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重庆一中2017级初三下第一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6 19:58:18
文档

重庆一中2017级初三下第一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

重庆一中初2017级16—17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2017.3(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徙(xǐ)毛坯(pī)佐料(zuǒ)B.叨扰(tāo)稽首(qǐ)濒临(bīng)C.按捺(nài)教诲(huì)气馁(něi)D.烟囱(chōng)针灸(jiǔ)拎包(līn)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梗塞跋扈薄册并行不悖B.遣责拌嘴逃窜馋涎欲滴C.拣选服帖
推荐度:
导读重庆一中初2017级16—17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2017.3(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徙(xǐ)毛坯(pī)佐料(zuǒ)B.叨扰(tāo)稽首(qǐ)濒临(bīng)C.按捺(nài)教诲(huì)气馁(něi)D.烟囱(chōng)针灸(jiǔ)拎包(līn)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梗塞跋扈薄册并行不悖B.遣责拌嘴逃窜馋涎欲滴C.拣选服帖
重庆一中初2017级16—17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

                    语 文 试 卷    2017.3

(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徙(xǐ)           毛坯(pī)         佐料(zuǒ)

B.叨扰(tāo)          稽首(qǐ)         濒临(bīng)

C.按捺(nài)         教诲(huì)        气馁(něi)

D.烟囱(chōng)        针灸(jiǔ)        拎包(lī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梗塞        跋扈        薄册        并行不悖

B.遣责        拌嘴        逃窜        馋涎欲滴

C.拣选        服帖        苍桑        怒不可遏

D.琐屑        誊写        蝉联        书声琅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寻味重庆的编导将带领各位朋友,寻遍散落在重庆各个角落的“老味道”,探寻那些在美食江湖上叱咤风云的老店。

B.在正月初五这一天,重庆一中的大批学子就来到了学校的图书馆,在柔和的灯光下心会神凝地学习。

C.听到韩国乐天集团同意将地皮转让给韩国国防部用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的消息,中国人民不禁触目伤怀。

D.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墨渊和夜华两人虽然是一对双胞胎,但他们的性格特征迥乎不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中考体考在即,你不认真参加体育锻炼,那怎么能有满意的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B.截至2016年底,重庆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213公里,通车总里程名列中西部首位,位居全国第6位。

C.美方大约每隔一周左右就在中国附近水域展示力量,自特朗普就职后,以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方式挑衅中国。

D.在连州桃花岛上,几名女大学生身穿古装,在桃花林里玩飞花令,这一行为启示人们要发扬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情。

5.请参照画线部分补写下面的句子,要求化用诗文,句式相近,语意连贯。(4分)

世间万物,皆有其美,无一不牵动着诗人的情思。它可以是李清照在疏风骤雨后牵挂的海棠;它可以是李煜在寂寞无言时瞥见的月钩;它可以是                                                     ;它还可以是                                            。

6.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4个字)(3分)

重庆商报2月28日讯  3月1日起至12月30日,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市关工委将在全市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读书活动,寻找评选50个书香校园、100个书香班级、300名书香少年、300篇书香美文。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开展此活动,光明日报出版社将为有关学校免费提供科普、名著、励志、文学、书法等近千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新书、好书,带到学校布置图书文化长廊,开展图书漂流沙龙活动。

7.综合性学习(11分)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再度引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关注。请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3)小题。

材料一:不久前,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经常会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61.0%的受访青年偶尔会,17.9%的受访青年很少会,2.6%的受访青年表示从不接触古典诗词。

材料二: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但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时代,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热衷于转载“心灵鸡汤”的人多了,而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一方面,学校课堂中的诗词教育,抛却了诵读、品读的传统,过分专注于由诗词中心思想衍生的各种试题。这样的传授方式,往往让学生瞬间对诗词失去兴趣。另一方面,许多家长过分专注于对孩子绘画、唱歌、舞蹈、主持、英语等“一技之长”的培养,让古典诗词歌赋等浸润心灵的知识受到冷落。

材料三: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蒙曼认为,只有不断吸收,才有创新,在少年最好的年华让他们去记忆传统文化最精华的东西,对他们的人生仍是利大于弊。即便此类文化节目有些死记硬背的东西,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资深文化评论人韩皓月说:“文化节目作为综艺多样化的一种新内容与新形式,是值得鼓励的。它启发我们思考在互联网时代,怎样运用现代化的手段更好地传播我国传统文化。”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一种现象。(3分)

                                                                               

(2)请根据材料二,探究产生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4分)

                                                                               

                                                                               

