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20年全国Ⅱ卷文言文阅读为例
一、读文技法
全国卷文言文的选材一直是“正史”中的古代人物传记,古代人物传记写作有其基本的规范:
阅读传记类文言文,要根据传记的特点,建立模板意识,采用分步骤、分层次的阅读方法。阅读时,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2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初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大意
1.快速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传记类文言文大多以时间为线索来叙述人物的一生,因此,可以抓住大概时间,按照总体介绍、详细叙述和补充交代的思路,理清文章思路,切分文章结构层次。
2.关注开头和结尾,初识主人公身份和性格
传记类文言文一般在首段都要总体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字号、籍贯、家庭背景、学识、性情、任职等;在结尾部分对传主的事迹、品性进行概括评价。阅读第一步就是掌握这些基本信息,对所写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
3.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
传记类文言文的行文多以时间为顺序来记述人物在某地所任官职,所做事情,因此,可以抓住时间、地点和官职等词语,整体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
把握人物经历及事件大概,要特别关注三类表示时间节点的词语:
(1)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这是正史人物传记的主要叙述线索,考生应当知道一些表示官职变迁的动词,大致了解一些古代官职的地位和职责。
(2)年号及皇帝变动情况。正史一般不用干支纪年,而以年号纪年,故传记中的“三年”“五年”等往往指某年号的“三年”“五年”。而皇帝的即位或驾崩,也往往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传记中特意交代,往往表明传主在旧朝和新朝的地位有所变化。
(3)泛指时间变动的词语。如“数日”“累年”“既而”“曩”“向”“旋”等。此外,正史以顺叙为主,但不排除有些传记插叙相关事迹。这些插叙往往通过“初”“先是”等词引出,需要格外留心。
第二步:巧借概括分析题进一步扫清阅读障碍,同时破解概括分析题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基本上是按文章行文的先后顺序来设置的,即每个选项对应的是文章的一个层次;且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是对文意正确的理解和概括,就算另一个选项错误也仅仅是某个细节表述错误
而非全错。所以,在读文时,我们可借助概括分析题的四个选项来帮助理解文意。其做法是将每个选项中的每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通过一一比对,既可以破解一些难懂的字词,快速疏通文意,又为解答分析综合题找到了信息比对区间,为准确解题找到了依据。
第三步:借助主观题设问提示疏通关键点,初步解答文言文主观题
文言文主观题的设置并非针对整篇文章,而是抓住文章富有内涵的关键部分来设题,这可以从主观题的设问题干看出来,如2020新高考山东、海南模拟卷中“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分析这道主观题的设问题干,就可以快速确定提出问题的区间,借助题干提示来理解关键语句的大意。在思考该问题时,需要针对语境前后勾连,借此疏通文章关键点,这样就为解答文言文主观题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二、读文示范
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Ⅱ卷)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朝臣戚里寅缘关通。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已而再疏京罪,上曰:“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俟过此,当为卿罢京。”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上为迁安中翰林学士,又迁承旨。宣和元年,拜尚书右丞;三年,为左丞。∥金人来归燕,谋帅臣,安中请行。王黼赞于上,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子辟章知泉州,迎安中往,未几卒,年五十九。∥安中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其见重如此。
(节选自《宋史·王安中传》)
步骤一:初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大意
1.快速通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通读全文,确定文章层次划分。(文中已用“∥”标出)
第一层次,介绍王安中其人
第二层次,讲王安中为乡民伸冤
第三层次,讲王安中上疏奏蔡京
第四层次,讲王安中因投降之郭药师而贬官
第五层次,讲王安中的诗才和受重用
2.关注开头和结尾,初识主人公身份和性格
标画出王安中的字号、籍贯、相关评价以及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文中已用“ ”标出)初步了解传主王安中有奇才,受重用,擅长骈文。
3.抓时间、地点、官职和事件,把握主人公经历
[事件一] 时间:政和年间;任职:中书舍人,御史中丞;事件:瑞应上表,草拟诏令立就。
[事件二] 时间:政和年间;任职: ;事件:为乡民伸冤。
[事件三] 时间:政和年间;任职:翰林学士,学士承旨;事件:上疏多次奏蔡京罪行。
[事件四] 时间:宣和年间;任职:尚书右丞、左丞、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事件:主政燕山府。
[事件五] 时间:靖康初期;任职:罢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单州团练副使;事件:因投降之郭药师而贬官。
[事件六] 时间:高宗即位;任职: ;事件:迁道州,让他自便。
[事件七] 时间:绍兴初年;任职:复任左中大夫;事件:前往其子任所,不久去世。
总体评价人物:善诗文集,仕途坎坷、直言敢谏、不畏权贵、勇于担当的正直。
步骤二:巧借概括分析题进一步扫清阅读障碍,同时破解概括分析题
(以下面[考题试做]第3题A项为例,B、C、D三项请依照A项的示例进行助读和做题)
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选项内容 | 对应原文 | 理解文意 | 判断正误 |
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 | 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 | 进士及第,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马上写成。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 | 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 | 天下人争相议论祥瑞,朝廷大臣动辄上表称贺,徽宗看了他的上表,称他为奇才。拿出三封诏令让他草拟,他马上写成。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 上即草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 | 不久,从秘书少监授任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选项内容 | 对应原文 | 理解文意 | 判断正误 |
