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必答题(75分)
一、单选题(15分)
(在每小题的空档中填入所选内容的序号,每题1分)
1、悬移质含沙量的大小对流速脉动有一定,含沙量增大,流速脉动将( A ),特别是高含沙量时更加显著。
A、减弱 B、加剧 C、消失 D、不变
2、使用转子式流速仪进行流速面积法流量测验时,对测验精度影响最大的是( C )
A、测点历时 B、测点数 C、垂线数 D、以上三者一样
3、流量资料整编方法中的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是( C )中的一种。
A、单一线法 B、水力因素法 C、时序法 D、相关分析法
4、水文测验的精确度水平常以不确定度衡量,假设其为正态分布,置信水平取95%,随机不确定度在数值上应为( B )倍标准差。
A、1 B、2 C、3 D、4
5、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 C )
A、10cm B、 5cm C、 1cm D、 0.5cm
6、制作水面浮标时,表面应( B ),下方加系重物以保持其在水中稳定漂流。
A、较粗糙并成流线型 B、较粗糙不成流线型
C、较光滑并成流线型 D、 较光滑不成流线型
7、四等水准测量中同站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为( C )mm。
A、1.5 B、3 C、5 D、2
8、当洪水涨、落急剧,洪峰历时短暂,不能用均匀浮标法测流时,可用( D )法测流。
A、小浮标 B、深水浮标 C、浮杆 D、中泓浮标
9、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应答式遥测站与自报式遥测站相比,其值守功耗( A )。
A、大得多 B、小得多 C、相同 D、差不多
10、为使洪水调查和计算有可靠的结果,当用比降及水面曲线计算流量时,要求所选的河段各处断面的形状及大小比较一致,是为了( C )。
A、便于计算与确定糙率
B、便于大断面的测量和计算
C、取稳定的断面,使各断面的水力半径接近
D、忽略引近流速的水头损失,只需考虑水面比降
11、对于测验河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原则是( A )
A、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关系
B、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距离水利工程近的地方
C、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应更能提高测量精度
D、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任何河段都行
12、基面是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常见的基面不包括( C )
A、绝对基面 B、假定基面 C、相对基面 D、冻结基面
13、积深法、积宽法、积点法和动船法都是流速-面积法中测量流速的方法,其中能直接测得垂线平均流速的方法是( B )。
A、积点法 B、积深法 C、积宽法 D、动船法
14、落差指数法可适用于( B )的测站的定线推流。
A、水草生长 B、洪水涨落影响
C、断面经常性冲淤影响 D、多因素综合影响
15、( A )是对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水力因素综合影响的总称。
A、测站控制 B、河槽控制 C、断面控制 D、稳定控制
二、判断题(10分)
(在每题之后的括号内以“√”表示对;“×”表示错。每题1分)
1、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一般情况下约等于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的2倍。 ( × )
2、长期储备用的流速仪,易生锈的部件必须涂上柴油加以保护。 ( × )
3、对测站的设立,停测,恢复,迁移,测站性质和类别及领导关系的变动等较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变动情况等,应进行测站沿革考证,并应于次年考证清楚。 (× )
4、三等水准测量用于接测基本水位点和校核水准点的高程。没有条件按三等水准接测校核水准点高程时,也可采用四等水准接测。 (√ )
5、浮标法测流中,浮标虚流量是通过上下浮标断面间的虚流量。 ( × )
6、因流速脉动引起的流量测验误差为系统误差,因流速仪长期没有进行检定而继续使用引起的流量测验误差是随机误差。 (× )
7、用积深法测流,流速仪的升降速度应大于当时的水流速度,测得的流速才接近真实情况。 (× )
8、在同一测站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涨落急剧的绳套曲线比涨落缓慢的绳套曲线要“胖”。 ( √ )
9、瓶式采样器系积时式采样器,适用于积点法、积深法、混合法采样。 (√ )
10、水位流量关系不是单一线的测站,不得实行巡测。 ( × )
三、多项选择题(10分)
(在每题给出的所有选项中,至少有二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
1、测站设置的水准点包括( AD )
A、基本水准点 B、引据水准点 C、三等水准点
D、校核水准点
2、基面式计算水位和高程的起始面,常见的基面有( ABC )
A、绝对基面 B、假定基面
C、冻结基面 D、流量基面
3、以下哪些规范,近期进行了修订并于2016年实施( BCD )
A、《水位观测标准》 B、《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C、《河流悬移质泥沙测验规范》 D、《水文巡测规范》
4、为使洪水的调查及计算具有可靠的的结果,当用比降法及水面曲线计算流量时,所选定的河段应具备下列条件(ABCD )。
A、足够数量的可靠的洪水痕迹 B、河段比降顺直,没有大的支流加入
C、全河段各处断面的形状及其大小比较一致
D、河段各处河床覆盖情况比较一致
5、水位的变化主要决定于( ABC )。
A、水体自身水量的变化 B、约束水体条件的变化
C、水体受干扰的影响 D、水体含水量的变化
6、水文资料整编中,临时曲线法主要适用于(A C )的站的资料整编。
A、不经常性冲於 B、变动回水 C、受结冰影响 D、洪水涨落影响
7、水文测站的流量测验,应定期开展测站特性分析工作,其分析的内容包括( ABC )。
A、测站控制特性 B、水位流量关系及历年变化
C、断面冲淤变化规律 D、垂线流速在断面上横向分布规律
8、ADCP设备检修内容包括(BCD)。
A、内部磁罗经的校准。
B、探头检查:表面有附着物,用光滑的软布蘸清水小心拭去;有明显的裂痕或较深的划痕,应检验是否影响测验精度。
C、防腐蚀部件检查:腐蚀严重时,应更换新的防腐蚀部件。