(3)《中国诗词大会》对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相结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为此,你们班也将利用班会时间举办班级“诗词大会”。但你的同学郝冷墨不愿意参加。作为班上的组织委员,请你结合三则材料劝告并邀请他一起参与活动。(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

(1)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8)你的同桌郝雪希考试成绩不理想,她感觉学习之路太艰难,前路渺茫,这时你可以用陆游《游山西村》中“                        ,                          ”这两句诗来安慰她;也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 中“长风破浪会有时,                         ”这两句诗来鼓励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余拏一小舟                                (2)毳衣炉火                  

(3)强饮三大白                                (4)客此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B.第①段画线句运用烘托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悠远脱俗的画面,体现了作者人与自然在精神上和谐统一的人格追求。

C.第②段的画线句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作者幸逢知音的喜悦和与君同饮的豪爽。

D.本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而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12.读完文章后,有同学认为在这样天寒地冻、人和鸟都销声匿迹的情况下张岱外出赏雪的行为很傻。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我们跟着月亮走吧

朱成玉

    ①那年我12岁,是家里很不顺的一年,处处弥漫着哀伤的味道。先是祖父去世;然后父亲在工作中受伤,中指被车床绞断;随后是哥哥闯了祸,和几个小混混一起偷铁被派出所抓去,坐了班房还要罚款。这些事情几乎是一起涌过来的,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②父亲在医院里并不知晓家里发生的其他变故,母亲刻意提醒我们,因为祖父的去世,父亲心情一直没有缓过来,所以家里的事情必须对他隐瞒,让他安心养伤。

    ③母亲把亲戚朋友甚至邻居家趟了个遍,总算凑够了钱交了罚金,毕竟偷盗数额较小,派出所一通教育之后,就把哥哥放了回来。母亲并没有立即打骂,只是让他跪在院子里,让他自己思过。哥哥双膝跪着,心却直挺着,倔强地噘着嘴不肯服软:“我去偷东西,不也是寻思给弟弟妹妹买点儿好吃的吗?”

    ④“就是饿死,也不能白拿别人东西,何况是偷!”母亲终于爆发,气得脸色惨白如月,“人要清清白白,你就在这月亮地儿好好反省反省吧。”

⑤那晚的月亮白油漆一样泼在哥哥身上,像母亲的目光,一遍遍地洗刷着哥哥身上的污浊之气。

⑥几天后的一个夜晚,要去医院给父亲送吃的,很远的路,我和母亲走走停停。

    ⑦歇脚的当口,我看见母亲对着乌蒙蒙的夜空轻叹了一口气,仿佛是在对上苍许着愿望,又仿佛是在向无边的黑夜倾诉着憋闷和委屈。眼角似乎有亮晶晶的东西在闪,母亲毕竟是女人,太多的事让她有些难以承受,可是她坚忍着不让泪水落下。

    ⑧乌云一层一层压过来,有些让人窒息,母亲也一直沉默着,让人不免担心一个闪电会不会将我们引爆。我想牵个话头出来,可是张开的嘴却被一阵风塞住。

⑨忽然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一个缝隙,月亮像获得自由的鸟儿,“嗖”一下窜出来!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母亲终于露出一丝笑容,“‘黑蘑菇’总有散开的时候。”她催促我说,“快,咱就一直跟着月亮走。”

⑩人生是由各种烦恼的碎片组合而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拼接的过程。人生中那些艰难之事,于我早已不再新鲜,每每历经苦之风暴来袭,我都不会选择躲闪,而是勇敢地扎进去。我记住了母亲的那句话,也相信乌云总有散开的时候。

    ⑪跟着月亮走吧。

⑫这些年,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母亲总是喜欢在月亮地里对我们进行说教,母亲的“月光疗法”对我们健康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⑬母亲用强大的母爱叮嘱我,一切烦忧都不必过于介怀,跟着月亮走吧,自会走到柳暗花明处,自会走到鸟语花香间。

(选自《博爱》2016年第9期,有删改)  

13.文章围绕母亲的“月光疗法”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分析第①段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母亲像一个太极高手,四两拨千斤,硬生生用她柔弱之躯扛起了这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结合语境分析第⑨段划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一绺一绺的月光像一把把利剑,霎时间割开夜妖的黑色袍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⑪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标题“我们跟着月亮走吧”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探秘中华“泥精”荣昌安陶

①泡菜是巴蜀之地独有的地方美食,用于制作泡菜的重要器具泡菜坛,只有用合适的陶土材料制作方能有助于泡菜的发酵,然而很多川人不会想到自家的泡菜坛很可能就来自于有名的荣昌安陶。

