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单选题
1. 20世纪20年代以后,现代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移到了( B )。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2. 描述性研究是指( D )为目的调查研究。
A.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规律
B.以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调查资料为依据,以判断事物性质
C.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D.对社会事实的状况、外部特征、发展过程进行客观描述
3.全面调查包括( A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 .个案调查 D.典型调查
4.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 D )。
A. 确定课题阶段、探索研究阶段、设计方案阶段、人员培训阶段
B. 审核阶段、整理阶段、统计阶段、分析阶段
C. 总结工作阶段、评估结果阶段、分析资料阶段、撰写报告阶段
D. 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总结阶段
5. 对测量所得的数据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测量类型是( D)。
A. 定类测量 B. 定序测量
C. 定距测量 D. 定比测量
6.一个优秀的测量是( B )。
A. 不可信但有效 B .可信且有效
C. 可信且无效 D .不可信且无效
7. 分类抽样主要解决的是( A )。
A .总体异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B .总体同质性程度较高的问题
C .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过大的问题
D .总体内所含个体单位数量不足的问题
8. 下列不属于文献的是(C )。
A .电影 B .文件
C .口头传说 D .家谱
9.文献法与其他调查方法最显著的区别为( B )。
A .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
B .它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
C .它只是一种直接的调查方法
D .它只是一种间接的调查方法
10. 有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测量的问卷是( C )。
A .访谈问卷 B .自填式问卷
C .量表 D .开放式问卷
11. “你是否喜欢你所学的专业? ① 喜欢[ ] ②无所谓[ ]③不喜欢[ ] ”属于问卷的问答类型是( B )。
A .开放型问答 B .封闭型问答
C .混合型问答 D .无法判断
12. 电话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可以达到(C )。
A .10%~20% B .30%~60%
C .50%~80% D .接近100%
13. 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 D )
A .深度访谈 B .自由访谈
C .重点访谈 D .个别访谈
14. 一般的访谈时间最好为( C )。
A .4~5小时 B .3~4小时
C .1~2小时 D .0.5~1小时
15. 观察法与其它调查方法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A )。
A .以人的感觉器官为主要调查工具
B .收集社会初级信息和原始资料
C .它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活动
D .观察的是保持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
16. 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的方法是(C)。
A .结构式观察 B .非结构式观察
C .非参与观察 D .参与观察
17. 调查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被调查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调查方法是( D )。
A .问卷法 B .访谈法
C .观察法 D .实验法
18. 既有实验组又有控制组或对照组的实验方法是( A )。
A .平行实验 B .连续实验
C .双盲实验 D .单盲实验
19. 下列不属于实验法基本要素的是( A )。
A .实验分析 B .实验主体
C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D .实验活动
20.经典实验设计也叫( C )。
A .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B .单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C .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D .单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21. 文字资料的准确性审查是指( B )。
A .信度审查 B .效度审查
C .资料校正 D .资料分类
22. 数字资料的检验主要是指( A )。
A .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
B .对资料是否符合实际和计算是否正确进行检验
C .对数据之间是否合乎逻辑进行检验
D .对分类标准是否选择得当和科学进行检验
23. 离中量数是反映( B )。
A .数据的集中趋势 B .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性
C .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D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24. 下列属于集中量数的是( A )。
A .平均数 B .标准差
C .结构相对指标 D .计划完成率
25. 当今世界公认的名气最大、流行最广的统计分析软件是( B )。
A .Excel B .SPSS
C .AMOS4.0 D .LISREL
26.微软公司推出的办公软件Office系统中用于统计分析最方便的一种软件是( C )。
A .AMOS4.0 B .LISREL
C .Excel D .AIDA
27.调查报告的“纲”是指( B )。
A .标题 B .导语(前言)
C .主题 D .结尾
二. 多选题.