王安中蔡京,得到皇上采纳。 |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已而再疏京罪。上悚然纳之 | 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皇上惊觉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 | 时上方乡神仙之事,蔡京引方士王仔昔以妖术见。 | 当时皇上正向往神仙之事,蔡京向皇上引见方士王仔昔。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 安中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士,当责所属保任;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已而再疏京罪,京伺知之,大惧,其子攸日夕侍禁中,泣拜恳祈 | 安中上疏请求从今召用山野道士,应当责令引见人担保;并且陈述蔡京欺君僭上、祸国害民的几件事。不久再次上疏指责蔡京的罪行,蔡京探察得知,非常害怕,他的儿子蔡攸日夜在宫中侍从,向皇上哭诉恳求。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选项内容 | 对应原文 | 理解文意 | 判断正误 |
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 | 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大夫。 | 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靖康初期,安中被罢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贬任为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高宗即位,把他迁到内地道州,不久让他自便。绍兴初年,复任左中大夫。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 | 金人来归燕,授庆远军节度使、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降将郭药师同知府事。 | 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皇上授任他为庆远军节度使、河北山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辽国降将郭药师任同知府事。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不相符。 |
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 靖康初,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责授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又贬单州团练副使,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内徙道州,寻放自便。绍兴初,复左中大夫。 | 靖康初期,谏官他勾结王黼、童贯以及不纠察郭药师违反朝命,安中被罢贬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又被贬任为朝议大夫、秘书少监,分司南京,在随州居住;又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在象州安置。高宗即位,把他迁到内地道州,不久让他自便。绍兴初年,复任左中大夫。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选项内容 | 对应原文 | 理解文意 | 判断正误 |
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 | 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 | 安中作文章丰润敏拔,尤其擅长四六文体。诗写成后,徽宗欣赏赞叹不已,命令大字书写在殿屏上,凡是侍臣都用副本赏赐之。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 为文丰润敏拔,尤工四六之制。徽宗尝宴睿谟殿,命安中赋诗百韵以纪其事。诗成,赏叹不已,令大书于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 | 安中作文章丰润敏拔,尤其擅长四六文体。徽宗曾经在睿谟殿举行宴会,命令安中赋百韵诗以记其事。诗写成后,徽宗欣赏赞叹不已。命令大字书写在殿屏上,凡是侍臣都用副本赏赐之。 | 选项信息与原文信息相符。 |
A.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B.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C.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D.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答案: A.
解析:断句首先要理清句子结构,把握主谓宾,特别是抓住谓语动词,推敲其主语及宾语。此题关键在两处,其一“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考掠之惨”为名词结构,不可单独成句;其二“即出民抵吏罪”,若中间不断开,则变成“让百姓抵偿吏卒之罪”,于理不通。故选A.
译文:开封巡逻的土卒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走,有个百姓受惊出门与士卒相遇,土卒把他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申诉,受不住惨酷的拷打,于是被屈伏罪。安中审察后得知实情,审理冤屈,立即放走这个百姓,让官吏抵罪。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士,又称方术士,指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从事巫祝术数活动的人。
B. 保任,意思是担保或担保者,文中特指因向朝廷推荐人才而负担保责任。
C. 禁中,又称禁内,指皇室宗族所居之处,因所居宫室严禁随便进出得名。
D. 四六之制,即骈文,因在发展中逐渐成为相对整齐的四六句式而由此称。
答案: C。
解析: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也称禁内。并非“皇室宗族所居之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
B. 王安中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也哭请皇上宽恕。
C. 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
D. 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
答案: C.
解析:“ 金人前来归顺”错误。“ 金人来归燕”意为“金人来朝归还燕山旧地”,并非来归顺宋朝。另结合历史可知,金从未归顺宋朝,恰恰是金发动靖康之变使北宋灭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言京欺君僣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2)药师跋扈,府事皆专行,安中不能制,第曲意奉之,故药师愈骄。
答案: (1) (王安中)同时上奏蔡京欺君犯上、祸国殃民等事。皇上惊恐,采纳了进言。
并:同时。僭:僭越。蠹:损害。悚然:惊恐的样子。 纳:采纳。
翻译时注意补充主语。
(2)药师蛮横暴戾,对府中事务独断独行,王安中无力控制,只是违心顺从他,所以药师更为骄横。
跋扈:骄横,霸道。专行: 独断。制: 控制,制约。第: 仅,只是。委屈自己的心意。奉: 奉承。故:所以。愈: 更加,越发。骄:骄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