D、电缆(信号)线检查:破损、漏电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9、天然河道中,影响流速脉动的主要因素有(ABC)
A、河床糙率、坡降、断面形状的不规则。
B、泥沙运动。
C、水深变化。
D、断面面积大小。
10、单站含沙量变化过程的检查如何进行(ABD)
A、将流量、含沙量、输沙率过程线绘在同一张图上进行对照检查。
B、含沙量的变化与流量的变化常有一定的关系,可根据历年流量、含沙量变化的一般规律,检查本年资料的合理性。
C、将含沙量过程线与颗粒级配曲线进行对照,检查合理性。
D、如有反常现象,即应检查是人为的错误,还是由于洪水来源、暴雨特性、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或是流域下垫面发生改变所造成。
四、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1、当测站控制条件较差,各有关水力因素不能保持不变,又不能 相互补偿 时,则会形成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
2、对水位流量关系点子分布中比较突出反常的测点,应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如系水力因素变化所致,应作 可靠 资料使用;如属于 测验与计算 的错误,则应予以改正。无法改正的可以 舍弃 。
3、对于受变动回水影响,且断面基本稳定的测站,可采用等落差法定线推流,采用等落差法时,用上、下水尺断面间的落差计算的比降应能代表 基本水尺 断面处的水面比降。
4、泥沙测验在各种条件下,应保证能够准确放至采样位置,采样器的 进水口 不得露出水面或进入 河床 ,以减少测验仪器位置不当带来的误差。
5、全站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又是集 水平角 、 垂直角 、距离、 高差 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6、河床冲淤变化不大的测站,当一次测流过程水位涨落急剧,使得测次分布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使用 连续测流 法测流。
7、河床不稳定的测站,每隔一定年份应对测流断面的 河底高程 及 河势 的关系进行分析。
8、临时曲线法主要适用于 不经常性发生冲淤 的站,也可用于处理受 结冰 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
9、水资源评价就是对水资源的 数量 、 质量 、 分布 开发利用条件的分析评定。
10、决定河道流量大小的水力因素有: 水位 、 断面因素 、 糙率 和 水面比降 。
11、从原始观测资料到整编成果必须经过 整编 、 审查 、 复审 、 汇编 四个工作阶段。
12、水位观测人员应最少提前 5分钟 到达水位观测现场。
13、水文站的基本水准点,其高程应从国家一、二等水准点,用不低于 三 等水准引测。
14、转子式流速仪的计速公式常用V=Kn+C表示,式中K的物理意义为 水力螺距 ,C的物理意义为 摩阻常数 。
15、已知某水文站2004年平均流量为325m3/s,年降水量540mm,流域集水面积35000km2,年径流系数为 0.54 。
16、测站设置的基线长度应使断面上最远一点的仪器视线与断面线的夹角大于30°,特殊情况下也不应小于 15° 。
17、水深大、流速大、含沙量高的河流,宜选择频率较 低 的声学多普勒流速仪。
18、《水文条例》的颁布时间是 2007 年。
19、流量测验选择测验方案及设备时,应了解洪水涨落的缓急程度,历史 最高最低 水位和最大漫滩边界,粗估最大最小流量等。
20、已知一水文站最大断面平均流速为4.6m/s,其上下浮标断面的距离应大于 230 m。
21、观测降水量最常用的仪器通常有 雨量器 和 自记雨量计 。
22、水位流量关系线的“三项检验”是指符号检验、适线检验 和偏离数值检验 。
Ⅱ、选答题(25分,每个专题5分)
一、水文学基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科学家认为,水的密度在( B )℃范围内不服从热胀冷缩的一般规律。
A、0~99 B、0~4
C、1~4 D、5~100
2、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C )。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 B、截留、下渗、径流、蒸发
C、蒸发、降水、下渗、径流 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
3、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 D )。
A、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和地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常用的区域(或流域)平均降水量计算方法有算术平均法、 泰森多边形法 、等雨量线法。
2、对于封闭系统,蒸发量仅与 饱和差(热力条件) 有关。
二、水文站网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 B )是在一定地区或流域内,按一定原则,用一定数量的各类水文测站构成的水文资料收集系统。
A、气象站网 B、水文站网
C、地震监测网 D、卫星监控网
2、通常也用流域或考察区域平均每( C )水文测站控制的面积衡量水文站网密度。
A、三 B、二 C、一 D、零
3、按目的和作用,水文测站分为( A )站、实验站、专用站和辅助站。
A、基本 B、水位 C、雨量 D、蒸发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选择布设代表站的河流和河段,应符合要求之一是 有较好代表性 和测验条件。
2、流量站按观测年限,分为短期站和长期站。长期站应系统收集长系列样本,探索 水文要素 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三、泥沙颗粒分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推移质和沫沙样品中粒径大于16mm 的颗粒量占总量( C )以上时,可在现场用16mm 孔径筛选行分离。
A、50% B、75% C、90% D、95%
2、级配曲线立贩趋势延长到级要己坐标不大于( A )
A、5% B、10% C、15% D、30%
3、泥沙粒度分析是测定泥沙群总体中不同( A )颗粒子群所占比例的技术作业。
A、粒径级 B、含沙量 C、泥沙类型 D、质地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采用新的颗分方法或改变主要技术要求时,投产前(粘粒、粉粒样品的分析)应有不少于 30 点的对比资料;分析仪器投产后应按照检查制度要求进行比测。
2、河流泥沙颗被分析粒径级宜采用 φ 分级法划分。
