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怎么都快乐
【教学内容】
教科书P35~37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怎、独、跳”等13个生字,会写“玩、很、当”等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一个人是快乐的,但在集体中更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读准多音字“得”。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①自由读一读。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第2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同桌之间比赛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小创作: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正好可以 ,可以 ,可以 。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2、3、4小节。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4.完成小创作。两个人玩,很好!可以 ,一个人 ,一个人 。许多人玩,更好!人多,什么游戏 ,可以 ,可以 。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快乐。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6.齐读,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这节课大家的心情真快乐,做游戏、读诗歌。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我们要有团结友爱的精神。老师也写诗了,送给你们!孩子们起立,快乐地拍起手来,聆听这首关于学习的小诗。
一个人学习,挺快乐,静静思考有收获。两个人学习,真快乐,互相帮助你和我。三个人学习,很快乐,互相启发点子多。许多人学习,更快乐,读出美妙的诗歌。我们一个人相处是快乐,但与人相处、交往会更快乐。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好
两个人 很好
三个人 很好
许多人 更好
【教学反思】
“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放到文本中来理解。在本节课教学中,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让学生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了教学渠道,使学生乐于接受,乐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