    ②在荣昌安富汽车站下车,你就会发现镇上有条街就叫作“安陶路”,可见安陶在安富人心中的地位。“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火烧亮半边天,窑公吆喝悍声远”。在安富镇上,随便向一个老乡打听安陶的事情,他们就会跟你唱起这首从祖辈那里就传下来的民谣。

③安富雅山尧王庙前,曾有一块记载着安富制陶历史的石碑,碑记末书“乾隆四年”。根据碑文记载,荣昌安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安富烧制陶器的历史已有800年之久,远远早于安富建镇的时间。

④荣昌安陶的陶土资源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在安富境内有一条长25公里、宽2.5—4.5公里的陶土矿带,平均厚度1.2米,陶土总储量为1.1亿吨。其陶土质地细腻,可塑性强,吸水率、烧失率低,是最佳的陶瓷制作原料。尤其是陶土又自然形成红泥和白泥,不需要人为加工,这在其他产陶区是没有的情况。

    ⑤相传安富鸦屿山上肖家窑的一个学徒在某次对水缸进行例行清洗的时候,发现缸底沉淀的陶泥细腻柔滑,比平时用来做陶器的泥要软得多,于是便把这些陶泥收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不想,这些陶泥用来更加顺手,软如面团,柔如糯米,做的东西表面手感光滑,不似平日的陶器那般粗糙硌手,陶工们亲切地称之为“泥精”。

⑥因这些陶泥泥质细滑,无论做什么陶器塑形都极好,且不易龟裂,烧制出来的器具小巧典雅,端庄大方,无论是素烧还是上釉皆品质上乘。随着这一发现并伴随制陶技术的革新,工匠们制作了大量胎质薄,器型美的壶、杯、盏,文房用的笔洗、水盂、砚滴等,更有民俗文化中常出现的香炉,器物摆件,鸟食罐等各类造型器具。生产出的陶器供不应求,渐渐地

“泥精”便成了荣昌安陶的代称。

    ⑦而今荣昌安陶已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坭兴陶齐名。荣昌的安富也与江苏的宜兴、广东佛山的石湾并称为“中国三大陶都”。

18.联系全文分析,荣昌安陶的陶土资源具有哪些优势特点。(4分)

                                                                               

                                                                               

19.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然而很多川人不会想到自家的泡菜坛很可能就来自于有名的荣昌安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制出来的器具小巧典雅,端庄大方,无论是素烧还是上釉皆品质上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联系全文,说说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⑤段划线句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分析。(4分)

  这些陶泥用来更加顺手,软如面团,柔如糯米,做的东西表面手感光滑,不似平日的陶器那般粗糙硌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从荣昌安富镇上有条街道以“安陶路”命名,可见安陶在安富镇百姓心中的地位非同一 

    般。

  B.泥精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的,并通过技术革新最终烧制出形态各异的陶具。

  C.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先后介绍了荣昌安陶悠久的历史和如今的发展。

  D.由于荣昌制陶业逐渐兴盛,使得荣昌安陶最终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广西坭

兴陶齐名。

四、作文(55分)

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命题作文

    成长道路上,有我们共同经历的磨难,有我们共同经历的喜悦;我们共同并肩奋斗,我们又惺惺相惜互道离别。当我们在不同的成长之路上,再次遇见时,也许是回忆的美好,也许是各自理想的憧憬……

   请以“再次遇见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生活潦倒,然而却过得相当快乐。

    有人问他:“和那么多人挤在一间小屋里,可你为什么看上去很享受?”苏格拉底回答:“虽然很挤,但是我可以和朋友们随时交流思想。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过了一段时间,和苏格拉底同住的几个朋友都搬走了,屋子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于是有人又问他:“你一个人为什么还会那么高兴?”苏格拉底笑着回答:“一个人住是挺孤单的,但是我有很多书可以读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能够增长很多智慧,难道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

命题人:邓迤伲  胡耀天

                                                 审题人:谭吉勇

文档

重庆一中2017级初三下第一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

重庆一中初2017级16—17学年度下期第一次定时作业语文试卷2017.3(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徙(xǐ)毛坯(pī)佐料(zuǒ)B.叨扰(tāo)稽首(qǐ)濒临(bīng)C.按捺(nài)教诲(huì)气馁(něi)D.烟囱(chōng)针灸(jiǔ)拎包(līn)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梗塞跋扈薄册并行不悖B.遣责拌嘴逃窜馋涎欲滴C.拣选服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