四、计算机基本应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在EXCEL的表格中,要计算一列数据的总和,应该使用哪个公式( A )。
A、SUM B、AVERAGE C、MIN D、COUNT
2、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粘贴"操作的组合键是( C )。
A、Ctrl+A B、Ctrl+C C、Ctrl+V D、Ctrl+X
3、新建文档时,Word默认的字体和字号分别是( C )。
A、黑体、3号 B、楷体、4号 C、宋体、5号 D、仿宋、6号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从计算机域名到IP地址翻译的过程称为 域名解析 。
2、_____蓝牙________由爱立信、IBM、Intel、诺基亚和东芝五家公司于1998年5月联 合推出的一项计划,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无线连接标准,使不同厂家生产的各种移动计算和便携设备实现近距离的无线连接。
五、水文预报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在无旁侧入流的涨洪河段,同时刻上游站洪峰流量Q上与下游站洪峰流量Q下(假设无区间入流)的关系是( A )。
A、Q上>Q下 B、Q上=Q下
C、Q上<Q下 D、不能确定
2、利用相应水位法作预报方案,加入下游站同时水位作参数的目的主要是( C )
A、考虑洪水到来前的底水作用 B、考虑上游降雨的影响
C、考虑水面比降和底水的作用 D、考虑河道坡降的作用
3、净雨在流域上分布不均匀是单位线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暴雨中心在上游的单位线比暴雨中心在下游的单位线( A ) 。
A、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迟 B、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早
C、峰值小,洪峰出现时间早 D、峰值大,洪峰出现时间迟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根据单位线的假定,同一流域上,两次净雨历时相同的净雨h1、h2各自产生的地面径流过程线底宽、涨洪历时、退洪历时都应该 相等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承担水文情报预报任务的水文测站,应当及时、准确地向县级以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 水行政主管部门 报告有关水文情报预报。
六、水文计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在水文频率计算中,我国一般选配皮尔逊III型曲线,这是因为( D )。
A、已从理论上证明它符合水文统计规律
B、已制成该线型的Φ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C、已制成该线型的kp值表供查用,使用方便
D、经验表明该线型能与我国大多数地区水文变量的频率分布配合良好
2、二阶中心矩就是( C )。
A、算术平均数 B、均方差 C、方差 D、变差系数
3、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C )年。
A、5 B、50 C、20 D、95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不管当地的土壤含水量是否达到田间持水量,只要降雨强度超过下渗强度就产生地面径流,称此为 超渗产流 。
2、 蓄满产流 则是指一次降雨过程中,仅当包气带的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后才产流,且以后的有效降雨全部变为径流。
七、水资源评价与墒情监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某流域的面积为A(平方公里),在时段T内出口断面的悬移质输沙量为 WS(吨),则 被称为( B )。
A、侵蚀深度 B、输沙模数 C、流域平均输沙量 D、输沙率
4、关于河流水质污染的一般规律,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C )。
A、下游河段污染比上游河段严重 B、城市河段污染比乡村河段严重
C、汛期污染比非汛期严重 D、工业区污染比生活区严重
3、流域形状系数Kn可以大致反映出流域的形状特征。若两流域面积相同,降雨情况一致,Kn值不同所形成的径流过程也不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Kn越大,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大。
B、Kn越小,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大。
C、Kn越大,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小。
D、Kn越小,表示流域越狭长,洪峰越小。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蒸发是影响水资源数量的重要水文要素,评价内容应包括水面蒸发、 陆面蒸发 和干旱指数。
2、水资源评价内容一般包括水资源 数量 评价、水资源质量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八、水利基本知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
1、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淡水和海水
C、地表水和土壤水 D、 河水和地下水
2、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 B、直接从河取水
C、直接从湖泊取水 D、为畜禽饮用取水
3、在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建设影响水文监测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在征得对该站有管理权限的( A )同意后方可建设。因工程建设致使水文测站改建的,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A、水行政主管部门 B、水文部门 C、环境部门 D、水务部门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分)
1、国家对水资源实行 流域 管理与 行政区域 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