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易读错的字
豌(wān)豆 舒适(shì) 曾(céng)经
僵(jiāng)硬 窗框(kuàng) 系(jì)扣子
证(zhèng)明 障(zhàng)碍 荧屏(píng)
蚊(wén)子 蝙(biān)蝠 敏锐(ruì)
即(jí)使 质(zhì)量 哲(zhé)学
呼唤(huàn) 潜(qián)力 躲避(bì)
震撼(hàn) 屋檐(yán) 喧(xuān)哗
家雀(qiǎo)儿
二、易写错的字
豌:左边“豆”最后一笔是提。
蝙、蝠、蚊、蝇:都是虫字旁,左窄右宽。
系:第一笔是平撇。
三、会写词语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僵硬 玩具 耐心 探望 愉快 曾经
暖洋洋 黑暗 丰满 等待 虚弱 温和 暖和 兴奋 雷达 蚊子
即使 科学家 横七竖八 绳子 系鞋带 苍蝇 证明 研究 驾驶员
灵巧 推进 模仿 显示 呼风唤雨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百亿 原子核 奥秘 日益 联系 哲学家 任何 改善 腾云驾雾
幻想 创造
四、多音字
弹 曾
系 蒙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按照—遵照 温暖—暖和 舒适—舒服 明亮—敞亮 僵硬—生硬
震动—震荡 丰满—饱满 揭晓—公布 虚弱—病弱 仔细—认真
愉快—高兴 盘绕—缠绕 兴奋—振奋 柔嫩—娇嫩 洋溢—充满
清楚—清晰 敏锐—灵敏 启示—启发 秘密—奥秘 灵巧—灵活
依赖—依靠 寄托—寄寓 洞察—观察 成就—成绩 奥秘—秘密
探索—探寻 回顾—回忆 改善—改变 躲避—躲藏 震撼—震惊
喧嚷—喧闹 柔弱—软弱 确信—确定 滚坠—滚落
横七竖八—杂乱无章
七、反义词
温暖—寒冷 舒适—难受 明亮—黑暗 僵硬—灵活 丰满—干瘦
虚弱—健康 仔细—粗心 愉快—悲伤 柔嫩—坚硬 清楚—模糊
安全—危险 漆黑—明亮 敏锐—迟钝 幻想—现实 过去—现在
黑暗—光明 密集—稀疏 轻盈—沉重 柔弱—刚强 确定—未知
慢吞吞—急匆匆 静悄悄—闹哄哄
八、词语搭配
(丰满)的豆荚 (广大)的世界 (小小)的顶楼
(穷苦)的女人 (温暖)的太阳光 (愉快)的想象
(兴奋)的眼光 (柔嫩)的叶子 (实际)的用途
(健康)的光彩 (晴朗)的夜空 (漆黑) 的夜里
(敏锐)的眼睛 (奇迹般)的发现 (出乎意料)的发明
(腾云驾雾)的神仙 (美好)的生活 (银色)的雨幕
(猛烈)的风雨 (寄托)愿望 (探索)奥秘
(紧紧)地捏着 (安静)地躺着 (耐心)地躺着
(快乐)地微笑 (灵巧)地避开 (密集)地喧嚷
(确信)地说 (吹)得翻转不定 (冲刷)得透湿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
暖洋洋 红艳艳 水灵灵 黑压压 水淋淋
含有数字的四字词语:
横七竖八 隔三岔五 五光十色 九牛一毛 七上八下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呼风唤雨 腾云驾雾 察言观色 安邦定国 见多识广
十、句子积累
1. 拟人句:(1)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
(2)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事情啊。
2. 比喻句:(1)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3)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3. 夸张句:“啊!”她说,“我的天,原来是一粒小豌豆在这里生了根,还长出小叶子来了。它是怎么钻进这个缝隙里去的?你现在有一个小花园了!”
4. 设问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5. 关联词:
(1)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2)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好使它不至于被风吹断。
(3)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6. 动词连用: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7. 引用:
(1)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1923 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8. 作比较: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十一、考点提示
1. 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解答。
2. 积累“日积月累”中和“疑问”有关的名言。
3. 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母亲的目光
做了母亲之后,十分喜欢看着儿子睡觉。他泥瞅一样光滑的背,黝黑健康的胳脯,饱满茁壮的腿,眉宇间不可言说的可爱神情……看着看着,我常常觉得,单是为了这么一看,女人就不能错过做母亲的机会。
忽然又想,自己这么小的时候,一定也是这么在母亲目光中熟睡的吧?然而愉乐的童年又是懵懂的,在这种目光里我一次也没有被看醒,所以也不曾记得。对这种目光开始有感受是在渐渐长大之后,那一年我大约十三四岁,正是女孩子刚刚有心事的时节。
一天,我正在里间午睡,还没睡稳,听到母亲走进来,摸摸索索的,似乎在找什么东西,过了一会儿,忽然静了。可她分明又没有出去。我们两个的呼吸声交替着,如树叶的微叹,我莫名地觉得紧张起来,十分不自在。等了一会儿,还没有听到她的声响,便睁开眼。我看见,母亲站在离床一步远的地方,正默默地看着我。
“妈,怎么了?”我很纳闷。
“不怎么。”她说。似乎有些慌乱地怔了怔,走开了。
后来,这种情形又重复了一次。我就有些不耐烦地说:“妈,你老是这么看我干吗?”母亲仿佛犯了错似的,一句话也没有说。
以后,她再也没有这么看过我,或者说,是她再也没有让我发现她这么看着我了。而到我终于有些懂得她这种目光的时候,她已经病逝了。
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我知道,这是天空对白云的目光,这是礁石对海浪的目光,这是河床对小鱼的目光。这种目光,只属于母亲。
孩子在我的目光里,笑出声来。我的目光给他带来了美梦了吗?我忽然想,如果能够再次拥有母亲的这种目光,我该怎么做?是用笑的甜美来抚慰她的疲惫和劳累?是用泪的晶莹来诠释自己的呼应和感怀?还是始终维持着单纯的睡颜,去成全她欣赏孩子和享受孩子的心情?
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赐予改过的机会。我知道,这种假设对我而言,只是想像的盛宴而已。但是,我想,是不是还有一些人也许需要这种假设的提醒呢?如果,你还有幸拥有母亲;如果,你浅眠时的双睑偶然被母亲温暖的目光包裹,那么,千万不要像我当年一样无知和愚蠢。请你安然假寐,一定不要打扰母亲。
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