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教师要与学生沟通,教师首先要掌握与学生沟通的途径、方法和策略。那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一、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途径与方法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六种:
1、通过课堂教学沟通,这是师生沟通的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
2、通过作业评语。教师如很好地利用作业本这快阵地,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有针对性地写好评语,且能及时地把作业本发到学生的手中,也能起到师生沟通的作用。
3、与学生个别谈心。这是教师最常用的、最普遍的方法。
4、通过调查问卷或者测验。这种途径往往能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这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
5、通过期末对学生的操行评语沟通。教师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品德、学习、体育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写出操行评语,对学生每学期作一个综合评价。有的学生回到家后,不敢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给家长看,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学生非常关注操行评语和学习成绩,也是可以起到沟通作用的。
6、家访沟通。要想更好的了解学生,必须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和在家中的学习情况,与学生的父母对学生的成长达成共识。因此,家访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策略
时代在前进,新时代教师的教育思想也应更新,我们首先应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应依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整体规划,真正成为塑造孩子性格、沟通孩子心灵的“工程师”。产生教育效能的首要条件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理解和尊重学生是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
教师与学生因年龄的差异,生长环境、思维方式的不同,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以学生的眼光去看世界,以学生的心态去推理一切,然后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与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满足感。
如果教师不愿意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会使学生觉得老师不理解他,对教师的信任度降低,与教师的沟通就会停止。有些教师和学生交流感觉比较困难,关键的原因在于这些教师总是站在教师的高度,不能伏下身子走进学生心灵,用学生的心态来理解学生,师生间的谈话是“单向”的,教师常以说教为主,学生洗耳恭听,师生之间没有真心的沟通。
2、 真心关爱学生是师生沟通的关键。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创新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你的爱,只要你用心去爱,只要你对学生的教育是出于你对他的真心关爱,你必定会赢得学生最真诚的信任,那么,你的学生自然就会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向你吐露心声。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和道理上。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最终导致教育的失败。
(2)“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一名优秀教师往往专心倾听、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正确分析学生做错事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对方,做一位最好的听众,耐心的倾听学生表达意见,了解学生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积极聆听的态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要避免当学生讲话时,教师急于表达自己的反应,注意力不集中在学生身上,而随意打断学生的讲话。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听到学生做错了事,教师火冒三丈,一顿狂烘滥炸,不给学生以倾诉的机会,不能创设台阶让学生下“台”,这种教育方式往往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利于师生的沟通交流。
(3)用诚心赞美鼓励。花草树木生长都有“向阳性”,人也一样,喜欢被赞美,被鼓励。正如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所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教师若能真心诚意欣赏学生的纯真、善良、可爱,肯定能找到很多值得赞美的行为。若发现学生有值得赞美的行为时,教师要把握时机,不管用语言,眼神,还是肢体动作,表情,只要是真心诚意的,学生必然感受深刻。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示欣赏之意。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赞美的语言,它会给学生带来极大鼓舞,能大大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还要善于赞赏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自信,享受成功的快乐。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
言教不如身教,教师的行为不论好的、坏的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日常的种种行为,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会继承教师的优点与缺点。如果教师经常对学生敷衍了事,学生也可能养成推卸责任的不良习惯。不要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因为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强,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很敏感且学习力甚高。因此建立高尚、阳光的教师形象,是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沟通的。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如果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如果教室里充满笑声,如果每一个孩子在教室都被尊重、都有归属感,如果……;让学生上起课来,有如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学生自然会视上学为乐事,视上课为放弃不得的权利,那么教室必然春意盎然,学生必然春风满面,教育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