1.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ABCDE )。
A .客观性原则 B .科学性原则
C .系统性原则 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E .伦理道德原则 F .互斥原则
2. 社会调查研究中初级社会群体是指( ABC )。
A .家庭 B .村落 C .非正式组织
D .阶层 E .企事业单位 F .社会组织
3.社会调查研究按照时序来划分,可分为(EF )。
A .描述性研究 B .解释性研究
C .定性研究 D .定量研究
E .横剖研究 F .纵贯研究
4.检查评价调查方法和所得资料的信度的形式有( ACE )。
A .再测法 B .内容效度
C .复本法 D .效标效度
E .分半法 F .构想效度
5. 概率抽样依据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ABCDE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类抽样
D .整群抽样 E .多阶段抽样 F .偶遇抽取
6. 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ABDE )。
A .浏览 B .筛选 C .编制纲要
D .精读 E 记录. F .撰写札记
7. 问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ABCDE )。
A .封面语 B .编码 C .问题及答案
D .问卷名称 E .指导语 F .问卷统计
8. 实验法的主要类型包括(ABCDEF )。
A .对照组实验与单一组实验 B .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
C .研究性实验 D .应用性实验
E .单盲实验 F .双盲实验
9. 资料分析中属于描述性分析的有(ABCD )。
A .相对指标分析 B .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C .因素分析 D .动态分析
E .相关和回归分析 F .抽样推断分析
10. 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有(ACDEF )。
A .真实性 B .客观性 C .针对性
D .典型性 E .指导性 F .时效性
11.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ACDEF )。
A .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B .审核资料 C .精选素材
D .拟订提纲 E .起草报告 F .修改定稿
三、 填空题
1.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资料 )和(分析研究 ),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2.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 )、(文化 )。
3.社会调查研究依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 )和(非全面调查 )两大类。
4.各种抽样都可以归为(概率抽样 )和(非概率抽样 )两大类。
5.非概率抽样依据具体抽样方法的不同分为(偶遇抽样 )、判断抽样、(定额抽样 )、滚雪球抽样。
6.分类抽样也叫(类型抽样 )或(分层抽样 ),是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某种特征分为若干子总体,再从每一个子总体中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子样本,合成总体样本的抽样方法。
7.文献法的三个显著特点是历史性、(间接性 )、(无反应性 )。
8.检索公开发表的文献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文献检索 )和(计算机文献检索 )。
9.文献分析有两大类,即文献(定性分析 )和文献(定量分析 )。
10.根据问卷分发和回收形式的异同,问卷法分为(直接发送 )和(间接发送 )。
11.按照访谈对象的人数,访谈法可以分为(个别访谈 )、(集体访谈 )。
12.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 ),(双盲实验 )。
13.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 ),一是(文献源 )。
14.对资料进行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 )和(后分类 )。
15.集中量数中的平均指标包括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几何平均数 )。
16.(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的两个阶段。
17.依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和方式,调查报告可分为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 )和(典型调查报告 )。
18.调查报告依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普通调查报告 )和(学术调查报告 )。
四、简答题
1.简述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答:按照调查的性质, 社会调查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研究。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2.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和确定调查研究课题,提出概念、命题、假设,对概念操作化和确定测量方法,进行探索性研究,制定调查研究方案,抽取调查样本,以及人、财、物方面的准备等内容。
3.什么是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答:明确所提出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4.简述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答: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抽样类型。
5.抽样与抽样调查是不是一回事?为什么?
答:抽样与抽样调查不是一回事,因为:
第一,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抽样调查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个问题,抽样调查的其他所有问题都是靠另外的方法来解决的。
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资料收集方法。确切地说,即使是抽样调查,也不能定义为一种调查方法和资料收集方法。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调查一样是调查的类型和方式,它们所使用的具体调查方法就是调查研究所通用的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6.量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量表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能通过间接的、定量的方式测量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和客观度量的人们的主观态度,特别是测量态度和观念的不同程度和差异。
第二,量表通常由多项测量内容综合而成,即它测量的是变量的综合指标。
第三,量表通过对变量的不同变异赋予相应的分值,使不同选项能够反映变量变异的强弱,即量表所列指标的指标值必须以按一定强度顺序排列的分值来表示,这是量表和问卷等其他测量工具之间的最大的区别。
7.简述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答: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或部分证实或证伪。