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范围
12#15#住宅楼主体后浇带。
2、材料要求
12#住宅楼主体后浇带采用C40 P6混凝土浇注;15#住宅楼主体后浇带采用C45 P6混凝土浇注。原材料采用黑河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黑河10~31.5mm砾石粗骨料;秦岭P.O.42.5R散装水泥(有出厂合格证或实验报告,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试合格);蒲城粉煤灰,TFS-2外加剂。
3、主要机具设备
组织好前后台人员,特别是振捣人员、找平人员、操作人员的安排,前后台联系通畅。
混凝土搅拌机、配料机、混凝土泵等均已调试完毕。
各种小型机具已安排妥当:振动棒、铁锹、铁(木)抹子、线绳、塑料水管、灰斗、绝缘雨靴、绝缘手套、塑料薄膜、毛毡、扫帚、1000W碘钨灯、标尺、2m刮杠、大铁桶、标尺、6米溜槽。
4、实验准备
由实验员负责准备实验委托、填写委托单、准备测试仪器、(抗渗)试块模具以及其它工具,完成实验准备工作。
实验器具:混凝土试模、塌落度桶、直尺、铁抹子、捣辊、温度计等。
实验取样:同一工作班、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300m3为一取样单位,每一取样单位留置试块两组:一组为28天标准试块,一组现场同条件试块。
5、作业条件
1、清理夹在混凝土中的方木竹胶板、钢丝网等杂物。凿除旧混凝土表面疏松的混凝土,直至露出原混凝土密实部分。后浇带内的垃圾、木屑、泥土及粘在模板上的杂物清除干净。钢筋上的铁锈、油污、混凝土浮浆等杂物清除干净,并修整完毕。积水排除干净。
2、钢筋工程的隐蔽、模板工程的预检验收项目已经完成(监理已签认);浇注令、开盘鉴定等相关准备资料签认完毕。
3、浇注人员、机具、保温材料、水电等已经安排就位。泵管铺设已安装完毕。技术安全交底已完成。
组织好前后台人员,特别是振捣人员、找平人员、布料机操作人员的安排,保持前后台联系通畅。
6、施工操作工艺
清理(后浇带内杂物及钢筋)监理验收 合格 刷素水泥浆一道 (小钢模)支设基础梁模板 监理验收 合格 浇注基础梁以下混凝土 养护 清理(剪力墙竖向带内、顶板杂物及其钢筋)监理验收 合格 刷素水泥浆一道 (竹胶板)支设剪力墙、顶板模板 监理验收 合格 浇注混凝土 养护
支设顶板及梁模板时,严格按照地下室支模施工交底实施,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纵向水平杆间距不得1.5米,下横杆间距不得2.0米。当支模架长度大于10米时,必须加设剪刀撑。搭设好后必须经过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A、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及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和有关规定。
B、评定混凝土的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92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实验,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质量标准的规定。
C、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无蜂窝、空洞,无缝隙、夹渣层。
2、允许偏差项目
序 |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检查方法 |
1 | 轴线位置 | 15 | 尺量检查 |
2 | 标高 | ±10 | 水准仪 |
3 | 截面尺寸 | +8 -5 | 尺量检查 |
4 | 表面平整度 | 8 | 2米靠尺和契形尺检查 |
1、在已浇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其上进行下道工序。
2、在施工中,不得碰撞钢筋或水电预埋管件。
3、拆模时不得对构件边棱角的破坏,不得猛撬猛轧。
4、浇筑墙柱时采用竹胶板遮挡防止混凝土对钢筋、预留管件的污染,对已污染钢筋在混凝土浇注完后必须进行清理。
9、安全措施
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止混凝土坠落伤人;
作好前后台联系,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时间和速度;
搭设好混凝土溜槽,必须稳固,并经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作好混凝土泵管的加固连接工作;
注意预留洞口坠落伤人。
10、施工注意事项
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配料,特别是人工掺加的膨胀剂的量,必须严格控制;
必须采用素水泥浆对后浇带进行施工缝处理;
后浇带内以及钢筋必须清理干净;带内不得有积水;
浇注时注意分层浇注,完成后应注意混凝土的养护,不得少于14天;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保证混凝土浇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