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准备:425#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粗砂,过8mm孔径筛子,含泥量不超过3%。
2)施工条件:
(2.1)地面垫层和垫层内的预埋管线施工完毕,穿过楼面的竖管已安装完毕,管洞已堵塞密实。
(2.2)墙面上的+50cm标高控制线已弹好。
(2.3)门框已经安装好,并做好保护,墙、顶抹灰已经完成。
3)施工要点:
(3.1)基层处理:将基层灰浆、起皮等用钢丝刷和錾子清理干净。
(3.2)弹线:铺设水泥砂浆面层前应弹好面层标高控制线。
(3.3)洒水湿润:用喷壶将地面均匀洒水一遍湿润。
(3.4)抹灰饼冲筋:根据面层标高控制线,确定抹灰厚度(不小于20mm),然后拉水平线开始抹灰饼(5cm×5cm),横竖间距不大于2m,灰饼上表面即为面层标高。
(3.5)搅拌砂浆: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水泥砂浆配合比应为1:2.5(体积比),水泥不能混用,砂浆稠度不大于35mm,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15,颜色一致。
(3.6)刷水泥浆结合层:铺设水泥砂浆前,先在基层上刷一遍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0.4~0.5)。
(3.7)铺水泥砂浆面层:涂刷水泥浆后,紧跟着铺水泥砂浆,在灰饼之间将水泥砂浆摊铺均匀,并用木刮杠按灰饼高度刮平。刮平后,已经硬化的灰饼应敲掉,用水泥砂浆填平。
(3.8)木抹子搓平:用木刮杠刮平后,立即用木抹子搓平,从里向外退着操作。
(3.9)铁抹子压第一遍:木抹子搓平后,立即用铁抹子进行第一遍压光,直到出浆为止。如果砂浆表面有泌水现象,可均匀撒一遍1:1的水泥和砂子的拌和料,再用木抹子压平。应在初凝前完成第一遍压光。
(3.10)第二遍压光:面层水泥砂浆初凝后,人踩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压第二遍,边抹边压,做到不漏压。表面应压平、压光。
(3.11)第三遍压光:在水泥砂浆终凝前,进行第三遍压光,铁抹子抹上去不再有抹纹,此时用铁抹子把第二遍抹压时留下的全部抹纹压平、压实、压光。(必须在终凝前完成)。
(3.12)养护:面层压光完成后24小时内进行覆盖养护,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13)抹踢脚板:采用1:2.5水泥砂浆,参照墙体抹灰方法进行。
4)质量标准:
(4.1)面层与基层的结合必须牢固,无空鼓。
(4.2)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现象。
(4.3)踢脚线的质量应高度一致,出墙厚度均匀,与墙面结合牢固。
(4.4)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4mm(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踢脚线上口平直≤4mm(拉通线尺量检查)。
5.5.2 地砖地面工程:
1)基层处理:基层表面应进行清理,表面残留的砂浆、灰尘等须用钢丝刷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地面。
2)弹线、分格、定位:弹线以房间中心点为中心,弹出互相垂直的两条定位线,在定位线上按地砖的尺寸进行分格,整个房间可排偶数砖块时,中心线就是地砖的对接缝;若排奇数块,则中心线在地砖的中心位置。
3)设置地面标准高度面:
(3.1)在刷干净的地面上,摊铺一层1:3.5的水泥砂浆,厚度不得大于10mm。
(3.2)用棉线绳在墙面标高点上拉出地面标高线及垂直交叉的定位线。
(3.3)按定位线的位置铺贴地砖:用1:2的水泥砂浆摊在地砖背面上,再开始铺贴,并用橡皮锤敲击地砖面,使其与地面压实,并且高度与地面标高线相吻合。铺贴8块以上时应用水平尺检查平整度,对高出的部分用橡皮锤敲平,低的部分应启出地砖后,用水泥砂浆垫高。做出房间的T字或十字形标准高度面。卫生间地面要向地漏方向找0.2%的坡度。
4)铺贴大面:
大面的施工就是以铺好的标准高度面为标准进行铺贴,铺贴时紧靠已铺好的标准高度面开始施工,并用拉出的对缝平直线来控制地砖对缝的平直。铺贴时,水泥砂浆应饱满的抹于地砖的背面,并用橡皮锤敲实,防止空鼓。一边铺贴,一边用水平尺检查校正,并即刻擦去表面的水泥浆。
5)整幅地面砖铺完后,需养护2天,然后再进行抹缝施工。抹缝时,将白水泥调成干性团,在缝隙上擦抹,使地砖的对缝内填满白水泥,再将地砖表面多出的白水泥擦净。
6)质量控制标准:
(6.1)外观质量:
地砖的品种、规格、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镶贴必须牢固,无歪斜、缺楞、掉角和裂缝等缺陷;表面平整、洁净,色泽协调,无变色、泛碱、污痕等;接缝应填嵌密实、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非整块使用部位适宜;卫生间的坡向正确。
(6.2)偏差控制:
项次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查方法 |
1 | 相邻板块高低差 | 1 | 尺量 |
2 | 接缝平直度 | 2 | 拉5m线 |
3 | 表面平整度 | 2 | 2m靠尺和塞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