命令。列同

二、设置行高和列宽

    在编辑单元格内容时,如果单元格的宽度或高度很大,或者内容超出单元格的宽度或高度。那么,就需要将其单元格的宽度或高度进行调整。

     1.设置行高

操作步骤:(1)选定要改变行高的工作表中某行

         (2)单击“格式\\行\\行高”命令

         (3)在“行高”文本框中输入相应的数值后,单击“确定”按钮

     2.设置列宽:同上

三、设置数字格式

    在建立表格时,有时需要在表格中输入一些特殊数据,输入方法有两种:

    (1)先定义单元格的格式,再输入数据

    (2)先输入数据,再定义单元格的数据格式

四、设置单元格字体

     1.格式栏设置格式

选择所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内容,然后单击“格式栏”上的相应格式按钮进行设置。如:字体、字号、颜色、居中、居左、居右、加粗等按钮

     2.格式菜单进行设置

     1)选择所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

     2)在对话框中,单击选择所要设置格式的选项,然后进行相应的格式设置

五、合并及居中单元格

操作步骤:

选择要合并的单元格,再单击格式栏中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合并单元格后,如果又要拆分单元格,那么操作步骤:

    1)选择所要拆分的单元格,再单击“格式\\单元格”命令

2)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后,单击“对齐”选项卡,再去掉“合并单元格复选框”中的“/”,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2.5工作表数据的运算

[教学目的]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据运算

[教学重点] 用函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用函数进行运算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及演示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工作表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完成后,可用Excel的公式和函数等实现工作表数据的运算。

一、用公式计算数据

输入公式的操作类似于输入文字型数据。不同的是我们在输入一个公式的时候总是以一个等号“=”作为开头,然后才是公式的表达式。

ABCDEF
1七年级学生课外活动表
2兴趣小组活动时间1班2班3班总人数
3程序设计周二下午783
4网页制作周二下午979
5小报编辑周二下午674
操作步骤:

选择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在单元格中输入“=”,然后单击C3单元格。此时在F3单元格中“=”后面显示出了C3,这就表示将C3中的内容输入公式中了。

在F3单元格中输入“+”,单击D3,再输入“+”,单击E3,这样就创建了一个简单的公式。

按下“Enter”键,确定公式的创建。

复制公式

    在Excel中编辑好一个公式后,如果在其他单元格中需要编辑同样的公式,就可以使用Excel的复制功能了。

操作步骤:选定F3单元格,将鼠标移到此单元格的右下角,此时鼠标指针变为黑色加号形状。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到F4单元格,松开鼠标。这样就将公式复制到新的单元格中。

二、用函数计算数据

在Excel中,数据计算一般分为函数计算和自定义公式计算。利用函数进行计算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操作步骤:选定要使用函数的单元格。单击“插入/函数”。选择SUM函数,单击“确定”,在数据栏中输入要添加到公式中元素的单元格名称。单击“确定”按钮,计算结果就会显示在工作表中了。

2.6工作表数据的处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初步掌握建立工作表数据库的条件和工作表数据库的有关概念。 

  2.使学生掌握工作表数据库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教学重点] 

  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排序:设置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 

  筛选: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 

  分类汇总:汇总的注意点和汇总的方式。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及演示与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数据的排序 

  记录:工作表中每一行数据。 

  字段:工作表中每一列。 

  关键字段:排序所依据的字段。 

  升序排序:将记录按关键字段值从小到大的排序。 

  降序排序:将记录按关键字段值从大到小的排序。 

  (1)单个字段的排序 

  以“程序设计成绩表”为例,每位同学是按照输入顺序排列的,现在我们要求按“成绩1”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学生自主学习并分组完成,学生演示作品并总结,教师归纳总结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已的作品。 

  (2)两个字段的排序 

  以“程序设计成绩表”为例,按“性别”对表中的“成绩3”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学生自主学习并分组完成,学生演示作品并总结,教师归纳总结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已的作品。 

二、数据的筛选 

  (1)满足单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 

  以“程序设计成绩表”为例,查找出所有“综合成绩”大于275分的同学。学生自主学习并分组完成,学生演示作品并总结,教师归纳总结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已的作品。 

  (2)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的筛选 

  以“程序设计成绩表”为例,要求筛选出“综合成绩”介于265~275分的所有男同学记录。学生自主学习并分组完成,学生演示作品并总结,教师归纳总结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已的作品。 

三、数据的分类汇总 

  以“程序设计成绩表”为例,要求分别求出男女同学的成绩1、成绩2、成绩3和综合成绩的平均值以及整个活动小组的各项总计平均值。学生自主学习并分组完成,学生演示作品并总结,教师归纳总结由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已的作品。 

四、小结

  1、排序操作的注意点:弄清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的概念及作用; 

  2、筛选操作的注意点:(1)提醒学生注意记录筛选只是将满足条件的记录显示在屏幕上,不满足条件的记录暂先隐藏起来而不是从工作表中删除;(2)对于多个条件记录的筛选要学会分辨第一筛选条件和第二筛选条件;(3)对于象“综合成绩”介于265~275这样的条件表达式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对话框中是拆成两个表达式“综合成绩>=265”和“综合成绩<=275”,并通过“与”运算联结起来;(4)讲清筛选方式下拉列表中的“(前10个…)”的筛选方式,只能对某一个字段设置筛选条件,并且记录个数是可变的。 

  3、 分类汇总操作的注意点:

  (1)分类汇总是根据某一关键字段来对记录进行分类的,所以必须要先在该关键字段上进行排序,

否则分类汇总的结果将发生错误;

  (2)讲清”汇总”方式有多种,并不仅指”求和”、“求平均值”汇总,还可以是求最大值、最小值等方式;

  (3)着重介绍明细数据隐藏按钮”-“、明细数据显示按钮”+”和三个级别按钮的使用和操作现象,

了解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文档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

1.1信息时代的文字处理      问题:◆从古到今,“文字处理”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方面应用了文字处理技术?◆我们怎样根据需要选用文字处理软件?      一、文字处理的变迁◆古代蔡伦发明造纸术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举例子:印章、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曾经广泛使用的“铅字排版”印刷。举例子:铅球、核的防护、铅笔不是铅做的。◆现代的“计算机排版”优点:整洁、干净、方便、环保、快速等      二、计算机文字处理进入生活◆名片、贺卡、信封、个人文集、纪念册、书报杂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